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3232U - 一种双用折叠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用折叠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3232U
CN218953232U CN202222725181.7U CN202222725181U CN218953232U CN 218953232 U CN218953232 U CN 218953232U CN 202222725181 U CN202222725181 U CN 202222725181U CN 218953232 U CN218953232 U CN 218953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folding ladder
pedal
handle
upperm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51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笔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yi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yi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yi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yi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51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3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3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3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用折叠梯,包括由可折叠收纳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成的支架组件和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若干踏板;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折叠时踏板组件被同时折叠;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部的把手部向后倾斜布置,在折叠梯展开时该把手部位于最上方的踏板的后上方使得把手部与最上方的踏板之间形成供使用者坐立的空间。本技术中,由于把手部向最上层的踏板的后方设置,这样将该踏板上方的空间预留出来,供使用者使用;且在坐下时把手充当靠背,能够提高安全性以及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用折叠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用折叠梯。
背景技术
折叠梯由于其便利性,在日常生活和作业中使用非常广泛。尽管这些折叠梯非常好用,但是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比如,如图1所示,一类折叠梯的把手100往往位于最上层的踏板200的正上方,将踏板200隔开为前后两部分,这样最上层踏板200就无法很好的利用,有时用户想休息一下却无法坐下。
再比如,如图2所示,另外一些折叠梯的顶部不具有把手,这样踏板200就能够被很好的使用,但是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当坐下时对人的后背没有支撑,相对比较危险,且不舒适。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用折叠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折叠梯在使用的时候其最上层踏板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用折叠梯,包括由可折叠收纳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成的支架组件和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若干踏板;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折叠时踏板组件被同时折叠;
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部的把手部向后倾斜布置,在折叠梯展开时该把手部位于最上方的踏板的后上方使得把手部与最上方的踏板之间形成供使用者坐立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踏板组件的两根第一支撑脚;
所述把手部包括与所述两根第一支撑脚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延伸部以及两端与两个延伸部连接的把手;
所述两个延伸部向后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在折叠梯展开时,所述把手位于最上方的踏板的后边缘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外周具有防滑垫层。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与对应的第一支撑脚的结合部为圆弧过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把手部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组件还包括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一旋转中心;
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若干踏板的后部转动连接;该若干踏板的前部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二旋转中心;
当折叠梯展开时,最上层的踏板与第二支架配合在一起使得该第二支架对该最上层的踏板产生支撑约束。
进一步的,至少部分踏板的第一旋转中心和/或第二旋转中心固定有第四支撑杆,该第四支撑杆与对应对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对应踏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杆转动套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双用折叠梯,包括由可折叠收纳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成的支架组件和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若干踏板;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折叠时踏板组件被同时折叠;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部的把手部向后倾斜布置,在折叠梯展开时该把手部位于最上方的踏板的后上方使得把手部与最上方的踏板之间形成供使用者坐立的空间。本技术中,由于把手部向最上层的踏板的后方设置,这样将该踏板上方的空间预留出来,供使用者使用;且在坐下时把手充当靠背,能够提高安全性以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的折叠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二的折叠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用折叠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双用折叠梯子的侧视图;
图5为人坐在最上层踏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把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把手部与第一支撑脚可拆卸装配的示意图;
图8为双用折叠梯子的底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3至附图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的方向以附图所展示的为准。如果某一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3和图4所示,该图示出了一种双用折叠梯的结构示意图。该双用折叠梯包括支架组件10和踏板组件20。该踏板组件20装配于所述支架组件10上。当所述支架组件10被收纳时所述踏板组件20也同时被收纳。
具体的,如图3和图4示,所述支架组件10由可折叠收纳的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组成。该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转动装配在一起。详细的,所述第一支架101包括两根第一支撑脚1012,同理所述第二支架102包括两根第二支撑脚1021。一根所述第一支撑脚1012与一根对应的第二支撑脚1021转动装配在一起。当所述第一支架101和所述第二支架102折叠时踏板组件20被同时折叠。即当两个第二支撑脚1021向两根所述第一支撑脚1012翻转实现折叠时,所述踏板组件20也同时被折叠在一起。
所述踏板组件20包括若干踏板201。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设置成比如二阶折叠梯、三阶折叠梯或四阶折叠梯等。
如图3和图4所示,很重要的,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01上部的把手部1011向后倾斜布置,在折叠梯展开时该把手部1011位于最上方的踏板201的后上方使得把手部1011与最上方的踏板201之间形成供使用者坐立的空间。即所述把手部1011非位于最上方的踏板201的正上方,而是位于该踏板201的后上方。这样使得位于最上方的踏板201尽量裸露,而不被把手部1011隔开为前后两部分,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用户可以坐在该最上方的踏板201上,且把手部1011不会影响使用,保证用户可以坐在整个踏板201上。
本技术保证了使用者在使用折叠梯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大的使用了最上层踏板201。如图5所示,用户可以完全坐在最上层踏板201上,且把手部1011充当了坐立时靠背的功能。即用户的背可以靠在所述把手部1011上,保证了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把手部1011先后延伸设置,一方面保证了用户可以完整的使用最上层踏板201,另一方面也能供在坐立在该踏板201上时实现靠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能保证舒适性。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折叠梯展开时,所述把手10112位于最上方的踏板201的后边缘的正上方。即通过该技术保证了在高度方向最上层踏板201没有被把手10112遮挡,保证了最上层踏板201被有效利用。当然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0112还可以位于所述最上层踏板201的后侧边缘的外侧的后上方,这样更能扩展把手10112与最上层踏板201之间的有效利用空间。
另外,在纵向方向,即高度方向,把手部1011与最上层踏板20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折叠梯在不同场合使用条件进行设定。比如该距离可以是20cm、30cm等。简单的改变距离的数值的技术方案仍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6所述,所述把手部1011包括与所述两根第一支撑脚1012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延伸部10111以及两端与两个延伸部10111连接的把手10112;所述两个延伸部10111向后倾斜布置。即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延伸部10111是先后倾斜布置的,该两个延伸部10111向后倾斜时实现把手10112设于最上层踏板201的后上方。同时两个延伸部10111还能在人坐立在最上层踏板201上时充当两侧的扶手功能,这样提高了使用者将最上层踏板201作为座椅休息时的舒适性。
具体的,所述延伸部10111与对应的第一支撑脚1012的结合部为圆弧过渡结构。采用圆弧过渡的结构,避免产生尖角;一方面提高在使用时的舒适性,另一方面提高安全性,防止因为尖角对使用者产生损伤。
详细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脚1012和把手部1011为一体式结构。同理,所述两个延伸部10111与把手10112是一体结构。
具体的,两个第一支撑脚1012与把手部1011为一个完整的一体结构。具体制造时可以采用单根管弯折形成。比如采用不锈钢管弯折成第一支架101。
当然除此之外,所述把手部1011与两根第一支撑脚1012之间还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实现装配。比如把手部1011的两个延伸部10111对应与两个第一支撑脚1012之间采用套接的方式装配。具体如图7所示,在所述两个延伸部10111的前端具有一个弯折部10114,该弯折部10114用于所述第一支撑脚1012套接。该弯折部10114与所述延伸部10111呈夹角布置,即该弯折部10114与延伸部10111之间不是同轴设置,这样保证弯折部10114与第一支撑脚1012套接在一起后,在把手10112受力时,该弯折部10114不会脱离所述延伸部1011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0112外周具有防滑垫层10113。该防滑垫层10113一方面便于用户握持使用,另一方面在收纳后,折叠梯往往紧靠墙壁,通过该防滑垫层10113起到缓冲作用,方式把手10112损坏墙面。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踏板组件20还包括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202和第二支撑杆203;所述第一支撑杆20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102转动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03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一旋转中心;所述第二支撑杆203与所述若干踏板201的后部转动连接;该若干踏板201的前部与所述第一支架101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二旋转中心;当折叠梯展开时,最上层的踏板201与第二支架102配合在一起使得该第二支架102对该最上层的踏板201产生支撑约束。
即本实施例中,由于踏板201、第一支撑杆202、第二支撑杆203与对应的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都是转动连接的。因此,可以实现可折叠。踏板201通过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可折叠的装配在一起。在展开时只需要用力将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展开一个角度即可实现支撑组件的展开。当需要折叠收纳时,解除最上层踏板201与第二支架102之间的约束即可实现收纳。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支架102上固定设置有横向设置的第三支撑杆204,当折叠梯展开时最上层的踏板201与该第三支撑杆204接触,该第三支撑杆204在重力的方向产生约束,进而使得最上层踏板201稳定的维持展开的状态。其中,应当理解,所述第三支撑杆204是与第二支架102的两个第二支撑脚1021固定连接。
另外,应当理解,踏板201的前部与所述第一支架101是转动连接的,且在踏板201的最前端相对于该踏板201与第一支架101的转动轴心是悬空的,为了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作用力压在踏板201的悬空部分进而对整个踏板组件产生向上的力矩进行发生翻转,最上层的踏板201后部具有一个锁止件30,该锁止件30活动设于所述踏板201的后侧板部2011处,在折叠梯展开时该锁止件30所述第三支撑杆204扣合装配实现锁止。该锁止件30可以是任意合适的结构,比如是一个扣子。通过扣子与第三支撑杆204扣合对踏板201产生一个防止踏板201相对第一支架101发生翻转的约束。
如图8所示,通常的,折叠梯的踏板201采用塑料件,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受力过大时容易发生破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踏板201的第一旋转中心和/或第二旋转中心固定有第四支撑杆205,该第四支撑杆250与对应对所述第一支架101或第二支架102固定连接,对应踏板201与所述第四支撑杆205转动套接在一起。即踏板201与第一支架101的转动装配以及踏板201与第二支撑杆203之间转动装配是通过一个第四支撑杆205实现的。该方式保证当踏板201受力时,踏板201的力可以分散到第四支撑杆205上,这样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踏板201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破裂的问题。即通过第四支撑杆205对踏板201产生支撑,防止踏板201受力过大,发生过度变形。其中,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第四支撑杆205是两根第一支撑脚1021或两根第二支撑杆203固定连接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把手部1011后置的手段,保证了最上层踏板201的有效利用,实现了折叠梯多功能化。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双用折叠梯,包括由可折叠收纳的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组成的支架组件(10)和踏板组件(20),踏板组件(20)包括若干踏板(201);当所述第一支架(101)和所述第二支架(102)折叠时踏板组件(20)被同时折叠;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01)上部的把手部(1011)向后倾斜布置,在折叠梯展开时该把手部(1011)位于最上方的踏板(201)的后上方使得把手部(1011)与最上方的踏板(201)之间形成供使用者坐立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101)包括用于支撑踏板组件(20)的两根第一支撑脚(1012);
所述把手部(1011)包括与所述两根第一支撑脚(1012)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延伸部(10111)以及两端与两个延伸部(10111)连接的把手(10112);
所述两个延伸部(10111)向后倾斜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
在折叠梯展开时,所述把手(10112)位于最上方的踏板(201)的后边缘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10112)外周具有防滑垫层(1011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10111)与对应的第一支撑脚(1012)的结合部为圆弧过渡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脚(1012)和把手部(1011)为一体式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双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组件(20)还包括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202)和第二支撑杆(203);
所述第一支撑杆(20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102)转动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03)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一旋转中心;
所述第二支撑杆(203)与所述若干踏板(201)的后部转动连接;该若干踏板(201)的前部与所述第一支架(101)转动连接,并形成第二旋转中心;
当折叠梯展开时,最上层的踏板(201)与第二支架(102)配合在一起使得该第二支架(102)对该最上层的踏板(201)产生支撑约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用折叠梯,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踏板(201)的第一旋转中心和/或第二旋转中心固定有第四支撑杆(205),该第四支撑杆(205)与对应对所述第一支架(101)或第二支架(102)固定连接,对应踏板(201)与所述第四支撑杆(205)转动套接在一起。
CN202222725181.7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双用折叠梯 Active CN218953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5181.7U CN218953232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双用折叠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5181.7U CN218953232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双用折叠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3232U true CN218953232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5181.7U Active CN218953232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双用折叠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3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3963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nd extending a truck bed
US7726683B2 (en) Stroller
US6637045B1 (en) Portable poolside chair apparatus
US9241854B2 (en) Seat support
JP2007151908A (ja) トイレ用介助装置
CN218953232U (zh) 一种双用折叠梯
JP4498980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CN210227526U (zh) 一种折叠座椅
CN210493457U (zh) 多功能餐椅
CN211155465U (zh) 简约可折叠沐浴椅
CN218279085U (zh) 一种便携折叠式沙滩椅
CN219289057U (zh) 一种摇椅
JP4461400B1 (ja) 車椅子
CN212630405U (zh) 儿童增高座
CN215271695U (zh) 一种防倾倒的儿童金属折叠椅
CN214856325U (zh)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马桶梯凳
CN213450198U (zh) 一种带晾晒功能的多功能梯具
CN215604395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高脚凳
CN221083173U (zh) 一种办公椅
CN216059891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防跌倒凳
CN218164717U (zh) 儿童餐椅
JPH1189755A (ja) トイレ用手摺り
CN2153280Y (zh) 多功能座椅
CN214127760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座椅
CN218889596U (zh) 一种新型折叠洗浴马桶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