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6811U - 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6811U
CN218896811U CN202223116459.7U CN202223116459U CN218896811U CN 218896811 U CN218896811 U CN 218896811U CN 202223116459 U CN202223116459 U CN 202223116459U CN 218896811 U CN218896811 U CN 218896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nnector
rod
test
scale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64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旖静
石立
王荣锋
赵冉冉
蔡晓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kai Certification Servic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kai Certification Servic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kai Certification Servic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kai Certification Servic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64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6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6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6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底座,插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竖杆;与所述竖杆滑动连接的横杆,在横杆的一端具有连接头,连接头具有用于插置天线的插孔,横杆用于调节天线相对待测设备的高度;在连接头的表面围绕插孔设有第一刻度线,与第一刻度线相对在天线杆上设有一基准线,第一刻度线用于调节天线相对连接头的位置,以满足测试的极性要求;在天线背离连接头的一侧设有间隔组件,间隔组件包括间隔块,与间隔块相连用于将间隔块固定的连接件;间隔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与测试距离相等,第一侧与天线的端部相接触,第二侧与待测设备相接触。该天线装置能更好的模拟在近距离条件下辐射电场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射频场抗扰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服务技术的发展,例如增强型数字无绳电信系统、移动电话、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蓝牙等,无线产品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这些无线技术设备体积设计的越来越小,越来越便携,人们越来越普遍的使用这些便携式无线产品。特别是手机产品、笔记本电脑产品、平板电脑产品、智能家电产品的电磁使用环境日益复杂,不同消费类产品的使用距离越来越近,这些产品相互影响的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以手机产品为例,一款常用的手机产品通常会集成2G/3G/4G/5G无线通讯技术,2.4GHz或5.8GHz频段的BT、Wi-Fi技术。由于手机随身携带的属性,其在使用时距离其他电子产品的物理距离较近,所产生的场强随着距离增加,在10cm的距离下,上述无线射频信号会产生27V/m-84V/m不等的辐射电场强度。原有的天线装置主要用于天线的固定,便于天线的移动等,不能精准的控制天线和待测设备间的距离,尤其不能很好的模拟在近距离条件下辐射电场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便于调节信号覆盖范围及天线极性,且便于控制测试过程中天线与待测设备间的距离,使其能够更好的模拟在近距离条件下辐射电场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线装置,包括底座,插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竖杆;与所述竖杆滑动连接的横杆,在所述横杆的一端具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具有用于插置天线的插孔,所述横杆用于调节天线相对待测设备的高度,以使待测设备位于天线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在所述连接头的表面围绕所述插孔设有第一刻度线,与所述第一刻度线相对在天线杆上设有一基准线,所述第一刻度线用于调节天线相对连接头的位置,以满足测试的极性要求;在天线背离所述连接头的一侧设有间隔组件,所述间隔组件包括间隔块,与所述间隔块相连用于将所述间隔块固定的连接件;所述间隔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与测试距离相等,所述第一侧与天线的端部相接触,所述第二侧与待测设备相接触。
通过设置间隔组件,使间隔块的第一侧与天线的端部相接触,间隔块的第二侧与待测设备相接触,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与要求的测试距离相等,从而在模拟近距离条件下辐射电场对电子产品的影响时,能够精准控制测试距离,满足测试要求。并且将横杆与竖杆滑动连接,便于调节信号覆盖范围。在横杆端部设置连接头,使天线杆可在插孔内旋转,从而调节天线极性。该天线装置使用方便,可满足测试过程中对天线控制的各种要求,使测试过程满足IEC61000-4-39的测试标准。
优选的,所述间隔块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为5cm~10cm,所述间隔块采用改性聚苯乙烯材料。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天线杆设置于所述插孔内后,经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螺钉固定。上述结构简单,使天线的调节固定更为方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上至少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螺纹孔,通过相对设置的螺钉从两侧抵住天线杆,使天线更为稳定,保证在测试过程中姿态不发生改变。
还包括一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具有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竖杆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经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的第二螺钉与所述竖杆连接。该调节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优选的,所述竖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刻度线相对的观察孔,且所述观察孔的中心与所述插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平面内。实现天线在竖直方向位置的精准控制。
优选的,所述天线装置采用驻波比小于三的低反射材料。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各转角处设有用于其滑动的万向轮。
一种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上述天线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间隔组件,使间隔块的第一侧与天线的端部相接触,间隔块的第二侧与待测设备相接触,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与要求的测试距离相等,从而在模拟近距离条件下辐射电场对电子产品的影响时,能够精准控制测试距离,满足测试要求。并且将横杆与竖杆滑动连接,便于调节信号覆盖范围。在横杆端部设置连接头,使天线杆可在插孔内旋转,从而调节天线极性。该天线装置使用方便,可满足测试过程中对天线控制的各种要求,使测试过程满足IEC61000-4-39的测试标准。
2.将横杆滑动连接于竖杆上,实现天线在竖直方向上的调节,使待测设备能够在其信号覆盖范围内。在横杆端部设置连接头,天线杆能够相对连接头旋转,从而改变极性,在底座上设置万向轮,便于天线装置的移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测试过程中对天线位置、姿态的调整,以满足测试要求。
3.间隔块采用改性聚苯乙烯材料,天线装置整体采用驻波比小于三的低反射材料,避免对辐射射频场抗扰测试产生干扰。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系统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天线装置;11、底座;111、万向轮;12、竖杆;13、横杆;14、连接头;141、第一刻度线;15、天线;151、天线杆;16、间隔装置;161、间隔块;17、调节件;171、观察孔;2、电波暗室;3、信号发生器;4、功率放大器;5、定向耦合器;6、场强计;7、场强探头;8、控制器;9、功率计;10、待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天线15装置1,包括底座11,插置于所述底座11上的竖杆12;与所述竖杆12滑动连接的横杆13,在所述横杆13的一端具有连接头14,所述连接头14具有用于插置天线15的插孔,所述横杆13用于调节天线15相对待测设备10的高度,以使待测设备10位于天线15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在所述连接头14的表面围绕所述插孔设有第一刻度线141,与所述第一刻度线141相对在天线15杆上设有一基准线,所述第一刻度线141用于调节天线15相对连接头14的位置,以满足测试的极性要求;在天线15背离所述连接头14的一侧设有间隔组件,所述间隔组件包括间隔块161,与所述间隔块161相连用于将所述间隔块161固定的连接件;所述间隔块16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与测试距离相等,所述第一侧与天线15的端部相接触,所述第二侧与待测设备10相接触。
通过设置间隔组件,使间隔块161的第一侧与天线15的端部相接触,间隔块161的第二侧与待测设备10相接触,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与要求的测试距离相等,从而在模拟近距离条件下辐射电场对电子产品的影响时,能够精准控制测试距离,满足测试要求。并且将横杆13与竖杆12滑动连接,便于调节信号覆盖范围。在横杆13端部设置连接头14,使天线15杆可在插孔内旋转,从而调节天线15极性。该天线15装置1使用方便,可满足测试过程中对天线15控制的各种要求,使测试过程满足IEC61000-4-39的测试标准。
第一刻度线141围绕插孔设置,包括0°~360°,在天线15杆上设置一与第一刻度线141相对的基准线,通过旋转天线15杆,使天线15杆上的基准线对准不同刻度,实现天线15的精准调节。
其中,所述间隔块161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为10cm,所述间隔块161采用改性聚苯乙烯材料,防止在测试过程中,对测试信号产生干扰。所述连接件为绑带,通过绑带与天线15或横杆13连接,将间隔块161绑定在天线15的前端。所述连接件除设置为绑带外,还可设置于横杆13相连的伸缩杆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头14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天线15杆设置于所述插孔内后,经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螺钉固定。所述连接头14上设有多个相对的第一螺纹孔,位于第一螺纹孔内的螺钉从天线15杆的两侧将其抵住,形成固定。
还包括一调节件17,所述调节件17具有与所述横杆13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竖杆1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经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的第二螺钉与所述竖杆12连接。
所述竖杆1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刻度线相对的观察孔171,且所述观察孔171的中心与所述插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平面内。
为避免天线15装置1对测试信号产生干扰,所述天线15装置1采用驻波比小于三的低反射材料。
所述底座11的各转角处设有用于其滑动的万向轮111,便于天线15装置1的移动,进而便于天线15从各个方向对待测设备10进行测试。
一种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上述天线15装置1。参见图2所示,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电波暗室2,设置于所述电波暗室2内的天线15装置1、加扰天线15、场强探头7,设置于所述电波暗室2外的信号发生器3、功率放大器4、定向耦合器5、场强计6及控制器8。
其中,所述电波暗室2用于屏蔽外界无线信号,提供一个稳定的电磁环境,并起到隔离加扰信号的作用,保护试验人员免受电场照射。所述信号发生器3用于提供可调的稳定未调制信号,模拟AM,FM,PM调制。所述功率放大器4与所述信号发生器3相连,用于放大加扰信号,使加扰信号达到足够大的场强值。所述定向耦合器5与所述功率放大器4相连,所述定向耦合器5使加扰信号定向输出,减少不必要的反射信号,保护功率放大器4和信号放生器。所述功率计9与所述定向耦合器5相连,所述功率计9用于测量功率放大器4各端口的功率值。所述加扰天线15设置于所述天线15装置1上,且与所述定向耦合器5相连,所述加扰天线15用于将电性号转换成空间电场强信号。所述控制器8与所述信号放生器和所述功率计9相连,用于构建自动化测试系统。所述场强计6一端连接控制器8,另一端连接场强探头7,用于测量加扰信号的电场强度。
本申请中测试系统能够满足IEC61000-4-39标准,实现针对380MHz-6GHz频段的近距离辐射射频场抗扰度测试。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插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竖杆;与所述竖杆滑动连接的横杆,在所述横杆的一端具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具有用于插置天线的插孔,所述横杆用于调节天线相对待测设备的高度,以使待测设备位于天线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在所述连接头的表面围绕所述插孔设有第一刻度线,与所述第一刻度线相对在天线杆上设有一基准线,所述第一刻度线用于调节天线相对连接头的位置,以满足测试的极性要求;在天线背离所述连接头的一侧设有间隔组件,所述间隔组件包括间隔块,与所述间隔块相连用于将所述间隔块固定的连接件;所述间隔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与测试距离相等,所述第一侧与天线的端部相接触,所述第二侧与待测设备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块第一侧和第二侧间的间距为5cm~10cm,所述间隔块采用改性聚苯乙烯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绑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插孔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天线杆设置于所述插孔内后,经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螺钉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上至少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具有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竖杆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经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的第二螺钉与所述竖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刻度线相对的观察孔,且所述观察孔的中心与所述插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采用驻波比小于三的低反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各转角处设有用于其滑动的万向轮。
10.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天线装置。
CN202223116459.7U 2022-11-23 2022-11-23 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Active CN218896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6459.7U CN218896811U (zh) 2022-11-23 2022-11-23 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6459.7U CN218896811U (zh) 2022-11-23 2022-11-23 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6811U true CN218896811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6459.7U Active CN218896811U (zh) 2022-11-23 2022-11-23 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6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6023A (zh) * 2024-03-14 2024-04-16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环天线校准对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6023A (zh) * 2024-03-14 2024-04-16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种环天线校准对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chmid et al. Automated E-field scanning system for dosimetric assessments
Arai Measurement of mobile antenna systems
Quintero et al. System fidelity factor: A new method for comparing UWB antennas
CN110542798A (zh) 使用中场天线方向图测试天线阵列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05350A (zh) 基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空间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18896811U (zh) 天线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6850086B (zh) 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电磁波室
CN108574540B (zh) 一种基于多通道天线的电磁波室
CN219641842U (zh) 一种近距离辐射抗扰度测试装置
CN105162929A (zh) 一种测试系统及其应用的测试装置
Ichel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GTEM cell
CN105738935A (zh) 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姿态测量终端
CN101106792B (zh) 用于无线视频终端的参数测量方法
CN105808800B (zh) 一种电子设备机柜泄露辐射仿真预测方法
Chung Embedded 3D multi‐band antenna with ETS process technology covering LTE/WCDMA/ISM band operations in a smart wrist wearable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design
Li et al. 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in switched beam antenna systems
Iyama et al. Novel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measurement method using a flat solid phantom
CN114050877B (zh) 天线系统及天线系统测试方法
CN205506954U (zh) 一种5m法电波暗室
Graffin et al. Radiations phantom for handheld phones
CN110579648A (zh) 一种天线增益判定方法和判定装置
TW201417523A (zh) 無線通訊裝置量產的量測系統
CN208424376U (zh) 一种基于多通道天线的电磁波室
Nicolas et al.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assessments based on a selective isotropic measuring system f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N208623678U (zh) 一种Beamforming功能的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