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8916U - 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98916U CN218898916U CN202223383911.6U CN202223383911U CN218898916U CN 218898916 U CN218898916 U CN 218898916U CN 202223383911 U CN202223383911 U CN 202223383911U CN 218898916 U CN218898916 U CN 2188989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ck plate
- plate body
- split rock
- split
- waterproo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拼合岩板本体,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拼合岩板本体,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的右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的左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内横向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上;本实用新型在整个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钢筋可以将石墨烯发热膜、第一拼合岩板本体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加强了整个装置的牢固程度,确保整个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松散,延迟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
背景技术
石墨烯发热膜是所有电热膜里面,没有掺杂其他物质的纯碳原子的柔性膜,它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出来的单层碳原子,其特征是透明、安全,电热转换效率是所有电加热元件中相对较高的,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损失,如机械能、光能、化学能等,电热转换效率接近99%。目前,在拼合板产品中,也能够大量应用到石墨烯发热膜的性能来构建一些柜体或者小型室内建筑。
现有技术开发的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板结构,如CN212546251U的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板结构,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水性能优良,外观效果好,拼合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保障石墨烯发热膜及相关元器件的使用,进而能够更好的用于构建一些基于石墨烯发热膜的柜体或者小型室内建筑,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没有设置加固结构,第一拼合板以及第二拼合板不能牢固的拼接在一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包括石墨烯发热膜、第一拼合岩板本体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拼合岩板本体,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拼合岩板本体,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的右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的左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上开设有多个孔洞,多个所述孔洞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孔洞一一对应,所述孔洞内横向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右侧壁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多个所述第三凹槽的从前往后等间距的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左侧壁体上相对于第三凹槽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三凹槽与凸起相匹配,所述凸起插接在第三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上相对于固定螺栓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螺栓插接在安装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的侧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条,且在第三凹槽上相对于第一防水胶条的位置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内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一粘黏层,所述第一防水胶条插接在第四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右侧壁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水胶条,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上相对于第二防水胶条的位置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的内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二粘黏层,所述第二防水胶条插接在第五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右侧壁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穿过第二拼合岩板本体、并延伸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的外侧,所述电源线的右侧端部设置有电源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上相对于电源线的位置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的右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安放槽可转动的安装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拼合岩板本体的右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二拼合岩板本体的左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在石墨烯发热膜上开设有多个孔洞,在孔洞内横向设置有钢筋,将钢筋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上,在整个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钢筋可以将石墨烯发热膜、第一拼合岩板本体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加强了整个装置的牢固程度,确保整个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松散,延迟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石墨烯发热膜、第一拼合岩板本体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安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墨烯发热膜;101、孔洞;2、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01、第一凹槽;3、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01、第二凹槽;4、钢筋;5、第三凹槽;501、第四凹槽;502、第一粘黏层;6、凸起;601、固定螺栓;7、安装槽;8、第一防水胶条;9、第二防水胶条;10、第五凹槽;11、第二粘黏层;12、电源线;13、电源插头;14、安放槽;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包括石墨烯发热膜1、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石墨烯发热膜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石墨烯发热膜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通过石墨烯发热膜1、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共同组成了整个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的右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201,多个第一凹槽201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的左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301,多个第二凹槽301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石墨烯发热膜1上开设有多个孔洞101,多个孔洞101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第一凹槽201、第二凹槽301以及孔洞101一一对应,孔洞101内横向设置有钢筋4,钢筋4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凹槽201以及第二凹槽301上,在整个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钢筋4可以将石墨烯发热膜1、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加强了整个装置的牢固程度,确保整个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松散,延迟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图1、图2和图3中,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右侧壁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5,多个第三凹槽5的从前往后等间距的依次排列,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左侧壁体上相对于第三凹槽5的位置设置有凸起6,第三凹槽5与凸起6相匹配,凸起6插接在第三凹槽5内。
在图1、图2和图3中,凸起6上设置有固定螺栓601,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上相对于固定螺栓60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7,固定螺栓601插接在安装槽7上,在对整个装置进行拼合的过程中,先将钢筋4插入到孔洞101内,再通过浇筑将钢筋4的左侧插入到第一凹槽201内,将钢筋4的右侧插入到第二凹槽301内,接着将凸起6卡接在第三凹槽5上,旋转拧紧固定螺栓601,将石墨烯发热膜1、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拼合在一起。
在图2和图3中,凸起6的侧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条8,且在第三凹槽5上相对于第一防水胶条8的位置开设有第四凹槽501,第四凹槽501的内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一粘黏层502,第一防水胶条8插接在第四凹槽501内。
在图4中,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右侧壁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水胶条9,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上相对于第二防水胶条9的位置开设有第五凹槽10,第五凹槽10的内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二粘黏层11,第二防水胶条9插接在第五凹槽10内,在整个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防水胶条8可以从整个装置的上下两侧进行防水,通过第二防水胶条9可以从整个装置的左右两侧进行防水,使得整个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确保石墨烯发热膜1不会受到水渍的浸湿而发生损坏,对石墨烯发热膜1进行有效的防护。
在图1和图2中,石墨烯发热膜1右侧壁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源线12,电源线12穿过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并延伸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的外侧,电源线12的右侧端部设置有电源插头13。
在图1和图2中,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上相对于电源线12的位置开设有安放槽14,安放槽14的右侧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与安放槽14可转动的安装在一起,常态下,电源线12以及电源插头13均放置在安放槽14内,可以对电源线12以及电源插头13进行有效的防护,确保电源线12以及电源插头13不会发生损坏,延长了电源线12以及电源插头13的使用寿命,当需要使用石墨烯发热膜1时,将挡板15向上转动掀开,将电源线12以及电源插头13从安放槽14内取出,再将电源插头13通电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包括石墨烯发热膜(1)、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以及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的右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201),多个所述第一凹槽(201)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的左侧壁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301),多个所述第二凹槽(301)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上开设有多个孔洞(101),多个所述孔洞(101)从上往下等间距的依次排列,所述孔洞(101)内横向设置有钢筋(4),所述钢筋(4)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凹槽(201)以及第二凹槽(3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右侧壁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5),多个所述第三凹槽(5)的从前往后等间距的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左侧壁体上相对于第三凹槽(5)的位置设置有凸起(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6)上设置有固定螺栓(601),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上相对于固定螺栓(60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6)的侧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条(8),且在第三凹槽(5)上相对于第一防水胶条(8)的位置开设有第四凹槽(501),所述第四凹槽(501)的内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一粘黏层(5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右侧壁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水胶条(9),所述第一拼合岩板本体(2)上相对于第二防水胶条(9)的位置开设有第五凹槽(10),所述第五凹槽(10)的内壁上紧贴设置有第二粘黏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膜(1)右侧壁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源线(12),所述电源线(12)穿过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并延伸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的外侧,所述电源线(12)的右侧端部设置有电源插头(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合岩板本体(3)上相对于电源线(12)的位置开设有安放槽(14),所述安放槽(14)的右侧设置有挡板(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83911.6U CN218898916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83911.6U CN218898916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98916U true CN218898916U (zh) | 2023-04-25 |
Family
ID=8604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383911.6U Active CN218898916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98916U (zh) |
-
2022
- 2022-12-16 CN CN202223383911.6U patent/CN2188989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898916U (zh) | 一种防水石墨烯拼合岩板结构 | |
CN212078324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墙体 | |
CN208739074U (zh) | 一种并排式光伏太阳能板连接结构 | |
CN213449205U (zh) | 一种具有超长使用寿命且可持续发电的新型光伏屋顶 | |
CN216489123U (zh) | 一种热电厂电力设备的防护装置 | |
CN208078000U (zh) | 一种柔性可卷式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08088598U (zh) | 太阳能幕墙系统 | |
CN207183414U (zh) | 一种提高使用性能的电池板栅结构 | |
CN206060661U (zh) | 一种模块、组装式太阳能电池板 | |
CN221722057U (zh) | 一种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三明治结构墙体板 | |
CN216625674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 | |
CN220190703U (zh) | 一种防水檀条及光伏板安装支架 | |
CN215106857U (zh) | 模块插接式的建筑装饰墙体 | |
CN213329580U (zh) | 一种空腔式发电保温一体化板 | |
CN215631962U (zh) | 农业灌溉井用一体式玻璃钢井房 | |
CN216743447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管道用防震型保温板 | |
CN21211520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组件 | |
CN221530833U (zh) | 一种使用便利的弱电工程用线缆布设装置 | |
CN220896577U (zh) | 一种清水光伏外墙组件 | |
CN209779858U (zh) | —种建筑装饰用防积水托盘 | |
CN212053356U (zh) | 一种保温节能型建筑幕墙 | |
CN212517973U (zh) | 一种拼接式环网柜 | |
CN212765160U (zh) | 一种抗菌导热装饰布 | |
CN214614996U (zh) | 绿色节能装配式板材 | |
CN217352978U (zh) | 一种用于墙体的内外组合保温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