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3729U - 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3729U
CN218993729U CN202222591513.7U CN202222591513U CN218993729U CN 218993729 U CN218993729 U CN 218993729U CN 202222591513 U CN202222591513 U CN 202222591513U CN 218993729 U CN218993729 U CN 218993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ower
pipeline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15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洲
成华
贾雪峰
王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qi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qi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qi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qi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15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3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3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3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燃料供应设备、燃料锅炉、冷热电联产设备、电制冷设备、蓄热设备、蓄冷设备和蓄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蓄电设备与供电主线路电连接;电制冷设备与供电主线路电连接,蓄冷设备与电制冷设备通过管道连接;燃料供应设备通过主输气管道与燃料锅炉连接,燃料锅炉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连接,冷热电联产设备的热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连接,冷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制冷设备连接,吸收式制冷设备通过管道与蓄冷设备连接;冷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输出端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本方案可以分别实现蓄热、蓄冷和蓄电的功能,形成稳定的能源互补供给系统。

Description

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替代也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原有的化石能源逐步被如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但是纯粹的清洁能源的普及范围仍然有限,目前能源的需求主要是供热、供冷和供电这三个方面,但是纯粹采用清洁能源伴随而来的则是能源的不稳定性和电网的消纳问题。
基于此,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洁能源供给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包括:
光伏发电设备、燃料供应设备、燃料锅炉、冷热电联产设备、电制冷设备、蓄热设备、蓄冷设备和蓄电设备;
所述光伏发电设备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所述蓄电设备与供电主线路电连接;
所述电制冷设备与所述供电主线路电连接,所述蓄冷设备与所述电制冷设备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燃料供应设备通过主输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燃料锅炉和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连接,所述燃料锅炉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的热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的冷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制冷设备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冷设备连接;
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输出端通过电线接入所述供电主线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能发电设备,所述风能发电设备通过电线接入所述供电主线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沼气发生设备,所述沼气发生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主输气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地热设备,所述地热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制热设备,所述电制热设备的输入端通过电线与所述供电主线路电连接,所述电制热设备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采用直燃型冷热电三联供或者燃气和蒸汽轮机三联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中,光伏发电设备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蓄电设备与供电主线路电连接,利用光伏发电设备对供电主线路进行电能补充,对蓄电设备功能提供电能;电制冷设备与供电主线路电连接,蓄冷设备与电制冷设备通过管道连接,电制冷设备用于对蓄冷设备提供冷源;燃料供应设备通过主输气管道与燃料锅炉连接,燃料锅炉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连接,冷热电联产设备的热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连接,用于对蓄热设备提供热能;冷热电联产设备的冷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制冷设备连接,吸收式制冷设备通过管道与蓄冷设备连接,用于对蓄冷设备提供冷能;冷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输出端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
本方案中,利用燃气、太阳能、冷热电联产设备与供电主线路的结合形式,可以分别实现蓄热、蓄冷和蓄电的功能,形成稳定的能源互补供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光伏发电设备;2-燃料供应设备;3-燃料锅炉;4-电制冷设备;5-蓄热设备;6-蓄冷设备;7-蓄电设备;8-风能发电设备;9-沼气发生设备;10-太阳能集热装置;11-供电主线路;12-地热设备;13-电制热设备;14-冷热电联产设备;21-主输气管道,31-吸收式制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设备1、燃料供应设备2、燃料锅炉3、冷热电联产设备3、电制冷设备4、蓄热设备5、蓄冷设备6和蓄电设备7;
其中:
光伏发电设备1可以采用现有的光伏发电板,光伏发电设备1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11,蓄电设备7与供电主线路11电连接,蓄电设备7用于储存电能,以供新能源车辆、应急供电设备等使用;
电制冷设备4与供电主线路11电连接,蓄冷设备6与电制冷设备4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存储冷源,以供夏季冰箱、空调等设备使用;
燃料供应设备2通过主输气管道21分别与燃料锅炉3和冷热电联产设备3连接,燃料锅炉3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5连接,本实施例中燃料锅炉3采用燃气锅炉,其产生的热能通过蓄热设备5进行储存,以供室内热水、暖气等使用;
冷热电联产设备3可以采用直燃型(燃气型)冷热电三联供或者燃气和蒸汽轮机三联供。
本实施例中以直燃型(燃气型)冷热电三联供为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一般包括发电机、制冷机、热交换设备(余热利用)这3种主要设备。发电可选择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制冷机有吸收式制冷机和压缩式制冷机等。除此之外,该系统中还可以安装余热锅炉,发电机等装置,基本原理是利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燃烧洁净的天然气发电,对作功后的余热进一步回收,用来制冷、供热和生活热水等。由于直燃型(燃气型)冷热电三联供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冷热电联产设备3的热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5连接;
冷热电联产设备3的冷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制冷设备31连接,吸收式制冷设备31通过管道与蓄冷设备6连接;
冷热电联产设备3的电输出端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11。
本实施例中,光伏发电设备1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11,蓄电设备7与供电主线路11电连接,利用光伏发电设备1对供电主线路11进行电能补充,对蓄电设备7功能提供电能;电制冷设备4与供电主线路11电连接,蓄冷设备6与电制冷设备4通过管道连接,电制冷设备4用于对蓄冷设备6提供冷源;燃料供应设备2通过主输气管道21与燃料锅炉3连接,燃料锅炉3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5连接,冷热电联产设备3的热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5连接,用于对蓄热设备5提供热能;冷热电联产设备3的冷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制冷设备连接,吸收式制冷设备通过管道与蓄冷设备6连接,用于对蓄冷设备6提供冷能;冷热电联产设备3的电输出端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11。
本方案中,利用燃气、太阳能、冷热电联产设备3与供电主线路11的结合形式,可以分别实现蓄热、蓄冷和蓄电的功能,形成稳定的能源互补供给。
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风能发电设备8,风能发电设备8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11,用于补充供电主线路11中电能。
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沼气发生设备9,沼气发生设备9通过管道与主输气管道21连接,用于补充主输气管道21中的燃气。
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10,太阳能集热装置10可以采用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集热装置10通过管道管热形式与蓄热设备5连接,进而将热能储存在蓄热设备5中,实现热能的补充。
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地热设备12,地热设备12可以采用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设备12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5连接,进而将热能储存在蓄热设备5中,实现热能的补充。
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电制热设备13,电制热设备13的输入端通过电线与供电主线路11电连接,电制热设备13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蓄热设备5连接。当冬季热能出现短缺时,可以通过电制热设备13进行辅助制热,从而实现热能的补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中,可以分别实现蓄热、蓄冷和蓄电的功能,形成稳定的清洁能源互补供给系统,满足对热冷、冷能和电能的使用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而这些修改、替换或者组合,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燃料供应设备、燃料锅炉、冷热电联产设备、电制冷设备、蓄热设备、蓄冷设备和蓄电设备;
所述光伏发电设备通过电线接入供电主线路,所述蓄电设备与供电主线路电连接;
所述电制冷设备与所述供电主线路电连接,所述蓄冷设备与所述电制冷设备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燃料供应设备通过主输气管道分别与所述燃料锅炉和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连接,所述燃料锅炉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的热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的冷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吸收式制冷设备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冷设备连接;
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输出端通过电线接入所述供电主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能发电设备,所述风能发电设备通过电线接入所述供电主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沼气发生设备,所述沼气发生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主输气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热设备,所述地热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制热设备,所述电制热设备的输入端通过电线与所述供电主线路电连接,所述电制热设备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蓄热设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电联产设备采用直燃型冷热电三联供或者燃气和蒸汽轮机三联供。
CN202222591513.7U 2022-09-29 2022-09-29 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Active CN218993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1513.7U CN218993729U (zh) 2022-09-29 2022-09-29 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1513.7U CN218993729U (zh) 2022-09-29 2022-09-29 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3729U true CN218993729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4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1513.7U Active CN218993729U (zh) 2022-09-29 2022-09-29 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3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7002B (zh) 一种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2283068B (zh)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供能装置
WO2019205561A1 (zh) 一种含压缩空气储能的cchp微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202210708U (zh) 一种供电系统
CN113175699B (zh) 基于多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分布式供热系统
CN111442326A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智能热电联供系统
CN114512997B (zh) 一种基于风光电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的调控方法
CN114413503B (zh)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零碳高效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4033518B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卡诺电池的综合能源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1929445A (zh)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热/冷-电联供系统
CN110108045B (zh) 一种太阳能供能装置
CN218993729U (zh) 多能源互补供能系统
CN217388579U (zh) 一种pvt光储光热型水源热泵系统
CN114071963A (zh) 燃料电池供电制冷的一体化机柜及数据中心
CN114382560A (zh) 一种光伏发电与压缩空气储能耦合的热电联产系统
CN211777845U (zh) 一种地热光热复合式连续发电系统
CN211880098U (zh) 一种光气电储耦合的多能互补供能系统
CN111520841A (zh) 基于高效低碳排放准则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调控策略
CN211573703U (zh) 一种光热协同燃气轮机的冷热电联供装置
CN217503613U (zh) 利用清洁能源的固体储能发电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9147468U (zh) 一种光热发电装置
CN220491922U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耦合燃料电池的冷电联供系统
CN212027897U (zh) 一种空气能发动/发电机
CN220152960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微能网系统
Gong et al. Operation mode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sub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