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0988U -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0988U
CN218990988U CN202223296955.5U CN202223296955U CN218990988U CN 218990988 U CN218990988 U CN 218990988U CN 202223296955 U CN202223296955 U CN 202223296955U CN 218990988 U CN218990988 U CN 218990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fixing
net
fixed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69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2969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0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0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0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建筑网和加强固定板,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在第一放置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在固定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件,在另一侧设置有与固定件连接的固定杆,固定杆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件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根据现场环境组装出对应的防护网尺寸,从而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建筑网以及加强固定板放置到固定支架内部,便于拆卸和安装,灵活度较高,提高了其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背景技术
建筑防护网在建筑工地中的使用十分普遍,建筑防护网不仅有高空防护网,用于防止人员坠落,还有地面防护网,用于将建筑地面危险区域围起来,避免人们进入到危险区域,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申请号为2021216600627,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网,包括左安装杆和右安装杆,所述左安装杆和右安装杆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左安装杆前端和右安装杆前端均开有两个前后穿通的一号螺纹孔,所述左安装杆和右安装杆的外侧面均开有两组二号螺纹孔,所述左安装杆后端和右安装杆后端共同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前端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左安装杆左端上部和左端下部均安装有左连接组件,所述右安装杆右端上部和右端下部均安装有右连接组件。
上述专利文件虽然能够对防护网进行加固,但是其大小有限,尺寸上不可调节,结构上拆卸不便,不适用于地面的建筑工地使用。
因此,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建筑网和加强固定板,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在所述第一放置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件,在另一侧设置有与固定件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件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有两组,每组固定片上设置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网设置有两组,用于放置在第二放置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固定板用于放置在第一放置槽中。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根据现场环境组装出对应的防护网尺寸,从而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2.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建筑网以及加强固定板放置到固定支架内部,便于拆卸和安装,灵活度较高,提高了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1、固定支架,2、建筑网,3、加强固定板,4、第一放置槽,5、第二放置槽,6、底座,7、固定件,8、固定杆,9、固定片,10、固定孔,11、矩形孔,12、圆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包括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建筑网2和加强固定板3,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4,在所述第一放置槽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放置槽5,所述第二放置槽5的底部设置有底座6,在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件7,在另一侧设置有与固定件7连接的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件7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设置有两组,每组固定片9上设置有固定孔10。所述建筑网2设置有两组,用于放置在第二放置槽5的内部。所述加强固定板3用于放置在第一放置槽4中。所述底座6焊接在固定支架1的底部,所述固定件7上设置有与固定杆8配合的矩形孔11。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现场场地进行选择建筑网的组装数量,选好建筑网之后,将相邻的两组建筑网放在一起,用一组施工用建筑网上的固定杆8插入到另一组施工用建筑网上的固定件7中,然后将固定杆8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件7之间固定连接。其它施工用建筑网连接方式如上,依次将其连接在一起,从而满足施工场地大小需求。最后将施工用建筑网通过固定螺母穿过底座6上的固定孔10,将其固定在地面上即可。
圆形孔12的设置,其用于固定螺母插入,将固定杆8固定在固定件7内。
实施例二:
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建筑网2和加强固定板3插入到固定支架1的内部,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将对应数量的建筑网2以及加强固定板4分别插入到第一放置槽4、第二放置槽5中即可。
直接将其插入到固定支架1的内部,避免了通过螺母连接拆卸不便的问题,实用性较强。
其底座6固定在地面上,连接方法简单,方便便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包括固定支架(1),所述固定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建筑网(2)和加强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4),在所述第一放置槽(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放置槽(5),所述第二放置槽(5)的底部设置有底座(6),在所述固定支架(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件(7),在另一侧设置有与固定件(7)连接的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件(7)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设置有固定片(9),所述固定片(9)设置有两组,每组固定片(9)上设置有固定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网(2)设置有两组,用于放置在第二放置槽(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固定板(3)用于放置在第一放置槽(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焊接在固定支架(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7)上设置有与固定杆(8)配合的矩形孔(11),还设置有圆形孔(12)。
CN202223296955.5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Active CN218990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6955.5U CN21899098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6955.5U CN21899098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0988U true CN218990988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5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6955.5U Active CN21899098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0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9098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网
CN211143449U (zh) 木质空间网壳结构及木结构支座节点构造
CN210263402U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建筑用弧形单层网壳结构
CN20992885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无线会议显示屏
CN21073519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管道摆放架
CN214786184U (zh) 一种便捷式临边防护网片
CN220599162U (zh) 一种墙体工程施工用中空钢网内模
CN211955585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电力计量箱
CN220954965U (zh) 一种预制拼装式的围挡
CN220747895U (zh) 一种建筑工地管理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7762952U (zh) 一种新型防爆式电源浪涌保护器
CN218894485U (zh) 一种建筑绿色施工围挡
CN21533093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装配式支撑立柱
CN218454628U (zh) 一种组合式工业机器人围栏
CN219672348U (zh) 一种防护围挡结构
CN218633793U (zh) 一种简便装卸的民用光伏发电板底座支架
CN21242831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施工用围护装置
CN220848655U (zh) 一种方形爬架导轨支座保护机构
CN220644283U (zh) 一种地基侧壁防坍塌的支护板
CN212613262U (zh) 一种叠合楼板安装结构
CN21505611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20106168U (zh) 一种组装式变压器外壳
CN216108141U (zh) 一种跨既有高速钢箱梁翼缘板安全防护支架
CN213660872U (zh) 一种用于组合式配电柜的支撑框架
CN215907495U (zh)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承重梁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40-1 Zhuluwan, Hukou Village, Liufang Street,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Lu Nengyong

Address before: No. 40-1, Zhuluwan, Hukou Village, Liufang Street,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before: Lu Neng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