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5529U - 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5529U
CN218895529U CN202223214677.4U CN202223214677U CN218895529U CN 218895529 U CN218895529 U CN 218895529U CN 202223214677 U CN202223214677 U CN 202223214677U CN 218895529 U CN218895529 U CN 218895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using
water heater
electric water
bottom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46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建鹤
漆静薇
段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46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5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5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5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所述电热水器包括外壳、加热总成和底壳,所述加热总成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总成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的加热模块;所述底壳设于所述外壳的下方且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外壳的底壁层叠设置,所述底壳配置成适于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并支撑所述外壳;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配置成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接外部管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热水器,可直接放置在地面或其他安装平台上进行使用,无需壁挂安装,提高便利性,且有效地降低了电热水器安装时的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的电热水器为壁挂式安装,需要在墙壁上打孔,不紧安装困难,同时破坏墙面,导致该机器不使用时,墙面因被永久破坏而影响外观。同时放台盆下给水龙头供水时,由于台下空间下,打孔、安装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热水器,可直接放置使用,无需壁挂安装,提高便利性,降低用户的安装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热水器,所述电热水器包括外壳、加热总成和底壳,所述加热总成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总成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的加热模块;所述底壳设于所述外壳的下方且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外壳的底壁层叠设置,所述底壳配置成适于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并支撑所述外壳;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配置成用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接外部管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热水器,可直接放置在地面或其他安装平台上进行使用,无需壁挂安装,提高便利性,且有效地降低了电热水器安装时的人工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电热水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安装于所述底壳上,并凸出所述底壳上背离所述外壳一侧的表面,且配置成为所述底壳提供支撑,所述防滑垫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于所述底壳底部的多个。
可选地,所述防滑垫包括支撑垫和连接件,所述支撑垫层叠设于所述底壳上,并设于所述底壳的背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垫相连,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沿上下方向伸入到所述底壳内侧,并与所述底壳相连,以将所述支撑垫安装到所述底壳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勾,所述卡勾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垫相连,且另一端穿过所述底壳上的卡孔并与所述底壳卡扣连接;或,所述连接件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底壳上的孔,并将所述支撑垫与所述外壳的底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壳配置成接水盘的形状,并扣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且所述外壳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接水盘相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配置成适于将所述外壳内的水溢流至所述底壳上。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主体和后壳,所述壳主体的后侧敞开,并配置成适于所述加热总成装入;所述后壳与所述壳主体相连,并封盖所述壳主体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后壳与所述壳主体可拆卸地相连;或,所述后壳与所述壳主体卡扣连接;或,所述外壳还包括前壳,所述壳主体的前侧敞开,并由所述前壳封盖;或,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后壳上。
可选地,所述外壳沿左右方向的厚度尺寸为T、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为W、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为H,其中T小于W和H,且所述外壳构造出扁平状的长方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加热总成还包括承载框,所述加热模块安装于所述承载框上,所述承载框适于装载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的壁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水器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防滑垫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热水器100,外壳10,壳主体11,溢流口111,后壳12,前壳13,加热总成20,进水口21,出水口22,加热模块23,防滑垫30,支撑垫31,连接件32,卡勾321,底壳40,排水口41,安装槽42,安装通孔43,承载框5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热水器100,可直接放置使用,无需壁挂安装,提高便利性,降低用户的安装成本。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热水器100,电热水器100可以包括外壳10、加热总成20和底壳40,加热总成20设置在外壳10内,加热总成20包括进水口21、出水口22和加热模块23,且加热模块23可以连接在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之间,以将通过加热模块23的液体加热。底壳40设置在外壳10的下方,且与外壳10固定连接,并与外壳10的底壁层叠设置,底壳40可以配置成适于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并支撑外壳10,其中安装平台可以为地面或其他安装面,也就是说,通过底壳40可以将外壳10直接搁置在安装平台上,即可以完成电热水器100的稳定安放。其中,外壳10上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配置成用于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连接外部管路,换言之,外部管路可以通过安装口与加热总成20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连接。这样设置,电热水器100可直接放置使用,无需壁挂安装,提高便利性,降低用户的安装成本。
具体而言,加热总成20的加热模块23可对从进水口21进入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可从出水口22排出,以向用户供应热水,从而实现电热水器100的热水功能。另外,加热总成20可以设置在外壳10内,通过与固定连接在外壳10底部的底壳40,使加热总成20可以放置的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因而,通过将加热总成20设置在外壳10内,同时,底壳40可以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并支撑外壳10,可使电热水器100放置在安装平台上,以保证加热总成20可以稳定地运行,换言之,用户可将电热水器100直接放置使用,无需将电热水器100壁挂安装,从而可以提高电热水器100的使用便利性,以及降低用户安装电热水器100的安装成本。另外,安装平台可以是地面等,例如,用户可以直接将电热水器100放置在地面上使用。
另外,底壳40可以与外壳10层叠设置,以增加底壳40与外壳1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底壳40可以对外壳10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以支撑电热水器100稳定地放置在安装平台上。
其次,在外壳10上设置有安装口,外部管路可以通过安装口与加热总成20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连接,例如,可以在外壳10上设置一个安装口,以使进水口21的管道与出水口22的管道可以通过安装口与加热总成20连接;又如,安装口可以包括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进水管道可以通过第一安装口与加热总成20的进水口21连接,出水管道可以通过第二安装口与加热总成20的出水口22连接,从而实现电热水器100的热水功能。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可以无需设置一个很大的安装口来接通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有利于提高外壳10的结构强度,而且不在限制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连接管路的位置,方便管路连接。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热水器100,可直接放置在地面或其他安装平台上进行使用,无需壁挂安装,提高便利性,且有效地降低了电热水器100安装时的人工成本。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热水器100还包括防滑垫30,防滑垫30可以安装在底壳40上,并凸出底壳上背离外壳10一侧的表面,且配置成为底壳0提供支撑,另外,防滑垫30包括一个。例如在底壳40的底部设置一个较大尺寸的防滑垫30,一起到防滑的作用,也可以设置一个防滑垫30,并与底壳40底部的其他支撑结构组合,来实现电热水器100的防滑以及支撑。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壳40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多个防滑垫30,多个防滑垫30可以设置成在底壳40的底部间隔布置,例如,多个防滑垫30可以在底壳40的底部布置成三角形、四边形等形式。防滑垫30可以支撑电热水器100在安装平台上,且可防止电热水器100与安装平台发生相对滑移。
具体地,电热水器100放置在安装平台上,此时,底壳40的底部可以与安装平台接触,并支撑电热水器100的底壳40在安装平台上,同时,可以在底壳40的底部设置防滑垫30,防滑垫30为一个或间隔布置的多个,并布置底壳40底部朝向安装平台的一侧,以为底壳40提供支撑,使底壳40可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另外,设置在底壳40的底部的防滑垫30可以用于防止电热水器100发生相对滑动,以保证电热水器100的运行稳定性。还可在防滑垫30朝向安装平台的一侧设置花纹,以增加防滑垫30表面的粗糙程度,提高防滑垫30的防滑效果。其次,防滑垫30还可以安装在外壳10的转角处等薄弱处,以对外壳10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外力冲击外壳10,导致外壳10损坏。
另外,在底壳40的底部可以设有多个安装槽42,防滑垫30可以嵌入在安装槽42内,以使防滑垫30可以稳定连接在底壳40的底部,避免电热水器100与安装平台发生相对滑移,保证电热水器100的正常运行。且当防滑垫30磨损严重时,可将防滑垫30从安装槽42中取出替换,以保证电热水器100的良好运行。
当然,防滑垫30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0的壁面的外侧,以便于用户移动电热水器100,例如,在外壳10沿左右方向的相对两壁面的外侧可以设有防滑垫30,使用户可以通过防滑垫30来对电热水器100进行搬运,减少危害的发生。
另外,如图2所示,底壳40可以设置于外壳10的下方,并与外壳10的底壁层叠设置且固定连接,且防滑垫30可以安装于底壳40上,并凸出底壳40上背离外壳10一侧的表面。因此,可以将防滑垫30与外壳10隔开,以保证电热水器100的稳定运行。
具体地,安装在底壳40上的防滑垫30可以凸出底壳40背离一侧的表面,以减少电热水器100与安装平台的接触面积,增大防滑垫30的压强,提高电热水器100的防滑效果。且还可以使电热水器100与安装平台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电热水器100内加热模块23的热量散失,提高电热水器100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在底壳40的周缘可设有翻边结构,对应的,可以在外壳10的底部上设置环形凹槽,当外壳10与底壳40层叠设置时,底壳40的翻边结构可以插接入外壳10的环形凹槽中,以使底壳40和外壳10固定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滑垫30包括支撑垫31和连接件32,支撑垫31可以层叠设于底壳40上,并设于底壳40的背离外壳10的一侧;连接件32的一端与支撑垫31相连,且连接件32的另一端沿上下方向伸入到底壳40内侧,并与底壳40相连,以将支撑垫31安装到底壳40上。这样设置,可以提高防滑垫30与底壳4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保证电热水器100可以稳定的运行。
连接件3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垫31和底壳40连接,当支撑垫31相对于底壳40发生滑移时,连接件32可阻止支撑垫31与底壳40之间的相对滑移,以保证支撑垫31与底壳4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在底壳40上设有安装通孔43,以使连接件32可以沿上下方向伸入底壳40的内侧,从而实现防滑垫30与底壳40的连接。
另外,在支撑垫31上可以设有多个连接件32,对应的在底壳40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安装通孔43,以增强防滑垫30与底壳40之间的连接强度。且结合前述实施例,在底壳40上可以设置安装槽42,同时可以在安装槽42内设置安装通孔43,当防滑垫30安装在安装槽42内时,防滑垫30上的连接件32可以沿上下方向伸入安装通孔43内,实现防滑垫30与底壳40的安装。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2包括卡勾321,卡勾321的一端与支撑垫31相连,且另一端穿过底壳40上的卡孔并与底壳40卡扣连接,可以实现防滑垫30与底壳40的连接。
其中,卡勾321的一端与支撑垫31连接,从而组成防滑垫30。可以将卡勾321沿上下方向穿过底壳40上的卡孔,同时,卡勾321可以与底壳40卡扣连接,以实现防滑垫30与底壳40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2可以包括螺钉,螺钉穿过底壳40上的孔,并将支撑垫31与外壳10的底壁固定连接。以实现防滑垫30与底壳40的连接。
其中,防滑垫3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螺钉与底壳40上的孔螺纹配合,可以通过转动支撑垫31,使螺钉可以沿上下方向伸入底壳40上的孔,以实现防滑垫30与底壳40的连接。
当然,防滑垫3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棱形等,以实现防滑垫30的防滑效果。
另外,可以在底壳40和外壳10的底部上均设置螺纹孔。当螺钉穿过底壳40和外壳10底部上的螺纹孔后,防滑垫30可以安装在底壳40上,以将螺钉隐藏起来,从而可以避免螺钉被外部环境腐蚀,保证底壳40和外壳1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电热水器100可以稳定的运行。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壳40配置成接水盘的形状,并扣在外壳10的底部,且外壳10的底壁上设有与接水盘相连通的溢流口111,溢流口111配置成适于将外壳10内的水溢流至底壳40上。因此,通过溢流口111可以将外壳10内部的水排出,保证加热总成20可以稳定运行。
具体地,底壳40的边缘可朝向外壳10的底壁的方向延伸,从而可以使底壳40的边缘与底壳40的其余部分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并当底壳40扣在外壳10的底部时,可以在外壳10的底壁与底壳40之间构造出排水空间,该排水空间可以适于水体通过,换言之,当外壳10内部具有水时,水可通过外壳10底壁上的溢流口111排出,且排出的水流可进入底壳40与外壳10底壁之间的排水空间,从而保证加热总成20的良好运行。
同时,在底壳40上也可以设置有与排水空间连通的排水口41,以将排水空间中的水排出;且结合前述实施例,防滑垫30可以凸出底壳40上背离外壳10一侧的表面,从而可以使底壳40与安装平台之间间隔出一定的距离,以便于排水空间中的水可以从底壳40上的排水口41流出。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壳主体11和后壳12,壳主体11的后侧敞开,并配置成适于加热总成20装入,后壳12与壳主体11相连,并封盖壳主体11的后侧。以便于电热水器100快速拆装。
当电热水器100安装时,可以从壳主体11的后侧将加热总成20安装在外壳10内,换言之,可以将加热总成20从壳主体11的后侧推入,以使加热总成20进入外壳10内,另外,可以在外壳10的底壁、顶壁和前壁设置多个孔,并在加热总成20上设置对应的孔,以使固定件可以穿过加热总成20和外壳10上的孔,从而将加热总成20固定在外壳10内,以保证电热水器100的正常工作,或者外壳10和加热总成20的孔内设置螺纹,以使固定件可以与加热总成20和外壳10上的孔螺纹连接,以提高加热总成20与外壳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另外,在壳主体11上可以设置导向结构,例如,在壳主体11的顶壁上设置滑槽,当加热总成20从壳主体11的后侧推入时,加热总成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着壳主体11内的滑槽滑动,以便于实现加热总成20在壳主体11内的安装定位;或者,还可以在壳主体11的底壁上设置凹槽,当加热总成20推入壳主体11内时,可以对应的安装在底壁上的凹槽内,同时,加热总成20和壳主体11底壁上的孔可两两对应,以便于电热水器100的装配。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后壳12与壳主体11可拆卸地相连,以使后壳12可以将壳主体11的后侧封盖,实现电热水器100的安装。
举例而言,后壳12可以与壳主体11螺纹连接。在壳主体11的后侧以及后壳1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螺纹孔,通过螺钉可以与后壳12和壳主体11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后壳12可以连接在壳主体11的后侧,并将壳主体11的后侧封盖,实现电热水器100的安装。
又如,后壳12可以与壳主体11铰链连接。后壳12中多个边缘的一边可以与壳主体11铰接,以通过后壳12使壳主体11在打开和关闭之间切换,从而可以将壳主体11的后侧封盖,实现电热水器100的安装。
可选地,后壳12可以与壳主体11卡扣连接。从而可以完成电热水器100的安装。
具体地,在后壳12上可以设置多个卡凸,对应的在壳主体11的后侧可以设置多个卡槽,当后壳12安装在壳主体11上时,卡凸可以扣入卡槽中,实现后壳12与壳主体11的卡扣连接,从而将壳主体11的后侧封盖住,完成电热水器100的安装。
同样的,可以在后壳12上设置多个卡槽,并在壳主体11的后侧上设置多个卡凸,当后壳12与壳主体11卡扣连接时,壳主体11上的卡凸可以对应的扣入后壳12上的卡槽中,从而将壳主体11的后侧封闭,实现电热水器100的安装。
可选地,外壳10还包括前壳13,壳主体11的前侧敞开,并由前壳13封盖。以便于电热水器100的安装和拆卸,提高电热水器100的安装便利性。
具体地,当需要将加热总成20安装在外壳10内时,可以将外壳10上的前壳13打开,以使壳主体11的前侧敞开,此时,安装人员可以将加热总成20从壳主体11的前侧推入,从而可以将加热总成20安装在外壳10内,且结合前述实施例,可通过固定件穿过设置在加热总成20和外壳10上的孔,实现加热总成20的固定连接,随后再通过前壳13将壳主体11的前侧封盖,实现电热水器100的安装。同样的,当需要对电热水器100进行维修时,可以将外壳10的前壳13拆卸下来,随后通过将固定件拆卸,即可解除加热总成20与外壳10的连接,使加热总成20可从外壳10内取出。
且结合前述实施例,外壳10包括壳主体11和后壳12,换言之,电热水器100可以通过将前壳13和/或后壳12拆卸下来,以对电热水器100的内部进行维修,因此,可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安装口可以设置在后壳12上。以使进水口21与出水口22连接的外部管路可以安装在电热水器100的同一侧,以便于电热水器100的外部管路的布置。
其中,加热总成20的进水口21与出水口22分别连接外部管路,以使外部水源可以通过加热总成20中的加热模块23,实现水的加热,随后加热后的水可以通过加热总成20的出水口22流向外部管路,以为用户提供热水。因此,可以在后壳12上设置两个安装口,以使外部管路可通过安装口与外壳10内的加热总成20连接,实现电热水器100的热水供应。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沿左右方向的厚度尺寸为T、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为W、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为H,其中T小于W和H,且外壳10构造出扁平状的长方体结构。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电热水器100的占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电热水器100的宽度尺寸W和高度尺寸H均不小于电热水器100的厚度尺寸T,以使电热水器100可以占用较小的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安装平台的空间利用率。
其中,T/W、H/W中的任一个均可以设置成在2到10的范围内。这样可以使得外壳10内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加热总成20,并可以避免外壳10太薄而影响其放置的稳定性,也可以避免外壳10过厚而影响其空间利用率。例如,本实用新型中T/W、H/W中的任一个可以设置为2、2.5、3、5、8、10等。当然,本实用新型中T/W、H/W的比值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将该比值设置为小于2或大于10,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另外,T/W和H/W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不同,也就是说,外壳10的宽度尺寸和高度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电热水器100的高度尺寸H可以小于三倍的电热水器100的厚度尺寸T,以保证电热水器100的重心处于较低的水平高度,防止电热水器100侧翻。另外,电热水器100的宽度尺寸W可以小于三倍的电热水器100的厚度尺寸T,以降低电热水器100在安装平台的占用面积。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总成20还包括承载框50,其中,加热模块23可以安装于承载框50上,承载框50适于装载于外壳10内,并与外壳10的壁固定连接。因此,可以为加热总成20内的结构部件提供支撑,从而可以加强加热总成20的结构强度,保证电热水器100的正常运行。
其中,承载框50可以与加热总成20内的结构部件固定连接,以为加热总成20内的结构部件提供支撑作用,以使加热总成20可以稳定的运行,且结构部件与承载框50可通过螺纹连接,即通过固定件穿过设置在结构部件与承载框50上的螺纹孔,可实现结构部件与承载框50之间的连接。
另外,加热总成20可以与后壳12卡扣连接。当需要将加热总成20安装到外壳10内时,加热总成20与后壳12卡扣连接,并从后往前将加热总成20和后壳12推入壳主体11内,随后,通过固定件可使承载框50与外壳10的壁固定连接,同时,后壳12将壳主体11的后侧封盖,完成电热水器100的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加热总成20可以包括加热模块23、充气装置以及溶气装置,且加热总成20的进水口21可以与水源连通,以便于水流可通过进水口21进入加热模块23中;加热总成20的出水口22可以与出水装置连通,以便于加热后的水可以通过出水装置供应给用户。在水流通过加热总成20的过程中,溶气装置连接在加热模块23与出水口22之间,且溶气装置与充气装置连接,当水流通过溶气装置时,与溶气装置连接的充气装置可以往溶气装置内通入气体,以使气体可以溶于溶气装置内部的水流,从而可以产生气泡水,以供用户使用,便于用户使用电热水器100来对碗盘等进行清洁,满足用户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本使用新型的热水器装置包括机身主体(即壳主体11)、前壳13、后壳12、底壳40、防滑垫30、承载框50、加热总成20。整机外观由机身壳体(即壳主体11)、后壳12、前壳13、底壳40和防滑垫30组成,机身壳体(即壳主体11)前后两面通孔,其余四面封闭形成装配空间,承载框50和后壳12通过后面通孔位置横向抽拉进行装配。机器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设置在机器背部,并分别连接进水管出水管。底壳40装配在机身壳体底部,装上防滑垫30后,机器可以驻立在地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本申请的具体方案过程如下:
机身主体作为产品各部件安装载体,各个部件、载体通过安装到身体主体上,形成整机。其中,加热总成20装配完成后,安装在承载框50上,使用螺钉将加热总成20固定;后壳12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承载框50上。将前壳13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机身壳体(即壳主体11)上,之后,将装配完成后的承载框50由左向右推入机身壳体(即壳主体11)。用螺钉将承载框50和机身壳体(即壳主体11)固定;盖上底壳40,用螺钉将底壳40和机身壳体(即壳主体11)固定,螺钉固定。将防滑垫30装在后壳12上。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分别与电热水器100背后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电热水器100安装后放置在地板上,通过防滑垫30站立并防止滑动、倾倒。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
加热总成(20),所述加热总成(20)设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加热总成(20)包括进水口(21)、出水口(22)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水口(21)和所述出水口(22)之间的加热模块(23);
底壳(40),所述底壳(40)设于所述外壳(10)的下方且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外壳(10)的底壁层叠设置,所述底壳(40)配置成适于放置在安装平台上并支撑所述外壳(10);
其中,所述外壳(10)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配置成用于所述进水口(21)和所述出水口(22)连接外部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
防滑垫(30),所述防滑垫(30)安装于所述底壳(40)上,并凸出所述底壳(40)上背离所述外壳(10)一侧的表面,且配置成为所述底壳(40)提供支撑,所述防滑垫(30)包括一个或间隔布置于所述底壳(40)底部的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30)包括:
支撑垫(31),所述支撑垫(31)层叠设于所述底壳(40)上,并设于所述底壳(40)的背离所述外壳(10)的一侧;
连接件(32),所述连接件(3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垫(31)相连,且所述连接件(32)的另一端沿上下方向伸入到所述底壳(40)内侧,并与所述底壳(40)相连,以将所述支撑垫(31)安装到所述底壳(4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包括卡勾(321),所述卡勾(32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垫(31)相连,且另一端穿过所述底壳(40)上的卡孔并与所述底壳(40)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底壳(40)上的孔,并将所述支撑垫(31)与所述外壳(10)的底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40)配置成接水盘的形状,并扣在所述外壳(10)的底部,且所述外壳(10)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接水盘相连通的溢流口(111),所述溢流口(111)配置成适于将所述外壳(10)内的水溢流至所述底壳(40)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
壳主体(11),所述壳主体(11)的后侧敞开,并配置成适于所述加热总成(20)装入;
后壳(12),所述后壳(12)与所述壳主体(11)相连,并封盖所述壳主体(11)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2)与所述壳主体(11)可拆卸地相连;
或,所述外壳(10)还包括前壳(13),所述壳主体(11)的前侧敞开,并由所述前壳(13)封盖;
或,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后壳(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沿左右方向的厚度尺寸为T、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为W、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为H,其中T小于W和H,且所述外壳(10)构造出扁平状的长方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总成(20)还包括承载框(50),所述加热模块(23)安装于所述承载框(50)上,所述承载框(50)适于装载于所述外壳(10)内,并与所述外壳(10)的壁固定连接。
CN202223214677.4U 2022-11-30 2022-11-30 电热水器 Active CN218895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4677.4U CN218895529U (zh) 2022-11-30 2022-11-30 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4677.4U CN218895529U (zh) 2022-11-30 2022-11-30 电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5529U true CN218895529U (zh) 2023-04-21

Family

ID=8600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4677.4U Active CN218895529U (zh) 2022-11-30 2022-11-30 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5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2758B2 (en) Wall-mounted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US10465326B2 (en) Wall-mounted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US10626540B2 (en) Wall-mounted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US10570555B2 (en) Wall-mounted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EP2888416B1 (en) Multi-purpose hand washing station
CN108361956B (zh) 一种排水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18895529U (zh) 电热水器
WO2024002278A1 (zh) 一种底座、底座总成、衣物处理设备
US20100084303A1 (en) Drain Pan for Mounted Water Equipment
CN214841600U (zh) 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CN205729279U (zh) 滤油滤渣环保型超声波洗碗机
CN214378699U (zh) 储能系统及其箱体
CN203869287U (zh) 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室内机
CN211261220U (zh) 接水盘和窗式空调器
CN210842923U (zh) 一种洗碗机底座的电路板盒安装结构及其洗碗机
CN204345882U (zh) 一种排水装置及包括该排水装置的空调器
CN215637594U (zh) 室内侧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CN218489781U (zh) 一种机器人及其托盘
CN213429776U (zh) 一种控制单元及果蔬机水槽
CN214841254U (zh) 排水接头和空调器
CN214841255U (zh) 空调器
CN220306141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键盘
CN220704665U (zh) 一种多功能水槽
CN213248481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494967U (zh) 一种集成式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