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3496U -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3496U
CN218943496U CN202222644515.8U CN202222644515U CN218943496U CN 218943496 U CN218943496 U CN 218943496U CN 202222644515 U CN202222644515 U CN 202222644515U CN 218943496 U CN218943496 U CN 218943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utting
piece
spare
exc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445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融南
完颜宏涛
赵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rei Medical HZ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rei Medical HZ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rei Medical HZ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rei Medical HZ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445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3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3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3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包括手柄件,所述手柄件上连接有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所述手柄件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切除件连接,另一端与手柄件连接,所述第二切除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切除件上。其目的是: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当遇到患者体内患有多发性息肉时,需要交替使用电圈套器和电刀进行切除,会造成电圈套器与电刀两种器械交替进出内镜,从而使更换器械无形中增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医用成本,加大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手术风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治疗的广泛发展,内镜下EMR与ESD更趋普及。
EMR即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是对扁平隆起性病变(早期胃肠癌、扁平腺瘤)和广基无蒂息肉经内镜下措施(注射和吸引)使病变与其固有层分离,成为假蒂息肉,然后利用圈套或电切技术,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或作大块组织活检而协助诊断目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通常下EMR手术是针对≤20mm的病变息肉进行切除。
ESD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治疗消化系统占位性病变的一种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对病变部位进行染色,确定需要切除的病灶范围;在病灶周围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使病灶明显隆起;在病灶边缘标志点外对病变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并同时止血,最终切除病灶,并做病理活检。通常下ESD手术是针对>20mm的病变组织进行切除。
在正常情况下,在临床中如果遇到病变息肉≤20mm的情况下,临床上一般会采用电圈套器进行对病变息肉进行圈套切除。如果遇到病变组织>20mm的情况下,一般会采用电刀进行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但当遇到患者体内患有多发性息肉,同时患有≤20mm,也有>20mm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既要用到电圈套器对≤20mm的息肉进行切除,也会用到电刀对>20mm的病变进行切除,这样会造成圈套器与电刀两种器械交替进出内镜,更换器械无形中使手术时间增长,患者医用成本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加大,增加了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用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当遇到患者体内患有多发性息肉时,需要交替使用电圈套器和电刀进行切除,会造成电圈套器与电刀两种器械交替进出内镜,从而使更换器械无形中增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医用成本,加大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手术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包括手柄件,所述手柄件上连接有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所述手柄件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切除件连接,另一端与手柄件连接,所述第二切除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切除件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手柄件包括手柄、滑动把手和鞘管,所述滑动把手滑动安装在手柄上,所述鞘管连接在手柄上,所述第一切除件连接在鞘管上,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手柄内,并与滑动把手连接,这样设置,使通过滑动把手在手柄上移动,能够带动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分别工作,从而便于使用者分别使用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
进一步,所述手柄上连接有接电端,所述接电端与连接件连接,这样设置,能够使用外接电源对整个装置供电,从而通过连接件对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供电,使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能够对病变组织切除。
进一步,所述第一切除件包括切丝环,所述切丝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这样设置,使连接件在移动时,能够带动切丝环进出鞘管,从而形成电圈套,能够切除小于20mm的病变组织,同时,使第二切除件能够单独使用。
进一步,所述第二切除件包括保护垫和电刀体,所述保护垫安装在电刀体上,所述电刀体连接在第一切除件上,这样设置,使第二切除件能够用于切除大于20mm的病变组织。
进一步,所述电刀体包括电刀座、电刀柄和电刀,所述电刀座的一端具有空腔,所述电刀柄固定连接在电刀座上,所述电刀固定连接在电刀柄上,这样设置,一方面,便于电刀座与切丝环固定连接,从而使切丝环的移动能够带动电刀体移动,另一方面,使电刀的使用不会被切丝环影响。
进一步,所述保护垫为陶瓷垫,所述陶瓷垫同轴线安装在电刀体上,这样设置,使电刀体在使用时,不会对不需要切除的部位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穿设在手柄件内,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第一切除件固定连接,这样设置,通过在手柄上移动滑动把手,滑动把手带动牵引绳移动,从而能够控制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的分别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鞘管内连接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手柄内设置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第一切除件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把手连接,使滑动把手的移动能够控制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的移动,从而能够分别控制通过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的工作,使只采用一种器械,能够实现对大于20mm以及小于20mm的病变组织的切除,从而不必更换器械,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医用成本,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进而降低了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中第二切除件与第一切除件的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中电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中保护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手柄1、滑动把手2、接电端3、鞘管4、牵引绳5、切丝环6、保护垫7、电刀体8、电刀座81、电刀柄82、电刀8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功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的具体含义,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包括手柄件,手柄件上连接有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所述手柄件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切除件连接,另一端与手柄件连接,所述第二切除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切除件上。通过手柄件、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的设置,使只采用一种器械,能够实现对大于20mm以及小于20mm的病变组织的切除,而不必更换器械,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医用成本,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进而降低了手术风险。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手柄件包括手柄1、滑动把手2和鞘管4,滑动把手2滑动安装在手柄1上,鞘管4固定连接在手柄1左侧。手柄1上连接有接电端3,接电端3与连接件连接,用于外接电源,从而使连接件、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能够通电。第一切除件连接在鞘管4上,连接件安装在手柄1内,并与滑动把手2连接,当滑动把手2在手柄1上移动时,通过连接件,能够带动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移动,从而使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分别工作;当接电端3连通外界的电源时,第一切除件能够实现对小于等于20mm的病变组织切除,第二切除组件能够实现对大于20mm的病变组织切除。
本实施例中,滑动把手2的中部为滑套,两侧为手持部,手持部通过焊接、熔接或一体铸造的方式成型在滑套的两侧,便于滑动把手2的使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件包括牵引绳5,牵引绳5穿设在手柄1和鞘管4内。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焊接在滑动把手2上,另一端与第一切除件固定连接,通过在手柄1上移动滑动把手2,滑动把手2能够带动牵引绳5移动,从而能够控制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牵引绳5为钢丝绳,接电端3与钢丝绳固定焊接,使牵引绳5能够导电,从而使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能够导电。
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手柄1上具有U形槽,手柄1与U形槽一体注塑成型,U形槽的底部与鞘管4连通,且位于同一平面上,牵引绳5位于U形槽的底部,且接电端3同样位于U形槽内,避免影响接电端3的使用。接电端3优选为带有插头的线束,便于外接电源。本实施例中,牵引绳5与U形槽的顶部距离大于8mm,使牵引绳5与手柄1表面超过牵引绳5爬电的距离,从而形成安全距离,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切除件包括切丝环6,切丝环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牵引绳5的末端。本实施例中,切丝环6为柔性钢丝,柔性钢丝的两端通过压接和焊接与牵引绳5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利于提升柔性钢丝和牵引绳5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导电性能。通过选用柔性钢丝,当切丝环6在使用时,通过滑动把手2向左带动牵引绳5移动,牵引绳5带动切丝环6移动,在鞘管4外形成一个套圈,从而能够在通电的情况下,用于切除小于等于20mm的病变组织;当切丝环6在不使用时,通过滑动把手2向右带动牵引绳5移动,切丝环6收纳在鞘管4内,从而使第二切除件与鞘管4的末端相抵,便于第二切除件的使用。
如图4-5所示,第二切除件包括保护垫7和电刀体8,保护垫7安装在电刀体8上,电刀体8固定连接在切丝环6上。本实施例中,保护垫7优选为陶瓷垫,陶瓷垫过盈装配在电刀体8上,用于降低对不需要切除的部位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电刀体8包括电刀座81、电刀柄82和电刀83,电刀座81的一端具有空腔,切丝环6的一端压接成连接端,连接端伸入空腔内,并通过压接,将电刀座81与切丝环6固定连接,从而使电刀体8能够导电,且不会松动。电刀柄82固定连接在电刀座81上,电刀83固定连接在电刀柄82上。当需要使用电刀83切除大于20mm的病变组织时,通过将滑动把手2在手柄1上向右侧移动,使切丝环6全部收纳在鞘管4内,从而使陶瓷垫的一侧与鞘管的末端相抵,并将电刀83暴露在外,便于电刀83的受力,通过接电端3外接的电源,使电刀83通电,从而能够对大于20mm的病变组织进行切除。
本实施例中,电刀座81、电刀柄82和电刀83可通过导电金属一体压铸成型,也可以通过将电刀柄82焊接在电刀座81上,电刀83焊接在电刀柄82上,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件,所述手柄件上连接有第一切除件和第二切除件,所述手柄件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切除件连接,另一端与手柄件连接,所述第二切除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切除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件包括手柄(1)、滑动把手(2)和鞘管(4),所述滑动把手(2)滑动安装在手柄(1)上,所述鞘管(4)连接在手柄(1)上,所述第一切除件连接在鞘管(4)上,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手柄(1)内,并与滑动把手(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上连接有接电端(3),所述接电端(3)与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除件包括切丝环(6),所述切丝环(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除件包括保护垫(7)和电刀体(8),所述保护垫(7)安装在电刀体(8)上,所述电刀体(8)连接在第一切除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刀体(8)包括电刀座(81)、电刀柄(82)和电刀(83),所述电刀座(81)的一端具有空腔,所述电刀柄(82)固定连接在电刀座(81)上,所述电刀(83)固定连接在电刀柄(8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垫(7)为陶瓷垫,所述陶瓷垫同轴线安装在电刀体(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穿设在手柄件内,所述牵引绳(5)的一端与第一切除件固定连接。
CN202222644515.8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Active CN218943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4515.8U CN21894349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4515.8U CN21894349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3496U true CN218943496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44515.8U Active CN218943496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3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18975B1 (en) Biopsy sampler
US9517101B2 (en) Monopolar RF-surgical snares
EP1728462A2 (en) Instrument for endoscope and instrument system for endoscope
EP1870052B1 (en) High frequency operation device
EP2572666B1 (en) Instrument for endoscopic treatment
EP2548527B1 (en) Endoscopic treatment device
EP0562195A1 (en) Monopolar polypectomy snare with coagulation electrode
JP4653136B2 (ja) 剥離用処置具とレゼクトスコープ
EP1994904A1 (en) High frequency surgical instrument
CN105395251A (zh) 一种内镜用高频电刀
US20130197515A1 (en) Endoscopic instrument having a cutting tool
CN105188507A (zh) 内窥镜处理系统
CN103110457A (zh) 一种黏膜分离刀
CN106456146B (zh) 内窥镜用粘膜提起器具及内窥镜处置系统
US20220022956A1 (en) Endoscope snare
CN218943496U (zh)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切割组件
JP2009254650A (ja) 高周波処置具
CN115778521A (zh) 一种配合内窥镜使用的组合器械
CN109350187A (zh) Esd剥离套切器
CN215349414U (zh) 一种高频切开刀
CN205234632U (zh) 一种内镜用高频电刀
CN112790856B (zh) 一次性使用带有注射针的粘膜切开刀及使用方法
JP2008295905A (ja) 内視鏡用モノポーラ型高周波ナイフ
CN216876574U (zh) 一种带光纤通道的高频切开刀
CN212234668U (zh) 一种内窥镜用切开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