CN218997904U - 线性振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线性振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7904U
CN218997904U CN202223267907.3U CN202223267907U CN218997904U CN 218997904 U CN218997904 U CN 218997904U CN 202223267907 U CN202223267907 U CN 202223267907U CN 218997904 U CN218997904 U CN 218997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mass block
wall
magnet steel
solen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79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杰
王俊生
朱爱洁
张强
支艳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79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7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7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7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质量块振动的驱动组件、弹性支撑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壳体的螺线管及固定于质量块内壁上的磁钢组件,磁钢组件包括沿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振动方向充磁,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第一磁钢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磁钢。本实用新型可显著提升线性振动马达的驱动力。

Description

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马达领域,尤其涉及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线性马达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
传统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振子和定子,振子通过V型或C型弹簧支架固定弹性支撑于壳体内,振子包括质量块、磁钢和极芯,在产品高度受限时,振子受到的驱动力有限,如果采用加厚磁钢或极芯的方式提升驱动力,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振动马达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显著提升驱动力的线性振动马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所述质量块水平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内壁上且与所述质量块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钢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磁钢。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的内壁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壁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设有固定所述共用磁钢两端的收容槽。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的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磁钢之间的第一极芯。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端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端的第二磁钢同极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的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磁钢之间的第二极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所述质量块水平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内壁上且与所述质量块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一磁钢外侧的第一极芯,各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极芯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极芯,所述相邻两组驱动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磁钢贴设于所述共用极芯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的内壁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壁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壁,所述共用极芯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的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磁钢之间的副极芯。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端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端的第二磁钢同极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的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磁钢之间的第二极芯。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所述质量块水平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内壁上且与所述质量块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钢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磁钢。本实用新型又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所述质量块水平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内壁上且与所述质量块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一磁钢外侧的第一极芯,各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极芯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极芯,所述相邻两组驱动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磁钢贴设于所述共用极芯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采用多磁路方案,可以显著提升质量块受到的驱动力,在总电阻及整体尺寸一定的情况下,至少可提升1.8倍左右,同时,驱动组件采用共用部分磁钢或极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立体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线性振动马达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3为如图1的线性振动马达中磁钢的极性示意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100,其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定子2、振子3、将所述振子3悬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弹性连接件4、固定于所述壳体1两侧的挡片5以及电路板6。
壳体1包括上盖11、与所述上盖11相对设置的下盖12、以及连接所述上盖11与所述下盖的围壁13,所述上盖11、下盖12、围壁13围设成收容定子2、振子3的空间。所述定子2固定安装于所述下盖12,所述电路板6部分延伸出所述壳体1外。
所述定子2包括固定于所述下盖12的螺线管21,所述螺线管21至少为两个,且沿垂直于所述振子3的振动方向平行设置,即各所述螺线管2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振子3的振动方向。各所述螺线管21包括铁芯211及缠绕于所述铁芯211上的线圈212,线圈212与所述电路板6电性连接,且线圈212通入交变电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线管21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振子3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4悬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振子沿水平方向左右振动从而使得所述线性振动马达100提供振感。所述振子3包括设有贯通孔311的质量块31、固定于所述质量块31贯通孔311内与质量块31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32,质量块31包括围设成所述贯通孔311的内壁312,所述磁钢组件32贴设于所述内壁312。所述质量块31的内壁312包括沿所述质量块31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壁3121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31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壁3122。一个所述磁钢组件32环绕对应的一个所述螺线管21设置并与该所述螺线管21组成一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磁钢组件32包括沿所述振子3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21两侧的第一磁钢321、沿垂直于所述振子3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21两端的第二磁钢322、设置于所述质量块31的第一内壁3121与所述第一磁钢321之间的第一极芯323以及设置于所述质量块31的第二内壁3122与所述第二磁钢322之间的第二极芯324。所述第一磁钢321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21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磁钢3210,所述第二内壁3122设有固定所述共用磁钢两端的收容槽3123。每组所述驱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二磁钢322为两个,所述螺线管21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二磁钢322。所述第一磁钢321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31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21两侧的第一磁钢321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钢322沿所述质量块31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21两端的第二磁钢322同极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驱动组件共用一个第一磁钢,即每两组驱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磁钢321为三个,所述第一磁钢321可以是单段充磁,也可以是多段充磁,本实施例以三段为例,如图3所示,第一磁钢321相邻段的充磁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钢321、第二磁钢322通过胶水与第一极芯323、第二极芯324粘接固定。
所述质量块31设有沿所述振子3振动方向延伸形成突出部313,所述突出部313自所述质量块31的对角线位置凸出延伸而成,所述弹性连接件4固定于所述突出部313。
线圈212通入交变电流,切割磁钢组件32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得磁钢组件32以及与之固定的质量块31左右往复振动,提供马达振感。
所述弹性连接件4弹性支撑所述振子3,所述弹性连接件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质量块31,另一端通过焊片7连接于所述壳体1,给振子3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连接件4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板状弹性片41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弹性片41两端以将相邻两弹性片41间隔开的间隔件42。
所述挡片5固定于所述下盖12上,位于振子3的振动路径上以限制所述振子3的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其他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三组,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一个共用磁钢3210a,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共用磁钢3210a。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他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磁钢组件32b。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21b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31b内壁312b上且与所述质量块31b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32b,所述磁钢组件32b包括沿所述质量块31b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21b两侧的第一磁钢321b、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31b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21b两端的第二磁钢322b、贴设于所述质量块31b的第一内壁3121b所述第一磁钢321b之间的第一极芯323b以及设置于所述质量块31b的第二内壁3122b与所述第二磁钢322b之间的第二极芯324b。所述第一磁钢321b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31b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21b两侧的第一磁钢321b同极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极芯323b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21b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极芯3230b,所述共用极芯3230b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内壁3122b。各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磁钢321b,所述相邻两组驱动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磁钢321b贴设于所述共用极芯3230b的两个相对表面上,且该两个第一磁钢321b充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极芯323b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31b的第一内壁3121b与所述第一磁钢321b之间的副极芯3231b。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驱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磁钢321b为两个,第一极芯323b也为两个,且相邻驱动组件共用一个第一极芯323b,所述第一磁钢321b可以是单段充磁,也可以是多段充磁。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其他结构均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三组,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一个共用极芯3230c,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共用极芯3230c。
本实用新型中对驱动组件的数量不做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应的数量。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所述质量块水平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内壁上且与所述质量块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钢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磁钢。本实用新型又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所述质量块水平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内壁上且与所述质量块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一磁钢外侧的第一极芯,各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极芯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极芯,所述相邻两组驱动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磁钢贴设于所述共用极芯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马达采用多磁路方案,可以显著提升质量块受到的驱动力,在总电阻及整体尺寸一定的情况下,至少可提升1.8倍左右,同时,驱动组件采用共用部分磁钢或极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所述质量块水平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内壁上且与所述质量块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钢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磁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的内壁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壁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设有固定所述共用磁钢两端的收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的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磁钢之间的第一极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端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端的第二磁钢同极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的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磁钢之间的第二极芯。
6.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质量块、驱动所述质量块水平振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弹性支撑所述质量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质量块包括围设成贯通孔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螺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内壁上且与所述质量块一起振动的磁钢组件,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一磁钢外侧的第一极芯,各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侧的第一磁钢同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极芯包括位于相邻的两个螺线管之间且为相邻两组驱动组件共用的共用极芯,所述相邻两组驱动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磁钢贴设于所述共用极芯的两个相对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的内壁包括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内壁以及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内壁,所述共用极芯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的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一磁钢之间的副极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设置于所述螺线管两端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沿所述质量块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螺线管两端的第二磁钢同极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质量块的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磁钢之间的第二极芯。
CN202223267907.3U 2022-12-06 2022-12-06 线性振动马达 Active CN218997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7907.3U CN218997904U (zh) 2022-12-06 2022-12-06 线性振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7907.3U CN218997904U (zh) 2022-12-06 2022-12-06 线性振动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7904U true CN218997904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7907.3U Active CN218997904U (zh) 2022-12-06 2022-12-06 线性振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7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6064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07240975B (zh) 切向电机、切向电机转子及其转子铁芯
JP7241452B2 (ja) 平衡振動システム
US20200412228A1 (en) Vibration motor
CN210167934U (zh) 振动电机
CN211530984U (zh) 一种线性电机
CN212588250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112865470B (zh) 振动器和电子设备
CN218997904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18997905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10167935U (zh) 振动电机
US20210265902A1 (en) Linear motor with flange magnetic yoke nested in coil
CN109828667A (zh) 一种九磁高驱动力低噪触觉反馈驱动器
CN212850206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0669836U (zh) 一种线圈内嵌套铁芯的线性振动马达
CN111865034A (zh) 一种侧面驱动线性马达
WO2021134314A1 (zh) 一种线性电机
CN214626752U (zh) 一种多螺线管式新型线性振动马达
CN220067188U (zh) 线性振动装置及带铁芯线性电机
CN214626753U (zh) 一种新型线性振动马达
CN220985511U (zh)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CN216122165U (zh) 一种单线圈牙刷振动电机
CN220475584U (zh) 线性振动组件及振动马达
CN214707476U (zh) 一种电动牙刷及其声波振动电机
CN220067186U (zh) 线性振动机构及线性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