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7461U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7461U
CN218887461U CN202320154771.0U CN202320154771U CN218887461U CN 218887461 U CN218887461 U CN 218887461U CN 202320154771 U CN202320154771 U CN 202320154771U CN 218887461 U CN218887461 U CN 218887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attery
current collecting
insulating
col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47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倩倩
张璐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47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7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7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7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集流组件和绝缘件;绝缘件上设置有通孔组,集流组件的至少部分设于通孔组内,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连接通孔的孔壁。通过支撑筋可以增加绝缘件的结构强度并支撑集流组件,避免绝缘件和集流组件发生变形,保证各个电池的电性能,进而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已经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电池是电动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设计优化成为了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项目。
但是,目前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相关技术的电性能差异较大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性能差异较小的电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集流组件;
绝缘件,其上设置有通孔组,所述集流组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通孔组内,所述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连接所述通孔的孔壁。
本公开的电池,一方面,绝缘件的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连接通孔的孔壁;通过支撑筋可以增加绝缘件的结构强度,避免绝缘件发生变形,保证各个电池的电性能,进而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另一方面,集流组件的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的通孔组内,通过支撑筋可以支撑集流组件,避免集流组件在通孔内的部分产生变形,进一步保证保证电池的电性能,进一步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电池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绝缘件和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集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二集流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流组件;11、第一集流盘;111、连接环;112、连接筒;113、连接盘;12、第二集流盘;121、第一集流部;122、第二集流部;123、凹陷部;13、凹槽;
2、绝缘件;21、通孔组;21a、通孔;211、第一通孔;212、第二通孔;2121、台阶面;22、支撑筋;
23、本体部;231、绝缘环;232、分隔挡板;2321、第一部分;2322、第二部分;2323、第三部分;24、第一凸出部;25、第二凸出部;
3、电池壳体;31、顶面;32、底面;33、侧面;
4、电芯;5、电池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参照图1-图5所示,该电池可以包括集流组件1以及绝缘件2;绝缘件2上设置有通孔组21,集流组件1的至少部分设于通孔组21内,通孔组21包括至少一个通孔21a,通孔21a内设置有支撑筋22,支撑筋22连接通孔21a的孔壁。
本公开的电池,一方面,绝缘件2的通孔组21包括至少一个通孔21a,通孔21a内设置有支撑筋22,支撑筋22连接通孔21a的孔壁;通过支撑筋22可以增加绝缘件2的结构强度,避免绝缘件2发生变形,保证各个电池的电性能,进而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另一方面,集流组件1的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2的通孔组21内,通过支撑筋22可以支撑集流组件1,避免集流组件1在通孔21a内的部分产生变形,进一步保证保证电池的电性能,进一步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电池可以是圆柱电池,因此,电池壳体3可以设置为圆柱体,即电池壳体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31和底面32,顶面31和底面32均设置为圆形,在顶面31和底面32之间连接有侧面33,侧面33设置为圆筒状。侧面33、顶面31和底面32围绕形成电池的容纳腔。
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中,底面32和顶面31可以设置为矩形、椭圆形、梯形等等,侧面33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且围绕形成矩形、椭圆形、梯形等等,使得电池壳体3形成为长方体、椭圆柱状、棱柱状等等。电池壳体3还可以时其他形状,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电池壳体3的容纳腔内设置有电芯4,电芯4设置为与电池壳体3相适配的圆柱体。电芯4可以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电池还可以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图中未示出)。正极耳连接于电芯4,具体地,正极耳连接于正极片;正极耳位于电芯4靠近顶面31的一侧,即正极耳位于电芯4靠近电池极柱5的一侧。负极耳连接于电芯4,具体地,负极耳连接于负极片;而且负极耳可以与正极耳位于电芯4的同一侧,即负极耳可以位于电芯4靠近顶面31的一侧,也可以说是,负极耳可以位于电芯4靠近电池极柱5的一侧。当然,在本公开的另外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负极耳可以与正极耳可以位于电芯4的相对两侧,即负极耳可以位于电芯4靠近底面32的一侧。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正极耳和负极耳靠近顶面31的一侧设置有集流组件1和绝缘件2。集流组件1可以包括第一集流盘11和第二集流盘12;第二集流盘12与第一集流盘11的极性相反,例如,第一集流盘11可以为负极集流盘,第二集流盘12可以为正极集流盘。负极耳连接于第一集流盘11,正极耳连接于第二集流盘12。
由于第一集流盘11和第二集流盘12均设置在电芯4靠近顶面31的一侧,因此,第一集流盘11和第二集流盘12之间需要绝缘设置,因此,设置绝缘件2将第一集流盘11和第二集流盘12之间绝缘设置。
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流盘11可以为正极集流盘,第二集流盘12可以为负极集流盘;在负极耳与正极耳位于电芯4的相对两侧的情况下,集流组件1可以包括第一集流盘11或第二集流盘12,第一集流盘11或第二集流盘12需要与周围的其他一些零部件绝缘隔离。
参照图1所示,在电芯4的靠近顶面3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电池极柱5,正极耳连接于电池极柱5,具体地,正极耳通过第二集流盘12连接于电池极柱5;电池极柱5通过顶面31上的通过孔伸出电池壳体3形成电池的正极。而且,电池极柱5与电池共中心轴设置,即电池极柱5的中心轴与电池的中心轴共线。而负极耳可以连接至电池壳体3,具体地,负极耳通过第一集流盘11连接于电池壳体3,电池壳体3形成电池的负极。当然,电池极柱5可以是电池的负极,电池壳体3可以是电池的正极。而且电池极柱5绝缘连接于电池壳体3,具体地,电池极柱5绝缘连接于顶面31。
由于电池壳体3形成电池的负极,第二集流盘12连接于正极耳,因此,第二集流盘12与电池壳体3之间也需要绝缘设置。
下面对绝缘件2以及集流组件1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参照图2和图3所示,绝缘件2可以包括本体部23;具体来讲,本体部23可以包括绝缘环231和分隔挡板232,绝缘环231设置为与电池相适配的形状,例如,电池设置为圆柱电池,因此,绝缘环231设置为圆环状。绝缘环231设置在电芯4靠近顶面31的一面的周边区域内。分隔挡板232连接于绝缘环231的内环面,将绝缘环231的内部分隔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通孔21a,该两个通孔21a为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通孔组21包括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即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组成通孔组21。当然,在集流组件1包括第一集流盘11或第二集流盘12的情况下,绝缘件2上可以设置有一个通孔21a,通孔组21包括一个通孔21a,本体部23可以包括绝缘环231,不包括分隔挡板232。
第一集流盘11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一通孔211内,第二集流盘12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二通孔212内。第一集流盘11通过第一通孔211与负极耳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第二集流盘12通过第二通孔212与正极耳连接,连接方式也可以是焊接。当然,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由于第二集流盘12连接于正极耳与电池极柱5之间,电池极柱5与电池共中心轴设置,因此,电池的中心轴需要穿过第二集流盘12,即第二集流盘12的一部分需要设置在电池的中心区域。
分隔挡板232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321、第二部分2322以及第三部分2323,第二部分2322连接于第一部分2321和第三部分2323之间,且第一部分2321与第三部分2323对称设置,第一部分2321和第三部分2323均沿绝缘件2的径向延伸连接至绝缘环231的内环面,第一部分2321和第三部分2323设置为扇形,使得第一部分2321和第三部分2323的宽度随着与绝缘件2的中心轴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即第一部分2321和第三部分2323的宽度越靠近绝缘环231越宽。
第二部分2322设置为少半圆环结构,且第二部分2322连接于第一部分2321和第三部分2323的靠近第一通孔211的一侧,第二部分2322向第一通孔211一侧凹陷,使得电池的中心轴以及电池极柱5的中心轴贯穿第二通孔212,第一通孔211设置为少半圆环形,第二通孔212设置为两个扇形连接的结构,而且这两个扇形共圆心,其中一个直径较大的扇形为少半圆,另一个直径较小的扇形为多半圆。
第一通孔211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等于绝缘件2的横截面的面积三分之一,能够保证第一集流盘11与负极耳的连接面积,保证第一集流盘11与负极耳之间的连接部的过流面积,避免产生过热现象。而且第一通孔211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绝缘件2的横截面的面积二分之一,避免第一通孔211的横截面的面积过大,占用第二通孔212的空间。
同理,第二通孔212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等于绝缘件2的横截面的面积三分之一,能够保证第二集流盘12与正极耳的连接面积,保证第二集流盘12与正极耳之间的连接部的过流面积,避免产生过热现象。而且二通孔21a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绝缘件2的横截面的面积二分之一,避免第二通孔212的横截面的面积过大,占用第一通孔211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211的横截面、第二通孔212的横截面以及绝缘件2的横截面指的均是径向截面,与轴向截面垂直。
由于,第一通孔211的横截面的面积以及第二通孔212的横截面的面积较大,使得绝缘件2的实体结构的面积较小,具体为,由于第二部分2322设置在绝缘件2的中心位置,其宽度设置的较窄,导致绝缘件2(特别是第二部分2322和绝缘环231)容易变形,绝缘件2变形后,设置在第一通孔211内的第一集流盘11以及设置在第二通孔212内的第二集流盘12也容易变形,第一集流盘11变形后,会影响第一集流盘11与负极耳的连接,进而影响电池的电性能;同理,第二集流盘12变形后,会影响第二集流盘12与正极耳的连接,进而影响电池的电性能。
而且,绝缘件2、第一集流盘11以及第二集流盘12的变形方向以及程度不固定,导致各个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通孔21a内设置有支撑筋22,支撑筋22连接通孔21a的孔壁。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通孔211内设置有支撑筋22,支撑筋22沿径向延伸,连接绝缘环231的内侧壁与分隔挡板232之间,具体地,支撑筋22连接绝缘环231的内侧壁与第二部分2322之间,支撑筋22将第一通孔211分隔形成基本相同的两部分,通过支撑筋22可以增加绝缘件2的结构强度,具体来讲,通过支撑筋22可以增加绝缘环231和第二部分2322的结构强度,避免绝缘环231和第二部分2322受力发生变形,保证各个电池的电性能,进而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当然,在本公开的另外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支撑筋22的两端也可以均连接至绝缘环231的内侧壁;而且在第二通孔212内也可以设置有支撑筋22,支撑筋22同样也可以连接绝缘环231的内侧壁与第二部分2322之间。
进一步地,绝缘件2还可以包括第一凸出部24,第一凸出部24设于第一通孔211的孔壁,第一凸出部24与支撑筋22位于第一集流盘11的相对两侧,通过支撑筋22和第一凸出部24可以将第一集流盘11卡住,避免第一集流盘11在产生位移,影响电池的电性能。
而且,第一凸出部24背离第一集流盘11的一面与第一集流盘11之间的距离随着与第一通孔211的孔壁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例如,第一凸出部24背离第一集流盘11的一面可以设置为斜面;第一凸出部24背离第一集流盘11的一面还可以设置为弧面,而且向背离第一集流盘11的一侧突出;而且,第一凸出部24背离第一集流盘11的一面与第一集流盘11之间的距离随着与分隔挡板232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如此设置,在安装第一集流盘11时,第一集流盘11可以沿第一凸出部24的该面向下滑动,方便将第一集流盘11的边沿部卡设在第一凸出部24与支撑筋22之间。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出部24设于分隔挡板232靠近第一通孔211的侧壁。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出部24还可以设于绝缘环231的内侧壁。
而且,连接于第二部分2322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24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于第一部分2321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24之间的间距,连接于第二部分2322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24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于第三部分2323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24之间的间距。即连接于第二部分2322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之间的间距最小,也就是说,连接于第二部分2322的第一凸出部24的密度较高。
由于,第二部分23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流盘11(负极),第二部分2322的相对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流盘12(正极),第一集流盘11的极性与第二集流盘12的极性相反,第二部分2322的宽度较小,使得第一集流盘11与第二集流盘12之间的,如果,第一集流盘11在第二部分2322处发生变形,容易与第二集流盘12接触导致短路,因此,将连接于第二部分2322的第一凸出部24的密度较高,使得第一凸出部24有足够的阻挡力,避免第一集流盘11在第二部分2322处发生变形,避免第一集流盘11与第二集流盘12接触导致短路。
参照图2和图4所示,由于第一集流盘11连接于负极耳与电池壳体3之间,具体地,第一集流盘11连接于负极耳与顶面31之间,第一集流盘11可以包括连接环111、连接筒112和连接盘113。连接环111设置为与绝缘环231相适配的形状,例如,连接环111设置为圆环状,当然,在绝缘环231设置为矩形环的情况下,连接环111设置为矩形环。
连接环111位于绝缘环231靠近顶面31的一侧,使得连接环111可以与顶面31接触连接。连接筒112设置为少半筒状,连接筒112连接于连接环111的内环面,连接筒112沿电池的轴向延伸,连接筒112连接于连接环111和连接盘113之间,具体地,连接环111连接于连接筒112靠近顶面31的一侧,连接盘113连接于连接筒112背离顶面31的一侧,使得连接盘113的高度低于连接环111的高度。连接盘113设置为大致为扇形的板状,连接盘113位于第一通孔211内。
进一步地,集流组件1上设置有凹槽13,支撑筋22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13内。具体地,在第一集流盘11的连接盘113上设置有凹槽13,凹槽13位于连接盘113靠近电芯4的一侧。第一集流盘11通过冲压形成,因此,在连接盘113背离凹槽13的一面形成有凸出结构。凹槽13的侧壁可以增加连接盘113的结构强度,避免连接盘113受力产生变形,以保证电池的电性能,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
凹槽13沿电池的径向延伸,凹槽1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支撑筋22的宽度,使得支撑筋22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凹槽13内,而且支撑筋22与凹槽13抵接。使得支撑筋22可以对连接盘113进行支撑,避免连接盘113受力产生变形,进一步保证电池的电性能,进一步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
而且,在连接盘113的设置有凹槽13的位置没有连接连接筒112,即将连接筒112设置为间隔设置的两段,两段之间的间隙与凹槽13相对设置,如此设置方便凹槽13的形成,而且,避免在凹槽13与连接筒112的连接处形成应力集中。
另外,在第二通孔212内也可以设置有支撑筋22的情况下,在第二集流盘12上也可以设置有凹槽,第二通孔212内的支撑筋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集流盘12上的凹槽内。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二通孔212的至少部分孔壁设置为台阶结构,具体为,分隔挡板232靠近第二通孔212的侧壁设置为台阶结构,且该侧壁靠近电芯4的一部分突出于该侧壁远离电芯4的一部分,使得第二通孔212靠近电芯4的一部分的面积较小,远离电芯4的一部分的面积较大。第二集流盘12设于台阶结构的台阶面2121,即第二集流盘12设于第二通孔212远离电芯4的一部分内,使得台阶结构的台阶面2121可以对第二集流盘12进行支撑和限位,避免第二集流盘12向电芯4一侧位移。
进一步地,绝缘件2还可以包括第二凸出部25,第二凸出部25设于第二通孔212的孔壁,具体地,一部分第二凸出部25设于台阶结构的台阶面2121,而且这一部分第二凸出部25与第二通孔212远离电芯4的侧壁连接为一体;另一部分第二凸出部25设于绝缘环231的内侧壁。第二凸出部25远离第二通孔212的孔壁的一面设置为圆柱面。
参照图2和图5所示,第二集流盘1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通孔212内,具体来讲,第二集流盘12可以包括第一集流部121和第二集流部122,第一集流部121连接于第二集流部122。第一集流部121设置为少半圆环结构,第二集流部122设置为圆形结构,第二集流部122连接于第一集流部121的半径较小的圆环面。
而且,第二集流盘12需要与电池极柱5连接,具体为,第二集流部122与电池极柱5连接,因此,在第二集流部122上设置有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设置为圆柱状,与电池极柱5上圆柱状的凹陷结构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集流盘12上设置有凹陷部123,具体为,在第一集流部121的边沿设置有凹陷部123,即凹陷部123向第一集流部121的内侧凹陷。第二凸出部25位于凹陷部123内,通过第二凸出部25与凹陷部123的配合,可以在电池的径向上对第二集流盘12进行定位,避免第二集流盘12产生位移,以保证电池的电性能,使得电池的电性能差异较小。
该电池可以是单个的电池,即该电池可以单体电池,也可以是电池模组或电池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池为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情况下,该电池还可以包括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具体例如电池箱、电路板、控制元器件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电池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提及的“平行”、“垂直”,并不是完全平行、垂直,而是有一定的误差的;例如,两者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5°,即认为这两者相互平行;两者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85°且小于等于95°,即认为这两者相互垂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2)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组件;
绝缘件,其上设置有通孔组,所述集流组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通孔组内,所述通孔组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连接所述通孔的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组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筋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组件包括:
第一集流盘;
第二集流盘,与所述第一集流盘的极性相反,所述绝缘件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集流盘与所述第二集流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组包括: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集流盘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集流盘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
本体部;
第一凸出部,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支撑筋位于所述第一集流盘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背离所述第一集流盘的一面与所述第一集流盘之间的距离随着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
绝缘环;
分隔挡板,连接于绝缘环的内环面,将所述绝缘环分隔形成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分隔挡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设于所述分隔挡板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且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之间的间距,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相邻两个第一凸出部之间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至少部分孔壁设置为台阶结构,所述第二集流盘设于所述台阶结构的台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盘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绝缘件还包括:
第二凸出部,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绝缘件的横截面的面积三分之一,且小于所述绝缘件的横截面的面积二分之一;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绝缘件的横截面的面积三分之一,且小于所述绝缘件的横截面的面积二分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圆柱电池,所述电池还包括:
电池极柱,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盘或所述第二集流盘,所述电池极柱与所述电池共中心轴设置。
CN202320154771.0U 2023-01-17 2023-01-17 电池 Active CN218887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4771.0U CN218887461U (zh) 2023-01-17 2023-01-17 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4771.0U CN218887461U (zh) 2023-01-17 2023-01-17 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7461U true CN21888746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3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4771.0U Active CN218887461U (zh) 2023-01-17 2023-01-17 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7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1028B2 (en) Secondary battery
JP5208976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0536253B1 (ko) 이차 전지
JP2012043771A (ja) 2次電池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US11509026B2 (en) Cap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JP5203729B2 (ja) 二次電池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140124247A (ko) 이차 전지
CN114497904A (zh) 电池的装配方法及电池
CN216793840U (zh) 电池及电池组
KR20180014576A (ko) 이차 전지
CN114388990A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8887461U (zh) 电池
CN216773359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6793941U (zh) 一种电池、电池组、电池极片及电芯
CN216773468U (zh) 电极结构、电池及电池组
CN217239531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5933704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09747633U (zh) 二次电池
CN220021495U (zh) 分隔件、盖板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220021345U (zh) 电池单体的盖板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216793841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组
CN219534820U (zh) 电池
CN219959210U (zh) 集流盘、电池包和车辆
CN217691568U (zh) 极柱组件、电池盖板、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6773471U (zh) 电池及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