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4074U - 出料机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料机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4074U
CN218994074U CN202320169922.XU CN202320169922U CN218994074U CN 218994074 U CN218994074 U CN 218994074U CN 202320169922 U CN202320169922 U CN 202320169922U CN 218994074 U CN218994074 U CN 218994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annular
cooling device
flow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99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文贵
秦军
蓝涛
马立斌
吴雁超
杨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S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S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S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S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4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4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料机用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上部管路,设置在切削刀盘上;中部管路,设置在驱动主轴上,且与上部管路连通;下部管路,设置在连接头上,且与中部管路连通;其中,上部管路、中路管路和下部管路共同形成适于冷却介质流动的通道,下部管路包括适于冷却介质流入通道的介质入口和适于冷却介质流出通道的介质出口。该出料机能够实现出料机的高效散热,有利于保持出料机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出料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出料机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料机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工业生产实践中,从沉降式反应炉排出的物料(例如氮化铝),其切削、捣碎、出料、收集、转运等作业均采用人工或者简单机械方式,上述作业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物料损失多、作业不安全、环境污染大等明显缺陷。为了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绿色环保、快捷高效、自动智能的要求,自动出料机得以设计开发,实现了自动切削、自动出料。
在出料机的切削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散热不及时,会导致出料机温度过高,影响出料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自动出料机的散热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料机用冷却装置,所述出料机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切削刀盘和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驱动主轴,所述驱动主轴位于所述切削刀盘下方,所述驱动主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上部管路,设置在所述切削刀盘上;
中部管路,设置在所述驱动主轴上,且与所述上部管路连通;
下部管路,设置在所述连接头上,且与所述中部管路连通;其中,
所述上部管路、所述中部管路和所述下部管路共同形成适于冷却介质流动的通道,所述下部管路包括适于冷却介质流入所述通道的介质入口和适于冷却介质流出所述通道的介质出口。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部管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切削刀盘的底板上并且环绕所述切削刀盘的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管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环形管路,所述至少两个环形管路以同心圆的形式排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环形管路中相邻的两个环形管路相互连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所述中部管路包括位于所述上部管路上游的第一管路,以及位于所述上部管路下游的第二管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主轴为具有内部空间的中空结构,所述中部管路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部管路包括管状部件和环状部件,其中,所述环状部件包括相互嵌套的两个圆柱面,所述管状部件套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内部,所述管状部件和所述环状部件分别适于形成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部件适于形成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管状部件适于形成所述第二管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部件和所述管状部件相互隔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部管路包括至少一个环形管路、至少两个第一流动支路和至少两个第二流动支路,所述环形管路设置在所述切削刀盘的底板上并且环绕所述切削刀盘的中心,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流动支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路之间,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流动支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路之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机为氮化铝粉出料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机用冷却装置,由上部管路、中部管路和下部管路共同形成适于冷却介质流动的通道,能够利用冷却介质的流动带走出料机尤其是切削刀盘中的热量,实现出料机的高效散热,有利于保持出料机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出料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清楚呈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出料机的示意图,其对应于正视视角,示出了动力装置、切削装置和冷却装置;
图2是图1中出料机的局部示意图,其示出了切削刀盘和上部管路;
图3是图1中出料机的局部示意图,其示出了驱动主轴和中部管路。
附图标记:
100、切削刀盘;110、底板;200、动力装置;210、驱动主轴;300、连接头;510、上部管路;511、环形管路;512、第一流动支路;513、第二流动支路;520、中部管路;521、环状部件;522、管状部件;530、下部管路;531、介质入口;532、介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料机用冷却装置,出料机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切削刀盘和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驱动主轴,驱动主轴位于切削刀盘下方,驱动主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包括:上部管路,设置在切削刀盘上;中部管路,设置在驱动主轴的内部,且与上部管路连通;下部管路,设置在连接头的内部,且与中部管路连通;其中,上部管路、中部管路和下部管路共同形成适于冷却介质流动的通道,下部管路包括适于冷却介质流入通道的介质入口和适于冷却介质流出通道的介质出口。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出料机的示意图,其对应于正视视角,示出了动力装置、切削装置和冷却装置。
如图1所示,该出料机包括动力装置200和切削刀盘100。动力装置200位于切削刀盘100的下方。动力装置200包括驱动主轴210。驱动主轴210的上端与切削刀盘100固定连接,下端设置有连接头300。连接头300和驱动主轴210例如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切削刀盘100沿水平方向布置,驱动主轴210沿竖直方向布置。在动力装置200运行时,驱动主轴210转动,进而带动切削刀盘100转动。切削刀盘100上设置有刀具。反应室(未示出)中合成的固体物料(例如块状物料料柱或者粉块混合物料料柱)下落到刀具上。切削刀盘100带动刀具转动,从而将固体物料切削到所需的粒度。
出料机的作业过程中,由于切削摩擦、传动摩擦等原因会产生较大热量。对此,本实施例为出料机设置了冷却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包括上部管路510、中部管路520和下部管路530。上部管路510设置在切削刀盘100上。中部管路520设置在驱动主轴210的内部,且与上部管路510连通。下部管路530设置在连接头300的内部,并且与中部管路520连通。上部管路510、中部管路520和下部管路530共同形成适于冷却介质(未示出)流动的通道。下部管路530包括适于冷却介质流入上述通道的介质入口531和适于冷却介质流出上述通道的介质出口532。
在本实施例中,低温的冷却介质可以由介质入口531流入下部管路530,再经过中部管路520进入上部管路510。由于上部管路510设置在切削刀盘100上,在切削刀盘100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上部管路510中低温的冷却介质被加热成高温的冷却介质,从而带走切削刀盘100中的一部分热量,起到将切削刀盘100冷却的散热效果。高温的冷却介质从上部管路510流回中部管路520,再流回下部管路530,最后由介质出口532流出冷却装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流动介质可以是水,其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中部管路520可以包括位于上部管路510上游的第一管路,以及位于上部管路510下游的第二管路。低温的流动介质可以从下部管路530流入第一管路,再流入上部管路510。高温的流动介质可以从上部管路510流入第二管路,再流入下部管路530。相应地,下部管路530包括与位于介质入口531与第一管路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第二管路和介质出口532之间的第二部分。
图2是图1中出料机的局部示意图,其示出了切削刀盘和上部管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部管路510可以设置在切削刀盘100的内部,例如设置在切削刀盘100的底板110上。需要说明的是,上部管路51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上部管路510可也以设置在切削刀盘100的下表面,或者设置在切削刀盘100的侧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部管路5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环绕切削刀盘100的中心的环形管路511。进一步地,上部管路5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环形管路511。至少两个环形管路511的直径各不相同,并且以同心圆的形式排布在底板110的上表面。在该实施例中,上部管路510中的冷却介质能够充分与切削刀盘100接触,从而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
示例性地,环形管路511可以是环形无缝钢管。
图3是图1中出料机的局部示意图,其示出了驱动主轴和中部管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主轴210可以为中空结构,具有内部空间。中部管路520可以设置在驱动主轴210的内部空间中。需要说明的是,中部管路52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中部管路520也设可以置在驱动主轴210的外表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中部管路520可以包括管状部件522和环状部件521。管状部件522和环状部件521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环状部件521包括相互嵌套的两个圆柱面,两个圆柱面之间的空间供冷却介质流动。管状部件522套在环状部件521的内部。管状部件522和环状部件521分别适于形成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例如,管状部件522形成第一管路而环状部件521形成第二管路,又例如,管状部件522形成第二管路而环状部件521形成第一管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由管状部件522形成第二管路,由环状部件521形成第一管路。在该实施例中,低温的冷却介质能够从环状部件521扩散到上部管路510中,高温的冷却介质能够从上部管路510汇聚到管状部件522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管状部件522和环状部件521的材料例如是Q345B低碳合金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管状部件522和环状部件521相互隔开,管状部件522的外侧壁和环状部件521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上述间隙能够起到热隔绝作用,避免管状部件522中高温的冷却介质影响环状部件521中低温的冷却介质。
参见图1-图3,除了环形管路511外,上部管路510还包括第一流动支路512和第二流动支路513。第一流动支路512设置在环状部件521(即第一管路)与环形管路511之间。低温的冷却介质可以经由第一流动支路512流入环形管路511。第二流动支路513设置在管状部件522(即第二管路)与环形管路511之间。高温的冷却介质可以经由第二流动支路513流出环形管路51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流动支路512和第二流动支路513的数目可以是多个(例如5个、8个等),以提高冷却介质进出上部管路510的速度,进而提高冷却速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部管路5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环形管路511。至少两个环形管路511中相邻两个环形管路511可以相互连通。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最内侧的环形管路511与环状部件521之间设置第一流动支路512,在最外侧的环形管路511与管状部件522之间设置第二流动支路51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部管路5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环形管路511。至少两个环形管路511各个环形管路511相互独立,彼此不连通。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环形管路511与环状部件521之间设置对应的第一流动支路512,在每个环形管路511与管状部件522之间设置对应的第二流动支路51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部管路5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环形管路511,这些环形管路511中的一部分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一组环形管路511可以形成一个环形管路单元。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环形管路单元与环状部件521之间设置对应的第一流动支路512,在每个环形管路单元与管状部件522之间设置对应的第二流动支路51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反应室中合成的物料为氮化铝物料,出料机为氮化铝粉出料机。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出料机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物料,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出料机用冷却装置,所述出料机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切削刀盘和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驱动主轴,所述驱动主轴位于所述切削刀盘下方,所述驱动主轴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上部管路,设置在所述切削刀盘上;
中部管路,设置在所述驱动主轴上,且与所述上部管路连通;
下部管路,设置在所述连接头上,且与所述中部管路连通;其中,
所述上部管路、所述中部管路和所述下部管路共同形成适于冷却介质流动的通道,所述下部管路包括适于冷却介质流入所述通道的介质入口和适于冷却介质流出所述通道的介质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切削刀盘的底板上并且环绕所述切削刀盘的中心的至少一个环形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路包括至少两个环形管路,所述至少两个环形管路以同心圆的形式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环形管路中相邻的两个环形管路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所述中部管路包括位于所述上部管路上游的第一管路,以及位于所述上部管路下游的第二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主轴为具有内部空间的中空结构,所述中部管路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管路包括管状部件和环状部件,其中,所述环状部件包括相互嵌套的两个圆柱面,所述管状部件套在所述环状部件的内部,所述管状部件和所述环状部件分别适于形成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件适于形成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管状部件适于形成所述第二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件和所述管状部件相互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路包括至少一个环形管路、至少两个第一流动支路和至少两个第二流动支路,所述环形管路设置在所述切削刀盘的底板上并且环绕所述切削刀盘的中心,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流动支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路之间,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流动支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环形管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为氮化铝粉出料机。
CN202320169922.XU 2022-11-15 2023-02-07 出料机用冷却装置 Active CN21899407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3787 2022-11-15
CN2022230337870 2022-11-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4074U true CN218994074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9922.XU Active CN218994074U (zh) 2022-11-15 2023-02-07 出料机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4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8983A (zh) 一种换热器
CN102248444A (zh) 数控龙门机床用过滤冷却装置
CN218994074U (zh) 出料机用冷却装置
JPH11264676A (ja) 流体冷却装置及び流体冷却方法
CN213977552U (zh) 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用主风分布管
CN201653206U (zh) 螺旋板换热器
CN1301364C (zh) 一种燃气轮机用高效压气机
CN201599203U (zh) 紧凑型液下泵
CN210509609U (zh) 转料泵及输送系统
CN212133406U (zh) Mtbe反应器用换热装置
CN212610435U (zh)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CN209926378U (zh) 一种电站锅炉螺旋式除渣装置
CN112094967A (zh) 一种高温熔渣圆盘冷渣机
CN101660759B (zh) 膜式水冷内衬耐磨可塑料下渣装置
CN219954179U (zh) 一种减速机辅助降温装置
CN206537853U (zh) 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及高温反应设备
CN110883072A (zh) 用于病死畜禽及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化制罐
CN219744477U (zh) 一种添加剂静态混合器
CN219150296U (zh) 一种炉渣磨粉装置
CN218973284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216790886U (zh) 处理炉及用于高温物料的组合式冷却设备
CN212869790U (zh) 一种带可换喷嘴的复合式风口装置
CN211448960U (zh) 一种空压机及余热回收一体化装置
CN213012927U (zh) 一种高温熔渣圆盘冷渣机
CN220005876U (zh) 一种型砂降温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