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6216U - 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6216U
CN218886216U CN202223425747.0U CN202223425747U CN218886216U CN 218886216 U CN218886216 U CN 218886216U CN 202223425747 U CN202223425747 U CN 202223425747U CN 218886216 U CN218886216 U CN 218886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ber
fixing component
opt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57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望隆
胡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57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6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6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6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包括:输入端,其包括LC非标准连接头、裸光纤和单纤固定组件,所述裸光纤的一端与所述LC非标准连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单纤固定组件连接;输出端,其包括MT连接头、并带光纤和阵列光纤固定组件,所述并带光纤的一端分别与所述MT连接头的第一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阵列光纤固定组件的第二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平面光波导芯片,其靠近输入端的一侧通过单纤固定组件对接,其靠近输出端的一侧通过阵列光纤固定组件对接。根据输入、输出的光通道数,输入采用非标准LC型连接头,输出端带线加工成MT连接头,减少使用盒子、占用配线空间和降低插损,产品长期工作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是一种基于石英基板的集成波导光功率分配器件,具有体积小,工作波长范围宽,可靠性高,分光均匀性好等特点。
现有技术当中,平面波导光分路器是经常采用将1路输入光经过光芯片分光后N路输出的光无源器件,其输入、输出均经由光纤传输信号,其中输入一般为单根光纤,而输出则一般为一组或者几组并带光纤。
然而,为解决光纤与其他光器件对接的问题,一般采用将输入和输出光纤安装保护套管后,加工成LC、FC、SC等类型连接头的方案。这样连接安装保护套管后,体积远大于光纤,占据空间;另外每根光纤需要加工成LC、FC、SC等类型连接头,导致通道数越多,连接头越多,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与其他光器件对接导致连接头越多、体积增大以及增加插损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包括:
输入端,其包括LC非标准连接头、裸光纤和单纤固定组件,所述裸光纤的一端与所述LC非标准连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单纤固定组件连接;
输出端,其包括MT连接头、并带光纤和阵列光纤固定组件,所述并带光纤的一端分别与所述MT连接头的第一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阵列光纤固定组件的第二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
平面光波导芯片,其靠近所述输入端的一侧通过所述单纤固定组件对接,其靠近所述输出端的一侧通过所述阵列光纤固定组件对接。
优选的,所述LC非标准连接头包括金属件、陶瓷插芯和金属圆环,所述陶瓷插芯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金属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金属圆环上,所述裸光纤穿设在所述陶瓷插芯内,并在所述金属圆环与所述裸光纤穿出所述陶瓷插芯的部分通过胶黏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纤固定组件为具有中心孔的毛细管,所述裸光纤适于穿设在所述毛细管的中心孔上,并在端部通过所述胶黏剂采用熔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MT连接头包括壳体、矩形插芯和插头,所述矩形插芯穿设在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插头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平面光波导芯片包括与所述阵列光纤固定组件连接的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具有一个倾斜的第一光纤输入端面和第一光纤输出端面,所述阵列光纤固定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光纤输出端面的一侧具有一个倾斜的第二光纤输出端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纤输入端面上开设有一个输入导光通道孔,所述第一光纤输出端面和所述第二光纤输出端面上开设有N个输出导光通道孔,且N大于等于3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纤输入端面和所述第一光纤输出端面的倾斜角度均为7-9度。
优选的,所述MT连接头上连接的光纤是12路。
优选的,所述胶黏剂为紫外固化胶黏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通过在平面光波导芯片的两端分别设置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包括LC非标准连接头、裸光纤和单纤固定组件,裸光纤的一端与LC非标准连接头连接,另一端与单纤固定组件连接,其输入采用非标准LC型连接头,便于对接输入光纤;输出端包括MT连接头、并带光纤和阵列光纤固定组件,并带光纤的一端分别与MT连接头的第一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阵列光纤固定组件的第二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根据输出的光通道数,输出端带线加工成MT连接头,减少使用多个盒子,减少占用配线空间,降低插损。由于减少使用连接器、适配器,产品长期工作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波导光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波导光分路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波导光分路器的输入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波导光分路器的平面光波导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光波导芯片的输出端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光波导芯片的输出端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面光波导芯片的输出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当中平面波导光分路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入端;
11-LC非标准连接头;111-陶瓷插芯;112-金属件;113-金属圆环;114-胶黏剂;12-裸光纤;13-单纤固定组件;
2-平面光波导芯片;21-芯片本体;211-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2-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2-光纤阵列;221-第二光纤输出端面;
3-输出端;31-MT连接头;311-矩形插芯;3111-插槽;312-壳体;3121-连接孔;313-插头;3131-第一装配槽;31311-插针孔;3132-第二装配槽;32-并带光纤;33-阵列光纤固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8所示,为解决光纤与其他光器件对接的问题,现有技术当中一般采用将输入和输出光纤安装保护套管后加工成LC、FC、SC等类型连接头的方案。
例如:现有1*128路平面波导光分路器,需要一个1*2和两个1*64,或其他类似级联方式连接,要用多个盒子,占用配线空间大,级联之间要用FC或SC连接器连接,导致插损大。由于过多使用连接器、适配器,产品长期工作可靠性差,而且成本较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所述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包括输入端1、平面光波导芯片2和输出端3,其中:
输入端1包括LC非标准连接头11、裸光纤12和单纤固定组件13,裸光纤12的一端与LC非标准连接头11连接,另一端与单纤固定组件13连接。
输出端3包括MT连接头31、并带光纤32和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并带光纤32的一端分别与MT连接头31的第一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的第二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
平面光波导芯片2靠近输入端1的一侧通过单纤固定组件13对接,平面光波导芯片2靠近输出端3的一侧通过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对接。
由此,通过在平面光波导芯片2的两端分别设置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输入采用非标准LC型连接头,根据输出的通道数,输出端带线加工成MT连接头,减少使用多个盒子,减少占用配线空间,降低插损。由于减少使用连接器、适配器,产品长期工作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
请参阅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LC非标准连接头11包括金属件111、陶瓷插芯112和金属圆环113,陶瓷插芯112的一端插设在金属件111上,另一端连接在金属圆环113上,裸光纤12穿设在陶瓷插芯112内,并在金属圆环113与裸光纤12穿出陶瓷插芯112的部分通过胶黏剂114固定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单纤固定组件13为具有中心孔的毛细管,裸光纤12适于穿设在毛细管的中心孔上,并在端部通过胶黏剂114采用熔接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5、6、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MT连接头31包括壳体312、矩形插芯311和插头313,矩形插芯311穿设在壳体312的一端,插头313连接在壳体312的另一端。
矩形插芯311上靠近平面光波导芯片2的一侧设有插槽3111,插槽3111适于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上的一个或者多个并带光纤32通过。
壳体312上位于矩形插芯311的两侧还设有连接孔3121,通过连接孔3121方便与其他连接器连接。
插头313上开设有第一装配槽3131和第二装配槽3132,第一装配槽3131的侧面沿并带光纤32的延伸方向还开设有对应的插针孔31311。
具体地,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平面光波导芯片2包括与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连接的芯片本体21,芯片本体21具有一个倾斜的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1和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远离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的一侧具有一个倾斜的第二光纤输出端面331。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1上开设有一个输入导光通道孔,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和第二光纤输出端面331上开设有N个输出导光通道孔,且N大于等于3个。
采用常规的激光打孔机,在芯片本体21的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1上精确定位打孔,所打孔的数量为一个,在芯片本体21的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上精确定位打孔,所打孔的数量为N个且均匀分布,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上所打孔的孔径与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1上所打孔的孔径以及位置相同。
采用脱脂酒精试纸擦拭干净,并在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的光纤输出端面上的N个输出导光通道孔内分别植入导向插针,该导向插针与光纤输出端面的输出导光通道孔为紧配合。
最后,采用紫外线光源对融合在光纤输入端面与光纤输出端面之间的紫外固化胶黏剂进行固化完成封装。
具体地,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1和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的倾斜角度均为7-9度。
优选地,第一光纤输入端面和第一光纤输出端面的倾斜角度采用8°的结构,这样平面光波导芯片2与光纤阵列耦合后,可有效提升回波损耗的指标。
具体地,请参阅图2、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MT连接头31上连接的光纤是12路。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中,胶黏剂114为紫外固化胶黏剂。
在本实施例当中,单个导光通路与平面光波导芯片2之间通过胶黏剂114固定连接,多个导光通路与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之间通过胶黏剂114固定连接,胶黏剂114为紫外固化胶黏剂,在胶黏剂114连接处上方均设有紫外线照射灯,紫外线照射灯设于壳体顶部,且互相收尾连接形成一紫外线照射区域,采用紫外线照射区域将紫外固化胶黏剂包含照射在内,照射时间为2-3min,有效提高胶黏剂114的固化时间和可靠程度,提高封装效率。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端(1),其包括LC非标准连接头(11)、裸光纤(12)和单纤固定组件(13),所述裸光纤(12)的一端与所述LC非标准连接头(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单纤固定组件(13)连接;
输出端(3),其包括MT连接头(31)、并带光纤(32)和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所述并带光纤(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MT连接头(31)的第一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的第二导光通道一一对应连接;
平面光波导芯片(2),其靠近所述输入端(1)的一侧通过所述单纤固定组件(13)对接,其靠近所述输出端(3)的一侧通过所述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非标准连接头(11)包括金属件(111)、陶瓷插芯(112)和金属圆环(113),所述陶瓷插芯(112)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金属件(11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金属圆环(113)上,所述裸光纤(12)穿设在所述陶瓷插芯(112)内,并在所述金属圆环(113)与所述裸光纤(12)穿出所述陶瓷插芯(112)的部分通过胶黏剂(1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纤固定组件(13)为具有中心孔的毛细管,所述裸光纤(12)适于穿设在所述毛细管的中心孔上,并在端部通过所述胶黏剂(114)采用熔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T连接头(31)包括壳体(312)、矩形插芯(311)和插头(313),所述矩形插芯(311)穿设在所述壳体(312)的一端,所述插头(313)连接在所述壳体(312)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光波导芯片(2)包括与所述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连接的芯片本体(21),所述芯片本体(21)具有一个倾斜的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1)和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所述阵列光纤固定组件(33)远离所述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的一侧具有一个倾斜的第二光纤输出端面(3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1)上开设有一个输入导光通道孔,所述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和所述第二光纤输出端面(331)上开设有N个输出导光通道孔,且N大于等于3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输入端面(211)和所述第一光纤输出端面(212)的倾斜角度均为7-9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T连接头(31)上连接的光纤是12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114)为紫外固化胶黏剂。
CN202223425747.0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Active CN218886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5747.0U CN218886216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5747.0U CN218886216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6216U true CN218886216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9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5747.0U Active CN218886216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6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25425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system including optical fiber alignment device
US9851521B2 (en) Connectorized optical chip assembly
EP3807686B1 (en) Optical connectors and detachable opt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for optical chips
KR100418842B1 (ko) 광 섬유용 수동 정렬 접속부
US7703991B2 (en) Flip-chip mountable optical connector for chip-to-chip optical interconnectability
WO2018169899A1 (en) Detachable optical connectors for optical chip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493696B2 (en) Ferrule-less fiber optic connector having multiple optical fibers
JPH08179171A (ja) 集積マウント、集積マウントアセンブリ、光電子パッケージおよび集積マウントの製造方法
US10942316B1 (en) FAU connectors and assemblies employing pin-to-pin alignment
US11327229B2 (en) Elastomeric optical fiber alignment and coupling device
US9435965B2 (en) Single mode fiber array connector for opto-electronic transceivers
JPH05113519A (ja) 光コネクタ
KR20050099631A (ko) 광전송매체의 접속방법, 광학접속구조 및 광전송매체접속부품
CN218886216U (zh) 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CN113167979B (zh) 防止光纤弯曲的现场组装式光连接器
KR100259267B1 (ko) 광화이버 접속자
TW201504708A (zh) 光學連接器
JP2000241657A (ja) 光導波路ユニット
US11092758B2 (en) Mechanical transfer ferrul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WO2017102517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0636910B1 (en) Quasi-hermaphroditic-type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CN112368617A (zh) 光耦合装置及其封装方法、光模块及通讯设备
CN110989098A (zh) 扩束型光电混合连接器
WO2022081542A1 (en) Fibe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 for optical fibers
KR19980045324U (ko) 광화이버 접속용 컨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