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72450U - 一种组合式夜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夜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72450U
CN218972450U CN202223314438.6U CN202223314438U CN218972450U CN 218972450 U CN218972450 U CN 218972450U CN 202223314438 U CN202223314438 U CN 202223314438U CN 218972450 U CN218972450 U CN 218972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se
light source
assembly
l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44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quansheng Silicone Rubbe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quansheng Silicone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quansheng Silicone Rubbe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quansheng Silicone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44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72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72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72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夜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侧面设有第一柔光罩,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充电组件,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一光源;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上设有第二充电组件,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一充电组件上为所述照明组件充电,所述照明组件内设有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所述照明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光源对应的第一出光位和与所述第三光源对应的第二出光位,所述照明组件连接有第二柔光罩,所述第二柔光罩盖合在所述第二出光位处。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组件与底座分离时能够作为手电筒使用,组合时能够作为夜灯使用,底座本身在作为夜灯使用时也能为照明组件充电,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夜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夜灯。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夜灯均为一体式结构,无法作为移动光源单独使用,如果需要使用移动光源,还得另外准备手电筒,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目前大多数手电筒都采用可充电电池作为电源,因此时常需要为电池充电,而充电时也需要搭配专用的充电底座,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因此,亟需一种分离时能够作为手电筒使用,组合时能够作为夜灯使用且能为手电筒充电的组合式夜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夜灯,照明组件与底座分离时能够作为手电筒使用,组合时能够作为夜灯使用,底座本身在作为夜灯使用时也能为照明组件充电,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夜灯,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侧面设有第一柔光罩,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充电组件,所述底座内设有第一光源;
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上设有第二充电组件,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一充电组件上为所述照明组件充电,所述照明组件内设有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所述照明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光源对应的第一出光位和与所述第三光源对应的第二出光位,所述照明组件连接有第二柔光罩,所述第二柔光罩盖合在所述第二出光位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电池和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组件、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三光源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充电组件包括第一弹针组和第二弹针组,所述第二充电组件包括第一触点组和第二触点组,所述第一触点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弹针组为所述电池充电,所述第二触点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弹针组以控制所述第三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充电组件还包括第一磁铁组,所述第二充电组件还包括第二磁铁组,所述第一磁铁组和所述第二磁铁组用于将所述照明组件吸附于所述底座上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铁组为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成一定距离且磁极相反的两个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组与所述第一磁铁组相对应,用于定位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三光源的明灭;所述照明组件侧面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的明灭。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侧面设有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光位位于所述照明组件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呈圆台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柔光罩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光源所发出的光束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柔光罩照射到所述底座外。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组件和所述第二柔光罩连接后呈条状,所述第二柔光罩为硅胶公仔,所述第二柔光罩与所述照明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第一充电组件和在照明组件上设置第二充电组件,便于将照明组件连接到底座上充电;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一柔光罩,使第一光源发光时底座能作为夜灯使用;通过在照明组件上设置第三光源和第二柔光罩,使得第三光源发光时照明组件能作为夜灯使用;通过在照明组件上设置第二光源,使第二光源发光时照明组件能作为手电筒使用;通过设置第一弹针组、第二弹针组以及与之对应的第一触点组和第二触点组,除了为电池充电以外,底座还能用于控制照明组件上的第三光源的明灭,通过设置第一磁铁组和第二磁铁组,便于吸附充电和自动定位;通过将第二柔光罩设置为硅胶公仔,在作为夜灯使用时也能起到装饰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组件与底座分离时能够作为手电筒使用,组合时能够作为夜灯使用,底座本身在作为夜灯使用时也能为照明组件充电,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组件和第二柔光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组件和第二柔光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组件和第二柔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底座、110-第一柔光罩、120-第一充电组件、121-第一弹针组、122-第二弹针组、123-第一磁铁组、130-第一光源、140-第一电路板、150-第一开关、160-Type-C接口、170-第一壳体;2-照明组件、210-第二充电组件、211-第一触点组、212-第二触点组、213-第二磁铁组、220-第二光源、230-第三光源、240-第二壳体、241-第一出光位、242-第二出光位、243-支架、250-电池、260-第二电路板、270-第二开关、280-透明防尘盖;3-第二柔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附图1至附图6,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组合式夜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参阅附图1至附图3,组合式夜灯包括:
底座1,底座1侧面设有第一柔光罩110,底座1上设有第一充电组件120,底座1内设有第一光源130;
照明组件2,照明组件2上设有第二充电组件210,用于连接到第一充电组件120上为照明组件2充电,照明组件2内设有第二光源220和第三光源230,照明组件2上设有与第二光源220对应的第一出光位241和与第三光源230对应的第二出光位242,照明组件2连接有第二柔光罩3,第二柔光罩3盖合在第二出光位242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阅附图4,底座1内的第一光源130点亮时,第一光源130所发出的光将透过底座1侧面的第一柔光罩110投射出来,由于第一柔光罩110的存在,投射出来的光线较为柔和,因此底座1可以作为固定放置于桌面上的夜灯使用。参阅附图2,照明组件2上的第三光源230所对应的第二出光位242,安装有第二柔光罩3,第三光源230所发出的光射出第二柔光罩3,投射而出的柔和光线使照明组件2的第三光源230能作为夜灯使用;参阅附图1,当照明组件2连接到底座1上时,第一光源130和第三光源230能同时发光,令底座1、照明组件2、第二柔光罩3三者可以视为一个夜灯整体。参阅附图3,照明组件2上的第二光源220所对应的第一出光位241并没有被第二柔光罩3所盖合,因此第二光源220投射而出的较为明亮的光束使照明组件2也能作为手电筒使用。当照明组件2连接到底座1上时,照明组件2的第二充电组件210与底座1上的第一充电组件120形成电连接,因此底座1能够为照明组件2充电。即在照明组件2连接到底座1上时,照明组件2既处于充电状态中,同时又能与底座1配合形成一个夜灯。第一光源130设置于底座1内,便于在照明组件2被取走后,底座1仍然能保有作为夜灯的功能。
参阅附图2和附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组件120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照明组件2还包括第二壳体240、安装于第二壳体240内的电池250和与电池250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260,第二电路板260分别与第二充电组件210、第二光源220和第三光源230电连接,第二充电组件210设置于第二壳体240的底部。实施例中,照明组件2以放置于底座1顶部的方式来实现第二充电组件210和第一充电组件120之间的电连接。
参阅附图3和附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底座1内设有与第一充电组件120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140,第一充电组件120包括第一弹针组121和第二弹针组122,第二充电组件210包括第一触点组211和第二触点组212,第一触点组211用于连接第一弹针组121为电池250充电,第二触点组212用于连接第二弹针组122以控制第三光源230。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组件120的第一弹针组121为两根弹针,第二弹针组122也是两根弹针,第二充电组件210的第一触点组211有两个触点,第二触点组212同样也有两个触点。其中,第一弹针组122的两根弹针连接第一触点组211的两个触点,主要用于对电池250充电用,第二弹针组122的两根弹针连接第二触点组211的两个触点,主要用于对第三光源230的明灭进行控制。
参阅附图2、附图4和附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组件120还包括第一磁铁组123,第二充电组件210还包括第二磁铁组213,第一磁铁组123和第二磁铁组213用于将照明组件2吸附于底座1上充电。实施例中,第一磁铁组123为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成一定距离且磁极相反的两个磁铁,第二磁铁组213与第一磁铁组123相对应,用于定位吸附。具体的,第一磁铁组123贴合于底座1顶部的内侧,其一个磁铁N极朝向照明组件2,另一个磁铁的S极朝向照明组件2,与之相对应的,第二磁铁组213贴合于照明组件2的第二壳体240底部的内侧,其一个磁铁的S极朝向底座1,另一个磁铁的N极朝向底座1,第一磁铁组123的两个磁铁与第二磁铁组213的两个磁铁相互吸附,并同时也实现了第一弹针组121和第一触点组211的对位连接、第二弹针组122和第二触点组212的对位连接,实现定位效果。
参阅附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底座1侧面设有与第一电路板140电连接的第一开关150,第一开关150用于控制第一光源130和第三光源230的明灭;照明组件2侧面设有第二开关270,第二开关270用于控制第二光源220的明灭。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组件2上设有第二光源220和第三光源230,但第二开关270仅能控制第二光源220的明灭,即第二开关270仅在将照明组件2作为手电筒使用时用于控制第二光源220,而第三光源230则是在将照明组件2连接到底座1的时候由底座1的第一开关150,同时第一开关150也用于控制底座1内的第一光源130,其中,底座1内设有两个第一光源130。实施例中,底座侧面设有Type-C接口160,Type-C接口160与第一电路板140电连接。实施例中,Type-C接口16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的充电器,用于为第一光源130或第三光源230供电,或为照明组件2内的电池250充电。
参阅附图6,在上述实施例中,照明组件1的外形为高度小于直径的圆柱体,第一出光位241位于照明组件2底部,照明组件2和第二柔光罩3连接后呈条状,第二柔光罩3为硅胶公仔,第二柔光罩3与照明组件2之间可拆卸连接。实施例中,照明组件2和第二柔光罩3连接后呈条状,便于手部握持作为手电筒使用,为了便于照明,照明组件2的第一出光位241位于照明组件2的底部,即与第二充电组件210位于同一面,第二出光位242背向第一出光位241,因此连接于第二出光位242处的第二柔光罩3立于照明组件2顶部,在实施例中,第一出光位241处还设置有透明防尘盖280,第二壳体240内还设有支架243,第三光源230固定于支架243上,支架连接有第二柔光罩3,第二出光位242形成于支架243上,第一出光位241为设置于第二壳体240底部的开孔。通过将第二柔光罩3设置为硅胶公仔,第三光源230点亮时硅胶公仔将被点亮,在作为夜灯使用时也能起到装饰作用,第二柔光罩3与照明组件2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为不同的硅胶公仔。
参阅附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底座1呈圆台状,包括第一壳体170,第一柔光罩110设置于第一壳体170上,第一光源130所发出的光束能够通过第一柔光罩110照射到底座1外。实施例中,底座1呈圆台状且整体大于照明组件2,同时底座1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便于稳固放置于桌面上使用,避免底座1在桌面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70为ABS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夜灯,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第一充电组件120和在照明组件2上设置第二充电组件210,便于将照明组件2连接到底座1上充电;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第一光源130和第一柔光罩110,使第一光源130发光时底座1能作为夜灯使用;通过在照明组件2上设置第三光源230和第二柔光罩3,使得第三光源230发光时照明组件2能作为夜灯使用;通过在照明组件2上设置第二光源220,使第二光源220发光时照明组件2能作为手电筒使用;通过设置第一弹针组121、第二弹针组122以及与之对应的第一触点组211和第二触点组212,除了为电池250充电以外,底座1还能用于控制照明组件2上的第三光源230的明灭,通过设置第一磁铁组123和第二磁铁组213,便于吸附充电和自动定位;通过将第二柔光罩3设置为硅胶公仔,在作为夜灯使用时也能起到装饰作用;本实施例的照明组件2与底座1分离时能够作为手电筒使用,组合时能够作为夜灯使用,底座1本身在作为夜灯使用时也能为照明组件2充电,功能多样,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提升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优选的具体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侧面设有第一柔光罩(110),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充电组件(120),所述底座(1)内设有第一光源(130);
照明组件(2),所述照明组件(2)上设有第二充电组件(210),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一充电组件(120)上为所述照明组件(2)充电,所述照明组件(2)内设有第二光源(220)和第三光源(230),所述照明组件(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光源(220)对应的第一出光位(241)和与所述第三光源(230)对应的第二出光位(242),所述照明组件(2)连接有第二柔光罩(3),所述第二柔光罩(3)盖合在所述第二出光位(242)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组件(120)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照明组件(2)还包括第二壳体(240)、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240)内的电池(250)和与所述电池(250)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260),所述第二电路板(260)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组件(210)、所述第二光源(220)和所述第三光源(230)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组件(210)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40)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组件(120)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140),所述第一充电组件(120)包括第一弹针组(121)和第二弹针组(122),所述第二充电组件(210)包括第一触点组(211)和第二触点组(212),所述第一触点组(21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弹针组(121)为所述电池(250)充电,所述第二触点组(21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弹针组(122)以控制所述第三光源(2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组件(120)还包括第一磁铁组(123),所述第二充电组件(210)还包括第二磁铁组(213),所述第一磁铁组(123)和所述第二磁铁组(213)用于将所述照明组件(2)吸附于所述底座(1)上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组(123)为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成一定距离且磁极相反的两个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组(213)与所述第一磁铁组(123)相对应,用于定位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电连接的第一开关(150),所述第一开关(15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源(130)和所述第三光源(230)的明灭;所述照明组件(2)侧面设有第二开关(270),所述第二开关(270)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光源(220)的明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面设有Type-C接口(160),所述Type-C接口(160)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4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位(241)位于所述照明组件(2)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圆台状,包括第一壳体(170),所述第一柔光罩(11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70)上,所述第一光源(130)所发出的光束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柔光罩(110)照射到所述底座(1)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2)和所述第二柔光罩(3)连接后呈条状,所述第二柔光罩(3)为硅胶公仔,所述第二柔光罩(3)与所述照明组件(2)之间可拆卸连接。
CN202223314438.6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组合式夜灯 Active CN218972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4438.6U CN21897245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组合式夜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4438.6U CN21897245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组合式夜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72450U true CN21897245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4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4438.6U Active CN218972450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组合式夜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72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37396A (en) Miniature battery powered beacon
KR100987460B1 (ko) 랜턴 겸용 전기스탠드
CN213146369U (zh) 一种支持多种控制方式的照明设备
CN218972450U (zh) 一种组合式夜灯
KR20150049802A (ko) 전원 모듈 교체형 휴대용 전등
CN212408328U (zh) 灯具及灯具组合
CN212987130U (zh) 一种带磁吸充电功能的台灯座
CN110707829A (zh) 无线充便捷灯具
CN214664074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台灯组件
CN220229041U (zh) 一种易于组装的磁吸台灯
CN219735270U (zh) 一种多功能露营灯
CN218820208U (zh) 一种照明灯鞋的鞋灯装置和照明灯鞋
CN210744830U (zh) 无线充便捷灯具
CN213207770U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壁灯支架
CN219995199U (zh) 一种手持式氛围灯
CN213577174U (zh) 一种小夜灯
CN219933905U (zh) 一种分体式led灯
CN217684609U (zh) 一种磁吸式夜钓灯
CN220089151U (zh) 一种氛围水杯
KR101814512B1 (ko) 휴대용 엘이디 랜턴
CN219713112U (zh) 一种充放电一体接口的灯具
CN216113514U (zh) 磁吸落地灯具
CN218442011U (zh) 可拆卸式触摸人体感应灯
CN213244075U (zh) 一种具有无线反向充电补光功能的手机壳
CN219435741U (zh) 一种电器设备的按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