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1920U - 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1920U
CN218921920U CN202223407328.4U CN202223407328U CN218921920U CN 218921920 U CN218921920 U CN 218921920U CN 202223407328 U CN202223407328 U CN 202223407328U CN 218921920 U CN218921920 U CN 218921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side walls
sleeves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73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4073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1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1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1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属于仪器包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包体以及开设在包体上的敞开口,包体的左右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内衬板,两个内衬板的相对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两个内衬板的相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第一伸缩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第二框架的左右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海绵块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本实用新型能够直观地将各个消防检测仪器展现出来,能够方便用户对检测仪器随取随拿,同时对仪器的收纳也十分方便,有效提升消防检测作业的开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背景技术
便携式单人消防监督仪器包,它功能全面,方便实用,只有普通公文包大小,里面配备有小巧式吹烟器、便携式消火栓静压测试接头、激光测距仪、照度计、手电、卷尺等常用检测设备,具备监督执法测试等多项功能检测,检测功能全面且操作简单,采集数据准确且迅速,基本满足常规防火监督检查需要。
便携式消防监督仪器包,可以有效提高消防监督执法的水平,同时也适合于一些社会企业单位平时进行消防自查、自检。通过使用便携式单人消防监督仪器包,经过消防专业人员的培训后,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防火巡查检查,有效保障了单位的消防安全。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在仪器包里去拿物品不够方便,因为仪器包的开口是一个不能够做到自然张开的拉链口,包内物品混杂,使用者无法直观地看到各个物品,需要人为去翻找,不能够做到快速随取随用,进而不利于快速开展消防监督监测作业。同时各类消防检测仪器的存放也缺乏合理的分类保护。
如何发明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旨在改善包内物品混杂,使用者无法直观地看到各个物品,不能够做到快速随取随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包括包体以及开设在包体上的敞开口,所述包体的左右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内衬板,两个所述内衬板的相对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两个所述内衬板的相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左右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内衬板相对侧壁上的两个第一套管,两个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框架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伸缩杆的顶端,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套管之间的相对距离。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套管的相对侧壁均贯穿开设有滑口,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相对的第一滑块的一端通过滑口延伸至第一套管的外部。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栓,所述第一插栓与第一套管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插栓远离第一套管的一端贯穿包体的相对侧壁并延伸至包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框架左右外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套管,两个所述第二套管的内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三框架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伸缩杆的顶端,所述第三框架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二套管之间的相对距离。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套管远离第二框架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插栓,所述第二插栓与第二套管的侧壁螺纹连接。
所述包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盖合敞开口的帆布盖,所述帆布盖的边缘与敞开口的边缘共同设置有拉链结构,所述包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敞开口、内衬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第一伸缩装置以及第二伸缩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在进行消防检测时,将敞开口完全打开,通过两个伸缩装置的伸缩调节,可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第三框架之间打开一定间隔,使得各个海绵块上存放的检测仪器能够直观地展现出来,能够方便用户对检测仪器随取随拿,同时对仪器的收纳也十分方便,有效提升消防检测作业的开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的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的图3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的图3中的B部分放大图。
图中:1、包体;2、敞开口;3、帆布盖;4、拉链结构;5、提拉把手;6、内衬板;7、第一框架;8、第一套管;9、第一滑块;10、第一伸缩杆;11、第二框架;12、第二套管;13、第二滑块;14、第二伸缩杆;15、第三框架;16、存储槽;17、第一插栓;18、第二插栓;19、海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包括包体1以及开设在包体1上的敞开口2,包体1的左右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内衬板6,两个内衬板6的相对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7,两个内衬板6的相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第一伸缩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11,第一伸缩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内衬板6相对侧壁上的两个第一套管8,两个第一套管8的内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两个第一滑块9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0,第二框架11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伸缩杆10的顶端,第二框架11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套管8之间的相对距离,保证第二框架11的上下滑动不会与第一套管8之间发生干涉。两个第一套管8的相对侧壁均贯穿开设有滑口,第一伸缩杆10远离相对的第一滑块9的一端通过滑口延伸至第一套管8的外部(如图2所示)。第一伸缩杆10采用L形设置(如图4所示)。其中一个第一套管8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栓17,第一插栓17与第一套管8的侧壁螺纹连接,第一插栓17远离第一套管8的一端贯穿包体1的相对侧壁并延伸至包体1的外部。第一插栓17在第一套管8上的贯穿位置距第一套管8的内顶部相对较近,但之间的间距能够容纳第一滑块9,使第一伸缩杆10能够尽可能的伸出。
第二框架11的左右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15,第二伸缩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框架11左右外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套管12,两个第二套管12的内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4,两第二伸缩杆14的顶端均贯穿相对的第二套管12的顶部延伸而出。第三框架15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伸缩杆14的顶端,第二伸缩杆14采用倒置的L形设置(如图1所示)。第三框架15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二套管12之间的相对距离,保证第三框架15相对于第二框架11的上下活动不会与第二套管12发生干涉。其中一个第二套管12远离第二框架1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插栓18,第二插栓18与第二套管12的侧壁螺纹连接,第二插栓18在第二套管12上的贯穿位置距第二套管12的内顶部相对较近,但之间的间距能够容纳第二滑块13,使第二伸缩杆14能够尽可能的伸出。
第一框架7、第二框架11、第三框架15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9,海绵块19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16。消防检测仪器可分类放置在不同的海绵块19上的存储槽16中,实现分类存放,同时可对各个仪器进行有效地缓冲保护,避免碰撞损坏。
参照图3-4,包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盖合敞开口2的帆布盖3,帆布盖3的边缘与敞开口2的边缘共同设置有拉链结构4。包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5。拉链结构4即传统的拉锁结构,将敞开口2与帆布盖3采用拉锁进行开合,使用相对柔软的包体1,开合方便。提拉把手5可方便使用者携带运输。
该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的工作原理:在包体1上开设一个贯穿多面的敞开口2,包体1上的敞开口2与帆布盖3之间通过拉链结构4进行连接,通过拉动拉链结构4来对敞开口2进行快速开合。当需要使用包体1内部的仪器时,将敞开口2打开,可托着敞开口2向上抬起,使得两个第一伸缩杆10底端的第一滑块9分别在两个第一套管8的内侧壁上向上滑动,第一伸缩杆10向上升起。当第一伸缩杆10底端的第一滑块9升至第一套管8的内顶部时,将第一插栓17向第一套管8内拧入,使第一插栓17的端部伸入第一套管8内,可对第一滑块9的底部进行支撑,防止第一滑块9自然下滑,进而可将第二框架11与第一框架7之间打开一定间隔,使得第一框架7中的海绵块19上存放的物品展现出来。然后再托着第三框架15向上抬起,可使两个第二滑块13在相对的第二套管12中上滑,第二伸缩杆14从第二套管12中升起。当第二滑块13上滑之第二套管12的内顶部时,将第二插栓18向第二套管12内拧入,使第二插栓18的端部伸入第二套管12内,可对第二滑块13的底部进行支撑,防止第二滑块13自然下滑,进而可将第三框架15与第二框架11之间打开一定间隔,使得第二框架11中的海绵块19上存放的物品展现出来。以此可将消防监督检测仪器合理分类并进行多层存放,在使用时,各仪器能够直观地展现出来,使用者取拿方便,有效提升消防检查作业的开展效率。当检测完成后,只需将各个消防仪器放置在对应的海绵块19上的存储槽16中,将第一插栓17与第二插栓18的端部分别从第一套管8与第二套管12中拧出,取消对第一滑块9与第二滑块13的支撑,可将第一伸缩杆10与第一套管8、第二伸缩杆14与第二套管12之间进行收缩,以此可将第三框架15、第二框架11以及第一框架7一并收入到包体1中,方便快速收纳消防监督仪器。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1)以及开设在包体(1)上的敞开口(2),所述包体(1)的左右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内衬板(6),两个所述内衬板(6)的相对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7),两个所述内衬板(6)的相对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11),所述第二框架(11)的左右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15),所述第一框架(7)、第二框架(11)、第三框架(15)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9),所述海绵块(19)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内衬板(6)相对侧壁上的两个第一套管(8),两个所述第一套管(8)的内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两个所述第一滑块(9)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0),所述第二框架(11)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伸缩杆(10)的顶端,所述第二框架(11)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套管(8)之间的相对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8)的相对侧壁均贯穿开设有滑口,所述第一伸缩杆(10)远离相对的第一滑块(9)的一端通过滑口延伸至第一套管(8)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套管(8)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栓(17),所述第一插栓(17)与第一套管(8)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插栓(17)远离第一套管(8)的一端贯穿包体(1)的相对侧壁并延伸至包体(1)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框架(11)左右外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套管(12),两个所述第二套管(12)的内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三框架(15)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伸缩杆(14)的顶端,所述第三框架(15)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二套管(12)之间的相对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套管(12)远离第二框架(1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插栓(18),所述第二插栓(18)与第二套管(12)的侧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盖合敞开口(2)的帆布盖(3),所述帆布盖(3)的边缘与敞开口(2)的边缘共同设置有拉链结构(4),所述包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提拉把手(5)。
CN202223407328.4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Active CN218921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7328.4U CN218921920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7328.4U CN218921920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1920U true CN218921920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4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7328.4U Active CN218921920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1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0463U (zh) 一种便携式野外土壤检测装置
CN218921920U (zh) 一种便携式单人仪器包
CN210487754U (zh) 一种便携式水质检测装置
CN204903219U (zh) 全天候绝缘油辅助取样装置
CN204445822U (zh) 一种卷轴式视力检测装置
CN205322298U (zh) 一种多功能眼科视力表
CN206840025U (zh) 一种汽车教学用实践操作台
CN206202357U (zh) 一种数学绘图工具用的储存架
CN211796512U (zh) 一种节能型抽血化验装置
CN201674153U (zh) 电力线路巡检专用包
CN212904466U (zh) 一种便携式数显拉开法附着力测试仪
CN114711525B (zh) 一种小面积卷筒式多存储易取绘笔的笔袋
CN205006150U (zh) 一种防水运动腰包
CN217586167U (zh) 一种漏气检测装置
CN217083958U (zh) 一种便携式稳定型光谱分析设备
CN210627833U (zh) 一种便携式思想政治宣传讲解装置
CN213918205U (zh) 一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用工具箱
CN204539245U (zh) 一种带有防尘塞式保护膜的移动设备
CN215492657U (zh) 一种食品检验检测用分层取样装置
CN212185516U (zh) 一种工程造价核算装置
CN202858141U (zh) 教学用具集中放置盒
CN208638545U (zh) 一种耳机收纳整理器
CN212207268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环境监测工具箱
CN207055086U (zh) 多功能野外工具箱
CN220448384U (zh) 一种采集分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