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8188U - 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8188U
CN218978188U CN202223226100.5U CN202223226100U CN218978188U CN 218978188 U CN218978188 U CN 218978188U CN 202223226100 U CN202223226100 U CN 202223226100U CN 218978188 U CN218978188 U CN 218978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barb
groove
slider
slide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61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颜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61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8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8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8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包括第一插头,第一插头包括第一卡钩端与插销端、第一卡钩端与插销端的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卡钩端与插销端的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卡钩端的端面为沿插销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平面,以贴合与其配合的插头的对应平面,第二凹槽为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插销端的端面向第一凹槽延伸形成的凹槽,以使第二凹槽贴合与其配合的插头时,第二凹槽能实现水平方向限位的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通过对第一卡钩端的端面与第二凹槽的结构的改进,使得第一卡钩端受力时不会滑脱,第二凹槽能够为拉链提供平拉强力,使得第一插头插入后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拉链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链的拉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拉链而言,拉链的左插头1-1顶部的右端面为倾斜的斜面,在使用过程中,左插头1-1顶部的右端面与右插头1-2的接触面较小,从而导致了左插头1-1的倒钩1-3容易滑脱,且左插头1-1中部设置横向延伸的卡槽1-4,右插头1-2的中部设置横向延伸的凸起1-5,从而实现了左插头1-1与右插头1-2的固定,但这种固定方式导致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拉链的平拉强力较低,尤其是左插头1-1受到外力作用时,左插头1-1容易向左侧滑开,出现拉头被顶爆的现象,可靠性非常低。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拉链的可靠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的拉头,该拉头的第一卡钩端的端面为竖直向下的端面,能够使得第一插头能够有效的卡入插座,避免了脱落,该拉头的第二凹槽为沿插销端向上延伸,从而防止了顶爆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拉头的拉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链的拉头,包括第一插头,第一插头包括第一卡钩端与插销端二第一卡钩端与插销端的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凹槽;
第一卡钩端与插销端的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凹槽;
第一卡钩端的端面为沿插销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平面,以贴合与其配合的插头的对应平面,第二凹槽为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插销端的端面向第一凹槽延伸形成的凹槽,以使第二凹槽贴合与其配合的插头时,第二凹槽能实现水平方向限位的效果。
优选地,第一凹槽的右端面与第一凹槽的底面的夹角为90°至109°,第一凹槽的左端面与第一凹槽的底面的夹角范围为90°。
优选地,第二凹槽与第一卡钩端形成第一倒钩,第一倒钩的斜面为50°至70°,第一倒钩的第一倒钩底部与第一倒钩的第一倒钩顶部间距为0.15mm至0.35mm。
优选地,第一卡钩端的横向厚度范围为1.0mm至1.3mm。
优选地,还包括与第一插头配套使用的第二插头,第二插头设有可与第二凹槽贴合的第二卡钩端。
优选地,第二卡钩端的横向厚度范围为1.1mm至1.3mm。
优选地,第二卡钩端与第二插头形成第二倒钩,第二倒钩的斜面为50°至70°,第二倒钩的第二倒钩顶部与第二倒钩的第二倒钩底部的距离范围为0.15mm至0.35mm。
优选地,第二插头固定于插座,第一插头与第二插头配合,通过插座实现固定。
优选地,第一插头设有贯穿其侧壁的穿孔,穿孔用于第一插头与布面的固定。
一种拉链,包括拉头,所述拉头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的拉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链的拉头,通过将第一卡钩端的端面设置为沿插销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平面,增大了第一卡钩端与其配合的插头的对应平面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一卡钩端受力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发生滑脱现象,此外,通过将第二凹槽设置为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插销端的端面向第一凹槽延伸形成的凹槽,使得卡钩端的第二凹槽贴合与其配合的插头时呈现铆合的状态,为拉链提供平拉强力,能够实现水平方向限位的效果,使得第一插头插入后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拉链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左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右插头与插座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附图标记包括:
1-1为左插头、1-2为右插头、1-3为倒钩、1-4为卡槽、1-5为凸起;
图2至图4中,附图标记包括:
1为第一插头、2为第一卡钩端、3为插销端、4为第一凹槽、5为第二凹槽、6为第一倒钩底部、7为第一倒钩顶部、8为第二插头、9为第二卡钩端、10为第二倒钩顶部、11为第二倒钩底部、12为插座、13为穿孔、14为第一倒钩、15为第二倒钩、16为布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拉链的拉头,该拉链的拉头能够提高拉链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拉链的拉头,包括第一插头1,第一插头1包括第一卡钩端2与插销端3;第一卡钩端2与插销端3的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卡钩端2与插销端3的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凹槽5二第一卡钩端2的端面为沿插销端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平面,以贴合与其配合的插头的对应平面,第二凹槽5为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插销端3的端面向第一凹槽延伸形成的凹槽,以使第二凹槽5贴合预期配合的插头时,第二凹槽5能实现水平方向限位的效果。
具体来说,第一插头1包括第一卡钩端2与插销端3,第一卡钩端2的端面为沿插销端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平面,使得第一插头1能够更方便的插入拉头的底座,且沿插销端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平面能够使得第一插头1顶部的链牙能够与拉链另一条齿条的链牙更方便对位,避免了链牙无法有效卡入导致的拉链暴链现象,同时该端面的设计增大了第一卡钩端2与其配合的插头的对应平面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一卡钩端2受力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发生滑脱现象。
此外,拉头的第二凹槽5为第二连接部沿着垂直插销端3的端面向第一凹槽4延伸形成的凹槽,当第一插头1使用时,与拉头的另一个插头配合,能够使得第二凹槽5与另一个插头的凸出部位呈现铆合的状态,为拉链提供平拉强力,使得第二凹槽5能够实现水平方向限位的效果,保证了第一插头1插入后拉头的稳定,从而提高了拉链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凹槽4的右端面与第一凹槽4的底面的夹角范围为90°至109°,第一凹槽4的左端面与第一凹槽4的底面的夹角为90°。
具体来说,将第一凹槽4的右端面与第一凹槽4的底面夹角的范围设置为90°至109°,第一凹槽4的左端面与第一凹槽4的底面的夹角为90°,第一卡钩端2的端面为竖直向下的平面,使得第一插头1的顶部能够更好的与拉链的链牙铆合,在拉头拉动时避免了第一插头1与链牙不能充分铆合导致的链牙磨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5与第一卡钩端2形成第一倒钩14,第一倒钩14斜面为50°至70°,第一倒钩14的第一倒钩底部6与第一倒钩14的第一倒钩顶部7的间距为0.15mm至0.35mm。
具体来说,第二凹槽5为插销端3与第一卡钩端2的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插销端3的端面向第一凹槽4延伸形成的凹槽,第二凹槽5与第一卡钩端2形成第一倒钩14,第一倒钩14的第一倒钩顶部7与第一倒钩14的第一倒钩底部15的间距范围为0.15mm至0.35mm,由此确定第一倒钩14的尺寸,保证第一倒钩14能够完成铆合的要求,但第一倒钩14不能过长,避免第一倒钩14过长导致部件容易折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钩端2的横向厚度范围为1.0mm至1.3mm。
具体来说,第一卡钩端2的横向厚度范围为1.0mm至1.3mm,使得第一卡钩端2与第一插头1的总横向厚度应当小于或等于拉链的链条的横向尺寸,避免拉头的整体尺寸过大导致链条的无法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一插头1配套使用的第二插头8,第二插头8设有可与第二凹槽5贴合的第二卡钩端9。
具体来说,拉链的拉头设有第一插头1与第二插头8,第二插头8上设有可与第一插头1的第二凹槽5配合的第二卡钩端9,通过第一插头1的第二凹槽5与第二卡钩端9的配套使用,使得第一卡钩端2的第二凹槽5呈现铆合的状态,为拉链提供平拉强力,使得第一插头1插入后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拉链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二卡钩端9的横向厚度范围为1.1mm至1.3mm。
具体来说,第二卡钩端9的横向厚度范围为1.1mm至1.3mm,使得第二卡钩端9与第二插头8总横向厚度应当小于或等于拉链的链条的横向尺寸,避免拉头的整体尺寸过大导致链条的无法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钩端9与第二插头8构成第二倒钩15,第二倒钩15的斜面为50°至70°,第二倒钩15的第二倒钩顶部10与第二倒钩15的第二倒钩底部11的距离范围为0.15mm至0.35mm。
具体来说,第二倒钩15的斜面设置为50°至70°,与第一倒钩14的斜面角度相同,第二倒钩15的第二倒钩顶部10与第二倒钩15的第二倒钩底部11的距离范围为0.15mm至0.35mm,从而确定了第二倒钩15的尺寸,使得第二倒钩15的尺寸与第一倒钩14的尺寸相同,保证了第一倒钩14与第二倒钩15能够完全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头7固定于插座12,第一插头1与第二插头8配合,通过插座12实现固定。
具体来说,第二插头7固定于插座12,需要将拉链闭合时,将第一插头1插入插座12,第一插头1与第二插头8配合,互相铆合,拉动拉头即可实现拉链的闭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插头1设有贯穿其侧壁的穿孔13,穿孔13用于第一插头1与布面16的固定。
具体来说,第一插头1设有贯穿其侧壁的穿孔13,通过穿孔13将第一插头1固定于布面16上,链条可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于布面16,从而将整个拉链固定于布面16,进而用于户外用品的连接部。
除了上述拉链的拉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拉头的拉链,该拉链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的各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1),所述第一插头(1)包括第一卡钩端(2)与插销端(3);
所述第一卡钩端(2)与所述插销端(3)的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凹槽(4);
所述第一卡钩端(2)与所述插销端(3)的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凹槽(5);
所述第一卡钩端(2)的端面为沿所述插销端(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平面,以贴合与其配合的插头的对应平面,所述第二凹槽(5)为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所述插销端(3)的端面向所述第一凹槽(4)延伸形成的凹槽,以使所述第二凹槽(5)贴合与其配合的插头时,所述第二凹槽(5)能实现水平方向限位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一凹槽(4)的底面的夹角范围为90°至109°,所述第一凹槽(4)的左端面与所述第一凹槽(4)的底面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5)与所述第一卡钩端(2)形成第一倒钩(14),所述第一倒钩(14)的斜面为50°至70°,所述第一倒钩(14)的第一倒钩底部(6)与所述第一倒钩(14)的第一倒钩顶部(7)间距为0.15mm至0.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端(2)的横向厚度范围为1.0mm至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插头(1)配套使用的第二插头(8),所述第二插头(8)设有可与所述第二凹槽(5)贴合的第二卡钩端(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钩端(9)的横向厚度范围为1.1mm至1.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钩端(9)与所述第二插头(8)形成第二倒钩(15),所述第二倒钩(15)的斜面为50°至70°,所述第二倒钩(15)的第二倒钩顶部(10)与所述第二倒钩(15)的第二倒钩底部(11)的距离范围为0.15mm至0.35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8)固定于插座(12),所述第一插头(1)与所述第二插头(8)配合,通过所述插座(12)实现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1)设有贯穿其侧壁的穿孔(13),所述穿孔(13)用于所述第一插头(1)与布面(16)的固定。
10.一种拉链,包括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为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的拉头。
CN202223226100.5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Active CN218978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6100.5U CN21897818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6100.5U CN21897818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8188U true CN218978188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3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6100.5U Active CN21897818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8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4412U (zh) 具有内表面凹陷的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CN218978188U (zh) 一种拉链的拉头及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CN204207204U (zh) 拉链头
CN207719534U (zh) 一种按键弹出式插线板
CN215343207U (zh) 一种防脱落电源线
CN213638044U (zh) 一种涉密网络专用网络接口
CN209251843U (zh) 自锁拉头
CN218418691U (zh) 一种绳尾扣结构
CN214432303U (zh) 一种拉链结构
CN219781755U (zh) 一种双头拉链
CN213882008U (zh) 一种拉头
CN216534844U (zh) 一种洞洞板
CN209883217U (zh) 一种带有读卡器功能的拉头
CN213695842U (zh) 一种警用背心扣
CN217851648U (zh) 一种用于双开拉链的拉头结构
CN212754866U (zh) 一种插扣式不锈钢橱柜连接结构
CN217826997U (zh) 一种具有金属直弹片的改进型拉链头
CN216915305U (zh) 一种活页夹结构
CN217446891U (zh) 一种具有下止结构的拉链
CN218738236U (zh) 一种绗缝被套件
CN21807379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拉链头
CN211407835U (zh) 一种拉链齿牙及拉链
CN216060053U (zh) 一种组合式蚕丝被
CN220475028U (zh) 一种防拉脱空中对接连接器
CN208057702U (zh) H型导轨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