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7453U -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7453U
CN218967453U CN202222888622.5U CN202222888622U CN218967453U CN 218967453 U CN218967453 U CN 218967453U CN 202222888622 U CN202222888622 U CN 202222888622U CN 218967453 U CN218967453 U CN 218967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ing
frame
rack
supporting member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86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一凡
陈韬
金逸苓
吴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jie Lvjian Assembly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ujie Lvjian Assembl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ujie Lvjian Assembly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ujie Lvjian Assembl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86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7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7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7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堆叠的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所述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均包含有外围支撑构件、中心支撑构件、立柱、搬运构件;相邻的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构件插入到位于下方的立柱的安装孔中,以构成相邻的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之间的定位。本方案的实施,能够在有限的场地内放置更多的叠合板,同时能够满足叠合板的堆放要求,不会损坏叠合板;可将叠合板和单个堆放架一起转运,大大增加转运效率;并且可用吊车将上层堆放架吊起,然后利用叉车将下层叠合板连同堆放架一起搬运即可,更加灵活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愈发广泛,装配式预制叠合板构件是装配式建筑中必用的构件,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是由预制叠合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是如今建筑行业常用到的一种建筑板材,能广泛用于各种房屋建筑工程。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现场,预制叠合板是数量最多的一种预制构件,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时候发现,在目前的施工现场中,对于预制叠合板的堆放至少存在有以下问题:
1.在施工现场,根据规定,叠合板的堆叠层数不应超过五层,导致无法有效利用场地,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堆放更多的叠合板,使叠合板的堆叠层数远超五层,导致叠合板受压开裂。
2.叠合板多为单块起吊转运,效率低下。
3.现有的一些叠合板堆放架需将上层堆放架起吊放置于另一区域后,才可吊装或转运下层堆放的叠合板,导致运转效率慢。
有鉴于此,如何解决现有施工现场中对于叠合板堆放存在的堆叠层数超限、转运效率低下等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其目的是要用于解决现有施工现场中对于叠合板堆放存在的堆叠层数超限、转运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用于施工现场预制叠合板的堆放,其创新点在于:
所述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堆叠的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所述中间堆放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均包含有外围支撑构件、中心支撑构件、立柱、搬运构件;
所述外围支撑构件为合围后呈矩形的构件,所述外围支撑构件对所述预制叠合板的端部进行支撑;所述中心支撑构件设置在外围支撑构件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围支撑构件对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中间部位进行支撑;所述立柱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下方,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安装孔;所述搬运构件设置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中心支撑构件底部,由所述搬运构件构成供外部叉车臂插入的插槽;
所述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均包含有限位构件,所述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上的限位构件对应所述立柱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上方;
在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依次堆叠状态下,相邻的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构件插入到位于下方的立柱的安装孔中,以构成相邻的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之间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通过施工现场中对于叠合板堆放存在的堆叠层数超限、转运效率低下等问题的研究,针对预制叠合板的结构特点、堆放限制以及在吊装装运时的特殊要求,研究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其中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的样式、尺寸可以是一模一样,中间堆放架的数量不限于一层,可以是两层或者更多,对于顶层堆放架的设计,也可以选择性地做成和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一样或不一样,在使用时,将底层堆放架置于地面,将下层的底层堆放架的限位构件插入到上层底层堆放架的立柱安装孔中,中间堆放架依次往上堆叠,再在最上面放置顶层堆放架,每一层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及顶层堆放架上均可以放置五层叠合板,以此来完成在有限的场地内放置更多的叠合板,同时能够满足叠合板的堆放要求,不会损坏叠合板;由于每一层的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或顶层堆放架都设置了可用于叉车的搬运构件,在需要转运叠合板时,可将叉车的叉车臂插入对应的搬运构件,将叠合板和单个堆放架一起转运,大大增加转运效率,由位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上表面的四角处的限位构件还能作为叠合板的限位支撑,也提升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并且,需转运或吊装下层堆放架上的叠合板时,可用吊车将上层堆放架吊起,然后利用叉车将下层叠合板连同堆放架一起搬运即可,更加灵活方便。
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提升结构强度,满足多层堆放架堆叠的强度、稳定性要求,所述外围支撑构件、中心支撑构件、立柱、搬运构件均采用方钢管制得,所述搬运构件的方钢管的钢管槽形成插槽。
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提升结构强度,满足多层堆放架堆叠的强度、稳定性要求,所述外围支撑构件合围后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搬运构件横跨于位于长方形结构长边上的所述外围支撑构件上,所述搬运构件与位于长方形结构长边上的所述外围支撑构件相垂直;所述立柱与限位构件之间由连接钢板进行固定,可以螺栓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提升结构强度,满足多层堆放架堆叠的强度、稳定性要求,所述中心支撑构件为井字形方钢管构件。
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位于顶层的所述顶层堆放架上的叠合板也能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所述顶层堆放架的对应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外围支撑构件上表面的四角处设置有限位构件。
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提升结构强度,满足多层堆放架堆叠的强度、稳定性要求,所述限位构件采用形状与所述立柱底部安装孔形状相匹配的钢板制得。
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满足多个叠合板叠放时的厚度尺寸要求,相邻的所述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或顶层堆放架之间的高度距离为40~60mm。
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中心”、“上”、“下”、“轴向”、“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装配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1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由于上述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通过施工现场中对于叠合板堆放存在的堆叠层数超限、转运效率低下等问题的研究,针对预制叠合板的结构特点、堆放限制以及在吊装装运时的特殊要求,研究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以此来完成在有限的场地内放置更多的叠合板,同时能够满足叠合板的堆放要求,不会损坏叠合板。
2.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每一层的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或顶层堆放架都设置了可用于叉车的搬运构件,在需要转运叠合板时,可将叉车的叉车臂插入对应的搬运构件,将叠合板和单个堆放架一起转运,大大增加转运效率,由位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上表面的四角处的限位构件还能作为叠合板的限位支撑,也提升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
3. 本实用新型中,需转运或吊装下层堆放架上的叠合板时,可用吊车将上层堆放架吊起,然后利用叉车将下层叠合板连同堆放架一起搬运即可,更加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个底层堆放架、中间堆放架或顶层堆放架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各部位表示如下:
1 外围支撑构件
2 中心支撑构件
3 立柱
4 搬运构件
5 限位构件
6 连接钢板
910 底层堆放架
920 中间堆放架
930 顶层堆放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用于施工现场预制叠合板的堆放,所述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堆叠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所述中间堆放架9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如附图2所示,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均包含有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立柱3、搬运构件4;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为合围后呈矩形的构件,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对所述预制叠合板的端部进行支撑;所述中心支撑构件2设置在外围支撑构件1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对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中间部位进行支撑;所述立柱3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下方,所述立柱3底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安装孔;所述搬运构件4设置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底部,由所述搬运构件4构成供外部叉车臂插入的插槽;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均包含有限位构件5,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上的限位构件5对应所述立柱3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在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依次堆叠状态下,相邻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构件5插入到位于下方的立柱3的安装孔中,以构成相邻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之间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中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的样式、尺寸可以是一模一样,中间堆放架920的数量不限于一层,可以是两层或者更多,对于顶层堆放架930的设计,也可以选择性地做成和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一样或不一样,在使用时,将底层堆放架910置于地面,将下层的底层堆放架910的限位构件5插入到上层底层堆放架910的立柱3安装孔中,中间堆放架920依次往上堆叠,再在最上面放置顶层堆放架930,每一层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上均可以放置五层叠合板。
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实施,通过施工现场中对于叠合板堆放存在的堆叠层数超限、转运效率低下等问题的研究,针对预制叠合板的结构特点、堆放限制以及在吊装装运时的特殊要求,研究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以此来完成在有限的场地内放置更多的叠合板,同时能够满足叠合板的堆放要求,不会损坏叠合板;由于每一层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或顶层堆放架930都设置了可用于叉车的搬运构件4,在需要转运叠合板时,可将叉车的叉车臂插入对应的搬运构件4,将叠合板和单个堆放架一起转运,大大增加转运效率,由位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上表面的四角处的限位构件5还能作为叠合板的限位支撑,也提升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并且,需转运或吊装下层堆放架上的叠合板时,可用吊车将上层堆放架吊起,然后利用叉车将下层叠合板连同堆放架一起搬运即可,更加灵活方便。
采用上述实施例后,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的使用流程参考如下:
1. 将第一层的底层堆放架910置于地面。
2. 将五层叠合板置于第一层的底层堆放架910上。
3. 将第二层的中间堆放架920的立柱3置于第一层的底层堆放架910的立柱3对应位置上方,一层的限位构件5插入二层的立柱3安装孔中。
4. 将五层叠合板置于第二层的中间堆放架920上。
5. 将第三层的顶层堆放架930的立柱3置于第二层的中间堆放架920的立柱3对应位置上方,二层的限位构件5插入三层的立柱3安装孔中。
6. 将五层叠合板置于第三层的顶层堆放架930上。
通过以上的实施,可在有限空间内对叠合板进行多层堆叠,且能够满足叠合板的堆叠要求,防止叠合板损坏。
下面再对具体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其中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包括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堆叠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所述中间堆放架9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均包含有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立柱3、搬运构件4,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均包含有限位构件5;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立柱3、搬运构件4、限位构件5均采用方钢管制得,所述搬运构件4的方钢管的钢管槽形成插槽。
在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为合围后呈矩形的构件,具体的,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合围后呈长方形结构,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对所述预制叠合板的端部进行支撑;所述中心支撑构件2设置在外围支撑构件1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对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中间部位进行支撑,所述中心支撑构件2为井字形方钢管构件;所述立柱3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下方,所述立柱3底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安装孔;所述搬运构件4设置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底部,由所述搬运构件4构成供外部叉车臂插入的插槽,所述搬运构件4横跨于位于长方形结构长边上的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上,所述搬运构件4与位于长方形结构长边上的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相垂直;
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均包含有限位构件5,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上的限位构件5对应所述立柱3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上方,所述立柱3与限位构件5之间由连接钢板6进行固定;
在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依次堆叠状态下,相邻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构件5插入到位于下方的立柱3的安装孔中,以构成相邻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之间的定位。
在另外第二种较佳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均和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如附图3所示,所述顶层堆放架930的对应所述立柱3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上方设置有限位构件5,以使使位于顶层的所述顶层堆放架930上的叠合板也能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同时,这样的设置后使得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的样式、尺寸都是相同的,使得该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的堆叠更加通用、便利。
针对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能产生的变化描述如下: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堆放架9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再图示中给出了一个中间堆放架920的示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中间堆放架92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等等。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立柱3与限位构件5采用方钢管,本实用新型中也可采用圆形钢管。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立柱3、搬运构件4、限位构件5之间的连接部位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也可采用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固定。
在以上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多个叠合板叠放时的厚度尺寸要求,相邻的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或顶层堆放架930之间的高度距离为40~60mm,其高度距离可以是40 mm、45 mm、50 mm、55 mm或60 mm。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用于施工现场预制叠合板的堆放,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堆叠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所述中间堆放架(9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均包含有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立柱(3)、搬运构件(4);
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为合围后呈矩形的构件,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对所述预制叠合板的端部进行支撑;所述中心支撑构件(2)设置在外围支撑构件(1)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对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中间部位进行支撑;所述立柱(3)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下方,所述立柱(3)底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安装孔;所述搬运构件(4)设置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底部,由所述搬运构件(4)构成供外部叉车臂插入的插槽;
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均包含有限位构件(5),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上的限位构件(5)对应所述立柱(3)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上方;
在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依次堆叠状态下,相邻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之间,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构件(5)插入到位于下方的立柱(3)的安装孔中,以构成相邻的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及顶层堆放架(930)之间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中心支撑构件(2)、立柱(3)、搬运构件(4)、限位构件(5)均采用方钢管制得,所述搬运构件(4)的方钢管的钢管槽形成插槽;所述立柱(3)与限位构件(5)之间由连接钢板(6)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合围后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搬运构件(4)横跨于位于长方形结构长边上的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上,所述搬运构件(4)与位于长方形结构长边上的所述外围支撑构件(1)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构件(2)为井字形方钢管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堆放架(930)的对应所述立柱(3)设置在矩形的四角处上方设置有限位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5)采用形状与所述立柱(3)底部安装孔形状相匹配的钢板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底层堆放架(910)、中间堆放架(920)或顶层堆放架(930)之间的高度距离为40~60mm。
CN202222888622.5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Active CN218967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8622.5U CN21896745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8622.5U CN21896745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7453U true CN218967453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48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8622.5U Active CN21896745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7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53279A1 (en) Horizontal unit equipped with connecting device and modular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CN216375887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运输装置
CN218967453U (zh) 一种单元式预制叠合板堆放架
CN211110604U (zh) 一种通用型乙烯裂解炉盘管存储、吊装、运输工装架
JP2007223699A (ja) 建設機械の起伏部材
CN218757940U (zh) 一种多层模块式建筑节点连接组件
CN110963174A (zh) 一种组装式预制楼梯堆放架及施工方法
CN215701616U (zh) 预制楼板托盘立体转运堆架
CN21603579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玻璃幕墙的运输架
CN212448492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存放运输支架
CN21956612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成品堆放支架
CN212767511U (zh) 一种轨枕模具转运用夹持装置
CN220283292U (zh) 装配式墙体运输装置
CN216552445U (zh) 一种紧密固结预埋件
CN215362337U (zh) 混凝土构件存放架
CN21594896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单元幕墙的转运架
CN214326878U (zh) 预制构件立体堆放架
CN206278551U (zh) 一种钢板构件立式存放支架
CN217100926U (zh) 零件托盘
CN220282298U (zh) 一种预制楼梯堆放架
CN116280601A (zh) 一种叠合板存放装置
CN219056893U (zh) 一种华星筒转运结构
CN217199529U (zh) 一种叠合板堆放架
CN220500984U (zh) 一种用于海上两腿外扩结构物转运的工装
CN220283291U (zh) 装配式楼板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