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9926U -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 Google Patents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9926U
CN218899926U CN202221748703.9U CN202221748703U CN218899926U CN 218899926 U CN218899926 U CN 218899926U CN 202221748703 U CN202221748703 U CN 202221748703U CN 218899926 U CN218899926 U CN 218899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ressure belt
belt
adjustmen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87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good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good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good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sgood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87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9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9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9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所述压力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限定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并且包括与使用者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调节带;和凸起,所述凸起附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调节带缠绕使用者的躯干或肢体并附接到所述第二表面,以将所述压力带固定至所述使用者上,并且通过所述压力带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凸起向使用者偏心式加压。

Description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背景技术
针对淋巴水肿、静脉曲张等循环障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已知采用穿戴压缩衣物或施加绷带等方式。通过压缩衣物或绷带,在出现循环疾病的病患处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消除病患处的循环障碍引起的肿胀、酸痛,预防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或促进治疗手术后的恢复和愈合。
压缩衣物通常由合成弹性纤维制成,能够穿戴至使用者的躯干和/或肢体表面并施加均匀的压力。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需要向选择的区域施加额外压力(又称偏心式加压),现有的压缩衣物无法满足需求。
已知例如绷带之类的其他施加压力方式,其优点在于具有高度灵活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在期望区域缠绕绷带以施加压力。然而,这种方式仍无法实现在对使用者整体施加一定压力的同时在局部区域施加额外的压力。此外,缠绕绷带非常耗时,且压力施加依赖使用者的经验,无法保证可靠的压缩水平。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能够可靠、持续地实现偏心式加压的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带来其他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限定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并且包括与使用者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调节带;和凸起,所述凸起附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调节带缠绕使用者的躯干或肢体并附接到所述第二表面,以将所述压力带固定至所述使用者上,并且通过所述压力带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凸起向使用者偏心式加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服饰,包括如前所述的压力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其示出了第一表面;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其示出了第二表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
图9示出了使用者的下肢佩戴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
图12示出了使用者的下肢佩戴根据本公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在同一截面中压力带与现有技术的施压方式的压力分布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凸起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凸起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凸起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
图18示出了图17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
图20示出了图19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公开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其示出了第一表面。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其示出了第二表面。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图9示出了使用者的下肢佩戴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图12示出了使用者的下肢佩戴根据本公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图13示出了在同一截面中压力带与现有技术的施压方式的压力分布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凸起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凸起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图。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凸起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图18示出了图17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正视图。图20示出了图19所示的实施例的压力带的后视图。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公开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理念的情况下,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淋巴水肿和静脉曲张是常见的两类循环障碍疾病。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并包括淋巴管道网络,淋巴管把淋巴结连在一起并起到把组织液返回血液的作用。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组织,并且是免疫细胞控制感染和毒素的主要场所。同静脉类似,淋巴管具有单向阀以防止回流。淋巴液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身体的动作,以及淋巴管收到外部的作用力产生的外部压缩,单向地通过淋巴管。
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系统从肿瘤的原发地扩散至身体的其它部位。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例如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使用弱放射性的和/或有色的染料,识别淋巴液在癌组织区域首先流到的“前哨”淋巴结,并切除这些淋巴结。如果发现前哨淋巴结中的癌细胞已经显示出癌症在向外入侵,和/或它的扩散范围或属性被确认,就需要在随后的手术中把上游群的附加的淋巴结切除。
淋巴结的切除可以基本上削弱淋巴系统从受影响部位排出淋巴液的能力,这导致了淋巴液的停滞和滞留,并引起肿胀(淋巴水肿),以及组织的相关炎症。淋巴肿胀带来的肿大和炎症非常痛苦,并会导致组织和四肢的畸形,这会引起患者的疼痛并使之丧失活动能力。淋巴水肿的组织也增加了感染的危险。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受影响的组织会产生纤维硬化。
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阻塞、肌泵功能不全等原因,导致血液倒灌、回流受阻所引起的浅静脉曲张、压力升高、皮肤微循环障碍的一系列病变。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DVT)。深静脉血栓(DVT)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过去20年里其导致肺血栓栓塞的发病率大大增加,甚至导致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死亡,深静脉血栓有大量的风险因素包括各种创伤、老化、饮食习惯、肥胖、遗传因素和癌症等引起。DVT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当患者年龄40岁以上、外伤或手术、恶性肿瘤(发生VTE的风险至少增加6倍)、长期卧床或制动、放化疗、外科全身麻醉等危险因素时,极易增加VTE发生的概率。临床调查显示,下腔静脉瓣血栓栓塞是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预防VTE方法包括物理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措施。物理方法包括抗血栓梯度压力袜等。药物方法包括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等治疗。相对药物方法来说,物理预防措施更加安全、及时、同时无不良反应。其中抗血栓梯度压力袜是预防VTE的常见措施,诸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梯度压力袜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减低VTE的发生率。
针对淋巴水肿和静脉曲张这类循环障碍疾病,已知采用穿戴压缩衣物或施加绷带等方式。通过压缩衣物或绷带,在出现循环疾病的病患处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消除病患处的循环障碍引起的肿胀、酸痛,预防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或促进治疗手术后的恢复和愈合。压缩衣物通常由合成弹性纤维制成,能够穿戴至使用者的躯干和/或肢体表面并施加均匀的压力。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需要向选择的区域施加额外压力(又称偏心式加压),现有的压缩衣物无法满足需求。
除此之外,例如绷带之类的其他施加压力方式仍无法实现在对使用者整体施加一定压力的同时在局部区域施加额外的压力。此外,缠绕绷带非常耗时,且压力施加依赖使用者的经验,无法保证可靠的压缩水平。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够可靠、持续地实现偏心式加压的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以下将参考附图示例性地描述本公开提出的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出的压力带,包括主体1和附接至主体1的凸起2,凸起2配置为向使用者的偏心式加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述的“偏心式加压”或“偏心加压”对于淋巴水肿和静脉曲张术后治疗是特别有益的。例如血管硬化治疗、激光消融或射频消融治疗后,对被治疗的静脉(例如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走向施加额外的压力,有助于被治疗的静脉与正常静脉隔绝开,以便于在治疗后的数天内使其纤维化康复。具体地,偏心式加压指的是除了对使用者的肢体施加均匀压力外,在给定区域施加额外压力。在图13中,示出了在下肢的同一截面中压力带与现有技术(例如压力袜)的施压方式的压力分布图。实线示出了本公开的压力带的压力分布,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均匀施压,本公开提出的压力带的偏心式加压概念能够给与被治疗静脉更大的压力,这对于静脉曲张术后恢复是尤其有利的。又例如,对于淋巴水肿,在水肿多发的部位(淋巴管)进行偏心式加压,可以给与这些部位更大的压力,以助于这些部位的消肿和恢复。典型的示例是淋巴水肿。然而,本公开不限制具体的压力带的使用,因而可使用一个或多个方式处理由组织或关节,手术,组织或关节炎症,和其它生理条件所导致的水肿。
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以下示例性实施例将以用于下肢佩戴的压力带为例描述,本公开不限于此,可以修改用于下肢的压力带以用于其他躯干或肢体,例如小腹、胸部、大腿、小腿、大臂、小臂、腹股沟部位等。
如图1所示,压力带包括主体1和凸起2。主体1限定有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W和长度方向L。主体1包括第一表面3、第二表面4和绑带5。主体1整体上为柔性的,第一表面3用于与使用者接触,其可以包括亲肤的材料,例如弹性织物(针织经编或纬编弹性织物)或者PU(polyurethane,聚氨酯)海绵。第二表面4与第一表面3相反,第二表面4可以包括起毛布面,用于绑带5的附接。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也可以用于绑带5的附接。
绑带5从主体1的至少一侧沿宽度方向W延伸。示例性地,绑带5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子绑带,至少一部分子绑带的远离主体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用于附接至第二表面4的附接部9。在本实施例中,附接部9设置在多个子绑带的第一表面3上。例如,附接部9可以具有
Figure BDA0003733397170000061
(即:钩环扣件)端部,对应地,第二表面4包括对应
Figure BDA0003733397170000062
(即:钩环扣件)表面,例如起毛布面。附接部9和第二表面4之间通过钩环扣件连接。在佩戴时,将绑带5的至少一部分子绑带缠绕越过使用者的躯干或肢体,例如上肢或下肢,并附接到第二表面4,从而将压力带固定至使用者的躯干或肢体。绑带5可以具有弹性,从而能够拉伸并在缠绕并固定至使用者的躯干或肢体时向使用者施加压力。可选地,绑带5的沿长度方向L的宽度可以在30至60mm的范围内,例如30至40mm、40至50mm、50至60mm或30mm、35mm、40mm、45mm、50mm或60mm。
凸起2附接到第一表面3,例如以固定的、可拆卸的或者可调的方式附接到第一表面3。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指的“凸起”不限于条状凸起、点状凸起或块状凸起。例如,条状凸起具有长度和宽度,且长度远大于宽度,例如长度超过宽度的5倍以上。以下部分实施例将凸起设置为条状,设置条状凸起的构思在于,人体的静脉和静脉走向通常也是呈条状的,条状凸起旨在符合下肢静脉的走向,以对于特定的下肢静脉施加额外的压力。在其他情况下,点状凸起或块状凸起甚至板状凸起也是可行的,例如施压部位是胸部、腹部这类部位,或者是肢体需要这些凸起方式的情况。
为了描述本公开的凸起,限定凸起2具有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第一长度d、垂直于第一表面3的第一高度h以及沿宽度方向W的第一宽度k。
第一长度d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主体1的长度。例如,第一长度d可以等于主体1的长度,即,凸起2沿压力带的整个长度延伸,例如图5至图8或图19示出的实施例。可选地,第一长度d可以小于主体1的长度,例如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
在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凸起2的至少一部分沿长度方向L为直线。可选地,凸起2也可以为弧线或直线和弧线的组合。优选地,凸起2可以设置为贴合静脉走向或淋巴管走向。
可选地,凸起2的第一高度h可以在2mm至10mm的范围内。例如,2mm至4mm、4mm至6mm、6mm至8mm、8mm至10mm或2mm、4mm、5mm、6mm、8mm或10mm。第一高度h的大小应根据需要偏心加压的大小而进行选择。容易理解的是,在相同的绑带固定位置下(即均匀施压的压力相同),第一高度h越大,偏心加压的压力越大。需要指出的是,应采用合适的偏心加压的大小。例如,如果偏心加压的压力过大,不仅会造成使用者不适,而且甚至会压迫下肢的深静脉,造成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相反地,如果偏心加压的压力过小,显然无法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偏心加压效果。
可选地,凸起2的第一宽度k可以在5mm至60mm的范围内,例如,5mm至20mm、20mm至30mm、30mm至40mm、40mm至60mm或5mm、8mm、15mm、20mm、30mm、40mm或60mm。凸起2的第一宽度k可以依据需要偏心施压的静脉的宽度进行选择,并根据不同的静脉选择不同的宽度,本公开并不以此为限。
可选地,凸起2在垂直于第一表面3的截面中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例如,在图14示出的实施例中,凸起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优选地,凸起2的截面形状在靠近第一表面3的宽度设置为大于远离第一表面3的宽度,以保证与第一表面3之间的可靠连接和刚度。
可选地,凸起2的材料可以例如包括线性精梳绒头、刷绒棉或聚合材料、纺织织物、枕垫或衬芯材料、织物填料、凝胶、硅树脂、橡胶或气囊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上述材料的组合。
再次参考图1和图2,主体1还可以包括沿长度方向L分布的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以及位于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之间并将二者连接的连接部8。具体地,连接部8在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小于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在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第一部分6可以对应下肢大腿部分,第二部分7可以对应下肢小腿部分,而连接部8对应下肢膝关节部分。相较于压力袜整体包围下肢,设置连接部8以错开膝关节部位,可以提升使用者佩戴压力带时的下肢灵活度,防止关节部活动时产生干涉。
示例性地,绑带5可以分别在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上沿宽度方向W延伸。换而言之,在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8不包括绑带5。具体地,绑带5从主体1的两侧沿宽度方向W延伸,绑带5包括沿长度方向L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子绑带51和多个第二子绑带52。
多个第一子绑带51设置在主体1的第一侧,例如图1中的左侧。多个第二子绑带52设置在主体2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例如图2中的右侧。在长度方向L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绑带51之间限定第一开口10,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二子绑带52。相应地。相邻的两个第二子绑带52之间限定第二开口11,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一子绑带51。换句话说,在长度方向L上,第一子绑带51和第二子绑带52交替设置。通过以上设置,多个第一子绑带51和多个第二子绑带52之间形成类似插指排列的分布,在佩戴压力带时,第一子绑带51缠绕下肢并容纳在相对侧的第二开口11中,第二子绑带52缠绕下肢并容纳在相对侧的第一开口10中,有助于形成可靠的连接,并且这种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小相邻绑带5之间的缝隙,以便于保证施压的持续性和均匀分布。此外,通过多个子绑带,可以将施压分为不同的部分,便于在下肢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压力,例如梯度加压,这将在后文中详细描述。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2设置在第一表面3的右侧,以便于向下肢的大隐静脉偏心加压。相应地,凸起2沿下肢的大隐静脉的静脉走向而延伸。凸起2可以固定连接到主体1的第一表面3,例如粘接、焊接或缝制到主体1的第一表面3。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沿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的整个长度延伸,而仅在连接部8处断开,形成第一子凸起21和第二子凸起22。这种设置主要考虑到连接部8处的下肢灵活度。此外,如图1和2所示,第一部分6、第二部分7和连接部8形成为一体,并且主体1由左右两个半部形成,每个半部中的第一部分6、第二部分7和连接部8形成为一体,左右两个半步通过缝制工艺连接在一起,图1中特别地示出了车缝连接线12。
此外,如图1至图8所示,在压力带的平面展开状态下,沿长度方向L,第一部分6至第二部分7的压力带宽度大致依次减小,这符合人体下肢的周长从大腿至小腿的变化规律。
已知在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治疗和术后恢复中,对下肢施加从脚踝至大腿依次增加的梯度压力是有利的,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缓解静脉曲张症状。因此,结合上述公式,在压力带中的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在长度方向L上第一部分6至第二部分7的压力带宽度可以依次减小,且绑带5的沿长度方向L的宽度也可以依次减小。而压力带中的张力通常与主体1的拉伸率有关。本公开提出的压力带采用上述尺寸设计,可以保证使用者在每个子绑带上施加大致相同的拉伸程度的情况下,即可简单且快速地实现对下肢的梯度施压,而不需要额外地压力指示装置来指示压力带的压力。
可选地,压力带的第二表面4上也可以设置有刻度标记(未示出),例如指示下肢在该部分的测量周长,第一子绑带51或第二子绑带52可以缠绕并固定在该刻度标记上。而刻度标记的位置实质与下肢在该部分的推荐压力有关。替代地,刻度标记也可以仅表示从1至n的等级,以指示下肢在该部分的压力等级,并且使用者可以配合压力带附带的“周长-压力等级表”对照地进行不同周长对应的压力等级进行实际压力的查询。
图3和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设置为弧形,并且特别地沿下肢的大隐静脉的静脉走向而延伸。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为了简洁描述,以下描述仅针对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未涉及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沿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的整个长度延伸,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凸起2可以整体地替换或调整,并且加工和装配更容易。为了在连接部8的位置也通过凸起2施加压力,连接部8可以设置有从主体1的一侧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连接部绑带53,连接部绑带53可以与连接部8一体形成或者通过缝制工艺连接至连接部8,这样在佩戴时在膝关节部位也可以通过连接部绑带53进行固定和施压。凸起2与连接部绑带53之间可以连接或者分离。例如,凸起2的位于连接部8的一部分与连接部绑带53连接,或者凸起2与连接部绑带53之间可以分离而不具有连接关系,这可以根据患者的佩戴舒适度进行调整或修改。
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部分6及其范围内的绑带5以及连接部8形成为一个整体,即不存在缝合或连接线。而第二部分7的靠近下端的局部从中间断开后拼接在一起,因此有助于贴合小腿轮廓。
图10和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可选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可选地,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也可以是单独的部分,彼此分离。也就是说,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可以不通过连接部8连接在一起,而是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可以分别固定至躯干或肢体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一部分6可以固定至大腿部分,第二部分7可以固定至小腿部分。
图9和图12分别示出了使用者的下肢佩戴不同实施例的压力带的示意图。凸起2恰好对大隐静脉走向施加偏心压力。由图9和图12可以看出,本公开提出的压力带通过绑带5将压力带固定至使用者的下肢,可以良好地贴合使用者的下肢并且对于下肢施加压力,特别地,还可以通过凸起2实现偏心式加压。在图9和图12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6和第二部分7分别对大腿和小腿加压,并且图9的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部8可以错开膝关节部位,提升了使用者佩戴压力带时的下肢灵活度,而图12示出的实施例采用分离的两部分压力带,在图9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佩戴的灵活度。
类似地,针对小隐静脉,凸起2可以设置在主体1的第一表面3的左侧,从而在右下肢佩戴压力带时,凸起2在右下肢的外侧,并且对应小隐静脉的走向。针对下肢的其他静脉走向也可以设置凸起2,本公开不以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为限。
此外,在大隐静脉的静脉曲张术后恢复中,对大隐静脉施加梯度变化的压力是有利的。
在可选实施例中,凸起2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高度h沿静脉走向是可变的。具体地,如图16所示,凸起2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高度h沿大隐静脉的静脉走向从下肢的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小,从而在静脉走向上施加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小的压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指的近端是相对于人体的心脏而言的较近端,而远端是指相对于人体的心脏而言的较远端,例如,对于下肢而言,大腿根部或腹股沟处可以视为近端,而脚踝可以视为远端;对于大腿而言,大腿根部或腹股沟处可以视为近端,而膝关节可以视为远端。
换而言之,尤其在主体1的第一部分6,凸起2的第一高度h是可变地,并且在越靠近股静脉与大隐静脉的交界处,凸起2的第一高度h越高,从而在越靠近股静脉与大隐静脉的交界处施加越大的压力。反之,在远离静脉与大隐静脉的交界处,由于大隐静脉中的回流血流几乎不存在,因此可以不需要再像股静脉与大隐静脉的交界处那样施加同等大小的的压力,这样的反梯度施压可以在保证康复效果的前提下更好地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称之为反梯度施压,主要是因为相对于佩戴绑带5而对脚踝至大腿施加逐渐减小的梯度压力,即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减小的梯度压力,可变的凸起2施加的是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增大的梯度压力,其压力的变化趋势与前者相反。
再次参考图16,在主体1的第一部分6,凸起2的第一高度h越靠近股静脉与大隐静脉的交界处(图16的右侧方向),凸起2的第一高度h越高。而在主体1的第二部分7中,凸起2的第一高度h是相同的。可选地,在凸起2沿整个压力带长度方向延伸的实施例中,凸起2的第一高度h也可以遵循类似图16的变化规律,即在第一部分6中第一高度H可变,在第二部分7中第一高度h相同。
可选地,凸起2的第一高度h的最大值hmax和最小值hmin之间的差值在0至8mm的范围内,例如0至2mm、2至4mm、4至6mm、6至8mm或2mm、4mm、5mm、6mm或8mm。
此外,图14和图15示出的实施例示例性地描述了凸起2附接至第一表面3的实施方式之一。在图14和图15的实施例中,凸起2可拆卸地附接至第一表面3,并且,凸起2在第一表面3的位置是可调的。凸起2靠近第一表面3的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用于附接至第一表面3的凸起钩环扣件13,例如
Figure BDA0003733397170000121
(即:钩环扣件)端部。相应地,在第一表面3用于附接凸起2的部分,包括对应的
Figure BDA0003733397170000122
(即:钩环扣件)表面,例如起毛布面。因此,凸起2可以以类似于绑带5与第二表面4的附接方式可拆卸地附接至第一表面3,并且其位置是可调整的。
可调和/或可拆卸的凸起2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其优势。例如,对于大隐静脉而言,不同人的大隐静脉的静脉走向各异,同时,由于不同人的腿围也不尽相同,即使是相同走向的大隐静脉,对于不同腿围的人而言,凸起2的位置也需要适应性地作出一定调整。因此,可调的凸起2具有其优势,医生或护士等专业人士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大隐静脉走向相应地调整凸起2的位置,以最好地适应其大隐静脉走向。对于可拆卸的凸起2,可以提前确定好使用者大隐静脉走向并附接至第一表面3,再将压力带佩戴至使用者下肢。替代地,也可以先将凸起2直接压靠至使用者的大隐静脉,再佩戴压力带,通过诸如凸起钩环扣件13之类的安装结构附接到第一表面3,从而凸起2可以自动地附接到第一表面3。
替代地,在某些应用(例如针对小隐静脉的应用)中,凸起2也可以与第一表面3固定连接,这是因为不同患者的小隐静脉的静脉走向基本相同,不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这种固定走向的静脉,也可以采用凸起2固定连接至第一表面3的实施方式。
可拆卸的凸起2也是有利的。在静脉曲张术后愈合和恢复的过程中,通常术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例如一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需要佩戴诸如压力带或压力袜之类的压缩装置。术后愈合和恢复的过程的第一周尤其重要,因此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偏心式加压的压力带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在第一周中恢复。然而,长时间地偏心施压对于患者而言是不友好的,因此在恢复阶段的中后期,使用者可以自己或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拆卸凸起2。或者,根据使用者的恢复情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再次偏心施压时,使用者还可以再次将凸起2重新附接至压力带。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凸起2’的截面可以包括弧形部23’和矩形部24’的组合,弧形部23’设置在矩形部24’的上方,配置为向使用者偏心加压。矩形部24’的宽度大于弧形部23’,使得使用者的下肢皮肤的非偏心加压部分可以与矩形部24’接触。为了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弧形部23’和矩形部24’之间的接合边缘都可以设置为平滑过渡,避免划伤皮肤或者在皮肤上留下明显压痕。
此外,实用新型人还注意到,在某些临床应用场景下,需要对下肢的特定位置施加点压力。例如,在股静脉与大隐静脉的交界处下方约2cm处的位置(以下简称“股隐加压点”),施加点压力是特别有利的。这可以显著地阻断股静脉血液回流至大隐静脉,有助于静脉曲张术后恢复,防止静脉功能不全和深静脉血栓。
除了在以上描述中记载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提出的压力带还可以具有其他可实施的替代实施例。例如,替代地,绑带5也可以仅从主体1的一侧沿宽度方向W延伸,主体1的相对的另一侧不包括绑带5。又例如,凸起2的第一宽度k沿静脉走向可以是可变的。
图17至图20示例性地示出了这种替代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此不再赘述。在图17至图20的实施例中,绑带5仅从主体1的一侧沿宽度方向W延伸。为了将绑带5附接至第二表面4,压力带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表面4上的多个胶扣60,多个胶扣60具体设置在凸起2在第二表面4的投影区域内或附近。胶扣60例如通过车缝的方式固定至第二表面4。胶扣60具有类似于皮带扣的结构,因此绑带5可以穿过胶扣60并反向弯折以附接到第二表面4。此外,附接部9可以设置在绑带5的第二表面4上。在佩戴时,绑带5穿过胶扣60并反向弯折以附接到第二表面4,压力带的压力可以通过绑带5穿过相应胶扣60的长短来调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的第一宽度k沿静脉走向可以是可变的,例如,凸起2的第一宽度k沿静脉走向从下肢的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小,从而在近端位置的更大范围施加偏心压力,而在远端位置的更小范围施加偏心压力。这样设置主要是考虑到静脉走向的近端位置的血流压力更大,而在远端位置的血流压力较小。因此,对于近端位置的偏心加压是重要的,提供更大范围的施加面积可以对近端施加更可靠的压力,而无需在血流压力小的远端位置施加过多压力,从而在保证恢复效果的同时减轻对使用者的压力负担,改善佩戴舒适度。
在图19和图20示出的又一可选实施例中,与前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凸起2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多个点状凸出部,其以密布排列的方式形成。这些点状凸出部设置在凸起2的表面。这些点状凸出部构成与使用者接触的部分,因此在接触使用者躯干或肢体的皮肤表面时提供更稳定的按压力。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服饰,包括如前所述的压力带。本公开的服饰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提供。例如,乳罩类型的内衣、汗衫、束腹、背心、T恤、肩膀形的支撑物。又例如,用于预防和治疗循环疾病,或者其它形式的位于生殖部位的水肿的内裤(例如短内裤或短裤),包括但不限于长袜、裤子、袖子等等。在其它情况中,服饰可以以外套的形式存在,用于环绕在相关的身体部位(例如,小腹或胸部部位),并以适当的固定装置固定在原位,例如如之前所述的钩和搭扣带固定系统,或其它固定系统比如纽扣和类似物体。
以下条款提供了本文公开的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的示例。
条款1:一种压力带,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限定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并且包括与使用者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调节带;和
凸起,所述凸起附接到所述第一表面;
其中,所述调节带缠绕使用者的躯干或肢体并附接到所述第二表面,以将所述压力带固定至所述使用者上,并且通过所述压力带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凸起向使用者偏心式加压。
条款2:如条款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主体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将二者连接的连接部,并且其中,所述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条款3:如条款2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调节带分别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条款4:如条款3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从所述主体的一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部调节带。
条款5:如条款2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形成为一体。
条款6:如条款2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通过缝制工艺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条款7:如条款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主体还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调节带分别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条款8:如条款7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离,并且配置为分别固定至躯干或肢体的不同位置。
条款9:如条款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具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度、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高度。
条款10:如条款4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沿所述压力带的整个长度延伸。
条款11:如条款2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整个长度延伸。
条款12:如条款1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连接部调节带连接。
条款13:如条款1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与所述连接部调节带分离。
条款14:如条款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截面中的形状为弧形、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
条款15:如条款11或12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的所述第一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是相同的。
条款16:如条款11或12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是可变的。
条款17:如条款16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逐渐增加或减小。
条款18:如条款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长度方向为直线、弧线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19:如条款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调节带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子调节带,至少一部分子调节带的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附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附接部。
条款20:如条款19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附接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通过钩环扣件连接。
条款21:如条款19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绑带从所述主体的两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绑带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子绑带和多个第二子绑带,所述多个第一子绑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子绑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条款22:如条款21所述的压力带,其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绑带之间限定第一开口,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二子绑带,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绑带之间限定第二开口,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一子绑带。
条款23:如条款1所述的压力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多个胶扣,所述绑带穿过胶扣并反向弯折以附接到所述第二表面。
条款24:如条款23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绑带的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附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附接部。
条款25:如条款24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附接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通过钩环扣件连接。
条款26:如条款23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调节带从所述主体的一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调节带沿所述主体的至少部分长度延伸。
条款27:如条款26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调节带沿所述主体的整个长度延伸。
条款28:如条款23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调节带从所述主体的两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调节带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子调节带和多个第二子调节带,所述多个第一子调节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子调节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条款29:如条款28所述的压力带,其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调节带之间限定第一开口,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二子调节带,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调节带之间限定第二开口,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一子调节带。
条款30:如条款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带,其中,所述凸起的材料包括线性精梳绒头、刷绒棉、纺织织物、枕垫或衬芯材料、织物填料、凝胶、硅树脂、橡胶或气囊中的至少一种。
条款31:一种服饰,包括如条款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带。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另外,也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各个方面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31)

1.一种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带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限定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并且包括与使用者接触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调节带;和
凸起,所述凸起附接到所述第一表面;
其中,所述调节带缠绕使用者的躯干或肢体并附接到所述第二表面,以将所述压力带固定至所述使用者上,并且通过所述压力带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凸起向使用者偏心式加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将二者连接的连接部,并且其中,所述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分别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从所述主体的一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部调节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形成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通过缝制工艺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调节带分别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离,并且配置为分别固定至躯干或肢体的不同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具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度、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高度。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沿所述压力带的整个长度延伸。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整个长度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连接部调节带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连接部调节带分离。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截面中的形状为弧形、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中的至少一种或其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具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度、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高度,所述凸起的所述第一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是相同的。
16.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具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度、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第一宽度和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高度,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是可变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宽度沿所述长度方向逐渐增加或减小。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长度方向为直线、弧线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子调节带,至少一部分子调节带的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附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附接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通过钩环扣件连接。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为绑带,所述绑带从所述主体的两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绑带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子绑带和多个第二子绑带,所述多个第一子绑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子绑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绑带之间限定第一开口,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二子绑带,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绑带之间限定第二开口,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一子绑带。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多个胶扣,所述调节带为绑带,所述绑带穿过胶扣并反向弯折以附接到所述第二表面。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的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附接至所述第二表面的附接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通过钩环扣件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从所述主体的一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调节带沿所述主体的至少部分长度延伸。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沿所述主体的整个长度延伸。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从所述主体的两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调节带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子调节带和多个第二子调节带,所述多个第一子调节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子调节带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调节带之间限定第一开口,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二子调节带,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调节带之间限定第二开口,用于容纳相对侧的第一子调节带。
30.如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材料包括线性精梳绒头、刷绒棉、纺织织物、枕垫或衬芯材料、织物填料、凝胶、硅树脂、橡胶或气囊中的至少一种。
31.一种服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饰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带。
CN202221748703.9U 2022-07-06 2022-07-06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Active CN218899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8703.9U CN218899926U (zh) 2022-07-06 2022-07-06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8703.9U CN218899926U (zh) 2022-07-06 2022-07-06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9926U true CN218899926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9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8703.9U Active CN218899926U (zh) 2022-07-06 2022-07-06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9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1829B1 (ko) 치료용 압박 기구 및 사용 방법
KR101266547B1 (ko) 스타킹, 양말 또는 팬티 스타킹 형상의 편물된 물건 형태의 하지용 압박 정형보조기구
US3856008A (en) Elastic garment for imposing pressure on underlying body regions
EP1974704B1 (en) Compression device
EP2866751B1 (en) Therapeutic support for being worn by a subject
US20220387249A1 (en) Therapeutic compress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WO2011143489A2 (en) Variable compression stockings
EP3721842B1 (en) Cylindrical bandage
JP4105231B2 (ja) 弾性ストッキング型又は弾性タイツ型圧縮性補装具
CA2413192C (en) Improved abdominal postoperative binder and method of use
EP0957855B1 (en) Compression hose, compression pants and accompanying compression pad
CN218899926U (zh)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CN117414254A (zh) 压力带及包括所述压力带的服饰
CN218075448U (zh) 用于下肢的压力带
CN209951571U (zh) 改良ssb绷带系统
CN117414256A (zh) 用于下肢的压力带及其制造方法
JP2017051415A (ja) 弾性ストッキング
CN216222019U (zh) 一种弹力袜与腹带组合加压装置
CN214802371U (zh) 一种腹股沟区的加压内裤
CN210382692U (zh) 用于静脉曲张的弹力裤
Linnitt et al. USE OF JUXTA-FIT™ TO REDUCE OEDEMA AND PROMOTE SELF-MANAGEMENT.
CN217219382U (zh) 一种梯度压力袜
CN217245116U (zh) 一种膝关节冰敷装置
CN216394474U (zh) 一种可示压的弹力袜
KR20230070633A (ko) 분산 압박 기능을 갖는 압박 스타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