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0212U -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0212U
CN218990212U CN202223052310.7U CN202223052310U CN218990212U CN 218990212 U CN218990212 U CN 218990212U CN 202223052310 U CN202223052310 U CN 202223052310U CN 218990212 U CN218990212 U CN 218990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esh
lacing wire
constraint
filling
restra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23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臻
吴婷婷
黄绍红
张栋
张远晖
陈桢干
许福丁
王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caferri Changsha Enviro Tech Co ltd
Hunan Kechua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caferri Changsha Enviro Tech Co ltd
Hunan Kechua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caferri Changsha Enviro Tech Co ltd, Hunan Kechua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ccaferri Changsha Envir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23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0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0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0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系统。所述边坡支护系统第一约束系统、第二约束系统、第三约束系统、第一填充系统、第二填充系统,所述第二约束系统在边坡底部叠设有n层,所述第一约束系统在第n层的第二约束系统的上端叠设有m层,m>n>2;第1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的底部、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之间、第n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的顶部、及相邻两层第一约束系统之间均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三约束系统;所述第二约束系统的端部内填充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在每两层所述第三约束系统之间填充有所述第二填充系统。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三约束系统的高抗拉强度以及各填充系统和各约束系统,有效解决了高边坡整体稳定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支护系统,应用于变电站高边坡生态支护系统中。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边坡常规支护方式为传统重力式挡墙,具体为浆砌石挡墙和混凝土挡墙,虽然为常规支护方式,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于受力特点,常规支护方式无法支护很高的边坡,即使勉强设计,不仅地基承载力要求高,也会让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存疑。第二、常规支护方式为刚性结构、当结构变形过大或应力集中出现时,容易由局部破坏引发整体发生严重破坏。第三、常规支护方式墙后大面积填土一般都不会经过严格的压实工序,因此可视为松散或半松散土体,在暴雨过后,高边坡土体的含水量势必会急剧增加,从而产生较大的孔隙水压力,如不能及时消散,会对支护结构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第四、变电站场址一般都处于比较偏僻,进料不便区域,传统支护方式的原材料运输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困扰,另外常规支护方式施工流程复杂,施工速度慢,冬季施工、雨季施工影响很大。第五、常规支护方式为圬工结构,对环境影响大,表面无法复绿,不符合绿色工程理念。第六、鉴于施工的困难以及材料价格因素,因此经济效益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高边坡整体稳定问题的边坡支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坡支护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系统、第二约束系统、第三约束系统、第一填充系统、第二填充系统,所述第二约束系统在边坡底部叠设有n层,所述第一约束系统在第n层的第二约束系统的上端叠设有m层,m>n>2;
第1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的底部、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之间、第n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的顶部、及相邻两层第一约束系统之间均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三约束系统;所述第二约束系统的端部内填充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在每两层所述第三约束系统之间填充有所述第二填充系统。
优选的,所述边坡支护系统还包括反滤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反滤系统设置在每层的第二约束系统内,且所述反滤系统位于所述第二约束系统的背部;所述排水系统将多层的所述第三约束系统的尾部相连。所述第二填充系统的背部是指靠近第二填充系统的这一侧。
优选的,所述反滤系统为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约束系统包括第一拉筋网面、加强棒、第三拉筋网面、土工垫、第一面板、支撑杆和第二拉筋网面,所述第二拉筋网面连接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的一端并形成锐角,所述土工垫和第一面板依次叠设在所述第二拉筋网面靠近第一拉筋网面的表面,所述加强棒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一拉筋网面连接,所述第三拉筋网面折叠于所述第二拉筋网面的上端,所述第一拉筋网面与下端的第三约束系统贴合,所述第三拉筋网面与上端的第三约束系统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筋网面、第二拉筋网面和第三拉筋网面均为六边形钢丝网;所述第一面板为四边形钢筋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筋网面、第二拉筋网面和第三拉筋网面为一体件。
优选的,所述边坡支护系统还包括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与第二拉筋网面和第一拉筋网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包括箱体、及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部的第四拉筋网面,所述箱体内设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所述第四拉筋网面与所述第三约束系统贴合。
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两端设置的第二面板、在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的端板、在箱体内将所述箱体隔断的多个隔板、以及活动设于所述第二面板上端的盖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端板、底板和第二面板连接,多个所述隔板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系统为卵石和/或块石;所述第二填充系统为砂类土和/或碎砾石土。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所述边坡支护系统不仅具有较常规支护方式更低的承载力要求,还利用第三约束系统的高抗拉强度以及各填充系统,有效解决了高边坡整体稳定性的问题;
二、所述第一约束系统采用拉筋网、土工垫和面板形成的柔性结构,使生态边坡支护系统具有良好的柔性变形能力,能降低频繁重型荷载影响,防止结构变形过大或应力集中出现的严重破坏;
三、增设排水系统,有效解决排水问题,加速墙后土体的固结,去除该方面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坡支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约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约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六边形钢丝网中的一个网格的示意图。
附图中:1、第四拉筋网面;2、第二面板;3、隔板;4、盖板;5、端板;6、底板;7、第一拉筋网面;8、加强棒;9、三角支架;10、第一约束系统;11、第三拉筋网面;12、土工垫;13、第一面板;14、支撑杆;15、第二拉筋网面;16、箱体;20、第二约束系统;30、第三约束系统;40、第一填充系统;50、第二填充系统;60、反滤系统;70、排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坡支护系统包括第一约束系统10、第二约束系统20、第三约束系统30、第一填充系统40、第二填充系统50、反滤系统60和排水系统70。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在边坡底部叠设有n层,所述第一约束系统10在第n层的第二约束系统20的上端叠设有m层,m>n>2。
第1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的底部、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之间、第n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的顶部、及相邻两层第一约束系统10之间均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三约束系统30;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的端部内填充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40,在每两层所述第三约束系统30之间填充有所述第二填充系统50。
所述反滤系统60设置在每层的第二约束系统20内,且所述反滤系统60设置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的背部。所述排水系统70将多层的所述第三约束系统30的尾部相连。
所述第一约束系统10、第二约束系统20、第三约束系统30、反滤系统60和排水系统70均沿边坡的长度方向延伸。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约束系统10包括第一拉筋网面7、加强棒8、三角支架9、第三拉筋网面11、土工垫12、第一面板13、支撑杆14和第二拉筋网面15。所述第二拉筋网面15连接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的一端并形成锐角,所述土工垫12和第一面板13依次叠设在所述第二拉筋网面15靠近第一拉筋网面7的表面。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第二拉筋网面15和第三拉筋网面11可设计为一个网面折叠而成的一体件。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第二拉筋网面15和第三拉筋网面11均为六边形钢丝网(如图4所示,六边形钢丝网指每个网格均为六边形),其编织钢丝网原材料采用热镀锌覆有机涂层进行防腐处理,不仅提升防腐能力,还能有效减小施工过程中对于钢丝网面的磨损及破坏。所述第一面板13为四边形钢筋网。由此,所述第二拉筋网面15、土工垫12和第一面板13形成柔性的三层结构。
所述加强棒8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连接,所述支撑杆14与所述第一面板13和第一拉筋网面7连接,所述第三拉筋网面11折叠于所述第二拉筋网面15的上端,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与下端的第三约束系统30贴合,所述第三拉筋网面11与上端的第三约束系统30贴合。所述三角支架9的一条边与第二拉筋网面15连接,另一条边与第一拉筋网面7连接,另一条边斜撑于第二拉筋网面15和第一拉筋网面7之间。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包括箱体16、及连接于所述箱体16底部的第四拉筋网面1。所述箱体16包括底板6、在所述底板6的宽度方向两端设置的第二面板2、在所述底板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的端板5、在箱体16内将所述箱体16隔断的多个隔板3、以及活动设于所述第二面板2上端的盖板4,所述隔板3与所述端板5、底板6和第二面板2连接。所述第二面板2沿边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盖板4可活动盖设在两个第二面板2的上端,也可以采用盖板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面板2铰接,另一端沿该铰接点转动盖设。每两个所述隔板3之间、端板与隔板3之间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设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40,所述第四拉筋网面1与所述第三约束系统30贴合。
所述盖板4、第二面板2和第四拉筋网面1可设计为一个网面折叠而成的一体件。
所述第三约束系统30由高强聚酯纤维为芯材,外覆PE保护鞘,纵横交错而成的土工格栅。
所述第一填充系统40采用质地坚硬、不易崩解和水解、抗风化的卵石和/或块石,其岩体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0Mpa,石料粒径宜为100-300mm。
所述第二填充系统50采用一定集配、透水性好的砂类土或碎砾石土,其综合内摩擦角应≥32°,填料粒径不大于15cm,填料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应≥94%。
所述反滤系统60采用标称断裂强度不小于10KN/m的土工布。
所述排水系统70采用波形纵向全断面排水通道的三维聚丙烯网垫与两层聚丙烯长丝纺粘土工布热粘形成的三维复合排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坡支护系统的施工方法为:
步骤一,施工准备,完成场地清理、正平压实,满足系统的安装条件;
步骤二,在边坡的下面铺设一层所述第三约束系统;
步骤三,组装第二约束系统20:第二约束系统20的第四拉筋网面1的宽度为3m,长度依据设计确定。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可在工厂预制,完成后现场组装。组装时,将每个约束系统的拉筋棉网采用专门配备的绞合钢丝按照间隔10-15cm单圈缠绕-双圈锁紧交替绞合;
步骤四,实施反滤系统60:将反滤系统60铺设在每层的第二约束系统20中,具体位于箱体16的背部与第二填充系统50之间,可为C形,包裹在第二填充系统50的端部,水平的两端折入第二填充系统50中,且折入的长度不小于30cm;
步骤五,实施第一填充系统40:在第二约束系统20的填充腔内填充所述第一填充系统40,多个填充腔按左到右或右到左依次装填,并填充过程中,相邻的填充腔内装填高差不超过0.3m,并注意加强钢丝的设置,以防止第二面板2的变形。最后,每个填充腔内的第一填充系统40的高度应超高3-5cm,再将盖板4盖合;
步骤六,第二填充系统50的实施,填料分层夯实,厚度0.3m左右,填料摊铺平整后应及时碾压,压实度应≥94%,碾压步骤应符合相应施工规范,墙后填土应与结构填土同步施工;
步骤七,重复步骤二~六,直至所有第二约束系统20全部实施完成;
步骤八,在实施完成的第二约束系统20的上端铺设一层所述第三约束系统;
步骤九,组装第一约束系统10,第一约束系统10的第一拉筋网面7的宽度均为3m,长度依据设计确定。所述第一约束系统10和第二约束系统20可在工厂预制,完成后现场组装。组装时,将每个约束系统的拉筋棉网采用专门配备的绞合钢丝按照间隔10-15cm单圈缠绕-双圈锁紧交替绞合;
步骤十,第二填充系统50的实施,与步骤六相同;
步骤十一,重复步骤八~十,直至所有第一约束系统10全部实施完成;
步骤十二,排水系统70的实施,排水系统70沿约束系统三尾部连续铺设,接入到底部的碎石排水层;完成施工。
其中,步骤二、步骤八及步骤十二为交叉同步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约束系统(10)、第二约束系统(20)、第三约束系统(30)、第一填充系统(40)、第二填充系统(50),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在边坡底部叠设有n层,所述第一约束系统(10)在第n层的第二约束系统(20)的上端叠设有m层,m>n>2;
第1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的底部、相邻两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之间、第n层的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的顶部、及相邻两层第一约束系统(10)之间均连接有水平延伸的第三约束系统(30);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的端部内填充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40),在每两层所述第三约束系统(30)之间填充有所述第二填充系统(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滤系统(60)和排水系统(70),所述反滤系统(60)设置在每层的第二约束系统(20)内,且所述反滤系统(60)位于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的背部;所述排水系统(70)将多层的所述第三约束系统(30)的尾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系统(60)为土工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系统(10)包括第一拉筋网面(7)、加强棒(8)、第三拉筋网面(11)、土工垫(12)、第一面板(13)、支撑杆(14)和第二拉筋网面(15),所述第二拉筋网面(15)连接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的一端并形成锐角,所述土工垫(12)和第一面板(13)依次叠设在所述第二拉筋网面(15)靠近第一拉筋网面(7)的表面,所述加强棒(8)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连接,所述支撑杆(14)与所述第一面板(13)和第一拉筋网面(7)连接,所述第三拉筋网面(11)折叠于所述第二拉筋网面(15)的上端,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与下端的第三约束系统(30)贴合,所述第三拉筋网面(11)与上端的第三约束系统(30)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第二拉筋网面(15)和第三拉筋网面(11)均为六边形钢丝网;所述第一面板(13)为四边形钢筋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筋网面(7)、第二拉筋网面(15)和第三拉筋网面(11)为一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角支架(9),所述三角支架(9)与第二拉筋网面(15)和第一拉筋网面(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约束系统(20)包括箱体(16)、及连接于所述箱体(16)底部的第四拉筋网面(1),所述箱体(16)内设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40),所述第四拉筋网面(1)与所述第三约束系统(30)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6)包括底板(6)、在所述底板(6)的宽度方向两端设置的第二面板(2)、在所述底板(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的端板(5)、在箱体(16)内将所述箱体(16)隔断的多个隔板(3)、以及活动设于所述第二面板(2)上端的盖板(4),所述隔板(3)与所述端板(5)、底板(6)和第二面板(2)连接,多个所述隔板(3)内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填充系统(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系统(40)为卵石或块石;所述第二填充系统(50)为砂类土或碎砾石土。
CN202223052310.7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Active CN218990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2310.7U CN218990212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2310.7U CN218990212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0212U true CN218990212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2310.7U Active CN218990212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0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3475B (zh) 红层泥岩填筑高速铁路路基及其构筑方法
US6050749A (en) Concrete masonry unit for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CN108442200B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灰渣混合土复合加筋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CN102677703B (zh) 抗落石冲击明洞、棚洞洞顶垫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095717Y (zh) 红层泥岩填筑高速铁路路基
CN111005403A (zh) 装配式立体加筋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1036596U (zh) 整体增强钢塑土工格栅
KR101058892B1 (ko) 콘크리트 침목을 이용하여 축조된 옹벽 및 옹벽 축조방법
CN114182745B (zh) 高液限土生态挡墙生态护坡路基及施工方法
CN209873479U (zh) 一种软弱地基上桥头填方路堤结构
CN218990212U (zh)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CN201485764U (zh) 抗震包裹式加筋土结构
CN201605597U (zh) 复合加筋格宾挡土墙
CN211547805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渗排水性能的加筋土挡墙
CN101787707B (zh) 复合加筋格宾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CN211547806U (zh) 装配式生态加筋土挡墙及其挡墙面板
CN111827030A (zh) 一种高填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1386246Y (zh) 增强型复合三维排水网垫
RU2280124C1 (ru) Водопропуск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в армогрунтовой обойме
CN110318405A (zh) 基于格宾石笼与土工格栅的边坡组合式防护体系施工方法
CN114855517A (zh) 用于软土路基的路面加强结构
KR100647784B1 (ko) 옹벽용 단섬유 보강복합 성토 구조물 및 그 축조 방법
CN212801052U (zh) 一种高填路堤结构
CN216809412U (zh) 一种用于高寒地区路基的多层格栅加固结构体
CN219972832U (zh) 一种新旧路基的衔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