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9099U - 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9099U
CN218959099U CN202223403647.8U CN202223403647U CN218959099U CN 218959099 U CN218959099 U CN 218959099U CN 202223403647 U CN202223403647 U CN 202223403647U CN 218959099 U CN218959099 U CN 218959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loudspeaker
umbrella
sw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36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士敏
赵陇隆
芦前超
凃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hai Zhongtian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hai Zhongtian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hai Zhongtian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hai Zhongtian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36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9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9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9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音响,包括容置管和设置于容置管内的扬声器,声源设备向扬声器传递音频电能,扬声器将音频电能转换为声波发出,扬声器与容置管同向设置并将容置管的内腔分隔出前腔体和后腔体,具体地,扬声器的前端与容置管围成前腔体,形成共鸣腔,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叠加放大,声波通过容置管的管壁推动周围空气,传进人们的耳膜,扬声器的后端与容置管围成后腔体,声波由排气孔冲出,形成重低音。前腔体与后腔体相互隔绝,有效防止了声波叠加造成的失真,且扬声器前后方向的声波都得到了利用,提高了音响的音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音响的遮阳伞、秋千以及帐篷,暨满足听觉需求,又保持它们原有属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设备及其周边配套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背景技术
音响指可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一种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前置放大、功率放大器、扬声器、音箱等,它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扬声器推动空气振动,辐射到空间去。它担负着把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供人的耳朵直接聆听的任务。
现有技术中的音响,多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箱体、柱状箱体或球形箱体,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携带、使用不便,主要适合室内或演出特定场合。
现在的户外休闲行业里,给休闲产品添加音响功能越来越多,但其基本设置都以外挂形式居多,其原理与普通音响相同,且因受休闲产品结构的影响,音效不佳。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音响占用空间较大,外观笨拙,音效不佳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节约音响占用空间,提升音效,同时提高音响的灵活适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响,包括:
容置管,所述容置管内设置声源设备;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同向设置于所述容置管内,所述声源设备与所述扬声器相连,所述扬声器将所述容置管分隔出相互隔绝的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前腔体和所述后腔体均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排气孔的直径较所述扬声器的直径小。
优选地,所述容置管内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容置管的内壁相连,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座内,所述定位座为敞口结构,所述扬声器的纸盆一端朝向所述定位座的开口设置并封堵所述定位座的开口,所述扬声器的远离纸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座围成的空间形成所述后腔体,所述定位座与所述扬声器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扬声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所述扬声器的数量为多个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扬声器之间均设置隔音装置,所述隔音装置由隔音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容置管内设置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声源设备相连;所述声源设备通过蓝牙与手机或声源储存设备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遮阳伞,包含上述的音响,所述音响作为所述遮阳伞的支撑骨架。
优选地,所述的遮阳伞还包括上伞盘、下伞盘和伞骨组件,所述上伞盘与所述容置管相连,所述下伞盘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容置管的外部;
所述伞骨组件包括长伞骨和短伞骨,所述长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上伞盘铰接,所述长伞骨的另一端能够与伞布相连,所述短伞骨的一端与所述长伞骨的中部铰接,所述短伞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伞盘铰接。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秋千,包括上述的音响,所述音响作为所述秋千的秋千架。
优选地,所述的秋千,还包括秋千座和秋千顶,利用所述的容置管作为所述秋千架,所述秋千座吊接在所述秋千架下,所述秋千顶铰接在所述秋千架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帐篷,包括上述的音响,所述音响作为所述帐篷的支架。
优选地,所述的帐篷,还包括篷顶,利用所述容置管作为所述支架,以支撑所述篷顶。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音响,包括容置管和设置于容置管内的扬声器,声源设备向扬声器传递音频电能,扬声器将音频电能转换为声波发出,扬声器与容置管同向设置并将容置管的内腔分隔出前腔体和后腔体,具体地,扬声器的前端(纸盆一端)与容置管围成前腔体,形成共鸣腔,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叠加放大,声波通过容置管的管壁推动周围空气,传进人们的耳膜,扬声器的后端(远离纸盆的一端)与容置管围成后腔体,声波由排气孔冲出,形成重低音。前腔体与后腔体相互隔绝,有效防止了声波叠加造成的失真,且扬声器前后方向的声波都得到了利用,提高了音响的音质。本实用新型的音响,扬声器及声源设备设置于容置管中,节约了音响占用空间,声波在狭长的容置管内传播,利用容置管的管壁对声波不断反射叠加,增大了声波功率,同时利用隔绝的前腔体和后腔体,避免了失真现象,在保证音响音质的同时,提升了音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含上述音响的遮阳伞、秋千以及帐篷,暨满足听觉需求,又保持它们原有属性,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音响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中的遮阳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帐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的遮阳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遮阳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音响,200为遮阳伞,300为秋千,400为帐篷;
1为容置管,2为扬声器,3为排气孔,4为定位座,5为电源,6为上伞盘,7为下伞盘,8为伞布,9为长伞骨,10为短伞骨,11为太阳能盘,12为控制开关,13为杆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节约音响占用空间,提升音效,同时提高音响的灵活适应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1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音响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中的遮阳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秋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帐篷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帐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的遮阳伞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遮阳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响100,包括容置管1和扬声器2,其中,容置管1内设置声源设备,扬声器2同向设置于容置管1内,声源设备与扬声器2相连,扬声器2将容置管1分隔出相互隔绝的前腔体和后腔体,前腔体和后腔体均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孔3,排气孔3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排气孔3的直径较扬声器2的直径小。
本实用新型的音响100,包括容置管1和设置于容置管1内的扬声器2,声源设备向扬声器2传递音频电能,扬声器2将音频电能转换为声波发出,扬声器2与容置管1同向设置并将容置管1的内腔分隔出前腔体和后腔体,具体地,扬声器2的前端(纸盆一端)与容置管1围成前腔体,形成共鸣腔,扬声器2发出的声波叠加放大,声波通过容置管1的管壁推动周围空气,传进人们的耳膜,扬声器2的后端(远离纸盆的一端)与容置管1围成后腔体,声波由排气孔3冲出,形成重低音。前腔体与后腔体相互隔绝,有效防止了声波叠加造成的失真,且扬声器2前后方向的声波都得到了利用,提高了音响100的音质。本实用新型的音响100,扬声器2设置于容置管1中,节约了音响100占用空间,声波在狭长的容置管1内传播,利用容置管1的管壁对声波不断反射叠加,增大了声波功率,同时利用隔绝的前腔体和后腔体,避免了失真现象,在保证音响100音质的同时,提升了音响100的便携性。
具体地,容置管1内设置有定位座4,定位座4与容置管1的内壁相连,扬声器2设置于定位座4内,定位座4可为两头敞口结构,也可是一头敞口一头封闭结构,扬声器2与两头敞口结构定位座4配合时,扬声器2纸盆开口方向支架密封固定在两头敞口结构定位座4其中一端敞口上,与容置管1空间形成前腔体,扬声器2的纸盆支架后端与定位座4后部空间与容置管1空间形成后腔体;扬声器2与一头敞口一头封闭结构定位座4配合时,扬声器2纸盆开口方向支架密封固定在一头敞口结构定位座4的敞口上,与容置管1空间形成前腔体,扬声器2的纸盆支架后端与定位座4后部封闭空间形成独立后腔体,定位座4与扬声器2一一对应。
此处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定位座4可采用与容置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以保证连接座与容置管1之间的密封性,进而保证前腔体与后腔体的隔绝;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定位座4与容置管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方便根据需要调整定位座4的位置,在定位座4与容置管1可拆卸连接的情况下,定位座4与容置管1的内壁之间设置隔音装置,以保证前腔体与后腔体的相互隔绝,隔音装置可采用隔音材料制成。
扬声器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扬声器2的数量为多个时,如使用两头敞口结构定位座4时,每相邻的两个扬声器2之间均设置隔音装置,使相邻两个扬声器2之间发出的声音不会产生相互干扰,隔音装置由隔音材料制成。也可使用一头敞口一头封闭结构定位座4将相邻的两个扬声器2隔离开。
另外,容置管1内设置电源5,电源5与声源设备相连,进一步方便音响100的携带使用,声源设备通过蓝牙与手机或声源储存设备相连。在本发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音响100还可以采用外接电源。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遮阳伞200,包含上述的音响100,音响100作为遮阳伞的支撑骨架,体积较小,能够适应各种使用场合,使遮阳伞能够同时满足遮阳和听觉需求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更具体地,遮阳伞200还包括上伞盘6、下伞盘7、伞布8和伞骨组件,上伞盘6与容置管1相连,下伞盘7可滑动地套装于容置管1的外部,伞骨组件连接上伞盘6和下伞盘7并与伞布8相连。用容置管1作为遮阳伞的伞杆,在保证遮阳伞能够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同时满足用户的听觉需求。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伞布8为环形,伞布8的内环边缘与上伞盘6相连,伞布8的外环边缘与伞骨组件相连,通过滑动下伞盘7,带动伞骨组件可实现伞布8的撑开和收拢。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伞骨组件包括长伞骨9和短伞骨10,长伞骨9的一端与上伞盘6铰接,长伞骨9的另一端与伞布8的边缘相连,短伞骨10的一端与长伞骨9的中部位置铰接,短伞骨10与长伞骨9的铰接点位于上伞盘6与伞布8的边缘之间,短伞骨10的另一端与下伞盘7铰接;沿容置管1的外壁滑动下伞盘7,下伞盘7带动短伞骨10转动,并利用短伞骨10带动长伞骨9翻转,带动伞布8合拢和打开,从而实现遮阳伞的撑开和收拢。
为了提高伞布8的受力均匀性,伞骨组件的数量为多组,伞骨组件绕容置管1的轴线周向均布。另外,为了提高遮阳伞的工作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容置管1外壁上设置限位元件,以限制下伞盘7的极限位置,提高遮阳伞打开状态和收拢状态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中,音响100作为遮阳伞的支撑骨架,还可以设置在遮阳伞的一侧,容置管1利用连接杆与遮阳伞的部分骨架组件相连,其中第一根连接杆的一端与容置管1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遮阳伞的骨架组件铰接,第二根连接杆的一端与遮阳伞的骨架组件相连,另一端可滑动地与容置管1铰接,且第二根连接杆与容置管1之间设置锁紧元件,能够固定第二根连接杆与容置管1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支撑、固定遮阳伞的同时,还能够调节遮阳伞的高度,提高遮阳伞的灵活适应性,如图9所示。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遮阳伞的稳定性,在容置管1的底部设置平衡底座,提高音响100作为遮阳伞的支撑骨架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遮阳伞200还包括太阳能盘11,太阳能盘11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盘11设置于上伞盘6和伞布8的顶部,太阳能盘1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为声源设备供电,提高遮阳伞200的续航能力。
为了方便操作,遮阳伞200还包括控制开关12,控制开关12设置于容置管1上,控制开关12与声源设备相连,方便操作音响100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容置管1可为整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便于调整声源设备位置,以适应各种使用场景所需的音效,提高音响100以及遮阳伞200的灵活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200,包括音响100,音响100的容置管1作为伞杆,在遮阳伞正常工作的同时,满足了使用者的听觉需求。扬声器2设置于容置管1中,声波在狭长的容置管1内传播,利用容置管1的管壁对声波不断反射叠加,增大了声波功率,同时利用隔绝的前腔体和后腔体,避免了失真现象,在保证音响100音质的同时,提升了音响100的便携性。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秋千300,包含上述的音响100,利用音响100作为秋千架,秋千300包括秋千座和秋千顶,秋千座铰接在秋千架下,秋千顶铰接在秋千架上,利用音响100作为秋千架,秋千架在支撑秋千座和秋千顶的同时,还能够播放音乐,提升用户体验,提高音响100的灵活适应性。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音响100作为秋千架的顶部撑杆,与侧部撑杆相配合,共同支撑秋千座,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秋千300的规格和具体形状,调整音响100的设置位置,以适应各种使用场景,秋千座和秋千顶的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帐篷400,包含上述的音响100,帐篷400包括立柱和篷顶,利用音响100作为立柱,以支撑篷顶,立在户外,利用音响100作为立柱,保证帐篷40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同时播放音乐,提升用户体验,同样的,帐篷400的篷顶以及篷顶与立柱的连接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音响100,前腔体与后腔体相互隔绝,有效防止了声波叠加造成的失真,且扬声器2前后方向的声波都得到了利用,提高了音响100的音质;且本实用新型的音响100为管状结构,可应用于遮阳伞200、秋千300以及帐篷400的结构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应用于其他场所,适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置管,所述容置管内设置声源设备;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同向设置于所述容置管内,所述声源设备与所述扬声器相连,所述扬声器将所述容置管分隔出相互隔绝的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前腔体和所述后腔体均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排气孔的直径较所述扬声器的直径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管内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容置管的内壁相连,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定位座内,所述定位座为敞口结构,所述扬声器的纸盆一端朝向所述定位座的开口设置并封堵所述定位座的开口,所述扬声器的远离纸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座围成的空间形成所述后腔体,所述定位座与所述扬声器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所述扬声器的数量为多个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扬声器之间均设置隔音装置,所述隔音装置由隔音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管内设置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声源设备相连;所述声源设备通过蓝牙与手机或声源储存设备相连。
5.一种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音响,所述音响作为所述遮阳伞的支撑骨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伞盘、下伞盘和伞骨组件,所述上伞盘与所述容置管相连,所述下伞盘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容置管的外部;
所述伞骨组件包括长伞骨和短伞骨,所述长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上伞盘铰接,所述长伞骨的另一端能够与伞布相连,所述短伞骨的一端与所述长伞骨的中部铰接,所述短伞骨的另一端与所述下伞盘铰接。
7.一种秋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音响,所述音响作为所述秋千的秋千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秋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秋千座和秋千顶,利用所述的容置管作为所述秋千架,所述秋千座吊接在所述秋千架下,所述秋千顶铰接在所述秋千架上。
9.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音响,所述音响作为所述帐篷的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篷顶,利用所述容置管作为所述支架,以支撑所述篷顶。
CN202223403647.8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Active CN218959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3647.8U CN218959099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3647.8U CN218959099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9099U true CN218959099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3647.8U Active CN218959099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9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5697B2 (en) Bipolar speaker with improved clarity
CN203675294U (zh) 全频全方向扩散式音箱
US9351066B2 (en) Expandable speaker
JP2011256701A (ja) 日除け
CN204316742U (zh) 一种声学装置和一种音箱系统
JP4079827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103813224A (zh) 一种伸缩音箱
CN218959099U (zh) 一种音响及遮阳伞、秋千、帐篷
CN202931513U (zh) 蛋形360°播放音箱
CN205987311U (zh) 一种带有高音扬声器的定向音箱
CN115988366A (zh) 一种音响及其在遮阳伞、秋千、帐篷上的应用
CN203039837U (zh) 一种具有伸缩功能的音箱
CN110062317A (zh) 一种多发声单元组合结构、耳塞以及耳机设备
CN201063837Y (zh) 一种全音域高保真音柱
CN207399429U (zh) 一种舞台用音响升降装置
CN202679562U (zh) 一种活动底座音箱模块
CN207251875U (zh) 一种具有照明射灯组件的拉杆音响
CN20792687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ktv用音响
CN206272825U (zh) 中高音音箱
CN219980980U (zh) 一种悬挂式均匀音箱
CN205754725U (zh) 一种便携式具有同轴扬声器的蓝牙音箱
CN212463452U (zh) 一种户外伞中柱音箱
CN209824012U (zh) 一种超薄型静电宽频扬声器
CN204465782U (zh) 一种带音箱支架的多功能背包
CN210202069U (zh) 一种大功率便携式双显示屏一体式播放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ype of sound system, umbrella, swing, t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02

Pledgee: Zheji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Linhai Zhongtian Electronic Applian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