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3357U - 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3357U
CN218913357U CN202223196267.1U CN202223196267U CN218913357U CN 218913357 U CN218913357 U CN 218913357U CN 202223196267 U CN202223196267 U CN 202223196267U CN 218913357 U CN218913357 U CN 218913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hydraulic
starting
heat dissipat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62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962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3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3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3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包括连接管路、以及并联设置的散热支路和启动支路,所述散热支路以及所述启动支路均与液压油箱连通;所述散热支路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散热液压泵、散热电磁阀组、散热马达;所述启动支路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启动液压泵、启动电磁阀组和启动液压马达;所述启动电磁阀组与所述散热电磁阀组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系统将该散热电磁阀组与启动电磁阀组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使得散热支路与启动支路相连,当散热支路中的散热液压泵出现故障无法带动散热马达运转时,可利用启动支路中的启动液压泵即可继续驱动散热马达运转,设计简单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裂泵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压裂泵车是油田实施压裂酸化作用的关键设备,由底盘车及台装部分组成,由于其台装部分发动机(简称:台装发动机)功率较大,一般都以底盘车的柴油机为动力,通过一启动液压系统传动来启动台装发动机。台装发动机启动后,会由另一液压系统维持运行。如果要保持台装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散热系统是关键,现有的散热系统一般采用风冷式卧式复合散热器,其冷却介质包括发动机防冻液、机油、燃油传动箱润滑油、大泵润滑油等,该散热器是由散热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来驱动,如该散热液压系统出现问题,则台装发送机则无法正常运行,并进一步影响整台压裂泵车的正常工作。
而现有的压裂泵车的散热液压系统一般采用闭式系统(即液压油主要在液压泵及液压马达之间往复循环),该闭式系统抗污染能力差,一旦有污染物很难排出,因此,经常出现散热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无法工作而使得压裂泵车整车无法工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以解决因闭式散热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无法工作而使得压裂泵车整车无法工作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包括连接管路、以及并联设置的散热支路和启动支路,所述散热支路以及所述启动支路均与液压油箱连通;
所述散热支路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散热液压泵、散热电磁阀组、散热马达,所述散热液压泵用以与台装发动机连接,所述散热马达用以与散热器连接;
所述启动支路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启动液压泵、启动电磁阀组和启动液压马达,所述启动液压泵用以与底盘车发动机连接,所述启动液压马达用以与台装发动机连接;
所述启动电磁阀组与所述散热电磁阀组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启动电磁阀组包括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可切换的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启动支路连通,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的。
进一步,所述启动电磁阀组还包括第一溢流阀,所述启动支路上设有第一溢流管线,所述第一溢流阀位于所述第一溢流管线上。
进一步,所述散热电磁阀组包括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换向阀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进一步,所述散热电磁阀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所述散热支路上设有第二溢流管线,所述第二溢流阀位于所述第二溢流管线上。
进一步,所述散热电磁阀组还包括电磁比例阀和压力补偿阀,所述电磁比例阀位于所述散热支路上,所述压力补偿阀与所述电磁比例阀并联设置。
进一步,还设有与所述散热支路以及所述启动支路均连通的总油路,所述总油路上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液压油冷却器和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总油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进一步,所述启动液压泵与所述散热液压泵均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进一步,所述散热液压泵为负载敏感泵。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在散热支路中加入散热电磁阀组、在启动支路中加入启动电磁阀组,并将该散热电磁阀组与启动电磁阀组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使得散热支路与启动支路相连,当散热支路中的散热液压泵出现故障无法带动散热马达运转时,无需加设额外的备用液压泵,可利用启动支路中的启动液压泵、以及散热电磁阀组与启动电磁阀组的配合即可继续驱动散热马达运转,设计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裂泵车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00、启动支路;110、启动液压泵;120、启动电磁阀组;121、第一换向阀;122、第一溢流阀;130、启动液压马达;200、散热支路;210、散热液压泵;220、散热电磁阀组;221、第二换向阀;222、第二溢流阀;223、电磁比例阀;224、压力补偿阀;230、散热马达;300、连接管路;400、总油路;410、液压油冷却器;420、过滤器;500、液压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压裂泵车的启动液压系统仅在启动台装发动机时使用,而散热液压系统需要在台装发动机启动后运行,即其运行时间与压裂泵车的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运行时间较长,散热液压系统中容易产生污浊物,并影响液压泵的使用。
申请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可以将闭式的散热液压系统变为开式的散热液压系统,因启动液压系统与散热液压系统不会同时工作,可以通过将仅是驱动台装发动机启动的启动液压系统与该散热液压系统中的散热马达相连,当散热系统中的散热液压泵出现问题时,可以启用启动液压系统中的启动液压泵驱动散热马达。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包括连接管路300、以及并联设置的散热支路200和启动支路100,所述散热支路200以及所述启动支路100均与液压油箱500连通;
所述散热支路200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散热液压泵210、散热电磁阀组220、散热马达230,所述散热液压泵210用以与台装发动机连接,所述散热马达230用以与散热器连接;
所述启动支路100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启动液压泵110、启动电磁阀组120和启动液压马达130,所述启动液压泵110用以与底盘车发动机连接,所述启动液压马达130用以与台装发动机连接;
所述启动电磁阀组120与所述散热电磁阀组220通过所述连接管路300连接。
其中,散热支路200即对应背景技术中的散热液压系统或散热系统中的一部分,启动支路100即对应背景技术中的启动液压系统或启动液压系统中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的运行过程包括以下三种工况:
工况一(仅启动支路100运行):底盘车发动机带动启动液压泵110运转,液压油在启动支路100中经由启动电磁阀组120后驱动启动液压马达130运转,继而驱动台装发动机运转,待台装发动机启动运转后由另一液压系统供油继续驱动启动液压马达130运转,以使台装发动机持续运转。
工况二(仅散热支路200运行):待台装发动机运转后,台装发动机带动散热液压泵210运转,液压油在散热支路200中经由散热电磁阀组220后驱动散热马达230运转,继而驱动散热器运转,以对台装发动机进行散热。
工况三(启动支路100与散热支路200联合运行):待散热支路200出现故障(如散热液压泵210故障),利用底盘车发动机将启动液压泵110启动,并将散热电磁阀组220与启动电磁阀组120连通,由此启动支路100中的液压油经由连接管路300进入散热管路继续驱动散热器运转,以正常对台装发动机进行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启动支路100中的启动液压泵110仅是在驱动台装发动机启动时使用,而散热支路200中的散热液压泵210会在台装发动机运转过程中驱动散热器运转以对台装发动机进行散热降温,因此,该启动液压泵110与散热液压泵210不会在同时间使用,即,在散热液压泵210出现故障时,应用启动液压泵110继续驱动散热马达230运转是完全合理的。
本实施例中,在散热支路200中加入散热电磁阀组220、在启动支路100中加入启动电磁阀组120,并将该散热电磁阀组220与启动电磁阀组120通过连接管路300连接,使得散热支路200与启动支路100相连,当散热支路200中的散热液压泵210出现故障无法带动散热马达230运转时,无需加设额外的备用液压泵,可利用启动支路100中的启动液压泵110、以及散热电磁阀组220与启动电磁阀组120的配合即可继续驱动散热马达230运转,设计简单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电磁阀组120包括第一换向阀121,所述第一换向阀121包括可切换的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启动支路100连通,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连接管路300连通的。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路用以在上述工况一中的启动支路100上进行液压油的传输;第二通路用以在上述工况三中将启动支路100中的液压油经由连接管路300输送至散热支路200中。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一换向阀121可以为三位四通阀,该四通中的两通组合形成所述第一通路,还有两通组合形成所述第二通路,该三位四通阀可以根据要求对于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进行关断或开通,以配合工况一与工况三的运行及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电磁阀组120还包括第一溢流阀122,具体地,所述启动支路100上设有第一溢流管线,所述第一溢流阀122位于所述第一溢流管线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溢流管线与所述液压油箱500连通,即启动支路100中液压油油压较高时,第一溢流阀122开启,液压油经由第一溢流管线回流至液压油箱500中,以保护启动支路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电磁阀组220包括第二换向阀221,所述第二换向阀221与所述第一换向阀121通过所述连接管路300连通。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二换向阀221可以为两位三通阀,该三通中有两通组合形成与散热支路200连通的第三通路,用以在上述工况二中传输散热支路200上的液压油;还有两通组合形成连接所述连接管路300与散热支路200的第四通路,用以在上述工况三中将启动支路100中的液压油经由连接管路300、第四通路进入散热支路200中以驱动散热马达230运转。该两位三通阀可以根据要求对于第三通路及第四通路进行关断或开通,以配合工况二与工况三的运行及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电磁阀组220还包括第二溢流阀222,具体地,所述散热支路200上设有第二溢流管线,所述第二溢流阀222位于所述第二溢流管线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溢流管线与所述液压油箱500连通,即散热支路200中液压油油压较高时,第二溢流阀222开启,液压油经由第二溢流管线回流至液压油箱500中,以保护散热支路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电磁阀组220还包括电磁比例阀223和压力补偿阀224,所述电磁比例阀223位于所述散热支路200上,所述压力补偿阀224与所述电磁比例阀223并联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电磁比例阀223用以控制散热支路200内的液压油的流量,以对散热马达230的功率进行调整,不同功率的散热马达230可以实现散热器输出功率的调整,以对不同温度的台装发动机进行散热,节能环保,且实现了该散热支路200对散热器的智能化控制。
本实施例中压力补偿阀224与电磁比例阀223并联设置,主要为调节电磁比例阀223前后的散热支路200的压力,以实现稳流作用,且对散热支路200有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设有与所述散热支路200以及所述启动支路100均连通的总油路400,所述总油路400上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液压油冷却器410和过滤器420,所述总油路400与所述液压油箱50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散热支路200中除散热液压泵210会因染污物导致故障外,散热支路200的管线本身也会出现因污染物沉积出现的堵塞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为液压油在管线中流至液压油箱500的过程中会散热冷却,冷却后的液压油中会出现沉淀物等堵塞管线。因此,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总油路400上配合设置液压油冷却器410及过滤器420,其中液压油冷却器410可以为风扇或其他常规换热器等,经由液压油冷却器410冷却的液压油出现的沉淀物及液压油中存在的可能的其他污染物均会在过滤器420中过滤掉,以保护整个液压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液压泵210及所述启动液压泵110均与所述液压油箱500连通。即,液压油箱500、散热支路200、总油路400及液压油箱500会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液压油箱500、启动支路100、总油路400及液压油箱500也会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且各个支路中的溢流管线也会与该液压油箱500连通,实现液压油的多级利用及多级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液压泵210为负载敏感泵。负载敏感泵与所述电磁比例阀223及压力补偿阀224均连接,以同时感应散热支路200中压力和流量的需求,并使其中的柱塞泵对流量压力需求的变化做出正确响应,使得泵出口的压力与散热马达230入口之间的压差保持在设定阈值范围(如1.5~2MPa)内,在做到精准智能调节的同时保护散热支路200。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路、以及并联设置的散热支路和启动支路,所述散热支路以及所述启动支路均与液压油箱连通;
所述散热支路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散热液压泵、散热电磁阀组、散热马达,所述散热液压泵用以与台装发动机连接,所述散热马达用以与散热器连接;
所述启动支路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启动液压泵、启动电磁阀组和启动液压马达,所述启动液压泵用以与底盘车发动机连接,所述启动液压马达用以与台装发动机连接;
所述启动电磁阀组与所述散热电磁阀组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磁阀组包括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可切换的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启动支路连通,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磁阀组还包括第一溢流阀,所述启动支路上设有第一溢流管线,所述第一溢流阀位于所述第一溢流管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磁阀组包括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换向阀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磁阀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所述散热支路上设有第二溢流管线,所述第二溢流阀位于所述第二溢流管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磁阀组还包括电磁比例阀和压力补偿阀,所述电磁比例阀位于所述散热支路上,所述压力补偿阀与所述电磁比例阀并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所述散热支路以及所述启动支路均连通的总油路,所述总油路上在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上顺次设有液压油冷却器和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油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液压泵与所述散热液压泵均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压裂泵车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液压泵为负载敏感泵。
CN202223196267.1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Active CN218913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6267.1U CN21891335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6267.1U CN21891335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3357U true CN21891335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8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6267.1U Active CN21891335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3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66061C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6703967B (zh) 基于双冷却回路分体散热器的工程车辆温控系统及方法
EP2795078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oling of coolant in a cooling system in a vehicle
AU2018206712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08625970B (zh) 用于工程车辆的水冷散热系统及工程车辆
US10006334B2 (en) Hydraulic driven fan system
CN107989935B (zh) 一种水介质缓速器并联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US6158399A (en) Turbocharged engine cooling system with two-pass radiator
CN112303064B (zh) 一种柴油机及液压系统复合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8913357U (zh) 一种压裂泵车液压系统
WO2016022382A1 (en) Cooling system having pulsed fan control
US6712028B1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with water pump recirculation bypass control
CN204126716U (zh) 具有次级回路的液体冷却的内燃发动机
CN202369895U (zh) 一种散热系统、控制系统及双钢轮压路机
US10012227B2 (en) Fluid supply device
CN111749780A (zh) 集成电子水泵应用的发动机冷却集成结构
US5501184A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 common liquid supply for a liquid-cooled drive engine an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CN212671927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US6314921B1 (en) Turbocharged engine cooling system with two-pass radiator
CN109398061B (zh)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13749518U (zh) 一种液压过滤器低温试验系统
WO2006079178A1 (en) Hydraulic fluid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8416674U (zh) 智能温控风扇散热系统
CN106812581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增压式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3598318U (zh) 一种水车液压系统的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