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2992U -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2992U
CN218972992U CN202223544179.6U CN202223544179U CN218972992U CN 218972992 U CN218972992 U CN 218972992U CN 202223544179 U CN202223544179 U CN 202223544179U CN 218972992 U CN218972992 U CN 218972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electrolyte
liquid
reaction
replen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41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睿龙
苗建林
刘浩泉
王丽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41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2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2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2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气调装置包括反应组件和补液容器。所述反应组件包括仓体和电解组件,所述电解组件装配于所述仓体上,所述仓体内形成或者所述仓体和所述电解组件围成反应空间,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进行电化学反应,以消耗所述仓体外的储物空间内氧气。所述补液容器形成与所述反应空间相通的补液空间,用于储存并向所述反应空间补入电解液;以及,所述补液容器还形成隔设在所述补液空间内外侧之间的透明视窗,用于使所述补液空间内储存的电解液从所述补液空间外目视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气调装置易出现电解液不足的问题,达到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冰箱中气调装置有通过电化学反应消耗储物空间内氧气,以降低储物空间内氧气浓度,实现控氧保鲜效果的。气调装置的电化学反应需要阴极板和阳极板在电解液中进行,阴极板处发生还原反应吸收氧气,阳极板处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在电解液内形成很多微小的气泡,气泡上浮到电解液表面后破裂,形成非常微小的电解液颗粒,悬浮在电解液上方。持续产生的氧气,会带走部分电解液颗粒,从气调装置的出气口排出。电解液会随着使用过程而减少,气调装置的阴极板和阳极板会露出电解液,影响气调装置的工作效率。当电解液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电解组件会从电解液中露出,电解效率降低,甚至会引起电化学反应无法进行,除氧保鲜效果降低,进而导致食材保鲜时间缩短,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气调装置易出现电解液不足的问题,达到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调装置,包括:
反应组件,所述反应组件包括仓体和电解组件,所述电解组件装配于所述仓体上,所述仓体内形成或者所述仓体和所述电解组件围成反应空间,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进行电化学反应,以消耗所述仓体外的储物空间内氧气;
补液容器,所述补液容器形成与所述反应空间相通的补液空间,用于储存并向所述反应空间补入电解液;以及,所述补液容器还形成隔设在所述补液空间内外侧之间的透明视窗,用于使所述补液空间内储存的电解液,从所述补液空间外目视可见。
本实用新型的气调装置中,补液容器可为反应空间补充电解液,并且用户通过补液容器上的透明视窗,可以了解补液空间内的电解液的储存情况,可在补液空间内的电解液较少时,人工添加电解液,能够解决现有气调装置易出现电解液不足的问题,达到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透明视窗形成所述补液容器的至少一侧壁;和/或
所述补液容器至少一侧的侧壁上形成连通所述补液容器内外侧的窗口,所述透明视窗被装配于所述窗口上。
可选地,所述补液容器还形成与所述补液空间相通的补液口,所述补液空间至少经过所述补液口与所述反应空间相通。
可选地,所述补液容器上设置第一液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高度;和/或
所述仓体上设置第二液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高度。
可选地,所述补液容器位于所述反应组件的上方,所述补液容器内设置处于所述补液空间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配置成在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时生成响应信号。
可选地,所述补液容器位于所述仓体内且处于所述电解组件上方,所述补液容器内设置处于所述补液空间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配置成在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时生成响应信号。
可选地,所述补液容器和所述仓体之间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进口端连通在所述补液空间的高于所述反应空间的位置处,所述连接管的出口端连通在所述反应空间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仓体处于所述补液容器的下方,并在所述仓体的顶部形成供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进入所述反应空间的第一开口;以及
所述反应组件还包括浮子,所述浮子漂浮或悬浮在所述反应空间内的所述电解液上,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沉浮而控制所述第一开口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补液容器位于所述仓体内且处于所述电解组件上方,所述补液容器的底部形成供所述补液空间内电解液流入所述反应空间的第一开口;以及
所述反应组件还包括浮子,所述浮子漂浮或悬浮在所述反应空间内的所述电解液上且处于所述第一开口下方,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沉浮而控制所述第一开口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仓体还形成位于所述反应空间顶部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至少通过所述反应空间连通所述补液空间。
可选地,所述仓体还形成连通在所述反应空间顶部的洗气空间以及,连通在所述洗气空间顶部的出气口;其中,所述洗气空间配置成至少在底部存储所述电解液,以分离所述反应空间排出的气体中夹杂的电解质。
可选地,所述补液空间和所述反应空间直接相通或间接的至少经所述洗气空间相通,所述补液空间和所述洗气空间左右间隔而形成连通器结构。
可选地,所述补液空间的顶部高于所述洗气空间的底部,以在所述补液空间和所述洗气空间之间连通水平设置的连接流道,形成连通器结构;以及
所述补液容器上装配相邻设置在所述连接流道下方的第一液位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所述连接流道时生成响应信号。
可选地,所述补液空间至少经水平设置的连接流道连通所述反应空间或所述洗气空间,所述连接流道内设置第一单向机构,用于阻止所述电解液从所述反应空间或所述洗气空间向所述补液空间返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向机构包括第一摆叶,所述第一摆叶的顶部铰接在所述连接流道的上侧,所述第一摆叶的底部朝所述连接流道的远离所述补液空间的一端倾斜,用于在所述电解液的冲击力和所述第一摆叶的自重作用下俯仰摆动而截断和打开所述连接流道。
可选地,所述洗气空间和所述反应空间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机构,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压力大于所述洗气空间内压力时打开。
可选地,所述第二单向机构包括第二摆叶,所述第二摆叶的铰接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上端的一侧边沿上,自由端搭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上端的相对侧边沿上。
可选地,所述补液容器的至少一侧容器壁和所述仓体的至少一侧仓壁的部分或全部重合,以使所述补液容器和所述反应组件通过所述重合的部分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补液空间的顶部不低于所述反应空间的顶部,并且所述补液空间和所述反应空间左右间隔以形成连通器结构。
可选地,所述补液容器包括主体部分和缓冲部分,所述补液空间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内,所述缓冲部分连通在所述主体部分顶部且偏置于所述主体部分一侧,并在所述缓冲部分的顶部形成补液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储物仓室,所述储物仓室内形成用以储物的储物空间和用以取放物品的储物开口;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调装置,所述气调装置设置在所述储物仓室上与所述储物开口相邻侧的仓壁上和/或设置在所述储物仓室上与所述储物开口相对侧的仓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气调装置的补液容器可为反应空间补充电解液,并且用户通过补液容器上的透明视窗,可以了解补液空间内的电解液的储存情况,可在补液空间内的电解液较少时,人工添加电解液,能够解决现有气调装置易出现电解液不足的问题,达到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而且,气调装置消耗储物空间内的氧气,使得储物空间形成贫氧的气体氛围,减少储物空间内果蔬等食材的有氧呼吸强度,进而使得该储物空间具有保鲜功能,也延长了食材的保存时间。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调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补液容器处于反应组件的上方;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调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补液容器处于仓体内;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调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补液空间与反应空间通过洗气空间连通;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调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补液空间与反应空间直接连通;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气调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补液空间与反应空间直接连通;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气调保鲜技术是一种利用控制密闭空间内气体比例的方式来达到储藏保鲜的目的。其基本原理为:在一定的封闭空间内,通过各种调节方式得到不同于正常大气组分的调节气体,抑制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微生物的活动,对于果蔬来说,主要是抑制果蔬的有氧呼吸,防止果蔬加速变质,进而延长果蔬的保存时间。气调保鲜技术是通过气调装置来实现的。
气调装置的保鲜技术的关键在于调节气体。为了达到调节气体的目的,可利用电化学反应消耗封闭空间内的氧气来实现,也可利用气调膜对气体的选择透过性来实现。实用新型人认为前者具有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例如可以将气调装置应用于冷藏冷冻装置内,以实现食材的保鲜,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将以电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气调装置的一种结构的现有技术以实施例的方式介绍如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调装置通常包括浸没在电解液中的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与储物空间连通,用于在电解电压的作用下通过电化学反应吸收储物空间内的氧气,以向阳极板提供反应物。电化学反应主要在阴极板和阳极板处进行,空气中的氧气在阴极板处发生还原反应,即:O2+2H2O+4e-→4OH-。阴极板生成的OH-可以作为阳极板的反应物。
阳极板与气调装置的外部连通,用于在电解电压的作用下利用反应物通过电化学反应向气调装置的外部释放氧气。阴极板处产生的OH-可以在阳极板处发生氧化反应,并生成氧气,即:4OH-→O2+2H2O+4e-
气调装置通过消耗储物空间内的氧气,以使储物空间形成贫氧的气体氛围,可有利于储物空间内的食品的保鲜。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调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壳体。壳体大致可以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壳体上可以开设有侧向开口,该侧向开口可以位于壳体的外侧且连通外部环境,例如,连通用于保鲜的储物空间。阴极板设置于侧向开口处以与壳体共同限定出用于盛装电解液的储液腔。阳极板设置于储液腔内,并与阴极板间隔设置。
壳体的其中一个壁面,例如壳体的外壁面可以打开,以形成与外部环境相对的侧向开口。本实施例中的阴极板可以直接作为壳体的外壁面,用于密封储液腔。气调装置的储液腔内可以盛装碱性电解液,例如1mol/L的NaOH、KOH,当然也可为Na2CO3、K2CO3等,电解液的浓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调装置还包括分隔件,分隔件设置于储液腔内,并位于阴极板与阳极板之间,用于分隔阴极板与阳极板,防止气调装置在通电后发生短路。具体地,分隔件上朝向阳极板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起部,凸起部抵靠于阳极板上,阴极板贴靠于分隔件背离凸起部的一侧,以在阴极板与阳极板之间形成预设间隙,进而将阴极板与阳极板分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调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于阴极板的外侧,配置成将阴极板固定于壳体的侧向开口处。具体地,该固定组件还可以包括金属边框和支撑件。金属边框贴靠于阴极板的外侧。金属边框与阴极板直接接触,可以起到压紧阴极板的作用,并且金属边框上还设置有阴极板的阴极供电端子,以与外部电源相连。阳极板上可以形成有阳极供电端子。
支撑件形成有插接槽。当金属边框的围立部插入支撑件的插接槽时,金属边框可以由支撑件固定和定位,进而使得金属边框压紧阴极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调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例如电池。该供电装置的两个电极端子分别电连接于气调装置的对应的阴极供电端子和阳极供电端子,并为电化学反应提供电源。本实施例的气调装置,由于设置有供电装置,使得气调装置的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在电解电压的作用下进行电化学反应。
当然,气调装置也可不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为外设的供电设备。例如,当气调装置设置于冷藏冷冻装置内,并连通冷藏冷冻装置内的保鲜空间,气调装置可以电连接于冷藏冷冻装置的供电模块,以为其提供电能,这样设置可以减小冷藏冷冻装置的体积,携带和安装更加方便。
至此,已将一种气调装置的结构介绍完。由上述介绍可知,阳极板处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在电解液内形成很多微小的气泡,气泡上浮到电解液表面后破裂,形成非常微小的电解液颗粒,悬浮在电解液上方。持续产生的氧气,会带走部分电解液颗粒,从气调装置的出气口排出。电解液会随着使用过程而减少,气调装置的阴极板和阳极板会露出电解液,影响气调装置的工作效率。当电解液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电解组件会从电解液中露出,电解效率降低,甚至会引起电化学反应无法进行,除氧保鲜效果降低,进而导致食材保鲜时间缩短,用户体验差。
鉴于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人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气调装置易出现电解液不足的问题,达到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其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调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补液容器处于反应组件的上方,根据图1所示,并结合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调装置100,包括反应组件和补液容器。反应组件包括仓体111和电解组件112,电解组件112装配于仓体111上,仓体111内形成或者仓体111和电解组件112围成反应空间113,用于在反应空间113内进行电化学反应,以消耗仓体111外的储物空间内氧气。补液容器形成与反应空间113相通的补液空间121,用于储存并向反应空间113补入电解液。补液容器还形成隔设在补液空间121内外侧之间的透明视窗122,用于使补液空间121内储存的电解液,从补液空间121外目视可见。每个补液容器可连接一个反应组件,当然每个补液容器也可连接多个反应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调装置100中,补液容器可为反应空间113补充电解液,并且用户通过补液容器上的透明视窗122,可以了解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储存情况,可在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较少时,人工添加电解液,能够解决现有气调装置100易出现电解液不足的问题,达到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明视窗122形成补液容器的至少一侧壁,使得透明视窗122的面积较大,有利于用户观察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情况。例如,透明视窗122可由透明玻璃或亚克力板等材质制成。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补液容器至少一侧的侧壁上形成连通补液容器内外侧的窗口,透明视窗122被装配于窗口上,这样设置使得只需一较小面积的透明视窗122即可观察补液容器内的液体情况,有利于节省透明视窗122的材料。透明视窗122所处的补液容器的一个侧面可设置在朝向用户的一面,以便于用户观察。当然,也可同时使补液容器的一个侧壁为透明视窗122,另一个侧壁上形成有窗口,透明视窗122被装配于窗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补液容器还形成与补液空间121相通的补液口123,补液空间121至少经过补液口123与反应空间113相通。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通过补液口123进入反应空间113内,以补充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例如,补液口123可受控地打开或关闭,在反应空间113内需要补充电解液时,补液口123打开,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进入补液空间121内。在反应空间113内不需要补充电解液时,补液口123关闭,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不再进入补液空间12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补液容器顶部还形成与补液空间121相通的加液口126,用于向补液容器内加入电解液。例如,当用户通过透明视窗发现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较少时,可通过加液口126向补液容器内加入电解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补液容器上设置第一液位检测组件131,用于检测补液空间121内电解液的液位高度。第一液位检测组件131可为非接触式的液位开关,例如电容式液位开关,也可为接触式的液位开关,例如浮球式液位开关。第一液位检测组件131可检测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液位高度,例如当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液位高度低于液位阈值时,可发出提醒信号,提醒用户向补液容器内补充电解液。该实施例中的第一液位组件与补液容器上的透明视窗122一起工作,起到共同提醒用户的效果。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仓体111上设置第二液位检测组件132,用于检测反应空间113内电解液的液位高度,例如在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液位高度低于液位阈值时,补液空间121与反应空间113连通,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可向反应空间113内补充。第二液位检测组件132可为非接触式的液位开关,例如电容式液位开关,也可为接触式的液位开关,例如浮球式液位开关。当然,可同时在补液容器上设置第一液位检测组件131,在仓体111上设置第二液位检测组件132,以确保补液空间121内和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始终保持充足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补液容器位于反应组件的上方,使得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反应空间113内。补液容器内设置处于补液空间121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配置成在补液空间121内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生成响应信号。也就是说,在补液空间121内电解液的液位高度低于或等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说明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即将消耗完,此时第一液位传感器生成响应信号,以提醒用户向补液容器内补充电解液。该实施例中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的类型不做限制,可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非接触式液位开关,或者接触式液位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补液容器位于仓体111内且处于电解组件112上方,使得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反应空间113内,且补液容器处于仓体111内,使得气调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体积小,便于气调装置100安装于其他设备上,例如安装于冷藏冷冻装置内。特别地,在仓体111的仓壁上对应于补液容器的透明视窗122的位置处,也可设置另一透明视窗122,以便用户透过仓体111上的透明视窗122和补液容器上的透明视窗122,观察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的情况。补液容器内设置处于补液空间121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配置成在补液空间121内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生成响应信号。同样地,第一液位传感器可起到提醒用户及时补充电解液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补液容器和仓体111之间连接连接管140,连接管140的进口端连通在补液空间121的高于反应空间113的位置处,连接管140的出口端连通在反应空间113的顶部。这样设置,使得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可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管140进入反应空间113内,不用设置补液泵等结构进行抽液,简化了气调装置100的结构,也降低了成本。例如,连接管140为软管,便于安装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仓体111处于补液容器的下方,并在仓体111的顶部形成供补液空间121内电解液进入反应空间113的第一开口114。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开口114进入仓体111内的反应空间113内。第一开口11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仓体111和补液容器可直接连通,也可通过连接管140连通。如图1至图5所示,反应组件还包括浮子115,浮子115漂浮或悬浮在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上,用于在反应空间113内沉浮而控制第一开口114的开闭。例如,当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液位上升时,浮子115在电解液的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至封闭第一开口114。当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液位下降时,浮子115也随着液位下降,第一开口114变为导通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浮子115的顶部形成至少一个相对设置在第一开口114下方的封闭部和/或连接至少一个相对设置在第一开口114下方的封闭器件。密封部可由弹性材质制成,使得浮子115对第一开口114密封得更加紧密,密封性更好。密封部相对于第一开口114的尺寸更大,以便于可完全密封第一开口114。封闭器件可为一面积较大的防水透气膜,可密封第一开口114,使得气体可以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气调装置100还包括竖向延伸的导向杆171,导向杆171的上端处于反应空间113的顶部,导向杆171的下端设置水平悬伸的挡杆172。浮子115上形成上下往复滑动套接在导向杆171上的导向孔,浮子115被挡止在反应空间113的顶部和挡杆172之间。由于设置有导向杆171、挡杆172和导向孔,浮子115可在电解液的带动下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使得可密封第一开口114,且密封部或密封器件的尺寸不用太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示,补液容器位于仓体111内且处于电解组件112上方,补液容器的底部形成供补液空间121内电解液流入反应空间113的第一开口114。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开口114进入仓体111内的反应空间113内。第一开口11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特别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仓体111的仓壁上对应于补液容器的透明视窗122的位置处,也可设置另一透明视窗122,以便用户透过仓体111上的透明视窗122和补液容器上的透明视窗122,观察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的情况。反应组件还包括浮子115,浮子115漂浮或悬浮在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上且处于第一开口114下方,用于在反应空间113内沉浮而控制第一开口114的开闭。本实施例中的气调装置100也可设置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密封部、密封器件、导向杆171和挡杆172等结构,并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仓体111还形成位于反应空间113顶部的出气口117,出气口117用于排出电解组件112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氧气。出气口117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出气口117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仓体111还形成连通在反应空间113顶部的洗气空间116以及,连通在洗气空间116顶部的出气口117。其中,洗气空间116配置成至少在底部存储电解液,以分离反应空间113排出的气体中夹杂的电解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气体从反应空间113逸出时会夹杂少量电解液中的电解质颗粒以及少量水分,使得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逐渐减少,造成电解液的浪费。来自反应空间113内的气体通过洗气空间116,并在洗气空间116内的电解液的作用下,逸出的少量电解质颗粒和少量水分被分离出,并储存于洗气空间116内的电解液中,而气体从出气口117排出。这里说的气体主要是指从反应空间113逸出的氧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补液空间121和反应空间113直接相通或间接的至少经洗气空间116相通。例如,如图5所示,补液空间121和反应空间113直接相通。具体地,补液空间121和反应空间113之间通过一竖直设置的分隔板隔开,在该分隔板的下部开设有一连通口,使得补液空间121和反应空间113直接连通。这样设置,使得补液空间121和反应空间113一直处于连通状态,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可通过连通口直接进入反应空间113内,也就是说反应空间113消耗的电解液可通过补液空间121及时补充。例如,如图4所示,补液空间121和反应空间113通过洗气空间116相通。具体地,补液空间121处于反应空间113的斜上方,而补液空间121和洗气空间116左右间隔而形成连通器结构。补液空间121可及时补充洗气空间116消耗的电解液,补液空间121的电解液先进入洗气空间116内,再通过洗气空间116进入反应空间113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补液空间121的顶部高于洗气空间116的底部,以在补液空间121和洗气空间116之间连通水平设置的连接流道150,形成连通器结构。来自补液空间121的电解液可通过连接流道150进入洗气空间116内,洗气空间116内消耗的电解液可通过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及时补充。补液容器上装配相邻设置在连接流道150下方的第一液位检测组件131,用于在补液空间121内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连接流道150时生成响应信号。也就是说,在补液空间121内电解液的液位高度低于或等于连接流道150时,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较少,此时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已不能通过连接流道150直接流入洗气空间116内,用户可根据第一液位检测组件131发出的响应信号,及时向补液空间121内补充电解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补液空间121至少经水平设置的连接流道150连通反应空间113或洗气空间116,连接流道150内设置第一单向机构161,用于阻止电解液从反应空间113或洗气空间116向补液空间121返流。也就是说,第一单向机构161使得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可通过连接流道150进入洗气空间116或反应空间113内,而洗气空间116或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不能通过连接流道150进入补液空间121内,即连接流道150内液体的流动方向为单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单向机构161包括第一摆叶,第一摆叶的顶部铰接在连接流道150的上侧,第一摆叶的底部朝连接流道150的远离补液空间121的一端倾斜,用于在电解液的冲击力和第一摆叶的自重作用下俯仰摆动而截断和打开连接流道150。第一摆叶受到自身的重力、来自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和来自洗气空间116或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其中来自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与来自洗气空间116或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的方向相反,当两者的冲击力大致相等时,第一摆叶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截断连接流道150。当来自洗气空间116或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大于来自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第一摆叶在自身的重力和来自洗气空间116或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的共同作用下截断连接流道150。当洗气空间116或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较少时,来自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大于来自洗气空间116或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第一摆叶在来自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冲击力的作用下摆动,并打开连接流道150。该实施例中的第一摆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自动控制连接流道150的截断和打开。当然,第一单向机构161也可为单向阀等其他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洗气空间116和反应空间113通过第二开口118连通,第二开口118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机构162,用于在反应空间113内压力大于洗气空间116内压力时打开。反应空间113内由于电化学反应的持续进行,会在反应空间113的上部产生较多的氧气,随着氧气的大量聚集,反应空间113上部的压强会逐渐增大,需要将氧气排出,此时第二单向结构受控地将第二开口118打开,氧气通过第二开口118进入洗气空间116内。洗气空间116内的电解液也可通过打开的第二开口118进入反应空间113内,以补充反应空间113内消耗的电解液。而且,洗气空间116内的电解液中包含有从氧气中分离出的夹杂的电解质颗粒,该电解质颗粒可再次进入反应空间113内,使得反应空间113内的随氧气逸出的电解质可以回收再利用,进而降低了添加电解液的了成本,使得只要向反应空间113内补充纯净水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单向机构162包括第二摆叶,第二摆叶的铰接端连接在第二开口118上端的一侧边沿上,自由端搭接在第二开口118上端的相对侧边沿上。初始状态下,第二摆叶在自身的重力和洗气空间116内的压力的作用下,封闭第二开口118。当反应空间113内的上部的氧气不断产生并聚集,使得第二摆叶受到的来自反应空间113的气体的向上的作用力大于第二摆叶的自重和洗气空间116内的压力时,第二摆叶向上摆动,并打开第二开口118。该实施例中的第二摆叶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自动控制第二开口118的打开和关闭。当然,第二单向机构162也可为单向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反应空间113的顶壁可向上拱起,形成一拱起部,以使反应空间113的上部形成一气体汇聚空间。第二开口118设置于该拱起部上。该气体汇聚空间有利于反应空间113内持续产生的氧气汇聚于此,并且该气体汇聚空间对气体具有微加压的作用,有利于气体形成集中于拱起部处且向上的作用力,以推动第二叶片向上摆动,进而打开第二开口1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补液容器的至少一侧容器壁和仓体111的至少一侧仓壁的部分或全部重合,以使补液容器和反应组件通过重合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补液容器和仓体111可共用一个壁面,能够节省材料,也使得气调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如图所示,补液容器的一侧容器壁和仓体111的一侧仓壁的部分重合。如图4和图5所示,补液容器的一侧容器壁和仓体111的一侧仓壁的全部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补液空间121的顶部不低于反应空间113的顶部,并且补液空间121和反应空间113左右间隔以形成连通器结构。这样设置,使得反应空间113消耗的电解液可通过补液空间121快速补充,而且可通过观察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液位情况了解到反应空间113内的电解液的液位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补液容器包括主体部分124和缓冲部分125,补液空间121被设置于主体部分124内,缓冲部分125连通在主体部分124顶部且偏置于主体部分124一侧,并在缓冲部分125的顶部形成补液口123。当向补液容器内加入电解液时,电解液通过加液口126先进入缓冲部分125,并通过缓冲部分125流入主体部分124内,这样设置,使得电解液可缓慢进入补液空间121内,可防止电解液直接进入补液空间121内,引起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波动严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200,如图6所示,包括储物仓室2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气调装置100。储物仓室内210形成用以储物的储物空间211和用以取放物品的储物开口。气调装置100设置在储物仓室上与储物开口相邻侧的仓壁上和/或设置在储物仓室上与储物开口相对侧的仓壁上。例如,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处于箱体内的密封桶以及在密封桶内可抽拉的抽屉,密封桶和抽屉即为储物仓室210,密封桶和抽屉限定出的空间为储物空间211。气调装置可安装于密封桶的上方,并且气调装置的反应空间113与储物空间211连通。在储物仓室的对应于透明视窗122的位置处,可设置一观察口,或者也可设置另一透明视窗122,以便用户通过该观察口或储物仓室上的透明视窗122,以及储液容器上的透明视窗122观察补液容器内的电解液的储存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气调装置100的补液容器可为反应空间113补充电解液,并且用户通过补液容器上的透明视窗122,可以了解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的储存情况,可在补液空间121内的电解液较少时,人工添加电解液,能够解决现有气调装置100易出现电解液不足的问题,达到改善用户体验的效果。而且,气调装置100消耗储物空间内的氧气,使得储物空间形成贫氧的气体氛围,减少储物空间内果蔬等食材的有氧呼吸强度,进而使得该储物空间具有保鲜功能,也延长了食材的保存时间。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20)

1.一种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组件,所述反应组件包括仓体和电解组件,所述电解组件装配于所述仓体上,所述仓体内形成或者所述仓体和所述电解组件围成反应空间,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进行电化学反应,以消耗所述仓体外的储物空间内氧气;
补液容器,所述补液容器形成与所述反应空间相通的补液空间,用于储存并向所述反应空间补入电解液;以及,所述补液容器还形成隔设在所述补液空间内外侧之间的透明视窗,用于使所述补液空间内储存的电解液,从所述补液空间外目视可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视窗形成所述补液容器的至少一侧壁;和/或
所述补液容器至少一侧的侧壁上形成连通所述补液容器内外侧的窗口,所述透明视窗被装配于所述窗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容器还形成与所述补液空间相通的补液口,所述补液空间至少经过所述补液口与所述反应空间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容器上设置第一液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高度;和/或
所述仓体上设置第二液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容器位于所述反应组件的上方,所述补液容器内设置处于所述补液空间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配置成在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时生成响应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容器位于所述仓体内且处于所述电解组件上方,所述补液容器内设置处于所述补液空间底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配置成在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时生成响应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容器和所述仓体之间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进口端连通在所述补液空间的高于所述反应空间的位置处,所述连接管的出口端连通在所述反应空间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仓体处于所述补液容器的下方,并在所述仓体的顶部形成供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进入所述反应空间的第一开口;以及
所述反应组件还包括浮子,所述浮子漂浮或悬浮在所述反应空间内的所述电解液上,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沉浮而控制所述第一开口的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容器位于所述仓体内且处于所述电解组件上方,所述补液容器的底部形成供所述补液空间内电解液流入所述反应空间的第一开口;以及
所述反应组件还包括浮子,所述浮子漂浮或悬浮在所述反应空间内的所述电解液上且处于所述第一开口下方,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沉浮而控制所述第一开口的开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仓体还形成连通在所述反应空间顶部的洗气空间以及,连通在所述洗气空间顶部的出气口;其中,所述洗气空间配置成至少在底部存储所述电解液,以分离所述反应空间排出的气体中夹杂的电解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空间和所述反应空间直接相通或间接的至少经所述洗气空间相通,所述补液空间和所述洗气空间左右间隔而形成连通器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空间的顶部高于所述洗气空间的底部,以在所述补液空间和所述洗气空间之间连通水平设置的连接流道,形成连通器结构;以及
所述补液容器上装配相邻设置在所述连接流道下方的第一液位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补液空间内所述电解液的液位不高于所述连接流道时生成响应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空间至少经水平设置的连接流道连通所述反应空间或所述洗气空间,所述连接流道内设置第一单向机构,用于阻止所述电解液从所述反应空间或所述洗气空间向所述补液空间返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向机构包括第一摆叶,所述第一摆叶的顶部铰接在所述连接流道的上侧,所述第一摆叶的底部朝所述连接流道的远离所述补液空间的一端倾斜,用于在所述电解液的冲击力和所述第一摆叶的自重作用下俯仰摆动而截断和打开所述连接流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气空间和所述反应空间通过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单向机构,用于在所述反应空间内压力大于所述洗气空间内压力时打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单向机构包括第二摆叶,所述第二摆叶的铰接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上端的一侧边沿上,自由端搭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上端的相对侧边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容器的至少一侧容器壁和所述仓体的至少一侧仓壁的部分或全部重合,以使所述补液容器和所述反应组件通过所述重合的部分连接在一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空间的顶部不低于所述反应空间的顶部,并且所述补液空间和所述反应空间左右间隔以形成连通器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液容器包括主体部分和缓冲部分,所述补液空间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分内,所述缓冲部分连通在所述主体部分顶部且偏置于所述主体部分一侧,并在所述缓冲部分的顶部形成补液口。
20.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物仓室,所述储物仓室内形成用以储物的储物空间和用以取放物品的储物开口;
如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气调装置,所述气调装置设置在所述储物仓室上与所述储物开口相邻侧的仓壁上和/或设置在所述储物仓室上与所述储物开口相对侧的仓壁上。
CN202223544179.6U 2022-12-29 2022-12-29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8972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4179.6U CN218972992U (zh) 2022-12-29 2022-12-29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4179.6U CN218972992U (zh) 2022-12-29 2022-12-29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2992U true CN218972992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4179.6U Active CN218972992U (zh) 2022-12-29 2022-12-29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2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5717A (zh) 保鲜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0175579U (zh) 一种带除氧装置的储物箱
CN113975911B (zh) 除氧模组、保鲜装置及冰箱
CN217465119U (zh) 氧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冰箱
WO2021190007A1 (zh) 除氧模组、保鲜装置及冰箱
CN113446789B (zh) 除氧组件、储物装置及冰箱
CN112097435A (zh) 冰箱
CN218915506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972992U (zh)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20017832U (zh)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3335085U (zh) 冰箱
CN116182476A (zh)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9346911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49551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495517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199665U (zh)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9199664U (zh)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9531304U (zh) 冰箱
CN21934691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6164479A (zh)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6255784A (zh)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WO2024046377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346902U (zh) 保鲜设备
CN220495915U (zh) 除氧装置及冰箱
CN218895573U (zh) 气调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