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6366U - 一种扫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6366U
CN218896366U CN202320543461.8U CN202320543461U CN218896366U CN 218896366 U CN218896366 U CN 218896366U CN 202320543461 U CN202320543461 U CN 202320543461U CN 218896366 U CN218896366 U CN 218896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cb
handle
code scanning
scan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34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强
方志勇
廖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34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6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6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6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码设备,属于扫码设备领域,该扫码设备包括手柄壳体、罩壳和PCB板,PCB板设置于手柄壳体内,罩壳设置在手柄壳体上,手柄壳体的一端与罩壳卡接,手柄壳体的另一端与罩壳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手柄壳体的内壁至少形成有两个支撑柱,支撑柱设置有连接孔,罩壳设置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设置有螺纹孔,第一立柱形成有抵压部,PCB板设置有避让部;第一立柱穿过避让部并与支撑柱抵压,螺钉将手柄壳体与罩壳螺纹连接,支撑柱和抵压部分别抵压在PCB板的两侧。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PCB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拆装进行维修或更换,还可以使手柄壳体与罩壳之间连接稳定,防止两者发生松脱。

Description

一种扫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码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条码在零售业、图书馆、物流仓储和支付等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数据信息管理能力。相应的,也诞生了各类扫码设备,例如在物流领域和支付领域常见的手持巴枪。此类扫码设备一般包括壳体和上盖,壳体内安装有用于扫描条码的成像单元和用于控制扫码设备工作的PCB板,上盖盖合在壳体上以保护上述的各类功能元件。目前此类扫码设备的PCB板一般通过点胶的工艺粘接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这会导致PCB板不易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而采用其它固定方式又会提升安装操作的难度。另外,目前此类扫码设备中的上盖与壳体之间的装配一般采用卡合的方式,卡合方式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松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码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扫码设备,包括手柄壳体、罩壳和PCB板,所述罩壳设置在手柄壳体上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容腔,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与罩壳卡接,所述手柄壳体的另一端与罩壳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所述手柄壳体的内壁至少形成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罩壳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设置有螺纹孔,并且所述第一立柱形成有抵压部,所述PCB板设置有供第一立柱通过的避让部;所述第一立柱穿过所述避让部并与支撑柱抵压,所述螺钉穿过连接孔并旋紧在螺纹孔内将手柄壳体与罩壳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的端面和抵压部分别抵压在所述PCB板的两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手柄壳体上设置支撑柱、在罩壳上设置第一立柱,利用支撑柱和第一立柱配合,一方面使用螺钉将手柄壳体和罩壳螺纹连接固定,另一方面利用支撑柱的端面和第一立柱上设置的抵压部对PCB板进行定位。这样既可以使PCB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拆装进行维修或更换,还可以使手柄壳体与罩壳之间连接稳定,防止两者发生松脱。
可选的,所述避让部为开口槽或通孔。在PCB板上加工出开口槽或通孔可以实现供第一立柱通过的目的,开口槽或通孔均可以作为避让部。
可选的,所述PCB板在所述避让部处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减振部,其位于所述抵压部与PCB板之间;第二减振部,其位于所述支撑柱的端面与PCB板之间;以及,第三减振部,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与避让部的内表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减振部设置有供第一立柱穿过的穿孔。通过设置弹性件,利用第一减振部、第二减振部和第三减振部分别衬在相应位置处,一方面可以在该扫码设备晃动时起到良好的减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抵压部和支撑柱对PCB板的挤压力,防止PCB板损坏。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由第二减振部延伸形成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在所述支撑柱外。在装配时可先将弹性件安装在PCB板上,之后再将弹性件对准套设在支撑柱外,这样一方面可防止弹性件相对支撑柱发生移位,另一方面可在装配过程中对PCB板形成定位,防止PCB板发生移位,可使PCB板装配位置的准确。
可选的,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形成有卡槽,所述罩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件,所述手柄壳体的一端通过卡槽与卡件相配合而与罩壳卡接。
可选的,所述手柄壳体在靠近卡槽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支撑PCB板的支撑部。
可选的,所述罩壳还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端面在罩壳盖合在手柄壳体上时抵压在所述PCB板上。
可选的,所述PCB板与手柄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PCB板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结构一方面可进一步加强PCB板在扫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在装配过程中保持PCB板的稳定性,便于装配操作。
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限位块和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槽中的一个设置在手柄壳体上,另一个设置在PCB板。
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PCB板的两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形成于手柄壳体上,位于所述PCB板两侧的限位板相配合以限制PCB板沿水平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与手柄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罩壳设置有与所述间隙相适配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板用于在罩壳与手柄壳体装配时引导罩壳盖设在手柄壳体上。在装配时,需要先将罩壳的一端卡接在手柄壳体上,之后再向下转动罩壳以盖合在手柄壳体上,为使得上述向下转动过程的顺利,设置上述的导向板和间隙,两者配合可避免罩壳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相对手柄壳体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扫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扫码设备的剖视图一;
图3为图1中扫码设备的剖视图二;
图4为实施例一扫码设备的爆炸图一;
图5为实施例一扫码设备的爆炸图二;
图6为实施例一手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PCB板与弹性件的爆炸图;
图9为实施例一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壳体,10.支撑柱,100.连接孔,11.卡槽,12.支撑部,13.限位块,14.限位板,140.间隙,2.罩壳,20.第一立柱,200.螺纹孔,201.抵压部,21.第二立柱,22.卡件,23.导向板,230.导向斜面,3.PCB板,30.开口槽,31.限位槽,4.螺钉,5.弹性件,50.穿孔,51.第一减振部,52.第二减振部,53.第三减振部,54.套接部,6.图像采集单元,7.采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一个实施例”或“实例”或“例子”意指结合实施例本身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位置的出现不必都是指同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码设备,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中所示,该扫码设备包括手柄壳体1、罩壳2、PCB板3和图像采集单元6。其中,罩壳2设置于手柄壳体1上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容腔,PCB板3和图像采集设备均设置于上述的容腔内。图像采集单元6和PCB板3电连接,图像采集单元6可在PCB板3的控制下采集图像,采集到的图像传输至PCB板3进行读码识别。可以理解的是,手柄壳体1还设置有便于采集图像的采集窗7,图像采集单元6靠近采集窗7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手柄壳体1的一端与罩壳2卡接,手柄壳体1的另一端与罩壳2通过螺钉4螺纹连接。具体的,结合图6和图7中所示,手柄壳体1的内壁形成有两个支撑柱10,支撑柱10设置有连接孔100,罩壳2设置有第一立柱20,第一立柱20设置有螺纹孔200,并且第一立柱20上形成有抵压部201,PCB板3设置有供第一立柱20通过的避让部;第一立柱20穿过避让部并与支撑柱10抵压,螺钉4穿过连接孔100并旋紧在螺纹孔200内将手柄壳体1与罩壳2螺纹连接,支撑柱10的端面和抵压部201分别抵压在PCB板3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柱10的数量可以多于两个,相应的,第一立柱20的数量需要与支撑柱1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在手柄壳体1上设置支撑柱10、在罩壳2上设置第一立柱20,利用支撑柱10和第一立柱20配合,一方面使用螺钉4将手柄壳体1和罩壳2螺纹连接固定,另一方面利用支撑柱10的端面和第一立柱20上设置的抵压部201对PCB板3进行定位。这样既可以使PCB板3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拆装进行维修或更换,还可以使手柄壳体1与罩壳2之间连接稳定,防止两者发生松脱。图2和图3均为该扫码设备的剖视图,图2中示出该扫码设备装配完成后抵压部201抵压在PCB板3上的情形,图3中示出了该扫码设备装配完成后第一立柱20和支撑柱10通过螺钉4螺纹紧固连接在一起的情形。
如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抵压部201为形成于第一立柱20上的筋条,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抵压部也可以为其它凸起、环形凸缘等结构。如图8中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避让部为开口槽30,开口槽30便于加工。
在实际应用中,扫码设备往往会跟随操作者移动(容易经历晃动)、使用后被扔在位置上或使用时发生磕碰等,在上述场景中都会造成扫码设备中的部件发生极轻微的晃动。为避免在上述情况下对PCB板3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的PCB板3在开口槽30处设置有弹性件5。结合图8和图9中所示,该弹性件5包括第一减振部51、第二减振部52和第三减振部53,其中,第一减振部51位于抵压部201与PCB板3之间,第二减振部52位于支撑柱10的端面与PCB板3之间,第三减振部53位于第一立柱20与避让部的内表面之间,并且,在第三减振部53设置有供第一立柱20穿过的穿孔50。通过设置弹性件5,利用第一减振部51、第二减振部52和第三减振部53分别衬在相应位置处,一方面可以在该扫码设备晃动时起到良好的减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抵压部201和支撑柱10对PCB板3的挤压力,防止PCB板3损坏。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5还包括由第二减振部52延伸形成的套接部54,套接部54套设在支撑柱10外。在装配时可先将弹性件5安装在PCB板3上,之后再将弹性件5对准套设在支撑柱10外,这样一方面可防止弹性件5相对支撑柱10发生移位,另一方面可在装配过程中对PCB板3形成定位,防止PCB板3发生移位,可使PCB板3装配位置的准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也可以不设置套接部54。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5为橡胶材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也可以使用其它弹性高分子材质制成。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为开口槽30,为便于装配,本实施例中在弹性件5上设置于PCB板的厚度相适配并且与开口槽30的形状相适配的凹槽,弹性件5在装配时通过凹槽卡接在PCB板上。
本实施例中手柄壳体1的一端形成有卡槽11,罩壳2设置有与卡槽11相适配的卡件22,手柄壳体1的一端通过卡槽11与卡件22相配合而与罩壳2卡接。另外,手柄壳体1在靠近卡槽11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支撑PCB板3的支撑部12。通过设置支撑部12可对PCB板3进行支撑,这样在装配时便于PCB板3在装配过程中保持稳定。将支撑部12靠近卡槽11设置,这样卡槽11与支撑柱10之间的位置关系大致呈等腰三角形,这样可加强PCB板3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罩壳2还设置有第二立柱21,第二立柱21的端面在罩壳2盖合在手柄壳体1上时抵压在PCB板3上。
进一步的,结合图6和图7中所示,PCB板3与手柄壳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PCB板3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结构一方面可进一步加强PCB板3在扫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在装配过程中保持PCB板3的稳定性,便于装配操作。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包括两种,第一种限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限位块13和限位槽31,手柄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块13,PCB板3设置有限位槽31。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限位块13设置在PCB板3上,而将限位槽31设置在手柄壳体1的内壁上。第二种限位结构包括形成于手柄壳体1上的限位板14,PCB板3的两侧均具有限位板14,位于PCB板3两侧的限位板14相配合以限制PCB板3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设置限位结构一方面可进一步加强PCB板3在扫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在装配过程中保持PCB板3的稳定性,便于装配操作。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板14与手柄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140,罩壳2设置有与间隙140相适配的导向板23,导向板23设置有导向斜面230,导向板23用于在罩壳2与手柄壳体1装配时引导罩壳2盖设在手柄壳体1上。在装配时,需要先将罩壳2的一端卡接在手柄壳体1上,之后再向下转动罩壳2以盖合在手柄壳体1上,为使上述向下转动过程的顺利,设置上述的导向板23和间隙140,两者配合可避免罩壳2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相对手柄壳体1偏移。
装配本实施例提供的扫码设备的过程说明如下:首先将弹性件5装配至PCB板上,装配时利用弹性件5上设置的凹槽卡接在PCB板上,并使得弹性件5的穿孔50与PCB板上的开口槽30连通。然后将装配有弹性件5的PCB板装配至手柄壳体1的容腔内,具体的,将弹性件5上的套接部54套接在支撑柱10上,将PCB板上的限位槽31对准手柄壳体1上的限位块13,同时PCB板也会受到两侧限位板14的限制。这样PCB板的位置确定,PCB板沿水平方向不会发生移位。之后再将罩壳2装配至手柄壳体1上,具体的,先将罩壳2的卡件22卡入手柄壳体1上的卡槽11,之后再想下转动罩壳2使其盖合在手柄壳体1上,该过程中导向板23与手柄壳体1上形成的间隙140相配合使得罩壳2顺利盖合在手柄壳体1上。完成上述过程后,罩壳2上的第一立柱20穿过弹性件5的穿孔50抵压在手柄壳体1上的支撑柱10上,同时螺纹孔200与连接框对准。最后使用螺钉4由手柄壳体1的外部穿过连接孔100并旋紧在螺纹孔200内,将罩壳2与手柄壳体1螺纹紧固连接。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扫码设备,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PCB板上的避让位为通孔。相应的,本实施例中弹性件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也有所区别,但其也具有第一减振部、第二减振部、第三减振部和套接部,并且也设置有穿孔。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与PCB板进行装配时,利用弹性件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力,直接将弹性件的第一减振部挤压通过PCB板上的通孔,使得第一减振部和第二减振部分别位于PCB板的两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扫码设备,包括手柄壳体(1)、罩壳(2)和PCB板(3),所述罩壳(2)设置于手柄壳体(1)上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容腔,所述PCB板(3)设置于所述容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的一端与罩壳(2)卡接,所述手柄壳体(1)的另一端与罩壳(2)通过螺钉(4)螺纹连接;
所述手柄壳体(1)的内壁至少形成有两个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设置有连接孔(100),所述罩壳(2)设置有第一立柱(20),所述第一立柱(20)设置有螺纹孔(200),并且所述第一立柱(20)形成有抵压部(201),所述PCB板(3)设置有供第一立柱(20)通过的避让部;
所述第一立柱(20)穿过所述避让部并与支撑柱(10)抵压,所述螺钉(4)穿过连接孔(100)并旋紧在螺纹孔(200)内将手柄壳体(1)与罩壳(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10)的端面和抵压部(201)分别抵压在所述PCB板(3)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为开口槽(30)或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3)在所述避让部处设置有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包括:
第一减振部(51),其位于所述抵压部(201)与PCB板(3)之间;
第二减振部(52),其位于所述支撑柱(10)的端面与PCB板(3)之间;以及,
第三减振部(53),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20)与避让部的内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减振部(53)设置有供第一立柱(20)穿过的穿孔(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还包括由第二减振部(52)延伸形成的套接部(54),所述套接部(54)套设在所述支撑柱(10)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的一端形成有卡槽(11),所述罩壳(2)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1)相适配的卡件(22),所述手柄壳体(1)的一端通过卡槽(11)与卡件(22)相配合而与罩壳(2)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在靠近卡槽(11)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支撑PCB板(3)的支撑部(12)。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还设置有第二立柱(21),所述第二立柱(21)的端面在罩壳(2)盖合在手柄壳体(1)上时抵压在所述PCB板(3)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3)与手柄壳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PCB板(3)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适配的限位块(13)和限位槽(31),所述限位块(13)和限位槽(31)中的一个设置在手柄壳体(1)上,另一个设置在PCB板(3)。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PCB板(3)的两侧的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形成于手柄壳体(1)上,位于所述PCB板(3)两侧的限位板(14)相配合以限制PCB板(3)沿水平方向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扫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与手柄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140),所述罩壳(2)设置有与所述间隙(140)相适配的导向板(23),所述导向板(23)设置有导向斜面(230),所述导向板(23)用于在罩壳(2)与手柄壳体(1)装配时引导罩壳(2)盖设在手柄壳体(1)上。
CN202320543461.8U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扫码设备 Active CN218896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3461.8U CN218896366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扫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3461.8U CN218896366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扫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6366U true CN218896366U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8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3461.8U Active CN218896366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扫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6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0650B (zh) 印刷电路板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US733034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CN1760795B (zh) 计算装置的安装系统
US8605451B2 (en) Chip card holding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2007002506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US7200002B2 (en) Connection port module
US7408771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WO1998014103A1 (en) A stand for pivotally supporting a computer screen housing
US20050231906A1 (en) Mounting a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using a mounting rail
US8553404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698287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circuit boards
US20050190544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motherboard
US20060273052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module
CN218896366U (zh) 一种扫码设备
US7265972B2 (en) Fix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a disc drive and a locking device thereof
US710660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circuit boards
US862527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CI card
US20100117497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WO2023130647A1 (zh) 一种挂耳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US6817881B2 (en) Fast assembly structure module
CN212341933U (zh) 一种闸机头及闸机
CN215268563U (zh) 一种可简易拆装的机顶盒
US2008001777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CN207895459U (zh) 磁头安装结构及卡片处理设备
US6608754B2 (en) Fixing device for power supply unit in computer co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