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7844U -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7844U
CN218957844U CN202223218698.3U CN202223218698U CN218957844U CN 218957844 U CN218957844 U CN 218957844U CN 202223218698 U CN202223218698 U CN 202223218698U CN 218957844 U CN218957844 U CN 218957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air
formation chamber
temperatur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86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Titans New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86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7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7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784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34237 priority patent/WO202411455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7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该系统包括隔板、热源件、风量控制组件、第三风机和温度传感器,隔板将库位分隔为导风室和化成室,隔板设有开口,开口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化成室的第一侧,第二开口位于化成室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第三开口位于化成室的第三侧,热源件设置在第一开口处,风量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处,用于控制流经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风量,化成室的空气经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流向导风室,第三风机设置在第三开口处,用于将导风室的空气引导至化成室,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化成室内。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系统能够精准控制库位内的温度,方便锂电池的生产加工。

Description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工艺中,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以及保证电池的一致性,通常需要对电池的充放电环境进行控温,现有的锂电池厂主要是通过在高温厂房布置进风口与排风口来调节厂房的环境温度,也就是说,充放电设备本身不具有控温功能,库位内的温度环境只与库位周围的厂房环境温度有关,而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放热,显然这种方式难以基于每个库位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温度控制。
此外,采用厂房控温的方式,还出现如下问题:首先,由于厂房空间较大,且设备布置在厂房内会阻挡厂房内的气流组织,造成车间温度不均匀,进而出现局部热点的问题;其次,由于受热空气通常膨胀上升,而受冷空气下沉的原因,车间高度过高还会出现温度分层现象,即上层环境温度高于下层环境温度。再者,由于在不同时间厂房内工作的库位数量以及库位的工作状态有所不同,这种变化会导致厂房内的温度产生较大波动,进而给厂房的控温造成较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度控制系统,能够精准控制库位内的温度,方便锂电池的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温度控制系统的锂电池生产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库位上,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隔板,隔板将所述库位分隔为导风室和化成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连通所述导风室和所述化成室,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化成室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化成室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化成室的第三侧;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热源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风量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风量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流经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风量,所述化成室的空气经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开口流向所述导风室;第三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处,所述第三风机用于将所述导风室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化成室;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化成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风量控制组件配合第三风机,一方面,形成空气循环,由于两者处在库位的不同侧,故库位内的空气可以形成大范围的流通,从而使得库位内各处的温度大致相同,热量分布均匀,防止局部热点的形成,特别是当其中一个处在库位的上侧时,可以使得库位内上下空气流通,防止出现温度分层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流经第一开口的风量,即可以控制热源件传递给库位的热量,从而控制库位内的温度是否上升以及上升的快慢程度,即第一开口处的风量大,则库位内温度上升快,第一开口处的风量小,则库位内温度上升慢,第一开口处无风流通,则库位内的温度不会上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二风机为可正反转的定速风机,所述第三风机为调速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量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风叶,所述第一风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百叶和第二百叶,所述第一百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二百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一百叶和所述第二百叶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源件为电加热器或者水热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处设置有散热控制组件,所述散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流经所述散热口的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控制组件包括散热电动百叶,所述散热电动百叶设置在所述散热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化成室的顶部,所述第三开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位于所述化成室的第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锂电池生产设备,包括:库位;前述的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库位上;充放电机构,设于所述化成室内,所述充放电机构包括探针组件和托盘,所述探针组件与所述托盘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探针组件与所述托盘的接合部位位于同一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生产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系统,在保证库位内风循环,使得库位内各区域温度均衡的基础上,可以调控库位内温度的升降,方便锂电池的生产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托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锂电池生产设备处在加热阶段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锂电池生产设备处在库位内温度达到目标温度范围的下限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锂电池生产设备处在加热阶段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锂电池生产设备处在恒温阶段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库位100、导风室110、化成室120;
隔板200、第一开口210、第二开口220、第三开口230、散热口240;
第一百叶300;
第二百叶400;
散热电动百叶500;
上探针组件610、托盘620、下探针组件630、机架6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尖”、“内”、“外”、“轴向”、“径向”、“周向”、“四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侧壁表示左侧壁和/或右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A设置在B上”、“B上设置有A”,表述A与B之间的连接关系或者位置关系,而不代表A一定在B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活动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螺栓连接”和“螺钉连接”可以等同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多个相似的特征只是以不同前缀加以区分,故在本实用新型中,以不加区分前缀的特征名称(或者加了部分前缀的特征名称)来表示这一类的相似特征的综合。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库位100上,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隔板200、热源件、风量控制组件、第三风机和温度传感器。
隔板200将库位100分隔为导风室110和化成室120,隔板200设有开口,开口用于连通导风室110和化成室120,开口包括第一开口210、第二开口220和第三开口230,第一开口210位于化成室120的第一侧,第二开口220位于化成室120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第三开口230位于化成室120的第三侧。需要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导风室110、化成室120与外界大致是隔绝的,也就是说,导风室110、化成室120与外界间的空气流通受到限制,故导风室110、化成室120与外界的温度传递是受限的。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一部分隔板200为导风板,既起到隔绝库位100与外界、导风室110与化成室120的作用,通过可以引导、限制风的流向。需要解释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开口应当包括形成能够放置下述的风量控制组件的区域。
热源件,设置在第一开口210处。仅有通过第一开口210流通的空气才能经过热源件,将热源件上的热量带走、最终传递到库位100内,其他开口处流通的空气不能直接吹袭到热源件上,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和流经第一开口210的空气混合,从而稀释热源件所直接带来的热空气、均衡混合空气的温度,以精准控制化成室120的温度。例如,通过在热源件和第二开口220之间设置阻挡件,阻挡件用于阻挡从第二开口220进入导风室110的空气正面吹袭至热源件上,且该阻挡件能够引导经过热源件的空气以及从第二开口220进入导风室110的空气在导风室110内混合。热源件,即为库位100带来热量的部件,本实施例中,热源件自主散热对库位100内的温度影响较低,可以忽略不计。库位100内温度的上升,除了库位100内的设备(比如锂电池充放电设备)可能散发出的热量的原因外,主要是因为空气主动带走热源件的热量,将其传递到整个库位100内,导致库位100升温;而热源件设置在第一开口210处,故控制流经第一开口210的风的风量(或者说空气的量),即可以控制热源件传递给库位100的热量。
风量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一开口210和/或第二开口220处,风量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流经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的风量,化成室120的空气经第一开口210和/或第二开口220流向导风室110。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开口210处的空气只能由化成室120吹入到导风室110内,从而防止流经热源件上的热风直接吹袭到化成室120内的设备上;经过热源件上的热风会先进入到导风室110进行混合,使得空气温度更加均匀后再由导风室110经另外的开口吹入到化成室120内。
第三风机,设置在第三开口230处,第三风机用于将导风室110的空气引导至化成室120。风量控制组件配合第三风机,一方面,形成空气循环,由于两者处在库位100的不同侧,且化成室120的空气经第一开口210和/或第二开口220流向导风室110、第三风机将导风室110的空气引导至化成室120,故库位100内的空气可以形成大范围的流通,从而使得库位100内各处的温度大致相同,热量分布均匀,防止局部热点的形成,特别是当其中一个处在库位100的顶部时,可以使得库位100内上下空气流通,防止出现温度分层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流经第一开口210的风的风量,即可以控制热源件传递给库位100的热量,从而控制库位100内的温度是否上升以及上升的快慢程度,即第一开口210处的风量大,则库位100内温度上升快,第一开口210处的风量小,则库位100内温度上升慢,第一开口210处无风流通,则库位100内的温度不会上升。特别的,因为设置有至少三个开口,故即使在设置有热源件的第一开口210封闭、空气无法从第一开口210流通、不通过热源件加热库位100的情况下,库位100内的空气也能够通过另外两个开口始终进行循环流通,从而实现风循环,均匀库位100内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化成室120内。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化成室120内的温度情况,从而根据化成室120内的温度情况实时控制流经第一开口210的风的风量,进而控制库位100的温度及其温度变化。需要理解的是,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有多个,例如,可以设于化成室120内的设备上,也可以设于化成室120的内壁上;还可以将部分温度传感器设于开口处,以监测开口的温度情况。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二风机,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二开口220处,第二风机为可正反转的定速风机,第三风机为调速风机,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10处无风机,空气可通过第一开口210自然流通。
为了方便描述,将空气经开口由化成室120流向导风室110称为该开口处在第一状态,将空气经开口由导风室110流向化成室120称为该开口处在第二状态。将流经第一开口210的风的风量设为q1,将流经第二开口220的风的风量设为q2,将流经第三开口230的风的风量设为q3;通过控制q1,即可控制库位100内的温度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风机为定速风机,故q2为定值,且第二风机可正反转,即第二风机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故第二开口220处的空气可以处在第一状态,也可以处在第二状态;第三风机为调速风机,故q3可变动。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正转”、“反转”只表明第二风机在两种情况下转动方向相反,不和实际中的风机转向标准相关,即在实际中,正转可以为逆时针转动,也可以为顺时针转动,可以为风机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等类似物品)中规定的正转状态及反转状态。需要理解的是,实际中,第二风机、第三风机可以设置有多个,或者,各开口大小不相同;而下述内容为了方便理解,简化了模型,第二风机、第三风机均为一个,每个开口大小均相同,故理论上,风机的转速与开口处的空气流量大小呈正比,风机转速相同,则开口处的空气流量也相同;而实际中,比如本实施例中,第三风机可能设置有多个,可以通过实际测量、记录、统计、计算,使得每个第三风机的处在特定转速时,第三开口230总的风量和第二开口220的风量相同,此时,第三风机的转速一般比第二风机小,此时,具体某一处风机的转速与开口处的空气流量大小仍呈正比,但是各风机的转速与对应开口处的空气流量大小,则可能不相同,需要乘以一个系数进行换算后才会对应相同,依此可以将下述的温度调节过程以及原理应用于实际中。
加热阶段:
如图1所示,控制第二风机正转,使得第二开口220处的空气处在第二状态,而第三开口230处的空气也处在第二状态,故两开口处均向化成室120内吹风,因此,化成室120内的空气从第一开口210处向导风室110自然排出,即第一开口210处的空气处在第一状态,也因此,此时q1=q2+q3,q2为定值、q3可变动,故q1≥q2>0,故第一开口210处始终有较大量的空气流通,库位100内的温度上升。
如图2所示,当库位100内温度达到目标温度范围的下限时(例如目标温度范围是55±3℃,则当达到52℃时):
控制第二风机反转,使得第二开口220处的空气处在第一状态,控制该阶段第三风机的转速大于或等于第二风机的转速,故此时,q1+q2=q3,即q1=q3-q2,q2为定值、q3可变动,故通过控制q3的大小,也就控制第三风机的转速,即可以控制流经第一开口210的风的风量,进而控制化成室120的温度及其温度变化。
举例来说,当化成室120内温度为52℃时,通过调控第三风机的转速,使得q3=1.5q2,则q1=q3-q2=0.5q2,或者说q1/q2=50%,第一开口210处的风量较大,库位100升温较快;
当库位100内温度为53℃时,通过调控第三风机的转速,使得q3=1.4q2,则q1=q3-q2=0.4q2,或者说q1/q2=40%,第一开口210处的风量变小,库位100升温开始变慢;
当库位100内温度为54℃时,通过调控第三风机的转速,使得q3=1.3q2,则q1=q3-q2=0.3q2,或者说q1/q2=30%,第一开口210处的风量进一步变小,库位100升温进一步变慢;
当库位100内温度为55℃时,通过调控第三风机的转速,使得q3=1.2q2,则q1=q3-q2=0.2q2,或者说q1/q2=20%,第一开口210处的风量再进一步变小,此时热源件输入库位100内的热量约等于库位100对环境逸散的热量(库位100表面对环境散热),库位100内温度基本不变;
当库位100内温度为56℃时,通过调控第三风机的转速,使得q3=1.1q2,则q1=q3-q2=0.1q2,或者说q1/q2=10%,第一开口210处的风量变得十分小,此时热源件输入库位100内的热量稍小于库位100对环境逸散的热量(库位100表面对环境散热),库位100内温度会缓慢下降;
当库位100内温度为57℃时,通过调控第三风机的转速,使得q3=q2,则q1=q3-q2=0,或者说q1/q2=0%,第一开口210处基本无空气流通,故此时热源件输入库位100内的热量基本为零,库位100内为降温状态(库位100表面对环境散热)。
需要理解的是,在上述两阶段中,由于第二风机为定速风机,则可以理解在上述两阶段中,第二风机一直在运作,且流经第二开口220的风的风量q2为定值,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库位100内均至少有风量为q2的风在循环,使得库位100内各区域温度均衡。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量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风叶,第一风叶设置在第一开口210处,其中,第一风叶不与驱动件连接,仅靠气压或风力使其转动,以加速空气在第一开口210的流通。
在第一开口210处设置第一风叶,具体地,第一风叶设于热源件和化成室120之间。当空气经第一开口210流通时,第一风叶转动,可以进一步带动后续的空气惯性流通,且方便形成流通通路,进行风循环。另一方面,在第一开口210处设置第一风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热源件的热量流向化成室120。此外,在第一开口210处设置第一风叶,通过第一风叶根据导风室110的气压自调节,有利于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百叶300和第二百叶400,第一百叶300设置在第一开口210处,第二百叶400设置在第二开口220处,第一百叶300和第二百叶400用于调节流经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的风量。
第一百叶300、第二百叶400,均为可以被控制的、能够封闭或者打开开口的零件;且可以调节百叶的开度,从而调节对应开口的风量。当开口被封闭时,此开口处的空气不能流通(导风室110、化成室120两者的空气不能经该开口流通);当开口被打开时,此开口处的空气能够正常流通。
加热阶段:如图3所示,控制第一百叶300打开第一开口210,控制第二百叶400封闭第二开口220,而第三开口230处的第三风机正常转动吹风,故化成室120内的空气可以在第一开口210和第三开口230之间流动,形成从第一开口210进风,第三开口230出风的风循环,均衡化成室120内各区域之间的温度,而风从第一开口210处通过,即可将热源件的热量带入化成室120内,使化成室120温度上升。
恒温阶段:如图4所示,控制第一百叶300封闭第一开口210,控制第二百叶400放开第二开口220,而第三开口230处的第三风机正常转动吹风,故化成室120内的空气可以在第二开口220和第三开口230之间流动,形成从第二开口220进风,第三开口230出风的风循环,均衡库位100内各区域之间的温度,而风不从第一开口210处通过,故热源件的热量基本不会被带入化成室120内。
可以理解的是,恒温阶段指的是化成室120的温度维持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随着化成室120内的空气在第二开口220和第三开口230之间流动,由于库位100表面对外界环境散热,使库位100内温度下降,当低于预设的温度范围下限时,则再次进入加热阶段。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百叶均可以是电动百叶。使用电动百叶封闭或者打开开口,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控制。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热源件为电加热器或者水热换热器。
电加热器、水热换热器均为常见的可提供热量的部件,来源广,易于采购安装。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板200设置有散热口240,散热口240处设置有散热控制组件,散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流经散热口240的风量。
当库位100内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范围上限时,可以控制散热控制组件打开散热口240,使得库位100强制散热,库位100外的冷空气能够进入至库位100内、库位100内的热空气排出至库位100外。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控制组件包括散热电动百叶500,散热电动百叶500设置在散热口240处。
散热电动百叶500可以被控制封闭或者打开散热口240,从而控制库位100是否强制散热,简单方便,易于控制。散热电动百叶500的开度可以调节,即通过调节散热电动百叶500的开度进而控制流经散热口240的风量。
进一步的,散热控制组件可以强制进风或者排气,比如散热控制组件还包括一个散热风机,散热风机设置在散热口240处,待散热电动百叶500部分或全部打开后,散热风机转动,排热降温,或者吸入冷空气降温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开口230位于化成室120的顶部,第三开口230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开口210以及第二开口220,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均位于化成室120的第一侧。
以化成室120为中心,可以将化成室120分出前、后、左、右、上、下六处方位,故化成室120具有六侧,即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或者说顶部)、下侧,化成室120的第一侧,即为上述六侧中的一个,第二侧、第三侧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导风室110设置在化成室120的左侧以及顶部,故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即为化成室120的、其靠近导风室110的左侧,第三侧即为化成室120的、其靠近导风室110的上侧(或者说顶部)。将导风室110内的空气引导至化成室120内的第三开口230设置在化成室120的顶部,而第一开口210以及第二开口220均低于第三开口230设置,第三风机能够直接向化成室120内的设备吹气,可以使得化成室120内空气循环时,始终能够进行上下层之间的空气循环,从而防止化成室120内出现温度分层现象。
而通过将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均设于化成室120的第一侧,从而防止当第二开口220处于将导风室110内的空气吹向化成室120的状态时,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流,进而影响温控效果。
优选地,多个第三风机设于化成室120的顶部,以使化成室120内的各位置均能够流通。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生产设备,包括库位100、充放电机构和前述的温度控制系统。
库位100。
前述的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库位100上。
充放电机构,设于化成室120内,充放电机构包括设于机架640上的探针组件和托盘620,探针组件与托盘620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开口210或第二开口220和探针组件与托盘620的接合部位位于同一平面上。
充放电机构,其探针组件可以为仅有上压合的单侧探针,即其探针组件为上探针组件610,即如图3和图4所示;其探针组件也可以为上下压合的双侧探针,即其探针组件包括上探针组件610和下探针组件630,即如图1和图2所示。
具体地,作为一实施例,探针组件仅有上压合的单侧探针时,第一开口210设有第一百叶300,第二开口220设有第二百叶400,其中,第二开口220和探针组件与托盘620的接合部位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开口210设于第二开口220的下方,以使处于加热阶段时,经第一开口210加热后的热风能够从第二开口220朝向探针组件和托盘620的结合部位吹出,降低探针组件和托盘620的结合部位因发热而温度不均的可能。
而当探针为上下压合的双侧探针时,第一开口210设有第一风叶,第二开口220设有第二风机,其中,第一开口210与上探针组件610对应,第二开口220与下探针组件630对应,如此设置,在加热阶段,可以分别形成第一开口210和第三风机之间,以及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之间的两个风循环。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探针组件与托盘620的接合部位处的温度波动大,故至少使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中的一者对应该结合部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生产设备,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系统,在保证化成室120内风循环,使得化成室120内各区域温度均衡的基础上,可以调控化成室120内温度的升降,方便锂电池的生产加工。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电池生产设备,温度传感器设于托盘620上。
温度传感器设于托盘620上,方便监控托盘620上电池的温度,便于锂电池的生产加工。例如,可以在托盘620的每个边框中部以及托盘620上端面的中心处均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对第一开口210处的风量进行控制,进而使各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以及所有传感器的温度平均值均处于预设范围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库位(100)上,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隔板(200),隔板(200)将所述库位(100)分隔为导风室(110)和化成室(12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0)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连通所述导风室(110)和所述化成室(120),
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210)、第二开口(220)和第三开口(230),所述第一开口(210)位于所述化成室(120)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开口(220)位于所述化成室(120)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所述第三开口(230)位于所述化成室(120)的第三侧;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
热源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210)处;
风量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210)和/或所述第二开口(220)处,所述风量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流经所述第一开口(210)和所述第二开口(220)的风量,所述化成室(120)的空气经所述第一开口(210)和/或所述第二开口(220)流向所述导风室(110);
第三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三开口(230)处,所述第三风机用于将所述导风室(110)的空气引导至所述化成室(120);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化成室(1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220)处,所述第二风机为可正反转的定速风机,所述第三风机为调速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风叶,所述第一风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210)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百叶(300)和第二百叶(400),所述第一百叶(300)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210)处,所述第二百叶(400)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220)处,所述第一百叶(300)和所述第二百叶(400)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开口(210)和所述第二开口(220)的风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件为电加热器或者水热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0)设置有散热口(240),所述散热口(240)处设置有散热控制组件,所述散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流经所述散热口(240)的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组件包括散热电动百叶(500),所述散热电动百叶(500)设置在所述散热口(240)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230)位于所述化成室(120)的顶部,所述第三开口(230)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开口(210)以及所述第二开口(220),所述第一开口(210)和所述第二开口(220)均位于所述化成室(120)的第一侧。
9.一种锂电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库位(100);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库位(100)上;
充放电机构,设于所述化成室(120)内,所述充放电机构包括探针组件和托盘(620),所述探针组件与所述托盘(62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开口(210)或所述第二开口(220)和所述探针组件与所述托盘(620)的接合部位位于同一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托盘(620)上。
CN202223218698.3U 2022-11-30 2022-11-30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Active CN218957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698.3U CN218957844U (zh) 2022-11-30 2022-11-30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PCT/CN2023/134237 WO2024114556A1 (zh) 2022-11-30 2023-11-27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698.3U CN218957844U (zh) 2022-11-30 2022-11-30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7844U true CN218957844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8698.3U Active CN218957844U (zh) 2022-11-30 2022-11-30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7844U (zh)
WO (1) WO202411455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4556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CN118645705A (zh) * 2024-08-15 2024-09-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系统、化成机、化成系统和加热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23002B (zh) * 2024-07-23 2024-10-15 长安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1278B2 (ja) * 2011-04-18 2015-12-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温度調整構造
CN109449527A (zh) * 2018-09-18 2019-03-08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蓄电池储能系统的温控装置
CN111146517B (zh) * 2019-12-19 2020-12-01 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化成恒温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4843635A (zh) * 2022-03-29 2022-08-02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化成设备
CN114865055A (zh) * 2022-06-14 2022-08-05 广东锦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高温化成恒温循环系统
CN218957844U (zh) * 2022-11-30 2023-05-02 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4556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CN118645705A (zh) * 2024-08-15 2024-09-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系统、化成机、化成系统和加热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14556A1 (zh) 2024-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57844U (zh) 温度控制系统及锂电池生产设备
US8721409B1 (en) Airflow control system with external air control
CA2960614C (en) Cooling control for data centers with cold aisle containment systems
WO2009003396A1 (fr) Dispositif de diffusion de chaleur à ventilation directe et procédé de commande
US20080137296A1 (en) Active Cooling of Outdoor Enclosure Under Solar Loading
JP2010043817A (ja) サーバ室の空調システム
CN212081582U (zh) 一种下送风机柜送风装置
KR20120070123A (ko) 전산실의 그룹별 온도 제어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1474966A (zh) 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
CN109963445A (zh) 多级调控智能精密送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200060753A (ko) 차량 내 배터리의 온도 조절 시스템
CN210628888U (zh) 一种自动恒温控制箱
CN117896963B (zh) 一种电气房散热装置及其电气房
CN113932539A (zh) 一种送风系统、送风方法和冷柜
CN112601435A (zh) 一种风道结构、微模块机房及微模块控制方法
CN116149404A (zh) 全自动恒温恒湿箱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JP3590851B2 (ja) 複数のモジュールをもつ筐体の空冷構造
KR102274741B1 (ko) 유동 흐름 최적화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CN210891905U (zh) 空调器
CN113973473A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的节能制冷及其制冷方法
CN113161884A (zh) 具有温度调节装置的高压配电柜及温度调节方法
JP5185318B2 (ja) 風量調整器具を用いた床吹出し空調システム
CN214177874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微模块机房
JP5613871B1 (ja) 温調庫
TW201521560A (zh) 數據中心及其散熱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