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6898U - 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96898U CN218996898U CN202223281115.1U CN202223281115U CN218996898U CN 218996898 U CN218996898 U CN 218996898U CN 202223281115 U CN202223281115 U CN 202223281115U CN 218996898 U CN218996898 U CN 2189968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s
- negative
- positive
- fixing structure
- battery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固定结构用于包覆电芯。电芯的端面设置有泄气阀。泄气阀于端面形成封闭的圈形沟槽。固定结构具有多个开口分别对应开设于电芯的两端。开口用以暴露电芯的正极、负极以及泄气阀。固定结构包含多个限位翅。限位翅分别径向形成于开口。限位翅包含多个平行翅以及多个倾斜翅。平行翅抵靠电芯的肩部。倾斜翅延伸于圈形沟槽内。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除了能够改善不同尺寸电芯所造成的晃动问题,并能够同时将电芯于垂直方向以及直径方向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固定结构,尤指一种用于固定电芯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交通运输、环保及健康意识的抬头。现在电动脚踏车越来越普及。电池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技术及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
然而,旧有的固定结构的设计无法满足所有电芯尺寸。因电芯包含多个款式,因而具有不同长度以及直径。此外,旧有的固定结构的设计于垂直向以及径向尚有不足之处。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固定结构来达成垂直向以及径向固定电芯的功效,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固定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固定结构用于包覆电芯。电芯的端面设置有泄气阀。泄气阀于端面形成封闭的圈形沟槽。固定结构具有多个开口分别对应开设于电芯的两端。开口用以暴露电芯的正极、负极以及泄气阀。固定结构包含多个限位翅。限位翅分别径向形成于开口。限位翅包含多个平行翅以及多个倾斜翅。平行翅抵靠电芯的肩部。倾斜翅延伸于圈形沟槽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固定结构进一步包含正极固定结构以及负极固定结构。正极固定结构包含正极端本体侧向包覆电芯的靠近正极的部位,且正极端本体与限位翅连接。负极固定结构连接正极固定结构并与正极固定结构包覆电芯。负极固定结构包含负极端本体侧向包覆电芯的靠近负极的部位,且负极端本体与限位翅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平行翅进一步包含多个正极端平行翅以及多个负极端平行翅。正极端平行翅连接正极端本体并抵靠电芯的肩部。负极端平行翅连接负极端本体并抵靠电芯的底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倾斜翅进一步包含多个正极端倾斜翅以及多个负极端倾斜翅。正极端倾斜翅连接正极端本体并抵靠电芯的肩部,且正极端倾斜翅与正极端平行翅环绕设置。负极端倾斜翅连接负极端本体并抵靠电芯的底面。负极端倾斜翅与负极端平行翅环绕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平行翅与正极端倾斜翅交替排列,且负极端平行翅与负极端倾斜翅交替排列。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平行翅与正极端倾斜翅自正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且负极端平行翅与负极端倾斜翅自负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平行翅与正极端倾斜翅分别自正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一距离,且正极端平行翅自正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的距离小于正极端倾斜翅自正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的距离。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负极端平行翅与负极端倾斜翅分别自负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一距离,且负极端平行翅自负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的距离小于负极端倾斜翅自负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的距离。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正极端平行翅中的一者与正极端倾斜翅中的一者之间以及相邻的负极端平行翅中的一者与负极端倾斜翅中的一者之间具有凹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倾斜翅的每一者包含正极端平面部以及正极端倾斜部。正极端平面部自正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并抵靠电芯的肩部。正极端倾斜部弯折延伸自正极端平面部,且正极端倾斜部朝向电芯弯折并抵靠电芯的肩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平面部的延伸方向与正极固定结构的顶面的延伸方向平行。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负极端倾斜翅的每一者包含负极端平面部以及负极端倾斜部。负极端平面部自负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并抵靠电芯的底面。负极端倾斜部弯折延伸自负极端平面部,且负极端倾斜部朝向电芯弯折并抵靠电芯的底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负极端平面部的延伸方向与负极固定结构的底面的延伸方向平行。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中,由于固定结构包含限位翅,所以电芯可以被固定于固定结构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中,由于限位翅进一步包含倾斜翅,且倾斜翅朝向电芯弯折并延伸于圈形沟槽中,所以倾斜翅可以抵靠于电芯的肩部上,使得电芯不但可以同时于垂直方向以及直径方向上被固定,更使得电芯容置于固定结构中时更不易晃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中,由于限位翅进一步包含平行翅,且平行翅与倾斜翅交替排列,使得当具有不同尺寸的电芯容置于固定结构中时,平行翅或倾斜翅仍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芯发挥固定的功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除了能够改善不同尺寸电芯所造成的晃动问题,并能够同时将电芯于垂直方向以及直径方向固定。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A-A’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3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A-A’的正极固定结构的立体剖面图。
图4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正极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5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A-A’的正极固定结构与电芯的立体剖面图。
图6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B-B’的负极固定结构的立体剖面图。
图7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负极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8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B-B’的负极固定结构的立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以下将详细介绍本实施方式的固定结构100所包含的各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请参考图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固定结构1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固定结构100用于包覆电芯C。如图1所示,固定结构100进一步包含正极固定结构110以及负极固定结构120。正极固定结构110连接负极固定结构120。正极固定结构110暴露电芯C的正极P。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C的靠近正极P的一端具有电芯端面Ca,且正极固定结构110暴露电芯C的电芯端面Ca。
请参考图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A-A’的固定结构100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正极固定结构110与负极固定结构120包覆电芯C。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固定结构110进一步包含正极端本体112,负极固定结构120进一步包含负极端本体122。正极端本体112侧向包覆电芯C的靠近正极P的部位,负极端本体122侧向包覆电芯C的靠近负极N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结构100进一步包含多个限位翅W。限位翅W进一步包含多个平行翅W1以及多个倾斜翅W2。如图2所示,平行翅W1进一步包含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以及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倾斜翅W2进一步包含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以及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如图2所示,上述多个限位翅W分别与正极端本体112以及负极端本体122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芯C容置于固定结构100中时,正极端平行翅114以及正极端倾斜翅116抵靠电芯C的肩部CSD,且负极端平行翅124以及负极端倾斜翅126抵靠电芯C的电芯底面C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肩部CSD环绕设置于电芯C的靠近正极P的一端。电芯底面Cb位于电芯C的靠近负极N的一端。
请参考图3。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A-A’的正极固定结构110的立体剖面图。图3绘示了更详细的正极固定结构110的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正极固定结构110具有正极端顶面110t、内表面110si以及开口OP。开口OP位于正极端顶面110t。如图3所示,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以及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连接正极端本体112。具体来说,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以及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自正极固定结构110的内表面110si向内延伸。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与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环绕设置。具体来说,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与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形成于开口OP并环绕开口OP设置。如图3所示,相邻的正极端平行翅114与正极端倾斜翅116之间具有凹部R。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平行翅114的延伸方向与正极固定结构110的正极端顶面110t的延伸方向平行。如图3所示,正极端倾斜翅116包含正极端平面部116A以及正极端倾斜部116B。正极端平面部116A自正极固定结构110的内表面110si向内延伸。正极端倾斜部116B弯折延伸自正极端平面部116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平面部116A的延伸方向与正极固定结构110的正极端顶面110t的延伸方向平行。
请参考图4。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正极固定结构110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与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交替排列。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与多个凹部R定义了开口OP。如图3以及图4所示,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自正极固定结构110的内表面110si向内延伸一个距离L114。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分别自正极固定结构110的内表面110si向内延伸一个距离L1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距离L114小于距离L1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平行翅114的距离L114以及正极端倾斜翅116的距离L116定义了开口OP的大小。
请参考图5。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A-A’的正极固定结构110与电芯C的立体剖面图。图5绘示了更详细的正极固定结构110包覆电芯C靠近正极P的部位的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5所示,电芯C的电芯端面Ca设置有泄气阀V,泄气阀V于电芯端面Ca形成封闭的圈形沟槽CT。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肩部CSD共形地形成于圈形沟槽CT外。内表面110si与电芯C共形。如图5所示,开口OP暴露电芯C的正极P以及泄气阀V。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当电芯C靠近正极P的部位容置于正极固定结构110时,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以及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抵靠于电芯C的肩部CSD。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延伸于圈形沟槽CT内。更详细地说,如图5所示,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的内表面114si以及多个正极端倾斜翅116的内表面116si抵靠于电芯C的肩部CSD。更详细地说,如图5所示,正极端倾斜翅116的正极端平面部116A抵靠电芯C的肩部CSD,正极端倾斜翅116的正极端倾斜部116B朝向电芯C弯折并抵靠电芯C的肩部CSD。
请参考图6。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B-B’的负极固定结构120的立体剖面图。图6绘示了更详细的负极固定结构120的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负极固定结构120具有负极端底面120b、内表面120si以及开口ON。开口ON位于负极端底面120b。如图6所示,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以及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连接负极端本体122。具体来说,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以及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自负极固定结构120的内表面120si向内延伸。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与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环绕设置。具体来说,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与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形成于开口ON并环绕开口ON设置。如图6所示,相邻的负极端平行翅124与负极端倾斜翅126之间具有凹部R。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极端平行翅124的延伸方向与负极固定结构120的负极端底面120b的延伸方向平行。如图6所示,负极端倾斜翅126包含负极端平面部126A以及负极端倾斜部126B。负极端平面部126A自负极固定结构120的内表面120si向内延伸。负极端倾斜部126B弯折延伸自负极端平面部126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极端平面部126A的延伸方向与负极固定结构120的负极端底面120b的延伸方向平行。
请参考图7。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负极固定结构120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与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交替排列。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与多个凹部R定义了开口ON。如图6以及图7所示,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自负极固定结构120的内表面120si向内延伸一个距离L124。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分别自负极固定结构120的内表面120si向内延伸一个距离L1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距离L124小于距离L1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极端平行翅124的距离L124以及负极端倾斜翅126的距离L126定义了开口ON的大小。
请参考图8。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沿着剖面线B-B’的负极固定结构120的立体剖面图。图8绘示了更详细的负极固定结构120包覆电芯C靠近负极N的部位的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8所示,内表面120si与电芯C共形。如图8所示,开口ON暴露电芯C的负极N。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当电芯C靠近负极N的部位容置于负极固定结构120时,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以及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抵靠于电芯C的电芯底面Cb。更详细地说,如图8所示,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的内表面124si以及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的内表面126si抵靠于电芯C的电芯底面Cb。更详细地说,如图8所示,负极端倾斜翅126的负极端平面部126A抵靠电芯C的电芯底面Cb,负极端倾斜翅126的负极端倾斜部126B朝向电芯C弯折并抵靠电芯C的电芯底面Cb。
通过上述结构配置,由于正极端倾斜部116B面向肩部CSD并抵靠肩部CSD,且负极端倾斜部126B面向电芯底面Cb并抵靠电芯底面Cb,使得电芯C不但可以同时于垂直方向以及直径方向上被固定,还使得电芯C容置于固定结构100中时更不易晃动。由于多个正极端平行翅114与正极端倾斜翅116交替排列,且多个负极端平行翅124与多个负极端倾斜翅126交替排列,使得当具有不同尺寸的电芯C容置于固定结构100中时,多个平行翅W1或多个倾斜翅W2仍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芯C发挥固定的功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芯C的尺寸与固定结构100略为不匹配(举例来说,电芯C的尺寸略小于由内表面110si与内表面120si共同定义的圆柱形空间),电芯C主要依赖多个倾斜翅W2的夹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芯C的尺寸与固定结构100略为不匹配(举例来说,电芯C的尺寸略大于由内表面110si与内表面120si共同定义的圆柱形空间),电芯C不仅依赖多个倾斜翅W2的夹持,更依赖多个平行翅W1的辅助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结构100可以是挠性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结构100可以是热塑性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结构100可以是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其他合适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C可以是18650锂电池芯、21700锂电池芯、26650锂电池芯或其他类似的电芯C。
由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中,由于固定结构包含限位翅,所以电芯可以被固定于固定结构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中,由于限位翅进一步包含倾斜翅,且倾斜翅朝向电芯弯折并延伸于圈形沟槽中,所以倾斜翅可以抵靠于电芯的肩部上,使得电芯不但可以同时于垂直方向以及直径方向上被固定,还使得电芯容置于固定结构中时更不易晃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中,由于限位翅进一步包含平行翅,且平行翅与倾斜翅交替排列,使得当具有不同尺寸的电芯容置于固定结构中时,平行翅或倾斜翅仍可以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芯发挥固定的功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除了能够改善不同尺寸电芯所造成的晃动问题,并能够同时将电芯于垂直方向以及直径方向固定。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00:固定结构
110:正极固定结构
110si,114si,116si,120si,124si,126si:内表面
110t:正极端顶面
112:正极端本体
114:正极端平行翅
116:正极端倾斜翅
116A:正极端平面部
116B:正极端倾斜部
120:负极固定结构
120b:负极端底面
122:负极端本体
124:负极端平行翅
126:负极端倾斜翅
126A:负极端平面部
126B:负极端倾斜部
C:电芯
Ca:电芯端面
Cb:电芯底面
CSD:肩部
CT:圈形沟槽
L114,L116,L124,L126:距离
N:负极
ON,OP:开口
P:正极
R:凹部
V:泄气阀
W:限位翅
W1:平行翅
W2:倾斜翅。
Claims (13)
1.一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包覆电芯,所述电芯的端面设置有泄气阀,所述泄气阀于所述端面形成封闭的圈形沟槽,所述固定结构具有多个开口分别对应开设于所述电芯的两端,且所述多个开口用以暴露所述电芯的正极、负极以及所述泄气阀,包含:
多个限位翅,分别径向形成于所述多个开口,并包含多个平行翅以及多个倾斜翅,所述多个平行翅抵靠所述电芯的肩部,所述多个倾斜翅延伸于所述圈形沟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正极固定结构,包含正极端本体侧向包覆所述电芯的靠近所述正极的部位,且所述正极端本体与所述多个限位翅连接;以及
负极固定结构,连接所述正极固定结构并与所述正极固定结构包覆所述电芯,所述负极固定结构包含负极端本体侧向包覆所述电芯的靠近所述负极的部位,且所述负极端本体与所述多个限位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平行翅进一步包含:
多个正极端平行翅,连接所述正极端本体并抵靠所述电芯的所述肩部;以及
多个负极端平行翅,连接所述负极端本体并抵靠所述电芯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倾斜翅进一步包含:
多个正极端倾斜翅,连接所述正极端本体并抵靠所述电芯的所述肩部,且所述多个正极端倾斜翅与所述多个正极端平行翅环绕设置;以及
多个负极端倾斜翅,连接所述负极端本体并抵靠所述电芯的所述底面,其中所述多个负极端倾斜翅与所述多个负极端平行翅环绕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正极端平行翅与所述多个正极端倾斜翅交替排列,且所述多个负极端平行翅与所述多个负极端倾斜翅交替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正极端平行翅与所述多个正极端倾斜翅自所述正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且所述多个负极端平行翅与所述多个负极端倾斜翅自所述负极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向内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正极端平行翅与所述多个正极端倾斜翅分别自所述正极固定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一距离,且所述多个正极端平行翅自所述正极固定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的所述距离小于所述多个正极端倾斜翅自所述正极固定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的所述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负极端平行翅与所述多个负极端倾斜翅分别自所述负极固定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一距离,且所述多个负极端平行翅自所述负极固定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的所述距离小于所述多个负极端倾斜翅自所述负极固定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的所述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多个正极端平行翅中的一者与所述多个正极端倾斜翅中的一者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多个负极端平行翅中的一者与所述多个负极端倾斜翅中的一者之间具有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正极端倾斜翅的每一者包含:
正极端平面部,自所述正极固定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并抵靠所述电芯的所述肩部;以及
正极端倾斜部,弯折延伸自所述正极端平面部,且所述正极端倾斜部朝向所述电芯弯折并抵靠所述电芯的所述肩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平面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正极固定结构的顶面的延伸方向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负极端倾斜翅的每一者包含:
负极端平面部,自所述负极固定结构的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并抵靠所述电芯的所述底面;以及
负极端倾斜部,弯折延伸自所述负极端平面部,且所述负极端倾斜部朝向所述电芯弯折并抵靠所述电芯的所述底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平面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负极固定结构的底面的延伸方向平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81115.1U CN218996898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固定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81115.1U CN218996898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固定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96898U true CN218996898U (zh) | 2023-05-09 |
Family
ID=86191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81115.1U Active CN218996898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固定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96898U (zh) |
-
2022
- 2022-12-07 CN CN202223281115.1U patent/CN2189968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57157B2 (en) | Cap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 |
US20100285370A1 (en) | Electrode group with desirable heat dissipating performance for use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 |
EP2993715B1 (en) | Battery having cap plate with integrated pin coupled to electrode lead | |
WO2015141920A1 (ko) | 비대칭 구조 및 만입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 |
CN210897349U (zh) | 一种顶盖组件、外壳及二次电池 | |
KR20050094662A (ko) | 이차 전지 | |
US20210135310A1 (en) | Top cover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 |
JP5203729B2 (ja) | 二次電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218996898U (zh) | 固定结构 | |
WO2019074197A1 (ko) |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 |
KR102275331B1 (ko) | 이차 전지 | |
KR20060106728A (ko) | 비수 전해질 전지 | |
WO2024130970A1 (zh) | 用于降低风阻的天线罩及天线 | |
CN217035815U (zh) | 电池的盖板、电池和电子设备 | |
WO2023169467A1 (zh) | 电极柱和电池盖板 | |
CN116387710A (zh) | 一种电池盖板、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114628854B (zh) | 圆柱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1265528U (zh) |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 |
CN210015874U (zh) | 一种棱柱形锂离子电池 | |
CN212990765U (zh) | 一种防潮型电力电缆 | |
CN219180639U (zh) | 转角式电池端子密封结构 | |
KR102283784B1 (ko) | 이차 전지 | |
KR101574083B1 (ko) | 이차 전지 | |
KR20200137419A (ko) |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 |
WO2022035043A1 (ko) | 이차 전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