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8663U - 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8663U
CN218988663U CN202222536250.XU CN202222536250U CN218988663U CN 218988663 U CN218988663 U CN 218988663U CN 202222536250 U CN202222536250 U CN 202222536250U CN 218988663 U CN218988663 U CN 218988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od
shell
base
bull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62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伟
项彩堂
劳校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shan Huifeng Mecha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shan Huifeng Mecha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shan Huifeng Mecha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shan Huifeng Mecha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62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8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8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8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单元;活动单元包括外壳、顶块、第一转杆、螺纹筒、双头螺柱、第二转杆和支杆;所述外壳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双头螺柱的上方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内壁与第一转杆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杆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转动相连。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通过外壳、底座和螺纹筒的配合,可对该设备的结构进行统一的收纳,避免了使用者在携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剐蹭的问题,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拿取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背景技术
剪式千斤顶是千斤顶的一种,因其结构外形犹如剪刀,所以被称之为剪式千斤顶,剪式千斤顶是一种起重设备,主要用于小轿车等小吨位的汽车的顶起、支撑。常见的规格有1T(吨)、1.5T(吨)、2T(吨)、3T(吨)等。
在使用千斤顶时,应在千斤顶下垫好木块,以免受力后倾斜歪倒,随后转动丝杆,利用丝杆的升降驱动顶块将车体撑起,然后使用者可对车体进行维修。
现有技术的千斤顶在使用者对其进行拿取时,由于其表面由金属结构组合而成,同时其剪刀式的特殊设计,体积较大同时外形不规则,不便于携带,并且携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剐蹭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剪式千斤顶的金属构造和剪刀式设计不便于使用者拿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单元;活动单元包括外壳、顶块、第一转杆、螺纹筒、双头螺柱、第二转杆和支杆;所述外壳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双头螺柱的上方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内壁与第一转杆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杆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杆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杆。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螺纹杆、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支杆的内壁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内壁与双头螺柱的外壁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两侧均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正面与支杆的背面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正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橡胶杆,所述橡胶杆的背面与限位杆的正面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背面设置有收卷单元;收卷单元包括第一魔术贴、绑带、第二魔术贴和收卷布;所述收卷布安装于外壳的背面,所述收卷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绑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杆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便携式剪式千斤顶,通过外壳、底座和螺纹筒的配合,可对该设备的结构进行统一的收纳,避免了使用者在携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剐蹭的问题,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拿取和使用。
通过支杆、限位杆和套管的配合,可起到辅助底座对顶块进行支撑的作用,进而可以更好的保证该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对车体进行支撑效果,防止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座、限位杆和第二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套管、支杆和橡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限位杆,3、套管,4、橡胶杆,5、螺纹杆,6、第一锥形齿轮,7、外壳,8、顶块,9、第一魔术贴,10、绑带,11、第二魔术贴,12、收卷布,13、第一转杆,14、螺纹筒,15、把手,16、双头螺柱,17、第二锥形齿轮,18、第二转杆,19、支杆,20、卡槽,21、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的千斤顶在使用者对其进行拿取时,由于其表面由金属结构组合而成,同时其剪刀式的特殊设计,体积较大同时外形不规则,不便于携带,并且携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剐蹭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通过外壳、底座和螺纹筒的配合,可对该设备的结构进行统一的收纳,避免了使用者在携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剐蹭的问题,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拿取和使用。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4可知,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单元;活动单元包括外壳7、顶块8、第一转杆13、螺纹筒14、双头螺柱16、第二转杆18和支杆19;外壳7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柱16,通过双头螺柱16与螺纹筒14的配合,当使用者转动双头螺柱16时,通过双头螺柱16的转动带动螺纹筒14移动,进而利用螺纹筒14的移动分别带动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8进行转动,双头螺柱16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4,螺纹筒1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8,双头螺柱16的上方设置有顶块8,通过第一转杆13与顶块8的配合,当第一转杆13转动时,通过第一转杆13的转动带动顶块8进行移动,使顶块8推动车体移动,贴合顶块8的内壁与第一转杆13的顶部转动相连,第二转杆18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转动相连,第二转杆18远离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支杆19;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双头螺柱16与螺纹筒14的配合,当使用者转动双头螺柱16时,通过双头螺柱16的转动带动螺纹筒14移动,进而利用螺纹筒14的移动分别带动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8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转杆13与顶块8的配合,当第一转杆13转动时,通过第一转杆13的转动带动顶块8进行移动,使顶块8推动车体移动,而支杆19的设计可以起到对该千斤顶进行辅助支撑的作用,避免顶块8撑起车体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倾斜;
进一步的,支杆19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螺纹杆5、第一锥形齿轮6和第二锥形齿轮17;螺纹杆5的外壁与支杆19的内壁螺纹相连,螺纹杆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7,第二锥形齿轮17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7的内壁转动相连,通过第一锥形齿轮6与双头螺柱16的配合,当使用者转动双头螺柱16时,随着双头螺柱16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形齿轮6的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7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7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锥形齿轮6的内壁与双头螺柱16的外壁相固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第一锥形齿轮6与双头螺柱16的配合,当使用者转动双头螺柱16时,随着双头螺柱16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形齿轮6的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7转动;
进一步的,底座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杆2,限位杆2的外壁两侧均套接有套管3,限位杆2的设计是为了对支杆19进行限位,通过套管3与限位杆2的配合,当限位杆2向上移动时,限位杆2的移动可带动套管3带动支杆19在限位杆2的外壁滑动,与此同时螺纹杆5的顶部在第二锥形齿轮17的底部进行转动,套管3的正面与支杆19的背面转动相连;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套管3与限位杆2的配合,当限位杆2向上移动时,限位杆2的移动可带动套管3带动支杆19在限位杆2的外壁滑动,与此同时螺纹杆5的顶部在第二锥形齿轮17的底部进行转动;
具体的,在使用该便携式剪式千斤顶时,首先工作人员转动双头螺柱16,利用双头螺柱16的转动带螺纹筒14进行移动,进而通过螺纹筒14的移动分别带动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8转动,使顶块8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缩短而双头螺柱16转动的同时使第一锥形齿轮6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7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7的转动使螺纹杆5的外壁在支杆19的内壁移动,缩短支杆19与地面的距离,随着底座1的向上移动,限位杆2也随之移动,进而通过限位杆2的移动使套管3带动支杆19沿着限位杆2的外壁移动,而此时螺纹杆5的在第二锥形齿轮17的底部转动,当底座1完全进入外壳7的内部后支杆19也可完全进入外壳7的内部,则可完成对二者的同步收纳,便于使用者携带。
实施例二:由图1和图3可知,套管3的正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20,卡槽20的内壁卡接有橡胶杆4,橡胶杆4的背面与限位杆2的正面相固接,通过卡槽20与限位杆2的配合,使用者转动限位杆2,使限位杆2的转动带动橡胶杆4插入卡槽20的内部,从而将套管3与限位杆2之间进行固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卡槽20与限位杆2的配合,使用者转动限位杆2,使限位杆2的转动带动橡胶杆4插入卡槽20的内部,从而将套管3与限位杆2之间进行固定;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使用者停止转动双头螺柱16后,应转动限位杆2,使限位杆2的转动带动橡胶杆4插入卡槽20的内部,将橡胶杆4与卡槽20时间进行固定,进而可对套管3与限位杆2之间进行固定。
实施例三:由图1和图3可知,外壳7的背面设置有收卷单元;收卷单元包括第一魔术贴9、绑带10、第二魔术贴11和收卷布12;收卷布12安装于外壳7的背面,收卷布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绑带10,通过收卷布12与绑带10的配合,当该千斤顶完成收纳后,使用者利用收卷布12对外壳7的外壁进行缠绕,然后利用绑带10将其固定,绑带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9,绑带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1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收卷布12与绑带10的配合,当该千斤顶完成收纳后,使用者利用收卷布12对外壳7的外壁进行缠绕,然后利用绑带10将其固定;
进一步的,外壳7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5,支杆19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21,橡胶垫21的设计是为了正大支杆19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更好的辅助底座1支撑车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橡胶垫21的设计是为了增大支杆19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更好的辅助底座1支撑车体;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该千斤顶完成收纳后,使用者可握住把手15,然后利用收卷布12对外壳7的外壁进行缠绕,随后利用绑带10上的第一魔术贴9与第二魔术贴11粘连,将收卷布12固定于外壳7的外壁,对外壳7进行收纳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活动单元;
活动单元包括外壳(7)、顶块(8)、第一转杆(13)、螺纹筒(14)、双头螺柱(16)、第二转杆(18)和支杆(19);
所述外壳(7)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柱(16),所述双头螺柱(16)的外壁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4),所述螺纹筒(1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8),所述双头螺柱(16)的上方设置有顶块(8),所述顶块(8)的内壁与第一转杆(13)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杆(18)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杆(18)远离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支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9)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包括螺纹杆(5)、第一锥形齿轮(6)和第二锥形齿轮(17);
所述螺纹杆(5)的外壁与支杆(19)的内壁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7),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7)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外壳(7)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7)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的内壁与双头螺柱(16)的外壁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杆(2),所述限位杆(2)的外壁两侧均套接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正面与支杆(19)的背面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正面两侧均开设有卡槽(20),所述卡槽(20)的内壁卡接有橡胶杆(4),所述橡胶杆(4)的背面与限位杆(2)的正面相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的背面设置有收卷单元;
收卷单元包括第一魔术贴(9)、绑带(10)、第二魔术贴(11)和收卷布(12);
所述收卷布(12)安装于外壳(7)的背面,所述收卷布(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绑带(10),所述绑带(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9),所述绑带(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5),所述支杆(19)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21)。
CN202222536250.X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Active CN218988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6250.XU CN218988663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6250.XU CN218988663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8663U true CN21898866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18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6250.XU Active CN218988663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8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88663U (zh) 一种便携式剪式千斤顶
CN208434445U (zh) 一种树木防寒养护用缠树装置
CN111485708A (zh) 一种可调节室内装修建筑的建筑平台
CN208723439U (zh) 一种电缆维修固定装置
CN207699148U (zh) 园林树木修剪作业车
CN213145978U (zh) 一种具有遮阳结构的全站测绘平台
CN214663179U (zh) 一种城市规划用测绘支撑装置
CN212198414U (zh)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空调外机维修用升降装置
CN201831092U (zh) 便携式防滴水雨伞
CN215097959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平行装置
CN212755763U (zh) 一种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保险机构
CN220538441U (zh) 一种悬浇挂篮主桁竖杆预紧装置
CN215701052U (zh) 一种用于汽车装饰板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05205631U (zh) 可控气动升降路面切割机
CN219747167U (zh) 一种带辅助缸的减速箱体装夹装置
CN211579626U (zh) 一种消防用便于携带的应急电源
CN211102580U (zh) 一种液压支架拔销器
CN213686359U (zh) 一种公路养护用照明装置
CN210441862U (zh) 一种应用于工程测量的水准尺与尺垫的连接装置
CN215362339U (zh) 一种汽车配件存放架
CN215931372U (zh) 一种复杂水体快速采样装置
CN112576052B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的生命线搭设装置
CN211554079U (zh) 振荡波试验仪防雨罩
CN211209527U (zh) 一种火电厂用电机检修装置
CN210591818U (zh) 一种可拆卸运输半挂车支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