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6353U -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6353U
CN218886353U CN202220736399.XU CN202220736399U CN218886353U CN 218886353 U CN218886353 U CN 218886353U CN 202220736399 U CN202220736399 U CN 202220736399U CN 218886353 U CN218886353 U CN 218886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bottom plate
plat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63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雪飞
张宇
李卓隆
耿仕新
王伯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63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6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6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6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支撑架,用于支撑扩散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支撑柱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弹性连接部和底座,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弹性连接部固定,所述弹性连接部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发生变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Description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直下式背光技术就是将背光模组直接放置在液晶面板的正下方,直下式背光可以使得液晶电视的背光亮度更为均匀,画面也更加细腻逼真。
在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扩散板四周用中框支撑,置于背板上方,而扩散板较薄且与背板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为了防止扩散板中间凹陷而影响显示画面,常常在扩散板中间设置支撑架以防止扩散板的变形。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在安装扩散板的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扩散板与支撑架之间发生碰撞,极其导致出现扩散板碎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架,用于支撑扩散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支撑柱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弹性连接部和底座,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弹性连接部固定,所述弹性连接部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部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弹性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
所述弹性部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以改变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呈现朝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第三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从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连接处,到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三部连接处,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垂直距离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逐渐增大;
从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部连接处,到所述第三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处,所述第三部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垂直距离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柱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面积先保持不变,接着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柱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半径为4mm~5mm;
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半径为0.5mm~1.5mm;
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20mm~3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上围绕所述第一螺孔的部分朝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外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柱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子背光模组,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提供的所述支撑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边缘部分相连;
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板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布的多个灯条,所述灯条包括沿第四方向排布的多个灯珠;
所述灯珠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架的数量的比为6:1~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一个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柱在所述底板上正投影的中心,与距离该支撑架最近的四个灯珠在所述底板上正投影的中心所围成四边形的中心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板的中轴线上设置有沿所述第四方向排布的多个支撑架;
所述底板的中轴线为经过所述底板的第一侧的表面的中心且沿所述第四方向延伸的虚拟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第一侧的表面包括有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周边放置区、中心放置区和第二周边放置区;
所述第一周边放置区和所述第二周边放置区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架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架组包括:第一支撑架组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组远离所述中心放置区的第二支撑架组,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灯条;
所述第一支撑架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组均包括沿第四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组内所述支撑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组内所述支撑架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灯条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纸;
在所述反射纸上设置有与所述灯珠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开孔,所述灯珠从对应第一开孔中露出;
在所述反射纸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开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
所述支撑架通过螺丝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孔、所述第一螺孔、所述底板上对应的第二螺孔以与所述底板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部所述灯条划分为多个灯条组,每个灯条组包括至少一个灯条,每个灯条组配置有对应的转接板,所述灯条通过第一柔性扁平线缆与对应的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所述转接板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所述转接板通过贯穿所述底板的第二柔性扁平线缆与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二侧的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底板上对应于所述转接板的所在区域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转接板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中框和扩散板,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装配固定;
所述中框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为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所述扩散板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存在交叠;
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扩散板之间设置有导光条;
所述导光条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壁相接触;
所述导光条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侧面超出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内侧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棱镜膜,所述棱镜膜配置为将所述间隙空间内射向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壁的光线朝所述导光条进行反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棱镜膜为菲涅尔棱镜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四个支撑框条,每个支撑框条均包括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为第二支撑面;
所述四个支撑框条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框条和三个第二支撑框条;
所述第一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宽度的比为8:1~20:1。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中提供的所述子背光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一个覆晶薄膜侧区域和三个非覆晶薄膜侧区域;
所述覆晶薄膜侧区域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三个所述非覆晶薄膜侧区域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二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晶薄膜侧区域通过双面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
所述非覆晶薄膜侧区域通过紫外固化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拼接显示模组,包括:2N个显示装置,所述2N个显示装置呈2行、N列的阵列排布,N为正整数;
位于第一行的N个所述显示装置的覆晶薄膜侧区域均位于远离第二行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侧;
位于第二行的N个所述显示装置的覆晶薄膜侧区域均位于远离第一行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支撑架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支撑架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子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背板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6为背板上部分区域的灯珠与支撑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中在背板上设置转接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相关技术中扩散板的边缘部分放置于第一支撑面时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扩散板的边缘部分放置于第一支撑面时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扩散板的边缘部分放置于第一支撑面时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中框与背板进行装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中框内四个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12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支撑框条进行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5a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外侧壁上粘贴第一保护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b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外侧壁上粘贴第一保护膜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6a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粘贴美纹胶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b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粘贴美纹胶带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7a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的内侧边缘粘贴第一保护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b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的内侧边缘粘贴第二保护膜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8a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涂覆紫外固化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b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涂覆紫外固化胶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19为将美纹胶带去除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在美纹胶带被去除区域放置支撑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拼接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支撑架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架用于支撑扩散板,支撑架包括:沿第一方向Y设置的支撑柱1和安装部2,安装部2包括:在第一方向Y 上相对设置的弹性连接部3和底座4,弹性连接部3与底座4相连,支撑柱1沿第一方向Y延伸,支撑柱1靠近安装部2的一端与弹性连接部3固定,弹性连接部3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方向Y上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支撑柱1靠近安装部2 的一端与底座4在第一方向Y上的距离发生变化。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4与支撑柱1之间设置弹性连接部3,当扩散板与支撑柱1远离安装部2的一端发生碰撞时,弹性连接部3可因受力而发生弹性形变,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扩散板碎裂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部3包括:沿第二方向X设置的两个弹性部3a 和连接部,连接部位于两个弹性部3a之间,弹性部3a的一端与底座4相连,弹性部3a的另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支撑柱1靠近安装部2的一端与连接部固定;弹性部3a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方向Y上发生弹性形变,以改变连接部与底座4在第一方向Y上的距离,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相交。
通过上述两个弹性部3a和连接部3b,其一方面可实现对支撑柱1的稳定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在支撑柱1受到外力左右时能够迅速产生相应弹性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3a呈现朝远离背板的一侧外凸,连接部与底座4 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3a呈条状,弹性部3a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 301、第二部302和第三部303,第一部301与底座4相连,第三部303与连接部3b相连;从第二部302与第一部301连接处,到第二部302与第三部303连接处,第二部302与底座在第一方向Y上的垂直距离沿着第二方向X逐渐增大;从第三部303与第二部302连接处,到第三部303与连接部连接处,第三部303 与底座在第一方向Y上的垂直距离沿着第二方向X逐渐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连接部3包括两个弹性部3a和一个连接部3b的情况,仅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案,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在本公开中,弹性连接部3还可以采用其他具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的结构,此处不再一一举例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支撑架未支撑扩散板时,连接部3b与底座4在第一方向Y上的距离为h,0.45mm≤h≤0.55mm。
参见图1a和图1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支撑柱1上沿着第一方向Y 远离安装部2,支撑柱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截面面积先保持不变,接着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柱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
参见图2a和图2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支撑柱1上沿着第一方向Y 远离安装部2,支撑柱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截面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通过该设计,可使得支撑柱1整体呈现下宽上窄的形貌,其一方面可使得支撑柱1 的整体重要较小,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支撑柱1底端(靠近安装部2的一端) 能够与安装部2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以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牢固,同时支撑柱1 顶端(远离安装部2的一端)不会过大,使得支撑柱1与扩散板之间的接触面板相对较小,有利于提升扩散板的入光量。
此外,考虑到支撑柱1顶端面积越小,则在支撑柱1与扩散板之间发生碰撞时扩散板上所受到的压强越大,扩散板碎裂的风险越高,故在对支撑柱1顶端面积作设计时,不能将支撑柱1顶端面积设计的过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柱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支撑柱1靠近安装部2的一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截面的截面形状半径为 4mm~5mm;支撑柱1远离安装部2的一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截面的截面形状半径为0.5mm~1.5mm;支撑柱1在第一方向Y上的长度为20mm~30mm。
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4上设置有第一螺孔5。在背板上对应于可放置支撑架的区域设置有第二螺孔,在将支撑架与背板进行装配时,仅需通过螺丝贯穿支撑架上的第一螺孔5以及背板上相应位置的第二螺孔,可使得将支撑架固定在背板上的相应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底座4上围绕第一螺孔5的部分6朝远离支撑柱1的一侧外凸。在底板上围绕各第二螺孔的部分会朝背向支撑面的一侧外凸以形成定位槽,在将支撑架与背板进行装配时,可将支撑架上围绕第一螺孔5的外凸部分6置于底板上的定位槽内,其一方面可实现第一螺孔5与第二螺孔的对位,另一方面可起到对支撑架进行限位的作用,以避免支撑架与背板之间发生错位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部3、底座4和支撑柱1的材料为透明树脂材料,可有效避免支撑架装配至背板上后对背光源的出光产生遮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连接部3、底座4和支撑柱1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选地,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来形成一体成型的弹性连接部3、底座4和支撑柱1。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子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向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背板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6为背板上部分区域的灯珠与支撑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至图6所示,子背光模组包括支撑架19,支撑架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支撑架19,对于支撑架19的描述可参见前面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12,背板12包括底板12a和侧板 12b,侧板12b位于底板12a的第一侧且与底板12a边缘部分相连;支撑架19 位于底板12a的第一侧,支撑架19的安装部与底板12a固定。
子背光模组还包括沿第三方向W排布的多个灯条15,灯条15包括沿第四方向Z排布的多个灯珠16;其中,灯条15可通过双面胶粘贴固定于背板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珠16的数量与支撑架19的数量的比为6:1~10:1。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需求来设置灯珠16的数量以及排布,同时根据扩散板13的支撑需求来设置支撑架19的数量以及排布。另外,在灯珠16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支撑架19的数量越多,对扩散板13的支撑效果越好,但是其对灯条15的出光影响越大。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综合对灯条15出光效果以及对扩散板13支撑信赖度的考虑,可将灯珠16的数量与支撑架19的数量的比范围设置在6:1~10:1,例如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一个支撑架19,该支撑架19的支撑柱1在底板 12a上正投影的中心,与距离该支撑架19最近的四个灯珠16在底板12a上正投影的中心所围成四边形的中心重叠。
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底板12a的中轴线L上设置有沿第四方向Z排布的多个支撑架19;底板12a的中轴线L为经过底板12a的第一侧的表面的中心且沿第四方向Z延伸的虚拟线。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考虑到扩散板中间部分因重力所产生的形变往往最大,故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底板12a的中轴线L上设置一列支撑架19。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2a的第一侧的表面包括有沿第三方向W依次设置的第一周边放置区12a1、中心放置区12a2和第二周边放置区12a3;第一周边放置区12a1和第二周边放置区12a3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架组,至少两个支撑架组包括:第一支撑架组19a和位于第一支撑架组19a远离中心放置区12a2 的第二支撑架组19b,且第一支撑架组19a和第二支撑架组19b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灯条15;第一支撑架组19a和第二支撑架组19b均包括沿第四方向Z排布的至少两个支撑架19,第一支撑架组19a内支撑架19的数量大于第二支撑架组19b内支撑架19的数量。
附图中仅示例性画出了第一支撑架组19a和第二支撑架组19b之间设置有两个灯条15,第一支撑架组19a包括4个支撑架19、第二支撑架组19b包括2 个支撑架19的情况,该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中心放置区12a2内的支撑架19沿着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呈阵列排布。
参见图5所示,灯条15的数量为20个,每个灯条15包括10个灯珠16,以第三方向W为行方向、第四方向Z为列方向,全部灯珠16呈10行、20列的阵列排布。
支撑架19的数量为24个,具体分布如下:在第二行灯珠16与第三行灯珠 16之间、在第四行灯珠16与第五行灯珠16之间、在第六行灯珠16和第七行灯珠16之间、在第八行灯珠16与第九行灯珠16之间,均设置有5个支撑架19 且5个支撑架19分别位于第四列灯珠16与第五列灯珠16之间、第七列灯珠16 与第八列灯珠16之间、第十列灯珠16与第十一列灯珠16之间、第十三列灯珠 16与第十四列灯珠16之间、第十六列灯珠16与第十七列灯珠16之间;在第三行灯珠16与第四行灯珠16之间、在第七行灯珠16与第八行灯珠16之间,均设置有2个支撑架19且2个支撑架19分别位于第二列灯珠16与第三列灯珠16 之间、第十八列灯珠16与第十九列灯珠16之间。
当然,图5中所示灯珠16、支撑架19的数量及分布的情况,仅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案,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
在一些实施中,在灯条15背向底板12a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纸30;在反射纸 30上设置有与灯珠16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开孔,灯珠16从对应第一开孔中露出。通过在背板12上设置反射纸30可使得射向底板12a的光线被反射至扩散板13,有利于提高光线利用率。
进一步可选地,当支撑架19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时,可在反射纸30 上设置与支撑架19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开孔,底板12a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通过螺丝贯穿对应的第二开孔、支撑架19上的第一螺孔、底板12a上对应的第二螺孔以使得支撑架19与底板12a固定。
图7为本公开实施中在背板上设置转接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 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部灯条15划分为多个灯条15组,每个灯条15组包括至少一个灯条15,每个灯条15组配置有对应的转接板20,灯条15通过第一柔性扁平线缆21与对应的转接板20电连接,转接板20固定于底板12a的第一侧,转接板20通过贯穿底板12a的第二柔性扁平线缆22与位于底板12a的第二侧的电源控制模块80(参见后面图13中所示)电连接。
其中,电源控制模块可通过第二柔性扁平线缆22、转接板20、第一柔性扁平线缆21以向灯条15提供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模块具备区域调光(local diming)功能,有利于提升显示画面的对比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2a上对应于转接板20的所在区域形成有容纳槽31,转接板20位于对应的容纳槽31内。具体地,在底板12a上用于放置转接板20 的部分朝背向支撑面的一侧外凸以形成容纳槽31,将转接板20放置于该容纳槽 31以使得转接板20下沉,以避免转接板20将灯条15局部顶起。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针对图5中所示20个灯条15,可配置4个转接板20,每个转接板20可与5个灯条15相连。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子背光模组还包括中框11和扩散板13,中框11与背板12装配固定;中框11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1a和第二支撑结构 11b,第一支撑结构11a远离底板12a的一侧为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结构11b 位于第一支撑面远离底板12a的一侧;扩散板13位于第一支撑面远离底板12a 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扩散板13与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为方便扩散板13安装所预留的膨胀空间),扩散板13 在第一支撑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支撑面存在交叠。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利用第一支撑面来对扩散板13的边缘部分进行支撑,利用支撑架19来对扩散板13 的中间部分进行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面与扩散板13之间设置有导光条14。
图8为相关技术中扩散板的边缘部分放置于第一支撑面时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相关技术中扩散板13的边缘部分直接搭接在第一支撑面上。由于显示产品的窄边框设计,使得在将显示面板与子背光模组完成装配后,扩散板13搭接在第一支撑面上的部分其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会覆盖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Active Area,简称AA区),由于扩散板13搭接在第一支撑面上的部分(称为“低亮度出光部分”)的出光亮度较低,故会导致显示面板上与低亮度出光部分正对的区域(即AA区的边缘部分)所接收到的光线较少,从而导致显示画面的边缘部分的显示亮度较低,即存在“暗边”问题。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扩散板的边缘部分放置于第一支撑面时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有效解决上述“暗边”问题,在第一支撑面上设置有导光条14,扩散板13搭接在导光条14上。在灯珠16所射出的光线照射至导光条14时,通过导光条14可将光线传导至扩散板13的边缘部分,以使得扩散板 13的边缘部分的出光亮度增高,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AA区的边缘部分所接收到的光线增多,显示面板的AA区的边缘部分的显示亮度增高,从而能够有效改善、甚至完全解决“暗边”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条14上靠近第二支撑结构11b的第一侧面与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相接触;导光条14上远离第二支撑结构11b的第二侧面超出第一支撑面的内侧边缘。其中,导光条14上远离第二支撑结构11b的第二侧面超出第一支撑面的内侧边缘的距离越远、导光条14的厚度越厚,射入至导光条14的光线越多,越有利于提升扩散板13的边缘部分的出光亮度。但是,随着导光条14上远离第二支撑结构11b的第二侧面超出第一支撑面的内侧边缘的距离增加,导光板的重心会朝远离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的方向偏移,当导光板的重心偏移至超出第一支撑面的内侧边缘时,则导光板容易发生倾,不利于导光板的装配;另外,随着导光条14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扩散板13以及光学膜片18的装配空间缩小,不利于扩散板13以及光学膜片18的装配。
综合考虑扩散板13的边缘部分的出光亮度以及导光板/扩散板13/光学膜片 18的装配难度,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导光条14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设置为 1.2mm~1.6mm,例如1.4mm;导光条14上远离第二支撑结构11b的第二侧面超出第一支撑面的内侧边缘1mm~2mm,例如1.5mm。
由于扩散板13与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35,导光条14上会有部分光线射入至间隙空间35,其中小部分光线会以小角度(光线与导光板表面的法线所呈夹角)方向穿过间隙空间35,而大部分光线会以大角度方向射向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由于内侧壁一般是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其表面具有较佳的镜面反射特性,从而会对照射至其表面的光线进行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会以大角度射向显示面板的AA区的边缘部分。此时,显示面板的AA 区的边缘部分会出正视发暗、侧视发亮的现象。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扩散板的边缘部分放置于第一支撑面时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为改善显示面板的AA区的边缘部分会出正视发暗、侧视发亮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棱镜膜32,棱镜膜32配置为将间隙空间35内射向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的光线朝导光条14进行反射。也就是说,以大角度射向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的光线会被棱镜膜32反射至导光条14,其中到达导光条14的部分光线会折射进入导光条14并在导光条14再次进行光传导,且最终以小角度方向穿过间隙空间35。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使得间隙空间35内的大角度方向出射光线的数量减少,而小角度方向出射光线的数量增多,从而能够有效改善、甚至完全解决显示面板的AA区的边缘部分正视发暗、侧视发亮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为预留装配误差空间,会将棱镜膜32的面积设计的略小于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上未与导光条相接触部分的面积。当然,在不考虑装配误差空间的情况下,棱镜膜32可以正好覆盖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上未与导光条相接触的部分(棱镜膜32的面积设计的等于第二支撑结构11b的内侧壁上未与导光条相接触部分的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实际调光需要来对棱镜膜上的各棱镜的尺寸和反射角度作预先模拟和设计,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棱镜膜为菲涅尔棱镜膜。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中框与背板进行装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1 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11还包括与背板12进行固定的装配部11c,装配部11c位于第二支撑结构11b远离第二支撑结构11b的一侧,其中装配部11c 上形成有沉槽11d,沉槽11d的开口背向第一支撑结构11a。背板12上的侧板 12b与底板12a相连的第一支撑板1201、与第一支撑板1201相连的第一支撑板 1202以及与第一支撑板1202相连的第三支撑板1203,其中第一支撑板1201、第一支撑板1202和第三支撑板1203为基于同一板材通过二次弯折形成。沉槽11d的外侧壁和第三支撑板1203上均形成螺孔,通过将第三支撑板1203置于沉槽11d内并利用螺丝17穿过外侧壁和第三支撑板1203上的螺孔,以实现将背板12与中框11的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板1203的端部与沉槽11d 的底板12a相接触,装配部11c上用于围成沉槽11d且形成有螺孔的侧壁与第一支撑板1202相接触,从而能实现板与中框11的稳定装配。
图12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中框内四个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图12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支撑框条进行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11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四个支撑框条40,每个支撑框条40,均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1a和第二支撑结构11b,其中可通过角块来将相邻两个支撑框条40的两端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块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均设置有螺孔,装配部11c上用于围成沉槽的侧壁且处于支撑框条端部位置也形成有螺孔,可将角块43的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放置于待连接的两个支撑框条的沉槽11d内,并利用螺丝44贯穿位于支撑框条端部位置的螺孔和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上的螺孔,以使得待连接的两个支撑框条40 与同一个角块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上均设置有定位凸包45,支撑框条40端部位置形成有定位开口,通过将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上的定位凸包45置于定位开口内,以实现将支撑框条40与第一连接条或第二连接条进行定位,以方便后续利用螺丝44来对支撑框条与第一连接条或第二连接条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结构11b远离底板12a的一侧为第二支撑面;四个支撑框条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框条41和三个第二支撑框条42;第一支撑框条 41上的第二支撑面的宽度与第二支撑框条42上的第二支撑面的宽度的比为8: 1~20:1,例如40: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条41上的第二支撑面的宽度为10mm~14mm,例如12mm;第二支撑框条42上的第二支撑面的宽度为0.8mm~1.2mm,例如 0.9mm。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对各支撑框条上的第二支撑面的宽度进行设计和调整。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子背光模组,其中子背光模组可采用上面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子背光模组,对于该子背光模组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面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中框11包括四个支撑框条且四个支撑框条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框条41和三个第二支撑框条42时,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51,显示面板51与各支撑框条40的第二支撑面固定;显示面板包括有效显示区域和围绕有效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周边区域包括:一个覆晶薄膜侧区域和三个非覆晶薄膜侧区域;覆晶薄膜侧区域与第一支撑框条41上的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三个非覆晶薄膜侧区域分别与三个第二支撑框条42上的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
其中,覆晶薄膜侧区域用于实现覆晶薄膜(Chip On Film,简称COF)工艺;其中,COF工艺是指:将显示驱动IC芯片置入柔性的FPC排线中,再利用FPC 本身的特性翻折至屏幕下方。具体来说,通过热压合,IC芯片的金凸快(Gold Bump)和软性基板电路上的内引脚(Inner Lead)将进行结合(bonding)。由于IC芯片所占用的空间被释放,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边框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覆晶薄膜侧区域通过双面胶50a与第一支撑框条41上的第二支撑面固定;非覆晶薄膜侧区域通过紫外固化胶50b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框条42上的第二支撑面固定。
图15a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外侧壁上粘贴第一保护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5b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外侧壁上粘贴第一保护膜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6a 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粘贴美纹胶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6b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粘贴美纹胶带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7a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的内侧边缘粘贴第一保护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 17b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的内侧边缘粘贴第二保护膜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8a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涂覆紫外固化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8b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涂覆紫外固化胶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19为将美纹胶带去除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0为在美纹胶带被去除区域放置支撑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5a至图20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子背光模组完成组装后,将显示面板51与中框11上的各第二支撑面进行固定的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参见图15a和图15b所示,在中框11的各第二支撑框条的外侧壁上粘贴第一保护膜61,第一保护膜61的作用是保障在后续第二支撑面上涂覆紫外固化胶过程中若发生溢胶情况后,避免溢出胶水与第二支撑框条的外侧壁相接触。
然后,参见图16a和图16b所示,在中框11的各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间隔粘贴美纹胶带62,例如在每个第二支撑面上间隔粘贴3~5条宽度为 10mm的美纹胶带62。
再然后,参见图17a和图17b所示,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的内侧边缘粘贴第二保护膜63,第二保护膜63可覆盖至光学膜片18的边缘,第二保护膜63的作用是保障在后续第二支撑面上涂覆紫外固化胶过程中若发生溢胶情况后,避免溢出胶水与子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18相接触。
接着,参见图18a和图18b所示,通过涂胶枪在第二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连续涂覆紫外固化胶64,其中紫外固化胶64会覆盖美纹胶带62位于第二支撑面的部分,涂胶宽度控制为0.6mm~0.8mm宽度,高度为0.4mm~0.5mm。
再接着,参见图19所示,将美纹胶带62去除,此时覆盖在美纹胶带62上方的紫外固化胶64被一并去除,故在原覆盖有美纹胶带的区域形成缺口65。
再接着,参见图20所示,在缺口65内放置支撑块66,支撑块66可以为宽度为5mm、厚度为2mm的泡棉。
再接着,在第一支撑框条的第二支撑面上粘贴双面胶带(该步骤也可提前执行),并去除第一保护膜61和第二保护膜63。
再接着,将显示面板51放置于支撑块66之上,并将显示面板51与子背光模组进行对位,此时显示面板51未与紫外固化胶64相接触。
再接着,对依次对各第二支撑框条上的紫外固化胶64进行固化处理并拆除相应支撑块。具体地,对某一第二支撑框条进行紫外固化并拆除相应支撑块的过程如下:对该第二支撑框条上的紫外固化胶64进行固化的同时,逐个卸掉该第二支撑框条上的支撑块66,并轻触按压显示面板以使得显示面板与该第二支撑框条上的紫外固化胶进行接触,直至紫外固化胶完全固化。
最后,轻触按压(100Kpa压力进行保压30s)显示面板的覆晶薄膜侧区域,以使得显示面板的覆晶薄膜侧区域的部分与双面胶带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避免显示面板的侧面漏光以及对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进行遮挡,可利用遮光胶带52对显示面板51的侧面以及显示面板51的周边区域进行覆盖。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拼接显示模组。图21 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拼接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拼接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采用前面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71的周边区域包括:一个覆晶薄膜侧区域81 和三个非覆晶薄膜侧区域82;覆晶薄膜侧区域81与第一支撑框条上的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三个非覆晶薄膜侧区域82分别与三个第二支撑框条上的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
拼接显示模组具体包括2N个显示装置71,2N个显示装置71呈2行、N列的阵列排布,N为正整数;位于第一行的N个显示装置71的覆晶薄膜侧区域81 均位于远离第二行的显示装置71的一侧;位于第二行的N个显示装置71的覆晶薄膜侧区域81均位于远离第一行的显示装置71的一侧。附图中仅示例性画出了N取值为2的情况。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显示装置71,该两个显示装置71的非覆晶薄膜侧区域82形成拼缝。以非覆晶薄膜侧区域82的宽度为0.9mm为例,则两个显示装置71的非覆晶薄膜侧区域82形成拼缝的宽度可小于2mm。
以位于第二行的显示装置71为正常放置为例,此时位于第一行的显示装置 71呈“倒放置”状态,故需要使得位于第一行的显示装置71内的主板72具备图像翻转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拼接显示模组,在实现拼接画面正常显示的同时还能实现极窄拼缝。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支撑架,用于支撑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支撑柱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弹性连接部和底座,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支撑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弹性连接部固定,所述弹性连接部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弹性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弹性部之间,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
所述弹性部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以改变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呈现朝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第三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从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连接处,到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三部连接处,所述第二部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垂直距离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逐渐增大;
从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部连接处,到所述第三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处,所述第三部与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垂直距离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柱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面积先保持不变,接着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柱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半径为4mm~5mm;
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截面形状半径为0.5mm~1.5mm;
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20mm~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围绕所述第一螺孔的部分朝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外凸。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柱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12.一种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支撑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且与所述底板边缘部分相连;
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板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布的多个灯条,所述灯条包括沿第四方向排布的多个灯珠;
所述灯珠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架的数量的比为6:1~10: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一个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柱在所述底板上正投影的中心,与距离该支撑架最近的四个灯珠在所述底板上正投影的中心所围成四边形的中心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中轴线上设置有沿所述第四方向排布的多个支撑架;
所述底板的中轴线为经过所述底板的第一侧的表面的中心且沿所述第四方向Z延伸的虚拟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的表面包括有沿所述第三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周边放置区、中心放置区和第二周边放置区;
所述第一周边放置区和所述第二周边放置区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架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架组包括:第一支撑架组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组远离所述中心放置区的第二支撑架组,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灯条;
所述第一支撑架组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组均包括沿第四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组内所述支撑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组内所述支撑架的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权利要求9中所述支撑架,在所述灯条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反射纸;
在所述反射纸上设置有与所述灯珠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开孔,所述灯珠从对应第一开孔中露出;
在所述反射纸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开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
所述支撑架通过螺丝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孔、所述第一螺孔、所述底板上对应的第二螺孔以与所述底板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灯条划分为多个灯条组,每个灯条组包括至少一个灯条,每个灯条组配置有对应的转接板,所述灯条通过第一柔性扁平线缆与对应的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所述转接板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所述转接板通过贯穿所述底板的第二柔性扁平线缆与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二侧的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底板上对应于所述转接板的所在区域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转接板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框和扩散板,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装配固定;
所述中框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为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空间,所述扩散板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存在交叠;
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扩散板之间设置有导光条;
所述导光条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壁相接触;
所述导光条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二侧面超出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内侧边缘。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棱镜膜,所述棱镜膜配置为将所述间隙空间内射向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内侧壁的光线朝所述导光条进行反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膜为菲涅尔棱镜膜。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子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四个支撑框条,每个支撑框条均包括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为第二支撑面;
所述四个支撑框条包括一个第一支撑框条和三个第二支撑框条;
所述第一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的宽度的比为8:1~20:1。
2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2至23中任一所述子背光模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背光模组为权利要求23中所述子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效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一个覆晶薄膜侧区域和三个非覆晶薄膜侧区域;
所述覆晶薄膜侧区域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三个所述非覆晶薄膜侧区域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二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侧区域通过双面胶与所述第一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
所述非覆晶薄膜侧区域通过紫外固化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框条上的所述第二支撑面固定。
27.一种拼接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2N个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采用上述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显示装置,所述2N个显示装置呈2行、N列的阵列排布,N为正整数;
位于第一行的N个所述显示装置的覆晶薄膜侧区域均位于远离第二行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侧;
位于第二行的N个所述显示装置的覆晶薄膜侧区域均位于远离第一行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侧。
CN202220736399.XU 2022-03-31 2022-03-31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Active CN218886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6399.XU CN218886353U (zh) 2022-03-31 2022-03-31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6399.XU CN218886353U (zh) 2022-03-31 2022-03-31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6353U true CN218886353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0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6399.XU Active CN218886353U (zh) 2022-03-31 2022-03-31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6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7364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EP2746841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17790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 모듈
CN102102831A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050045882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표시 장치
CN10944518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90100117A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0928041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578617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928188U (zh) 显示装置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527599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KR20070066218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3109970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器
CN218886353U (zh)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WO2023185313A1 (zh) 支撑架、子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模组
US20210215965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90062889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220075846A (ko) 표시 장치
CN113448123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182985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20752473U (zh)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设备
KR20130037293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디스플레이 모듈
CN21608333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748463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