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7631U - 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7631U
CN218897631U CN202221909966.3U CN202221909966U CN218897631U CN 218897631 U CN218897631 U CN 218897631U CN 202221909966 U CN202221909966 U CN 202221909966U CN 218897631 U CN218897631 U CN 218897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nger
fixing ring
ring
thick bamboo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099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9099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7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7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7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包括培养盆,所述培养盆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外侧与培养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盆底部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一侧设有把手,所述培养盆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数量设为多个,所述隔板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均环绕隔板中心分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光照强度调节机构,可以通过旋转第二上固定环从而带动多个第二遮阳片旋转,从而可以对多个第二遮阳片与第一遮阳片的重叠面积进行调节,进而可以对生姜的所受到的光照的强度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提高生姜的栽培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背景技术
生姜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通常作一年生作物培育。姜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地上茎生长适温为18-28℃,根茎发育以20-27℃为宜,不耐寒,抗旱力弱,不耐热。目前培育生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种良好途径,在一些地区生姜已成为地方特色产业。
由于生姜不耐高温天气及强光照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遮阳处理,较为适宜的遮阳范围是60%,现有的遮阳装置大多是将遮阳网覆盖在生姜之上,然后用绳索予以固定,但是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候温度不一,容易造成遮阳范围不足或过大,降低生姜的存活率。
因此,发明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通过设置光照强度调节机构,可以通过旋转第二上固定环从而带动多个第二遮阳片旋转,从而可以对多个第二遮阳片与第一遮阳片的重叠面积进行调节,进而可以对生姜的所受到的光照的强度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提高生姜的栽培质量,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包括培养盆,所述培养盆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外侧与培养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盆底部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一侧设有把手,所述培养盆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数量设为多个,所述隔板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均环绕隔板中心分布,所述隔板顶部设有浇灌筒,所述浇灌筒外侧设有光照强度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浇灌筒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槽均环绕浇灌筒中心分布,所述浇灌筒底部与定位槽相匹配,所述浇灌筒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外侧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槽均环绕定位环中心分布。
优选的,所述光照强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上固定环、第一下固定环,第二上固定环和第二下固定环,所述第一上固定环与第一下固定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遮阳片,所述第一遮阳片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一下固定环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相匹配,所述第一上固定环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与第二固定槽相匹配,所述第二上固定环与第二下固定环之间设有第二遮阳片,所述第二遮阳片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二遮阳片与第一遮阳片相匹配,所述第二上固定环与定位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设为凸起状,所述隔板外侧开设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漏水槽均环绕隔板中心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上固定环外侧设有防滑条纹,所述定位环内侧设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两端均与定位环内壁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光照强度调节机构,可以通过旋转第二上固定环从而带动多个第二遮阳片旋转,从而可以对多个第二遮阳片与第一遮阳片的重叠面积进行调节,进而可以对生姜的所受到的光照的强度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提高生姜的栽培质量;
2、通过设置浇灌筒,生姜再生长后其根须会穿过通槽并缠绕在浇灌筒内侧,之后通过向浇灌筒内浇灌水分和营养液可以更利于生姜对营养液进行吸收,同时浇灌筒于其底部设置通槽可以方便生姜根须与浇灌筒的脱离,从而避免对生姜的根须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培养盆与收集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浇灌筒与定位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上固定环和第一下固定环与第一遮阳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上固定环和第二下固定环与第二遮阳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培养盆;2、隔板;3、收集盒;4、把手;5、第一固定槽;6、定位槽;7、浇灌筒;8、通槽;9、定位环;10、第二固定槽;11、第一上固定环;12、第一下固定环;13、第二上固定环;14、第二下固定环;15、第一遮阳片;16、第二遮阳片;17、漏水槽;18、提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包括培养盆1,所述培养盆1内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外侧与培养盆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盆1底部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收集盒3,所述收集盒3一侧设有把手4,所述培养盆1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5,所述第一固定槽5数量设为多个,所述隔板2顶部开设有定位槽6,所述定位槽6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6均环绕隔板2中心分布,所述隔板2顶部设有浇灌筒7,所述浇灌筒7外侧设有光照强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浇灌筒7底部开设有通槽8,所述通槽8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槽8均环绕浇灌筒7中心分布,所述浇灌筒7底部与定位槽6相匹配,所述浇灌筒7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9,通过浇灌筒7底部与定位槽6的插接,可以将浇灌筒7固定在隔板2顶部,之后可以在培养盆1与浇灌筒7之间填充泥土并种植生姜,生姜在生长后其根须会穿过通槽8并缠绕在浇灌筒7内侧,之后通过向浇灌筒7内浇灌水分和营养液可以更利于生姜对营养液进行吸收,同时水和营养液会通过通槽渗入泥土中。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环9外侧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0,所述第二固定槽10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槽10均环绕定位环9中心分布。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照强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上固定环11、第一下固定环12,第二上固定环13和第二下固定环14,所述第一上固定环11与第一下固定环1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遮阳片15,所述第一遮阳片15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一下固定环12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5相匹配,所述第一上固定环11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与第二固定槽10相匹配,所述第二上固定环13与第二下固定环14之间设有第二遮阳片16,所述第二遮阳片16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二遮阳片16与第一遮阳片15相匹配,所述第二上固定环13与定位环9转动连接,通过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5的卡合,可以对第一下固定环12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固定块均与第二固定槽10的卡合,可以对第一上固定环11固定,进而将多个第一遮阳片15固定在培养盆1顶部,之后通过旋转第二上固定环13可以带动多个第二遮阳片16旋转,进而可以调节第一遮阳片15与第二遮阳片16重叠面积,从而可以对生姜的光照强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2顶部设为凸起状,所述隔板2外侧开设有漏水槽17,所述漏水槽17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漏水槽17均环绕隔板2中心分布,通过将隔板2顶部设为凸起状,可以使隔板2表面的水分延倾斜的隔板2流动,从而均匀的渗入泥土中,通过设置漏水槽17可以使多余的水分通过漏水槽17落入收集盒3中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上固定环13外侧设有防滑条纹,所述定位环9内侧设有提拉杆18,所述提拉杆18两端均与定位环9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滑条纹可以增加第二上固定环13外侧的摩擦力,从而方便对第二遮阳片16进行旋转操作,通过设置提拉杆18可以方便对定位环9及浇灌筒7进行提拉,同时浇灌筒7于其底部设置通槽8可以方便生姜根须与浇灌筒7的脱离,从而避免对生姜的根须造成破坏。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5的卡合,可以对第一下固定环12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固定块均与第二固定槽10的卡合,可以对第一上固定环11固定,进而将多个第一遮阳片15固定在培养盆1顶部,之后通过旋转第二上固定环13可以带动多个第二遮阳片16旋转,进而可以调节第一遮阳片15与第二遮阳片16重叠面积,从而可以对生姜的光照强度进行调节;
参照说明书附图1-5,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浇灌筒7底部与定位槽6的插接,可以将浇灌筒7固定在隔板2顶部,之后可以在培养盆1与浇灌筒7之间填充泥土并种植生姜,生姜在生长后其根须会穿过通槽8并缠绕在浇灌筒7内侧,之后通过向浇灌筒7内浇灌水分和营养液可以更利于生姜对营养液进行吸收,同时水和营养液会通过通槽渗入泥土中,通过将隔板2顶部设为凸起状,可以使隔板2表面的水分延倾斜的隔板2流动,从而均匀的渗入泥土中,通过设置漏水槽17可以使多余的水分通过漏水槽17落入收集盒3中进行收集,通过设置提拉杆18可以方便对定位环9及浇灌筒7进行提拉,同时浇灌筒7于其底部设置通槽8可以方便生姜根须与浇灌筒7的脱离,从而避免对生姜的根须造成破坏。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包括培养盆(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盆(1)内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外侧与培养盆(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盆(1)底部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部滑动设置有收集盒(3),所述收集盒(3)一侧设有把手(4),所述培养盆(1)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5),所述第一固定槽(5)数量设为多个,所述隔板(2)顶部开设有定位槽(6),所述定位槽(6)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槽(6)均环绕隔板(2)中心分布,所述隔板(2)顶部设有浇灌筒(7),所述浇灌筒(7)外侧设有光照强度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筒(7)底部开设有通槽(8),所述通槽(8)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槽(8)均环绕浇灌筒(7)中心分布,所述浇灌筒(7)底部与定位槽(6)相匹配,所述浇灌筒(7)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9)外侧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0),所述第二固定槽(10)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槽(10)均环绕定位环(9)中心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强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上固定环(11)、第一下固定环(12),第二上固定环(13)和第二下固定环(14),所述第一上固定环(11)与第一下固定环(1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遮阳片(15),所述第一遮阳片(15)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一下固定环(12)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5)相匹配,所述第一上固定环(11)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与第二固定槽(10)相匹配,所述第二上固定环(13)与第二下固定环(14)之间设有第二遮阳片(16),所述第二遮阳片(16)数量设为多个,所述第二遮阳片(16)与第一遮阳片(15)相匹配,所述第二上固定环(13)与定位环(9)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顶部设为凸起状,所述隔板(2)外侧开设有漏水槽(17),所述漏水槽(17)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漏水槽(17)均环绕隔板(2)中心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固定环(13)外侧设有防滑条纹,所述定位环(9)内侧设有提拉杆(18),所述提拉杆(18)两端均与定位环(9)内壁固定连接。
CN202221909966.3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Active CN218897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9966.3U CN218897631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9966.3U CN218897631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7631U true CN218897631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4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09966.3U Active CN218897631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76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356A (zh) * 2023-05-19 2023-06-23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林业育苗用智能栽培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356A (zh) * 2023-05-19 2023-06-23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林业育苗用智能栽培架
CN116267356B (zh) * 2023-05-19 2023-07-21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林业育苗用智能栽培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97631U (zh) 一种减少生姜细根损坏的生姜栽培器
CN102577842A (zh) 茶树根砧嫁接繁育方法
Baier et al. Chestnuts and Light
CN106986690A (zh) 一种切花月季无土栽培方法
CN111713303A (zh) 一种园林护理养护装置及其养护方法
CN110651638A (zh) 一种准确的时间段为育苗浇水的农业物联网育苗培植箱
CN106857258B (zh) 一种带叶兜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206302921U (zh) 一种用于果树幼苗栽培和移植的装置
CN111642298A (zh) 大马士革玫瑰培育种植用分层式苗床
CN110720341A (zh) 一种樱桃树的种植方法与樱桃树种植设备
CN106577115B (zh) 一种青钱柳冬播育苗的种植方法
CN210247713U (zh) 一种番茄大棚土壤育苗栽培装置
CN212786824U (zh) 一种西瓜培育设备
CN108541487A (zh) 一种适用于露天条件下菌根苗培育的装置及方法
CN212393360U (zh) 一种苗木繁育用的增根容器
CN212116417U (zh) 一种西瓜育苗装置
CN107593462A (zh) 一种狗脊贯众组织培养技术
CN206024687U (zh) 一种苗床灌溉系统
CN207612744U (zh) 一种油用牡丹幼苗培育架
CN208609542U (zh) 一种城市绿化工程用草坪培养装置
CN205813089U (zh) 一种悬挂架式栽培装置
JP3343580B2 (ja) ゴボウの水耕栽培方法
CN217936674U (zh) 一种樟子松苗木培养用幼苗培育器
CN210093924U (zh) 一种仙草种植用种植机
CN109479833A (zh) 倍蚜种虫自然迁飞散放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