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2966U -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2966U
CN218912966U CN202320191401.4U CN202320191401U CN218912966U CN 218912966 U CN218912966 U CN 218912966U CN 202320191401 U CN202320191401 U CN 202320191401U CN 218912966 U CN218912966 U CN 218912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tunnel
smoke
space
hyd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14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玲
王迅
杨鸿麟
苏谦
董敏琪
黄飞虎
王鑫
杨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yuan Chen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yuan Chen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yuan Chen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yuan Chen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14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2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2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2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涉及隧道火灾报警技术领域,其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有若干烟雾传感器,若干烟雾传感器均匀间隔设置在隧道的顶部,隧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消防基站;消防基站包括容纳消防栓的消防箱,消防箱通过横隔板划分为上空间和下空间,上空间设置有第一玻璃门,消防栓的栓头设置在上空间;下空间通过竖隔板划分为收纳消防用具的收纳空间和设置有喷射组件的喷射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烟雾传感器感应到火灾烟雾信息后,靠近该烟雾传感器的消防基站中的喷射组件喷射出片状的水隔层,水隔层能够将烟雾控制在隧道的一定范围内,避免火灾烟雾快速弥散在整个隧道中。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火灾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网络发展的需要,隧道作为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具有一些其他工程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地下隧道建设的规模与数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然而在隧道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火灾隐患,对隧道中行车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火灾发生后,火源点产生的浓烟会迅速弥散至整个隧道,浓烟的高温和容易使人窒息是火灾发生后,人员受伤的主要原因,并且浓烟严重影响人员的视线,使隧道中的人员看不清逃离方向和路况,从而使驾驶者对车辆进行调头驶离隧道时出现碰撞,堵塞道路,无法及时快速进行撤离。现有技术公开号CN214499127U公开了一种隧道火灾报警及通风排烟系统,帮助对浓烟进行排出,为消防人员争取机动时间;但是,该方式仅通过设置风道板和射流风机提高排烟效率,不能将浓烟限制在一定区域,高温的浓烟仍会蔓延到距离火源较远的地方影响人们的视线,影响人们驾车快速驶离隧道。并且并不能有效降低温度,在消防员到达后,隧道内的高温会阻挡消防员靠近火源,增加消防员灭火的难度。在长度较长的隧道中发生火灾时,隧道两端外驶向隧道的社会车辆难以及时了解隧道内发生火灾无法通过,会继续驶进隧道,导致隧道内发生拥堵,车辆撤离容易不及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及时对火灾产生的浓烟进行阻隔,不会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提供良好的撤离环境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有若干烟雾传感器,若干烟雾传感器均匀间隔设置在隧道的顶部,隧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消防基站;
消防基站包括容纳消防栓的消防箱,消防箱通过横隔板划分为上空间和下空间,上空间设置有第一玻璃门,消防栓的栓头设置在上空间;下空间通过竖隔板划分为收纳消防用具的收纳空间和设置有喷射组件的喷射空间;收纳空间设置有第二玻璃门;且第一玻璃门和第二玻璃门均位于消防箱的正面;
喷射组件包括喷射管道,喷射管道的始端与消防栓管道连通,喷射管道的末端设置有片状喷射头,消防箱靠近第一玻璃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片状喷射头配合的开孔;喷射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片状喷射头的内部通道包括圆锥形的第一通道和扁形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轴线垂直于消防箱的正面;第一通道的较大一端与喷射管道连通,第一通道的较小一端与第二通道连通,且第二通道与隧道的截面平行。
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设置,能够减小水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从而增加水流从片状喷射头喷出的压力,使喷射组件能够顺利喷射出与隧道垂直的片状水隔层,片状水隔层通过高压喷射阻隔的方式以及对烟雾进行吸附,能够有效阻止火灾引起的烟雾弥散在整个隧道中,避免烟雾影响驾驶者的视线,使部分社会车辆能够顺利掉头驶出隧道;同时降低消防员对火源扑灭的难度。
进一步的,第二通道靠近消防箱正面的一端水平向上倾斜设置。消防箱设置在隧道底端,第二通道水平向上倾斜能够有效增加片状水隔层在隧道截面上的占比面积,增强水隔层对烟雾的隔离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通道的倾斜端包括倾斜上端和倾斜下端,倾斜上端水平向上倾斜30°-60°;倾斜下端水平向上倾斜5°-15°。
进一步的,消防箱正面的下端向远离消防栓的一端倾斜。消防箱正面倾斜设置一方面能够使第二通道顺利水平向上倾斜;同时,在第一玻璃门和第二玻璃门意外出现开关损坏,或是人员打开后未能顺利关闭时,仍能够保证第一玻璃门和第二玻璃门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避免第一玻璃门和第二玻璃门被车辆经过的气流带动,反复与消防箱进行碰撞导致损坏。
进一步的,收纳空间和消防栓均位于消防箱靠近第一玻璃门开启处的一端。消防栓设置在靠近第一玻璃门开启处能够避免消防员在使用消防栓时,身体被喷射组件冲击。
进一步的,消防箱靠近喷射空间的侧壁上开设有电磁阀检修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排烟组件,排烟组件包括布设在隧道顶部的排烟管,排烟管的两端均与隧道外连通;排烟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排烟孔,且排烟管的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排烟风扇,若干排烟风扇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隧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器连接,显示屏显示隧道内若干烟雾传感器的传感信息。
显示屏在隧道两端显示烟雾传感器的传感信息能够及时提醒还未进入隧道的社会车辆暂定进入,避免隧道内出现车辆堵塞、车辆之间发生碰撞等安全隐患。同时能够为赶来灭火的消防员提供火源点位置数据,帮助消防员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烟雾传感器感应到火灾烟雾信息后,靠近该烟雾传感器的消防基站中的喷射组件喷射出片状的水隔层,水隔层能够将烟雾控制在隧道的一定范围内,避免火灾烟雾快速弥散在整个隧道中,同时降低火源点附近的温度,为发生火灾时仍在隧道中的车辆争取调头驶离隧道的时间,驶离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烟雾影响驾驶者的视线,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
片状水隔层对烟雾的隔离和吸附配合排烟组件,使烟雾控制在火源点附近,同时辅助降低温度,使消防车辆和消防人员能够更靠近火源点,减少消防员步行距离,降低消防员到达火源点的难度,能够有效控制火源并保护消防人员的安全。
设置的显示屏能够及时为未能进入隧道的普通人员和赶来灭火的消防员提供信息,避免普通人员在火灾发生后信息知晓不及时,仍进入隧道,造成隧道拥堵,人员难以快速撤离。也能帮助消防员及时定位火源点,加快灭火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消防箱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喷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片状喷射头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片状喷射头剖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片状喷射头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消防箱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烟雾传感器;2、消防基站;3、消防箱;4、消防栓;5、上空间;6、喷射空间;7、收纳空间;8、喷射管道;9、片状喷射头;10、电磁阀;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倾斜上端;14、倾斜下端;15、排烟管;16、排烟风扇;17、排烟孔;18、显示屏;19、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有若干烟雾传感器1,若干烟雾传感器1均匀间隔设置在隧道的顶部,隧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消防基站2;
消防基站2包括容纳消防栓4的消防箱3,消防箱3通过横隔板划分为上空间5和下空间,上空间5设置有第一玻璃门,消防栓4的栓头设置在上空间5;下空间通过竖隔板划分为收纳消防用具的收纳空间7和设置有喷射组件的喷射空间6;收纳空间7设置有第二玻璃门;且第一玻璃门和第二玻璃门均位于消防箱3的正面;
喷射组件包括喷射管道8,喷射管道8的始端与消防栓4管道连通,喷射管道8的末端设置有片状喷射头9,消防箱3靠近第一玻璃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片状喷射头9配合的开孔19;喷射管道8上设置有电磁阀10,电磁阀10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烟雾传感器1感应到火灾出现的浓烟时,向控制器传递信号,控制器收到信号后,会向感应到浓烟的烟雾传感器1两侧的消防基站2传递信号,控制消防基站2的电磁阀10打开,消防管道中的水从喷射组件中喷出,形成片状水隔层,单一消防基站2上方因结构限制片状水隔层难以覆盖,因此,每当一个烟雾传感器1感应到浓烟时,至少四个消防基站2的电磁阀10被打开,分别位于烟雾传感器1的两端分别有两个消防基站2,且两个消防基站2中,分别位于隧道截面的两侧。
喷射管道8直接连接到消防栓4管道上的目的还包括:在消防员到达后,打开消防栓4会降低喷射管道8的水压水量,从而使得片状喷射头9喷出的水不会冲击消防员,避免消防员在经过水隔层时被冲倒受伤。
片状喷射头9的内部通道包括圆锥形的第一通道11和扁形的第二通道12,第一通道11的轴线垂直于消防箱3的正面;第一通道11的较大一端与喷射管道8连通,第一通道11的较小一端与第二通道12连通,且第二通道12与隧道的截面平行。
第二通道12靠近消防箱3正面的一端水平向上倾斜设置。
第二通道12的倾斜端包括倾斜上端13和倾斜下端14,倾斜上端13水平向上倾斜30°-60°;倾斜下端14水平向上倾斜5°-15°。
收纳空间7和消防栓4均位于消防箱3靠近第一玻璃门开启处的一端。消防栓4靠近第一玻璃门开启处能够避免消防员在使用消防栓4时,身体被喷射组件冲击,从而使消防栓4与喷射组件能够同时被使用。
消防箱3靠近喷射空间6的侧壁上开设有电磁阀10检修口。
还包括排烟组件,排烟组件包括布设在隧道顶部的排烟管15,排烟管15的两端均与隧道外连通;排烟管15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排烟孔17,且排烟管15的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排烟风扇16,若干排烟风扇1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隧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显示屏18,显示屏18与控制器连接,显示屏18显示隧道内若干烟雾传感器1的传感信息。控制器采用型号STM32F7的单片机,且控制器设置在隧道任意一个显示屏18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5-7所示,第二通道12的轴线与第一通道11的轴线一致,消防箱3正面的下端向远离消防栓4的一端倾斜。

Claims (9)

1.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若干烟雾传感器(1),若干所述烟雾传感器(1)均匀间隔设置在隧道的顶部,所述隧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消防基站(2);
所述消防基站(2)包括容纳消防栓(4)的消防箱(3),所述消防箱(3)通过横隔板划分为上空间(5)和下空间,所述上空间(5)设置有第一玻璃门,所述消防栓(4)的栓头设置在上空间(5);所述下空间通过竖隔板划分为收纳消防用具的收纳空间(7)和设置有喷射组件的喷射空间(6);所述收纳空间(7)设置有第二玻璃门;且所述第一玻璃门和第二玻璃门均位于消防箱(3)的正面;
所述喷射组件包括喷射管道(8),所述喷射管道(8)的始端与消防栓(4)管道连通,所述喷射管道(8)的末端设置有片状喷射头(9),所述消防箱(3)靠近第一玻璃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片状喷射头(9)配合的开孔(19);所述喷射管道(8)上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喷射头(9)的内部通道包括圆锥形的第一通道(11)和扁形的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的轴线垂直于消防箱(3)的正面;所述第一通道(11)的较大一端与喷射管道(8)连通,第一通道(11)的较小一端与第二通道(12)连通,且所述第二通道(12)与隧道的截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12)靠近消防箱(3)正面的一端水平向上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12)的倾斜端包括倾斜上端(13)和倾斜下端(14),所述倾斜上端(13)水平向上倾斜30°-60°;所述倾斜下端(14)水平向上倾斜5°-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箱(3)正面的下端向远离消防栓(4)的一端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空间(7)和消防栓(4)均位于消防箱(3)靠近第一玻璃门开启处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箱(3)靠近喷射空间(6)的侧壁上开设有电磁阀(10)检修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烟组件,所述排烟组件包括布设在隧道顶部的排烟管(15),所述排烟管(15)的两端均与隧道外连通;所述排烟管(15)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排烟孔(17),且所述排烟管(15)的内部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排烟风扇(16),若干所述排烟风扇(1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显示屏(18),所述显示屏(18)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屏(18)显示隧道内若干烟雾传感器(1)的传感信息。
CN202320191401.4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Active CN218912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1401.4U CN21891296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1401.4U CN21891296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2966U true CN218912966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1401.4U Active CN21891296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2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003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防控装置及实现方法
CN113090956B (zh) 一种分区化主动防爆抑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43588U (zh) 一种安全通道防火门
CN110102001A (zh) 一种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CN104162241A (zh) 一种客车乘客舱灭火防护系统
CN103055444A (zh) 一种高架立体库用超细干粉灭火方法
CN102805905B (zh) 客车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装置
CN107982824B (zh) 一种客车客舱用固定式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
CN218912966U (zh) 一种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CN111688927A (zh) 一种消防救援无人机
CN102526909B (zh) 长通道空气涡塞隔烟系统
CN208809349U (zh) 一种客车客舱用固定式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
CN109876343A (zh) 消防喷头的保护装置、消防喷头及灭火系统
CN102145212B (zh) 具有障烟、延时及救生功能的高压水幕灭火系统
CN108619635A (zh) 用于外浮顶原油储罐的压缩空气泡沫智能消防装置
CN210674083U (zh) 一种外贮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CN207755675U (zh) 医院消防安全用自动灭火药架
KR100741032B1 (ko) 터널 소화용 분무 노즐
CN205307654U (zh) 一种地源储存co2灭火系统及包含该灭火系统的高架仓库
CN220899364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的消防系统及储能集装箱
CN202909343U (zh) 一种客车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装置
CN102029035A (zh) 冷气溶胶灭火剂喷射方法及其装置
CN217391435U (zh) 一种船舶上层建筑外壁用的降温阻烟系统
CN217391440U (zh) 一种电力机房用灭火系统
CN215860468U (zh) 一种带有火灾消防系统的箱式柴油发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