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6207U -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6207U
CN218926207U CN202223126707.6U CN202223126707U CN218926207U CN 218926207 U CN218926207 U CN 218926207U CN 202223126707 U CN202223126707 U CN 202223126707U CN 218926207 U CN218926207 U CN 218926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heating
pot
pan
lead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67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朋
倪瑞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Bao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Bao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Bao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Bao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67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6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6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6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电池加工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包括铅锅及集中加热部,所述铅锅顶部开口设置,该铅锅内承载液态铅,且该铅锅的底部设置有凹陷的所述集中加热部,该集中加热部对所述铅锅内的液态铅进行加热保温,通过在铅锅的底部设置集中加热部,利用集中加热部对铅锅中心部位进行持续的加热保温,进而辐射整个铅锅,并且集中加热部采用绕设的磁感应线圈的感应加热方式对铅锅内的液态铅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能耗低,且保温效果长久。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电池加工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极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由硫酸溶液组成的一种蓄电池,由于铅酸蓄电池质量稳定可靠、寿命长、安全性能高以及维护简单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设备,在进行生产时,需要使用到一组大大的铅锅,铅锅通过加热对铅块进行热熔,使得铅块熔化形成液态铅,液态铅再冷却形成铅酸蓄电池的汇流排,而这一生产过程中,铅锅需要始终对液态铅进行加热保温,现有的铅锅均是通过电加热管进行持续加热保温的,因此,能耗特别的大,并且在寒冷的冬天,铅锅启动时特别的慢,极大的拖延了生产效率。
在专利号为CN201320415569.5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组合型集中供铅铸板机铅锅,包括:加料区铅锅、回料区铅锅、工作区铅锅、双层搅拌装置,所述加料区铅锅和回料区铅锅通过加料区铅锅连通管和回料区铅锅连通管与工作区铅锅连通;所述加料区铅锅内安装有液位报警装置,回料区铅锅上部安装有废料压入装置,工作区铅锅内安装有双层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将集中供铅铸板机铅锅分为加料区、回料区和工作区,加料区和回料区采用低温,工作区采用高温,同时工作区带有双层搅拌装置,有效减少了合金的烧损、偏析,减少了工作区铅锅的温度波动,保证了浇铸板栅合金内部元素的均匀性,从而保障板栅的耐腐性,进而保障电池的使用寿命。
虽然上述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组合型集中供铅铸板机铅锅,但是该铅锅结构复杂,并且并无法达到节能减排、有效保温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保温铅锅,通过在铅锅的底部设置集中加热部,利用集中加热部对铅锅中心部位进行持续的加热保温,进而辐射整个铅锅,并且集中加热部采用绕设的磁感应线圈的感应加热方式对铅锅内的液态铅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能耗低,且保温效果长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包括:
铅锅及集中加热部;
所述铅锅顶部开口设置,该铅锅的熔腔内承载液态铅,且该铅锅上设置有集中加热部,该集中加热部通过热传导的依次对所述铅锅、液态铅进行加热。
作为改进,所述铅锅的底部设置有凹陷的加热筒,该加热筒处设置所述集中加热部。
作为改进,所述集中加热部为螺旋绕设于所述加热筒外部的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为磁感加热线圈。
作为改进,所述铅锅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元件。
作为改进,所述保温元件为旋涡状的感应加热线圈。
作为改进,所述铅锅内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所述铅锅划分为熔铅区及存铅区,所述熔铅区与所述存铅区的底部通过连通孔连通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集中加热部位于所述存铅区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熔铅区熔化的液态铅通过所述连通孔流动至所述集中加热部处加热后存储于所述存铅区内。
作为改进,所述铅锅的顶部设置有辅助加热管元件。
作为改进,铅锅支撑件,所述铅锅支撑件安装于所述铅锅的底部四周,该铅锅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铅锅。
作为改进,所述铅锅支撑件呈工字型设置,该铅锅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及连接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铅锅底部同一侧边的两端处,所述连接板连接两组的所述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铅锅的底部设置集中加热部,利用集中加热部对铅锅中心部位进行持续的加热保温,进而辐射整个铅锅,并且集中加热部采用绕设的磁感应线圈的感应加热方式对铅锅内的液态铅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能耗低,且保温效果长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熔铅区内加入铅块,利用隔板的阻挡,可以有效的避免存铅区的铅液面出现波动,保证了存铅区的稳定,使得每次铸焊模具进入存铅区盛取铅液时,都能很好的保证盛取的铅液量;
(3)本实用新型熔铅区熔化的液态铅通过连通孔进入到存铅区内,而在流动过程中,液态铅经过集中加热部的上方,通过集中加热部对液态铅进行加热,且加热过程中,液态铅由于热量向上的原因,向上涌动,形成了循环流转的加热保温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加热保温效果好、节能减排、启动速度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铅酸电池加工机械结构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铅锅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包括:
铅锅1及集中加热部2;
所述铅锅1顶部开口设置,该铅锅1熔腔内承载液态铅,且该铅锅1上设置有集中加热部2,该集中加热部2通过热传导的依次对所述铅锅1、液态铅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铅锅1的底部设置有凹陷的加热筒10,该加热筒10处设置所述集中加热部2。
进一步的,所述集中加热部2为螺旋绕设于所述加热筒10外部的加热元件21,该加热元件21为磁感加热线圈。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利用加热元件21的电磁感应加热,就足以在几分钟内将铅锅升温至工作需要的400-500℃,加热快,能耗低,且集中加热部2的设置方式,使得液态铅,在集中加热部2处通过热量的传导形成涌动,辐射整个铅锅,对铅锅进行保温。
其中,所述铅锅1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元件11。
具体的,所述保温元件11为旋涡状的感应加热线圈,旋涡状的感应加热线圈用于对铅锅1的底部进行加热保温,并且保温元件11可以选择开启,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就可以关闭保温元件11,而在寒冷的冬季,保温元件11则开启,用于提高额外的保温热量。
此外,所述铅锅1内设置有隔板12,该隔板12将所述铅锅1划分为熔铅区13及存铅区14,所述熔铅区13与所述存铅区14的底部通过连通孔15连通设置。
并且,所述集中加热部2位于所述存铅区14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熔铅区13熔化的液态铅通过所述连通孔15流动至所述集中加热部2处加热后存储于所述存铅区14内。
更为优选的,所述铅锅1的顶部设置有辅助加热管元件4,辅助加热管元件4采用的普通的电加热管,利用电加热管作为铅锅启动时的热量补充,以及在极其低温环境下的保温热量补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铅锅支撑件3,所述铅锅支撑件3安装于所述铅锅1的底部四周,该铅锅支撑件3用于支撑所述铅锅1。
具体的,所述铅锅支撑件3呈工字型设置,该铅锅支撑件3包括支撑板31及连接板32,所述支撑板31设置于所述铅锅1底部同一侧边的两端处,所述连接板32连接两组的所述支撑板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铅锅(1)及集中加热部(2);
所述铅锅(1)顶部开口设置,该铅锅(1)熔腔内承载液态铅,且该铅锅(1)上设置有集中加热部(2),该集中加热部(2)通过热传导的依次对所述铅锅(1)、液态铅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铅锅(1)的底部设置有凹陷的加热筒(10),该加热筒(10)处设置所述集中加热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加热部(2)为螺旋绕设于所述加热筒(10)外部的加热元件(21),该加热元件(21)为磁感加热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铅锅(1)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元件(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元件(11)为旋涡状的感应加热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铅锅(1)内设置有隔板(12),该隔板(12)将所述铅锅(1)划分为熔铅区(13)及存铅区(14),所述熔铅区(13)与所述存铅区(14)的底部通过连通孔(15)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加热部(2)位于所述存铅区(14)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熔铅区(13)熔化的液态铅通过所述连通孔(15)流动至所述集中加热部(2)处加热后存储于所述存铅区(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铅锅(1)的顶部设置有辅助加热管元件(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铅锅支撑件(3),所述铅锅支撑件(3)安装于所述铅锅(1)的底部四周,该铅锅支撑件(3)用于支撑所述铅锅(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热保温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铅锅支撑件(3)呈工字型设置,该铅锅支撑件(3)包括支撑板(31)及连接板(32),所述支撑板(31)设置于所述铅锅(1)底部同一侧边的两端处,所述连接板(32)连接两组的所述支撑板(31)。
CN202223126707.6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Active CN218926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6707.6U CN218926207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6707.6U CN218926207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6207U true CN218926207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8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6707.6U Active CN218926207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6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36970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CN104124492A (zh)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3100025U (zh) 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水蓄冷装置
CN216054908U (zh)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的浸没式换热系统
CN108923101B (zh) 一种新型相变热管理动力电池模组
CN204407448U (zh) 浸液式电池箱温度控制系统
CN109301391A (zh) 一种液体浸没冷却式汽车动力电池组
CN209029507U (zh) 一种均流液体冷却式汽车动力电池组
CN218926207U (zh) 一种加热保温铅锅
CN11012056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
CN207338564U (zh) 电池相变温控内芯热管理系统
CN209029506U (zh) 一种液体浸没冷却式汽车动力电池组
CN114784418B (zh) 浸没式电池包与电动汽车
CN216597749U (zh)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2571098U (zh) 一种蓄电池恒温水浴化成设备
CN113414375B (zh) 一种铅酸电池板栅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及方法
CN215118967U (zh) 一种侧置散热器热管理系统并带有冷启动的燃料电池
CN109326753A (zh) 电池模组
CN208787507U (zh) 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
CN21024567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温控装置
CN207474608U (zh) 铅酸蓄电池用熔铸焊加工装置
CN204045700U (zh)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08811064U (zh) 一种铸焊汇流排模具的分区冷却装置
CN206379438U (zh) 一种积木式电动汽车锂电池
CN210450916U (zh) 一种防极柱冷纹套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