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4417U -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4417U
CN218884417U CN202222750857.8U CN202222750857U CN218884417U CN 218884417 U CN218884417 U CN 218884417U CN 202222750857 U CN202222750857 U CN 202222750857U CN 218884417 U CN218884417 U CN 218884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pipeline
heating mechanism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08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生
李耀东
顾海华
孙清华
桂林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lee Nanjing Refrigera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lee Nanjing Refrigera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lee Nanjing Refrigera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lee Nanjing Refrigera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08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4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4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4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积水盘、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积水盘的进水口连通的水泵以及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的水箱;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外周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若干条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带。补水管路和排水管路外周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包括若干条并联设置的第二加热带。积水盘底部设置有第三加热机构。水箱外周设置有第四加热机构。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冷水机组在防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防冻系统过热损坏和防冻功能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的系统特性,其工作方式是通过喷淋冷却水到机组的制冷系统盘管上,冷却水蒸发吸收盘管中制冷剂的热量从而达到换热制冷的效果。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冷却水系统的水路通畅,避免出现由于管路问题导致喷淋到换热盘管上的冷却水流量不够引起制冷剂的冷却换热量下降、制冷系统内的制冷剂压力上升触发机组报警。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机组外部环境的不同,在寒冷地区使用场景下,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机组内部在机组运行时用于冷却的冷却水在机组停机后就会出现结冰的情况。当冷却水的管路出现冻结,机组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水就无法输送到换热盘管中换热,从而直接导致机组无法运行。
为了解决低温环境下机组冷却水结冰的情况,传统机组的防冻措施是采用在机组的冷却水水箱、冷却水积水盘和冷却水管路中加装电加热棒和电伴热带,通过直接对冷却水加热的方式来达到冷却水不结冻的防冻效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防冻系统当环境温度低于零下20度以下后仍然存在防冻缺陷。如在冷却水泵运行后机组水箱水位不稳定,导致水位检测不准确,安装于水箱和积水盘中的电加热管可能会出现因水位波动导致频繁启停或者是出现干烧损坏的现象。在远离电加热(加热棒)的地方依然容易出现结冰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解决机组在防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防冻系统过热损坏和防冻功能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积水盘、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积水盘的进水口连通的水泵以及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的水箱;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外周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若干条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与补水管路连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排水管路连通,所述补水管路和所述排水管路外周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包括若干条并联设置的第二加热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积水盘底部设置有第三加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三加热机构为设置在积水盘底端的电加热贴;和/或所述电加热贴部分或者全面覆盖于所述积水盘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为并联设置的加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加热带或所述第二加热带为电伴热带;和/或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或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均匀缠绕在管道外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水箱外周设置有第四加热机构;所述第四加热机构为电加热贴;和/或所述第四加热机构部分或者全面覆盖于所述水箱外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积水盘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积水盘内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水箱内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三加热机构、所述第四加热机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补水管路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补水阀,所述排水管路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阀。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冷水机组的管路上缠绕电伴热带的方式进行防冻保护,在机组的补水、排水和输送管路上均匀的缠绕电伴热带,通过电伴热带来加热水管路实现防冻效果,并对电伴热带进行单独控制。尤其解决了补水管路在运行过程中不参与水换热,在低温下容易结冻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在水箱外部包裹覆盖电热贴,采用此结构对冷却水箱加热可以保证更加均匀受热,避免温度探头因检测温度差异导致电加热保护效果不佳。(3)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水积水盘外底部安装铝箔加热贴,并使其完全覆盖冷却水积水盘的底部,来对整个冷却水积水盘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对冷却水积水盘的防冻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伴热带缠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积水盘1、水泵3、水箱5以及相应的管路,其中积水盘1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2与水泵3连通,水泵3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4与水箱5连通。水箱5在水泵3的作用下,水箱5中的水通过第二管路4和第一管路2进入积水盘1中。积水盘1在整个冷水机组中的作用是承接机组上部(未示出)喷淋的冷却水,并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然而由于循环过程中水的消耗、蒸发,可能导致积水盘1中的水位低于某个阈值时无法循环利用,因此通过水箱5来向积水盘1中补充水。水箱5的进水口与补水管路7连通,水箱5的出水口与排水管路8连通,补水管路7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补水阀14,排水管路8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阀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在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4外周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6,该第一加热机构6包括若干条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带。在补水管路7与排水管路8的外周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9,该第二加热机构9包括若干条并联设置的第二加热带。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加热带或第二加热带为电伴热带。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加热带或第二加热带均匀缠绕在管道外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组的补水、排水和输送管路上均匀的缠绕电伴热带,利用电伴热带来加热水管路实现防冻效果,并可对电伴热带进行单独控制。即,第一加热机构6和第二加热机构9为并联设置的加热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积水盘1底部设置有第三加热机构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加热机构10为设置在积水盘1底端的电加热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电加热贴部分或者全面覆盖于积水盘1的底部。冷却水积水盘由于需要承接从喷淋系统喷淋出的冷却水,有着较大的面积,从而导致在低温环境下更加容易出现结冰,同时由于冷却水积水盘深度较浅,传统通过安装电加热棒的方式加热效果不明显,不能使整个冷却水盘里都充分受热影响防冻效果,本实用新型替换原本安装在冷却积水盘中的电加热棒,在冷却水积水盘外底部安装铝箔加热贴,并使其完全覆盖冷却水积水盘的底部,来对整个冷却水积水盘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对冷却水积水盘的防冻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水箱5外周设置有第四加热机构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四加热机构11为电加热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四加热机构11为铝箔电加热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四加热机构11部分或者全面覆盖于水箱5外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外部包裹覆盖电热贴,水箱加热可以更加均匀,避免温度探头因检测温度差异导致电加热保护效果不佳。传统方式下由于电加热棒安装位置的限制,只能对局部的冷却水进行加热,长期加热一段时间后在电加热表面附着水垢,导致发热效率下降削弱防冻的效果。采用铝箔电热贴不会出现局部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积水盘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积水盘1内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水箱5内设置有用于测量水箱5内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一加热机构6、第二加热机构9、第三加热机构10、第四加热机构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积水盘1内水温,当温度低于指定的某个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三加热机构10对整个冷却水积水盘进行加热;第二温度传感器13检测水箱5内的水温,当温度低于某个指定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打开第四加热11机构对水箱进行加热。基于或者不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的检测结果,控制可以控制打开第一加热机构6和/或第二加热机构9对输水、补水和排水管路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机组运行的过程中冷却水经由喷淋系统喷洒到盘管上进行换热,换热的过程中会对冷却水进行加热,因此在机组运行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电伴热带对冷却水进行防冻的加热保护。但由于机组的补水部分(如图1中的7部分)处于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边缘,在机组运行过程中这部分管路的冷却水基本不与水箱水盘和喷淋系统的冷却水进行交互循环,因此补水管路7的温度会普遍低于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水温度,当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管路上的加热机构的控制关闭时,冷却水系统开始依靠制冷换热系统的热量来进行防冻,但是补水管路不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因此这部分管路要比其他部分更加容易出现结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补水管路中单独缠绕电伴热带,且此段中的电伴热带的启停单独控制,可以根据实时环境温度来控制启停,不同于其他管路电伴热带由冷却水温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电伴热带的缠绕方式如图2所示,以在第一管路2上的为例,包括第一组电伴热带201和第二组电伴热带202,两组互相独立控制的电伴热带交互缠绕在机组管路中。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机组中增加检测环境温度的传感器(未示出)。在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时(默认2度,值可调),启动电热贴和电伴热带的控制。电伴热带和电热贴同时对冷却水管路和补水水路以及水箱进行加热。控制器根据实时检测到的水盘和水箱里的温度,来控制电伴热带的开启数量。例如,两组电伴热带采用两个不同的启动温度来控制,第一组电伴热带201开启后如果检测水箱温度在一段时间(例如,5分钟,时间可调)内持续往下降,则自动开启第二组电伴热带202。以此可以调节不同环境温度和冷却水温度下的电伴热带所需发热量,在防冻的同时兼顾节能。

Claims (10)

1.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水盘(1)、通过第一管路(2)与所述积水盘(1)的进水口连通的水泵(3)以及通过第二管路(4)与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连通的水箱(5);所述第一管路(2)和所述第二管路(4)外周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6),所述第一加热机构(6)包括若干条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的进水口与补水管路(7)连通,所述水箱(5)的出水口与排水管路(8)连通,所述补水管路(7)和所述排水管路(8)外周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9);所述第二加热机构(9)包括若干条并联设置的第二加热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盘(1)底部设置有第三加热机构(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机构(10)为设置在积水盘(1)底端的电加热贴;和/或所述电加热贴部分或者全面覆盖于所述积水盘(1)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6)和所述第二加热机构(9)为并联设置的加热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带或所述第二加热带为电伴热带;和/或所述第一加热机构(6)或所述第二加热机构(9)均匀缠绕在管道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外周设置有第四加热机构(11);所述第四加热机构(11)为电加热贴;和/或所述第四加热机构(11)部分或者全面覆盖于所述水箱(5)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盘(1)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积水盘(1)内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水箱(5)内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水箱(5)内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6)、所述第二加热机构(9)、所述第三加热机构(10)、所述第四加热机构(1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路(7)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补水阀(14),所述排水管路(8)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阀(15)。
CN202222750857.8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Active CN218884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0857.8U CN218884417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0857.8U CN218884417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4417U true CN218884417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0857.8U Active CN218884417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4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08675B2 (ja) 自動製氷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CN201706831U (zh) 节能型恒温恒湿保鲜冷库系统
CN101984311B (zh) 带压缩机冷却的热水抑霜化霜装置
CN204096325U (zh) 减压贮藏装置
CN104807272A (zh) 一种风冷冰箱保湿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JP2012047415A (ja) 冷凍装置の排熱利用システム
CN206709457U (zh) 一种冷库用节能融霜系统
CN106152654A (zh) 一种具有速冻功能的制冷设备及其速冻方法
CN206919356U (zh) 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18884417U (zh) 一种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04229312A (zh) 减压贮藏装置
CN104374141A (zh) 一种冰箱捕霜板及其除霜提示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6196551A (zh) 空调装置及降低空调装置进风温度的方法
KR20170089049A (ko) 에어컨장치
CN211290443U (zh) 一种防止空调底盘结冰的空调系统及空调
RU2309582C1 (ru) Энергосберегающая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молока на ферма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риродного холода
RU2655732C1 (ru) Энергосберегающая холоди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м аккумулятором природного и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го холода для животноводческих ферм
CN207081187U (zh) 无排水的空调器
CN113124598B (zh) 一种冷柜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61341U (zh) 一种能源塔系统
CN204718227U (zh) 一种防呼吸效应结霜的冷柜系统
CN211178118U (zh) 一种光纤拉丝炉的横流闭式冷却塔节能自动控制装置
RU2713315C1 (ru) Аккумулятор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молока на ферма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риродного холода
CN106969487A (zh) 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9037052U (zh) 一种冷凝水处理组件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