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3681U - 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3681U
CN218923681U CN202221525891.9U CN202221525891U CN218923681U CN 218923681 U CN218923681 U CN 218923681U CN 202221525891 U CN202221525891 U CN 202221525891U CN 218923681 U CN218923681 U CN 218923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rocker arm
pulley block
hinged
examp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258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利伟
卢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5258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3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3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3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阻力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定滑轮组;摇臂,摇臂的一端与基座铰接,摇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滑轮组,摇臂的侧面设置有阻力件;拉绳,拉绳的中部缠绕于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之间;设置于摇臂侧面的阻力源,阻力源的一端与基座铰链连接,阻力源的另一端与阻力件铰接。该力量训练设备包括上述的阻力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阻力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力量训练器材上,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和振动,成本低适用与居家健身使用;本实用新型阻力源与摇臂铰接,基于杠杆原理,能够提供更好的力量训练阻力作用,可以适应不同强度的力量训练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健身锻炼的需求越来越强,而居家健身也逐步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主流,对于热爱力量训练的健身者来讲,选择一台适合家庭健身的力量训练器材很重要。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力量训练器材主要是以配重铁块作为力量阻力源,这类器材虽然能够进行各种肌肉力量的训练,但过于笨重且成本较高,占地空间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配重铁块的相互碰撞还会产生噪音和振动,不适于家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家庭使用的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力装置,包括:
基座:
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定滑轮组;
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滑轮组,所述摇臂的侧面设置有阻力件;
拉绳,所述拉绳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动滑轮组和所述定滑轮组之间;
设置于所述摇臂侧面的阻力源,所述阻力源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铰链连接,所述阻力源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件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力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力量训练器材上,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和振动,成本低适用与居家健身使用;本实用新型阻力源与摇臂铰接,基于杠杆原理,能够提供更好的力量训练阻力作用,可以适应不同强度的力量训练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拉绳端部的引导轮组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引导轮组件能够对拉绳的端部起到引导作用,有利于通过牵伸拉绳的端部实现力量训练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轮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轮,所述第一引导轮和所述第二引导轮均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引导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引导轮的轴线夹角设置,所述拉绳的端部绕过所述第一引导轮和所述第二引导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引导轮配合第二引导轮能够对拉绳的端部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阻力源为牵引式气弹簧、自由型气弹簧、拉力弹簧和弹力绳中的任意一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牵引式气弹簧、自由型气弹簧、拉力弹簧和弹力绳作为阻力源能够为摇臂的摆动提供阻力,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阻力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阻力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阻力件与所述摇臂固定连接,所述阻力源的一端通过快拆件与任一的所述阻力件铰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阻力源通过快拆件与任一的阻力件铰接,可以根据所需阻力的强度人工调节阻力源和摇臂之间阻力点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阻力件与所述摇臂滑动连接,所述摇臂上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阻力件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动力机构能够传动阻力件位移,可以调节阻力源作用在摇臂上的阻力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上设置有滑座,所述阻力件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座使得阻力件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位移,同时起到阻力传导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上平行设置有导向杆,所述阻力件上对应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导向孔,所述阻力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杆能够对阻力件在动力结构的作用下的位移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摇臂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摇臂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阻力件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丝杆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阻力件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丝杆传动阻力件位移,位移精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主动同步轮、从动同步轮、同步电机和同步带,所述主动同步轮和所述从动同步轮均与所述摇臂转动连接,所述主动同步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与所述从动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同步电机固定于所述摇臂上,所述同步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阻力件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同步带的回转移动能够传动阻力件位移,位移精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和摆杆电机,所述摆杆电机的固定于所述摇臂上,所述摆杆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件铰接,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件铰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摆动电机能够通过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传动阻力件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阻力件位移的位移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阻力件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传感器为电位式位移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位式位移传感器能够更好的检测阻力件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动力机构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器能够收集处理位移传感器的位置信息,通过动力机构可传动阻力件调节位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一种力量训练设备,包括上述的阻力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阻力装置的力量训练设备,能够提供健身阻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力装置调整阻力件位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基座;20、定滑轮组;30、摇臂;40、动滑轮组;50、阻力件;60、拉绳;70、阻力源;80、引导轮组件;801、第一引导轮;802、第二引导轮;901、导向杆;902、滑座;903、位移传感器;100、动力机构;1001、驱动电机;1002、丝杆;1003、主动同步轮;1004、从动同步轮;1005、同步带;1006、同步电机;1007、摆杆电机;1008、第一摆动件;1009、第二摆动件;110、快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力装置,包括:基座10,本实施例中,基座10为方形的槽状结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根据相对底板的左、右、上和下方位设置,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均与底板垂直设置,并一体加工成型为方形的槽状结构。
在一些实例中,与底板相对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周向边缘与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容纳动滑轮组40、摇臂30和阻力源70的工作空间,该顶板可作为运动健身过程受力的支撑结构,该顶板也可作为防护动滑轮组40、摇臂30和阻力源70不受干扰的防护结构;在一些实例中,不干扰向拉绳60提供阻力作用的情况下,底板与顶板之间可设置用于支撑顶板的支撑结构,如支撑柱或支撑台;在一些实例中,侧板与底板之间可设置加强筋;在一些实例中,基座10为方形的平板状结构。
设置于基座10上的定滑轮组20,本实施例中,定滑轮组20设置于基座10的右侧板的左侧,定滑轮组20与右侧板之间设置有定连接件,定连接件的一端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定滑轮组20的两端端部通过动滑轮轴与定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定滑轮轴与定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定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定滑轮组2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对缠绕的拉绳60限位,此方式限于拉绳60以单环缠绕的方式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在一些实例中,沿定滑轮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独立的设置有多个定滑轮,定滑轮通过轴承与定滑轮轴转动连接,此方式不限于拉绳60以成环缠绕的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拉绳60还可以以“8”字形的环绕方式缠绕于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之间,各独立的定滑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在一些实例中,为避免拉绳60从定位环槽内滑脱,定连接件朝向定滑轮组20的一侧可设置防脱板,防脱板的一侧与定连接件固定连接,防脱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定位环槽之间,并与定滑轮组20之间留缝设置。
在一些实例中,定滑轮组20通过连接件与底板或基座10的右侧固定连接,当然定滑轮组20与连接件转动连接,定滑轮组20的定滑轮轴与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摇臂30,摇臂30的一端与基座10铰接,摇臂3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滑轮组40,摇臂30的侧面设置有阻力件50;本实施例中,摇臂30的下端通过支点枢轴与下侧板铰接,在拉绳60的作用下,使得动滑轮组40与定滑轮组20相互靠近,摇臂30以支点枢轴为轴,其顶端由左至右摆动,在阻力源70作用下对拉绳60提供阻力作用;本实施例中,动滑轮组40通过动连接件与摇臂30的上端右侧壁固定连接,动滑轮组40通过动滑轮轴与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动滑轮轴与动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动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动滑轮组4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对缠绕的拉绳60限位,此方式限于拉绳60以单环缠绕的方式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在一些实例中,沿动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彼此独立的设置有多个动滑轮,动滑轮通过轴承与动滑轮轴转动连接,此方式不限于拉绳60成环缠绕的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拉绳60还可以以“8”字形的环绕方式缠绕于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之间,各独立的动滑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在一些实例中,为避免拉绳60从定位环槽内滑脱,动连接件朝向动滑轮组40的一侧可设置防脱板,防脱板的一侧与动连接件固定连接,防脱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定位环槽之间,并与动滑轮组40之间留缝设置。
拉绳60,拉绳60的中部缠绕于动滑轮组40和定滑轮组20之间,本实施例中,拉绳60的两个端部引出,使用时,拉绳60的两端受力,通过力传导,使得动滑轮组40与定滑轮组20相互靠近,摇臂30对动滑轮组40提供阻力。
在一些实例中,拉绳60的一端可与基座10固定连接,拉绳60的另一端缠绕动滑轮组40和定滑轮组20后引出并施力使用;在一些实例中,拉绳60优选为尼龙绳,在另一些实例中,拉绳60可选择为钢丝绳。
设置于摇臂30侧面的阻力源70,阻力源70的一端与基座10铰链连接,阻力源70的另一端与阻力件50铰接;本实施例中,阻力源70设置于摇臂30的左侧,阻力源70的左端与左侧板表面铰接,阻力源70的右端与阻力件50铰接,当拉绳60作用使得动滑轮组40靠近定滑轮组20时,阻力源70对摇臂30提供向左的阻力作用。
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可设置于摇臂30的右侧,阻力源70的右端与右侧板或下侧板铰接,阻力源70的左端与阻力件50铰接,总之,在摇臂30向右摆动时,阻力源70向摇臂30提供向左的阻力作用。
优选的,基座1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拉绳60端部的引导轮组件80,本实施例中,引导轮组件80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拉绳60的两个端部设置。
优选的,引导轮组件8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轮801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轮802,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均与基座10转动连接,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夹角设置,拉绳60的端部绕过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轮801与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基座10垂直设置,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与基座10平行设置,拉绳60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
优选的,阻力源70为牵引式气弹簧、自由型气弹簧、拉力弹簧和弹力绳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牵引式气弹簧,牵引式气弹簧包括气缸、活塞杆和密封活塞,在气缸内充入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密封活塞与气缸滑动密封连接,通过活塞杆牵引密封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进而提供阻力作用,当然牵引式气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压缩气弹簧,当然压缩气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右侧;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拉力弹簧,拉力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拉力弹簧提供向左的拉力作用作为摇臂30向右摆动的阻力;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弹力绳,弹力绳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弹力绳提供向左的弹力作用作为摇臂30向右摆动的阻力。
优选的,阻力件50与摇臂30滑动连接,摇臂30上设置有动力机构100,动力机构100与阻力件50传动连接。
优选的,摇臂30上平行设置有导向杆901,阻力件50上对应导向杆901设置有导向孔,阻力件50与导向杆901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导向杆901平行设置有两个,阻力件50与两个导向杆901滑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阻力件50的导向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
优选的,动力机构100包括驱动电机1001和丝杆1002,丝杆1002转动设置于摇臂30上,驱动电机1001固定于摇臂30上,驱动电机1001的输出端与丝杆1002的一端传动连接,阻力件50上设置有螺纹孔,丝杆1002通过螺纹孔与阻力件50传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驱动电机1001的输出端与丝杆10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驱动电机1001与丝杆1002之间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将驱动电机1001的高速、低扭矩的转动作用转化为低速、高扭矩的转动作用,传动丝杆1002转动;在一些实例中,驱动电机1001为可正转和反转的伺服电机;在一些实例中,阻力件50上固定设置有消隙螺母,消隙螺母与丝杆1002螺纹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摇臂3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安装座,导向杆901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丝杆1002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当然丝杆1002与安装座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摇臂30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阻力件50位移的位移传感器903。
优选的,位移传感器903为电位式位移传感器。
优选的,摇臂30上设置有控制器,位移传感器903和动力机构100均电连接控制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力量训练设备,包括上述的阻力装置;在一些实例中,力量训练设备具有稳定支撑和承载该阻力装置的机架,阻力装置固定在该机架上;在一些实例中,阻力装置制作为方形,并且其拉绳60的一端或两端上设置手柄,作为力量训练设备使用,将该力量阻力装置放置于地面上,并且在力量训练时,训练者站在该力量训练设备上,进行力量训练。
实施例2
如图1、2、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力装置,包括:基座10,本实施例中,基座10为方形的槽状结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根据相对底板的左、右、上和下方位设置,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均与底板垂直设置,并一体加工成型为方形的槽状结构。
在一些实例中,与底板相对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周向边缘与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容纳动滑轮组40、摇臂30和阻力源70的工作空间,该顶板可作为运动健身过程受力的支撑结构,该顶板也可作为防护动滑轮组40、摇臂30和阻力源70不受干扰的防护结构;在一些实例中,不干扰向拉绳60提供阻力作用的情况下,底板与顶板之间可设置用于支撑顶板的支撑结构,如支撑柱或支撑台;在一些实例中,侧板与底板之间可设置加强筋;在一些实例中,基座10为方形的平板状结构。
设置于基座10上的定滑轮组20,本实施例中,定滑轮组20设置于基座10的右侧板的左侧,定滑轮组20与右侧板之间设置有定连接件,定连接件的一端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定滑轮组20的两端端部通过动滑轮轴与定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定滑轮轴与定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定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定滑轮组2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对缠绕的拉绳60限位,此方式限于拉绳60以单环缠绕的方式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在一些实例中,沿定滑轮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独立的设置有多个定滑轮,定滑轮通过轴承与定滑轮轴转动连接,此方式不限于拉绳60以成环缠绕的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拉绳60还可以以“8”字形的环绕方式缠绕于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之间,各独立的定滑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在一些实例中,为避免拉绳60从定位环槽内滑脱,定连接件朝向定滑轮组20的一侧可设置防脱板,防脱板的一侧与定连接件固定连接,防脱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定位环槽之间,并与定滑轮组20之间留缝设置。
在一些实例中,定滑轮组20通过连接件与底板或基座10的右侧固定连接,当然定滑轮组20与连接件转动连接,定滑轮组20的定滑轮轴与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摇臂30,摇臂30的一端与基座10铰接,摇臂3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滑轮组40,摇臂30的侧面设置有阻力件50;本实施例中,摇臂30的下端通过支点枢轴与下侧板铰接,在拉绳60的作用下,使得动滑轮组40与定滑轮组20相互靠近,摇臂30以支点枢轴为轴,其顶端由左至右摆动,在阻力源70作用下对拉绳60提供阻力作用;本实施例中,动滑轮组40通过动连接件与摇臂30的上端右侧壁固定连接,动滑轮组40通过动滑轮轴与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动滑轮轴与动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动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动滑轮组4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对缠绕的拉绳60限位,此方式限于拉绳60以单环缠绕的方式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在一些实例中,沿动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彼此独立的设置有多个动滑轮,动滑轮通过轴承与动滑轮轴转动连接,此方式不限于拉绳60成环缠绕的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拉绳60还可以以“8”字形的环绕方式缠绕于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之间,各独立的动滑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在一些实例中,为避免拉绳60从定位环槽内滑脱,动连接件朝向动滑轮组40的一侧可设置防脱板,防脱板的一侧与动连接件固定连接,防脱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定位环槽之间,并与动滑轮组40之间留缝设置。
拉绳60,拉绳60的中部缠绕于动滑轮组40和定滑轮组20之间,本实施例中,拉绳60的两个端部引出,使用时,拉绳60的两端受力,通过力传导,使得动滑轮组40与定滑轮组20相互靠近,摇臂30对动滑轮组40提供阻力。
在一些实例中,拉绳60的一端可与基座10固定连接,拉绳60的另一端缠绕动滑轮组40和定滑轮组20后引出并施力使用;在一些实例中,拉绳60优选为尼龙绳,在另一些实例中,拉绳60可选择为钢丝绳。
设置于摇臂30侧面的阻力源70,阻力源70的一端与基座10铰链连接,阻力源70的另一端与阻力件50铰接;本实施例中,阻力源70设置于摇臂30的左侧,阻力源70的左端与左侧板表面铰接,阻力源70的右端与阻力件50铰接,当拉绳60作用使得动滑轮组40靠近定滑轮组20时,阻力源70对摇臂30提供向左的阻力作用。
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可设置于摇臂30的右侧,阻力源70的右端与右侧板或下侧板铰接,阻力源70的左端与阻力件50铰接,总之,在摇臂30向右摆动时,阻力源70向摇臂30提供向左的阻力作用。
优选的,基座1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拉绳60端部的引导轮组件80,本实施例中,引导轮组件80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拉绳60的两个端部设置。
优选的,引导轮组件8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轮801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轮802,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均与基座10转动连接,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夹角设置,拉绳60的端部绕过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轮801与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基座10垂直设置,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与基座10平行设置,拉绳60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
优选的,阻力源70为牵引式气弹簧、自由型气弹簧、拉力弹簧和弹力绳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牵引式气弹簧,牵引式气弹簧主要包括气缸、活塞杆和密封活塞,在气缸内充入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密封活塞与气缸滑动密封连接,通过活塞杆牵引密封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进而提供阻力作用,当然牵引式气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压缩气弹簧,当然压缩气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右侧;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拉力弹簧,拉力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拉力弹簧提供向左的拉力作用作为摇臂30向右摆动的阻力;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弹力绳,弹力绳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弹力绳提供向左的弹力作用作为摇臂30向右摆动的阻力。
优选的,阻力件50与摇臂30滑动连接,摇臂30上设置有动力机构100,动力机构100与阻力件50传动连接。
优选的,摇臂30上平行设置有导向杆901,阻力件50上对应导向杆901设置有导向孔,阻力件50与导向杆901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导向杆901平行设置有两个,阻力件50与两个导向杆901滑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阻力件50的导向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
优选的,动力机构100包括主动同步轮1003、从动同步轮1004、同步电机1006和同步带1005,主动同步轮1003和从动同步轮1004均与摇臂30转动连接,主动同步轮1003通过同步带1005与从动同步轮1004传动连接,同步电机1006固定于摇臂30上,同步电机1006的输出端与主动同步轮1003传动连接,阻力件50与同步带1005固定连接;在一些实例中,主动同步轮1003和从动同步轮1004与摇臂30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同步电机1006与主动同步轮1003之间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将同步电机1006的高度、低扭矩的转动作用转化为低速、高扭矩的转动作用,传动主动同步轮1003转动;在一些实例中,同步电机1006为可正转和反转的伺服电机。
优选的,摇臂30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阻力件50位移的位移传感器903。
优选的,位移传感器903为电位式位移传感器。
优选的,摇臂30上设置有控制器,位移传感器903和动力机构100均电连接控制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力量训练设备,包括上述的阻力装置;在一些实例中,力量训练设备具有稳定支撑和承载该阻力装置的机架,阻力装置固定在该机架上;在一些实例中,阻力装置制作为方形,并且其拉绳60的一端或两端上设置手柄,作为力量训练设备使用,将该力量阻力装置放置于地面上,并且在力量训练时,训练者站在该力量训练设备上,进行力量训练。
实施例3
如图1、5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力装置,包括:基座10,本实施例中,基座10为方形的槽状结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根据相对底板的左、右、上和下方位设置,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均与底板垂直设置,并一体加工成型为方形的槽状结构。
在一些实例中,与底板相对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周向边缘与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容纳动滑轮组40、摇臂30和阻力源70的工作空间,该顶板可作为运动健身过程受力的支撑结构,该顶板也可作为防护动滑轮组40、摇臂30和阻力源70不受干扰的防护结构;在一些实例中,不干扰向拉绳60提供阻力作用的情况下,底板与顶板之间可设置用于支撑顶板的支撑结构,如支撑柱或支撑台;在一些实例中,侧板与底板之间可设置加强筋;在一些实例中,基座10为方形的平板状结构。
设置于基座10上的定滑轮组20,本实施例中,定滑轮组20设置于基座10的右侧板的左侧,定滑轮组20与右侧板之间设置有定连接件,定连接件的一端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定滑轮组20的两端端部通过动滑轮轴与定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定滑轮轴与定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定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定滑轮组2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对缠绕的拉绳60限位,此方式限于拉绳60以单环缠绕的方式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在一些实例中,沿定滑轮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独立的设置有多个定滑轮,定滑轮通过轴承与定滑轮轴转动连接,此方式不限于拉绳60以成环缠绕的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拉绳60还可以以“8”字形的环绕方式缠绕于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之间,各独立的定滑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在一些实例中,为避免拉绳60从定位环槽内滑脱,定连接件朝向定滑轮组20的一侧可设置防脱板,防脱板的一侧与定连接件固定连接,防脱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定位环槽之间,并与定滑轮组20之间留缝设置。
在一些实例中,定滑轮组20通过连接件与底板或基座10的右侧固定连接,当然定滑轮组20与连接件转动连接,定滑轮组20的定滑轮轴与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摇臂30,摇臂30的一端与基座10铰接,摇臂3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滑轮组40,摇臂30的侧面设置有阻力件50;本实施例中,摇臂30的下端通过支点枢轴与下侧板铰接,在拉绳60的作用下,使得动滑轮组40与定滑轮组20相互靠近,摇臂30以支点枢轴为轴,其顶端由左至右摆动,在阻力源70作用下对拉绳60提供阻力作用;本实施例中,动滑轮组40通过动连接件与摇臂30的上端右侧壁固定连接,动滑轮组40通过动滑轮轴与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动滑轮轴与动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动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动滑轮组4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对缠绕的拉绳60限位,此方式限于拉绳60以单环缠绕的方式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在一些实例中,沿动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彼此独立的设置有多个动滑轮,动滑轮通过轴承与动滑轮轴转动连接,此方式不限于拉绳60成环缠绕的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拉绳60还可以以“8”字形的环绕方式缠绕于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之间,各独立的动滑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在一些实例中,为避免拉绳60从定位环槽内滑脱,动连接件朝向动滑轮组40的一侧可设置防脱板,防脱板的一侧与动连接件固定连接,防脱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定位环槽之间,并与动滑轮组40之间留缝设置。
拉绳60,拉绳60的中部缠绕于动滑轮组40和定滑轮组20之间,本实施例中,拉绳60的两个端部引出,使用时,拉绳60的两端受力,通过力传导,使得动滑轮组40与定滑轮组20相互靠近,摇臂30对动滑轮组40提供阻力。
在一些实例中,拉绳60的一端可与基座10固定连接,拉绳60的另一端缠绕动滑轮组40和定滑轮组20后引出并施力使用;在一些实例中,拉绳60优选为尼龙绳,在另一些实例中,拉绳60可选择为钢丝绳。
设置于摇臂30侧面的阻力源70,阻力源70的一端与基座10铰链连接,阻力源70的另一端与阻力件50铰接;本实施例中,阻力源70设置于摇臂30的左侧,阻力源70的左端与左侧板表面铰接,阻力源70的右端与阻力件50铰接,当拉绳60作用使得动滑轮组40靠近定滑轮组20时,阻力源70对摇臂30提供向左的阻力作用。
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可设置于摇臂30的右侧,阻力源70的右端与右侧板或下侧板铰接,阻力源70的左端与阻力件50铰接,总之,在摇臂30向右摆动时,阻力源70向摇臂30提供向左的阻力作用。
优选的,基座1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拉绳60端部的引导轮组件80,本实施例中,引导轮组件80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拉绳60的两个端部设置。
优选的,引导轮组件8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轮801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轮802,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均与基座10转动连接,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夹角设置,拉绳60的端部绕过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轮801与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基座10垂直设置,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与基座10平行设置,拉绳60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
优选的,阻力源70为牵引式气弹簧、压缩气弹簧、拉力弹簧和弹力绳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牵引式气弹簧,牵引式气弹簧主要包括气缸、活塞杆和密封活塞,在气缸内充入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密封活塞与气缸滑动密封连接,通过活塞杆牵引密封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进而提供阻力作用,当然牵引式气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压缩气弹簧,当然压缩气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右侧;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拉力弹簧,拉力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拉力弹簧提供向左的拉力作用作为摇臂30向右摆动的阻力;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弹力绳,弹力绳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弹力绳提供向左的弹力作用作为摇臂30向右摆动的阻力。
优选的,阻力件50与摇臂30滑动连接,摇臂30上设置有动力机构100,动力机构100与阻力件50传动连接。
优选的,摇臂30上设置有滑座902,阻力件50与滑座902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滑座902为截面为T形,阻力件50朝向滑座902的一侧设置T形缺口,阻力件50通过T形缺口卡设与滑座902外侧,并且阻力件50与滑座滑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阻力件50与滑座902之间可设置滚珠或滚轮,当然滚珠可以是球形或圆柱形。
优选的,动力机构100包括第一摆动件1008、第二摆动件1009和摆杆电机1007,摆杆电机1007的固定于摇臂30上,摆杆电机1007的输出端与第一摆动件1008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摆动件1008的另一端与第二摆动件1009铰接,第二摆动件1009的另一端与阻力件50铰接。
优选的,摇臂30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阻力件50位移的位移传感器903。
优选的,位移传感器903为电位式位移传感器。
优选的,摇臂30上设置有控制器,位移传感器903和动力机构100均电连接控制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力量训练设备,包括上述的阻力装置;在一些实例中,力量训练设备具有稳定支撑和承载该阻力装置的机架,阻力装置固定在该机架上;在一些实例中,阻力装置制作为方形,并且其拉绳60的一端或两端上设置手柄,作为力量训练设备使用,将该力量阻力装置放置于地面上,并且在力量训练时,训练者站在该力量训练设备上,进行力量训练。
实施例4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力装置,包括:基座10,本实施例中,基座10为方形的槽状结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根据相对底板的左、右、上和下方位设置,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均与底板垂直设置,并一体加工成型为方形的槽状结构。
在一些实例中,与底板相对设置有顶板,顶板的周向边缘与左侧板、右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容纳动滑轮组40、摇臂30和阻力源70的工作空间,该顶板可作为运动健身过程受力的支撑结构,该顶板也可作为防护动滑轮组40、摇臂30和阻力源70不受干扰的防护结构;在一些实例中,不干扰向拉绳60提供阻力作用的情况下,底板与顶板之间可设置用于支撑顶板的支撑结构,如支撑柱或支撑台;在一些实例中,侧板与底板之间可设置加强筋;在一些实例中,基座10为方形的平板状结构。
设置于基座10上的定滑轮组20,本实施例中,定滑轮组20设置于基座10的右侧板的左侧,定滑轮组20与右侧板之间设置有定连接件,定连接件的一端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定滑轮组20的两端端部通过动滑轮轴与定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定滑轮轴与定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定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定滑轮组2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对缠绕的拉绳60限位,此方式限于拉绳60以单环缠绕的方式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在一些实例中,沿定滑轮轴的轴线方向上彼此独立的设置有多个定滑轮,定滑轮通过轴承与定滑轮轴转动连接,此方式不限于拉绳60以成环缠绕的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拉绳60还可以以“8”字形的环绕方式缠绕于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之间,各独立的定滑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在一些实例中,为避免拉绳60从定位环槽内滑脱,定连接件朝向定滑轮组20的一侧可设置防脱板,防脱板的一侧与定连接件固定连接,防脱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定位环槽之间,并与定滑轮组20之间留缝设置。
在一些实例中,定滑轮组20通过连接件与底板或基座10的右侧固定连接,当然定滑轮组20与连接件转动连接,定滑轮组20的定滑轮轴与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摇臂30,摇臂30的一端与基座10铰接,摇臂3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滑轮组40,摇臂30的侧面设置有阻力件50;本实施例中,摇臂30的下端通过支点枢轴与下侧板铰接,在拉绳60的作用下,使得动滑轮组40与定滑轮组20相互靠近,摇臂30以支点枢轴为轴,其顶端由左至右摆动,在阻力源70作用下对拉绳60提供阻力作用;本实施例中,动滑轮组40通过动连接件与摇臂30的上端右侧壁固定连接,动滑轮组40通过动滑轮轴与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动滑轮轴与动连接件之间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一些实例中,沿动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动滑轮组4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对缠绕的拉绳60限位,此方式限于拉绳60以单环缠绕的方式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在一些实例中,沿动滑轮轴的轴线方向彼此独立的设置有多个动滑轮,动滑轮通过轴承与动滑轮轴转动连接,此方式不限于拉绳60成环缠绕的连接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拉绳60还可以以“8”字形的环绕方式缠绕于定滑轮组20和动滑轮组40之间,各独立的动滑轮之间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反;在一些实例中,为避免拉绳60从定位环槽内滑脱,动连接件朝向动滑轮组40的一侧可设置防脱板,防脱板的一侧与动连接件固定连接,防脱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的定位环槽之间,并与动滑轮组40之间留缝设置。
拉绳60,拉绳60的中部缠绕于动滑轮组40和定滑轮组20之间,本实施例中,拉绳60的两个端部引出,使用时,拉绳60的两端受力,通过力传导,使得动滑轮组40与定滑轮组20相互靠近,摇臂30对动滑轮组40提供阻力。
在一些实例中,拉绳60的一端可与基座10固定连接,拉绳60的另一端缠绕动滑轮组40和定滑轮组20后引出并施力使用;在一些实例中,拉绳60优选为尼龙绳,在另一些实例中,拉绳60可选择为钢丝绳。
设置于摇臂30侧面的阻力源70,阻力源70的一端与基座10铰链连接,阻力源70的另一端与阻力件50铰接;本实施例中,阻力源70设置于摇臂30的左侧,阻力源70的左端与左侧板表面铰接,阻力源70的右端与阻力件50铰接,当拉绳60作用使得动滑轮组40靠近定滑轮组20时,阻力源70对摇臂30提供向左的阻力作用。
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可设置于摇臂30的右侧,阻力源70的右端与右侧板或下侧板铰接,阻力源70的左端与阻力件50铰接,总之,在摇臂30向右摆动时,阻力源70向摇臂30提供向左的阻力作用。
优选的,基座1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拉绳60端部的引导轮组件80,本实施例中,引导轮组件80设置有两组,分别对应拉绳60的两个端部设置。
优选的,引导轮组件8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轮801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轮802,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均与基座10转动连接,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夹角设置,拉绳60的端部绕过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轮801与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基座10垂直设置,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与基座10平行设置,拉绳60的端部依次绕过第一引导轮801和第二引导轮802。
优选的,阻力源70为牵引式气弹簧、自由型气弹簧、拉力弹簧和弹力绳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牵引式气弹簧,牵引式气弹簧包括气缸、活塞杆和密封活塞,在气缸内充入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密封活塞与气缸滑动密封连接,通过活塞杆牵引密封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进而提供阻力作用,当然牵引式气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压缩气弹簧,当然压缩气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右侧;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拉力弹簧,拉力弹簧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拉力弹簧提供向左的拉力作用作为摇臂30向右摆动的阻力;在一些实例中,阻力源70优选为弹力绳,弹力绳装设于摇臂30的左侧,弹力绳提供向左的弹力作用作为摇臂30向右摆动的阻力。
优选的,阻力件50设置有多个,多个阻力件50之间间隔设置,阻力件50与摇臂30固定连接,阻力源70的一端通过快拆件110与任一的阻力件50铰接;本实施例中,沿摇臂3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八个阻力件50,相邻阻力件50上设置有第一枢轴件,阻力源70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枢轴件,第一枢轴件和第二枢轴件通过快拆件110连接,当然该快拆件110可选为螺栓,第二枢轴件通过轴承与该螺栓的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力量训练设备,包括上述的阻力装置;在一些实例中,力量训练设备具有稳定支撑和承载该阻力装置的机架,阻力装置固定在该机架上;在一些实例中,阻力装置制作为方形,并且其拉绳60的一端或两端上设置手柄,作为力量训练设备使用,将该力量阻力装置放置于地面上,并且在力量训练时,训练者站在该力量训练设备上,进行力量训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
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的定滑轮组(20);
摇臂(30),所述摇臂(30)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0)铰接,所述摇臂(3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滑轮组(40),所述摇臂(30)的侧面设置有阻力件(50);
拉绳(60),所述拉绳(60)的中部缠绕于所述动滑轮组(40)和所述定滑轮组(20)之间;
设置于所述摇臂(30)侧面的阻力源(70),所述阻力源(70)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0)铰链连接,所述阻力源(70)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件(50)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拉绳(60)端部的引导轮组件(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组件(8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轮(801)和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轮(802),所述第一引导轮(801)和所述第二引导轮(802)均与所述基座(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引导轮(80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引导轮(802)的轴线夹角设置,所述拉绳(60)的端部绕过所述第一引导轮(801)和所述第二引导轮(8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源(70)为牵引式气弹簧、自由型气弹簧、拉力弹簧和弹力绳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件(5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阻力件(50)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阻力件(50)与所述摇臂(30)固定连接,所述阻力源(70)的一端通过快拆件(110)与任一的所述阻力件(50)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件(50)与所述摇臂(30)滑动连接,所述摇臂(30)上设置有动力机构(100),所述动力机构(100)与所述阻力件(50)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30)上设置有滑座(902),所述阻力件(50)与所述滑座(902)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30)上平行设置有导向杆(901),所述阻力件(50)上对应所述导向杆(901)设置有导向孔,所述阻力件(50)与所述导向杆(901)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00)包括驱动电机(1001)和丝杆(1002),所述丝杆(1002)转动设置于所述摇臂(30)上,所述驱动电机(1001)固定于所述摇臂(30)上,所述驱动电机(1001)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1002)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阻力件(50)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丝杆(1002)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阻力件(50)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00)包括主动同步轮(1003)、从动同步轮(1004)、同步电机(1006)和同步带(1005),所述主动同步轮(1003)和所述从动同步轮(1004)均与所述摇臂(30)转动连接,所述主动同步轮(1003)通过所述同步带(1005)与所述从动同步轮(1004)传动连接,所述同步电机(1006)固定于所述摇臂(30)上,所述同步电机(1006)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同步轮(1003)传动连接,所述阻力件(50)与所述同步带(1005)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00)包括第一摆动件(1008)、第二摆动件(1009)和摆杆电机(1007),所述摆杆电机(1007)的固定于所述摇臂(30)上,所述摆杆电机(100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摆动件(1008)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100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件(1009)铰接,所述第二摆动件(1009)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件(50)铰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30)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阻力件(50)位移的位移传感器(90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903)为电位式位移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阻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30)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位移传感器(903)和所述动力机构(100)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15.一种力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阻力装置。
CN202221525891.9U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Active CN218923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5891.9U CN218923681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5891.9U CN218923681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3681U true CN218923681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1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25891.9U Active CN218923681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3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220019A1 (en) Easy access stepper
CN203280999U (zh) 乒乓球发球机
CN104358848A (zh) 自动调节式钢丝绳张紧装置
EP1928562B1 (en) Training machine for strengthen training and rehabilitation
US5042798A (en) Upper body aerobic training machine
CN218923681U (zh) 一种阻力装置及力量训练设备
CN110917594B (zh) 一种啦啦操转体训练辅助装置及方法
CN209648148U (zh) 一种缸体加工固定装置
CN109771923B (zh) 滑冰机
US7699758B1 (en) Bi-directional exercise machine with different resistanc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CN108686361B (zh) 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机
CN201020195Y (zh) 双向扭矩可调摩擦式阻力器及其手腕训练器
CN218787911U (zh) 行星滚柱丝杠副简易寿命试验台
CN114618125B (zh) 一种田径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设备
CN116754199A (zh) 一种橡胶关节偏转-扭转刚度集成试验装置
CN110253500A (zh) 一种半挂车车轴弹簧钢板安装定位装置
CN214130151U (zh) 可调节多功能健身器材
CN105688370B (zh) 一种室内腿部锻炼器材
CN209696232U (zh) 滑冰机
CN111467749A (zh) 一种中置cvp无级变速器健身用自行车
CN209696153U (zh) 一种力量健身器械
CN109395312A (zh) 锻炼设备力源装置及锻炼设备
CN219265984U (zh) 一种治疗毯耐久性测试装置
CN220026024U (zh) 一种用于力量训练器的可调力量阻力装置
CN112891827B (zh) 一种儿童抬腿训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