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0358U -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0358U
CN218880358U CN202223150388.2U CN202223150388U CN218880358U CN 218880358 U CN218880358 U CN 218880358U CN 202223150388 U CN202223150388 U CN 202223150388U CN 218880358 U CN218880358 U CN 218880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rrel
sealing plug
storage tank
water storage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03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清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City Wanhua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City Wanhua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City Wanhua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City Wanhua Sp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03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0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0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0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波轮全自动洗衣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自排水内桶包括内桶体、平衡环、密封塞组件、复位弹簧、排水连杆组件以及环形储水槽。在内桶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密封塞组件安装于排水口处;复位弹簧按压在密封塞组件上;排水连杆组件的底部与密封塞组件相连,顶端为施力端;环形储水槽位于平衡环的下方;该环形储水槽的一侧通过转轴安装于平衡环上;排水连杆组件的施力端位于该环形储水槽的下方且处于转轴位置的相对侧;平衡环上设有用于向环形储水槽内注水的注水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利于实现内桶自排水,降低了自排水内桶的成本,同时提高了自排水内桶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波轮全自动洗衣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波轮全自动洗衣机,一般包括内桶和外桶两部分。其中,内桶和外桶之间是相通的,在内桶的桶壁上设有脱水孔用于脱水,外桶封闭为盛水桶。
洗衣机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由于环境潮湿、恶劣,内外桶之间得不到清理,会产生细菌和异味,有些细菌在衣物脱干后甚至还附着在衣物上,对用户身体健康不利。
为了解决内桶与外桶之间充满水造成的污染问题,实现健康洗涤,同时为了节约用水,现有很多种洗衣机将内桶与外桶之间进行密封隔离,即内桶和外桶之间没有洗涤水。
由于内桶周边无脱水孔,内桶同时承担了洗涤衣物和脱干衣物的功能,因此内桶也叫洗涤桶或脱水桶。为了实现健康洗涤,需要将洗涤水完全存放在内桶里,外桶没水。
当洗涤结束需要将洗涤水排走时,由于内桶的底部没有贯通外桶的敞开孔,因此,洗涤水无法自行流走,同时,洗涤水中含有很多泥沙、污垢、线屑等固体物。当波轮停止转动后,这些固体物都会很快沉淀在内桶的桶底。因此,现有的做法是在桶底留有排水口。
目前,在洗衣机的内桶底部设置排水口的结构主要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内桶排水结构如图1所示。此种排水结构是在内桶101底部外周边设置一个圆形排水口102,同时在内桶101内部或者外部配置一个橡胶材质的排水阀塞103与其相配合。
在洗涤时,排水阀塞103密封住该排水口102。当需要排水时,通过设置在外桶104上的顶升机构105(例如顶升电机)顶开排水阀塞103,从而实现排水。
当排水结束后,顶升机构105缩回,此时由于外力撤去,排水阀塞103在复位弹簧106的作用下复位,排水阀塞103重新堵住排水口102,实现密封,如此反复。
然而,此种排水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排水口102设置在内桶101的底部外周边,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打开排水阀塞103,也就是需要借助于设置外桶104上的顶升机构105才能打开排水阀塞103。
顶升机构105安装在外桶104上,而内桶101在脱水结束经过刹车后所停止的位置是随机的,因此内桶底部排水阀塞103所停在的位置不一定顶升机构所在的位置。
为了使顶升机构105准确对准排水阀塞103,需要调整内桶101的位置,也就是说需要利用定位机构107将内桶101限定在某一个位置处,这样才能顺利顶开排水阀塞103。
可见,为了打开排水阀塞103,需要增加顶升机构和定位机构,导致成本大大增加。
第二种内桶排水结构是通过增加密封机构实现的,如图2所示。
该密封机构与外置在外桶202上的排水阀相通,密封机构包括密封钢碗203以及密封圈204,其中密封钢碗203安装在内桶201的中心处,密封圈204安装在外桶202上。
密封钢碗203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图3看出,该密封钢碗203的顶部中心设有减速器轴孔205,在密封钢碗203的外侧周边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孔206以及排水孔207。
当需要排水时,排水阀打开,水从密封钢碗203上的排水孔207流走(如图2中箭头方向)。当排水结束,排水阀关闭,如此反复。然而,此种排水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密封钢碗203安装在内桶201底部,密封圈204固定在外桶202上,这两个零件始终存在偏心,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后磨损,容易造成渗水、漏水现象,导致可靠性极差。
此外,密封钢碗203和密封圈204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因此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排水内桶,以降低自排水内桶的成本以及组装难度,同时提高自排水内桶结构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排水内桶,包括内桶体以及平衡环;在内桶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自排水内桶还包括密封塞组件、复位弹簧、排水连杆组件以及环形储水槽;
密封塞组件、复位弹簧以及排水连杆组件均位于内桶体的内侧;
其中,密封塞组件安装于排水口处;
复位弹簧按压在密封塞组件上并使密封塞组件对排水口形成封堵;
排水连杆组件为竖向设置,该排水连杆组件的底部与密封塞组件相连,顶端为施力端;
平衡环的下部设有方向朝下的环形凹槽;环形储水槽位于环形凹槽内,且开口朝上,环形储水槽的一侧通过转轴安装于该环形凹槽内,且能绕该转轴转动;
排水连杆组件的施力端位于该环形储水槽的下方,且处于转轴位置的相对侧;
平衡环上设有用于向环形储水槽内注水的注水通道。
优选地,平衡环的上表面设有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
其中,注水通道位于该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内,且注水通道由上下方向贯穿平衡环。
优选地,环形储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孔。
优选地,内桶体壁上设有瀑布板;其中瀑布板位于环形储水槽的下方,且处于转轴的相对侧;排水连杆组件位于瀑布板的内侧且安装于瀑布板或内桶体侧壁上;
在瀑布板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设有供排水连杆组件向上和向下运动的通道。
优选地,在瀑布板的顶部与环形储水槽的底部之间设有用于使环形储水槽由工作状态复位到初始状态的压缩弹簧;其中,压缩弹簧与瀑布板以及环形储水槽分别相连。
优选地,排水连杆组件采用四连杆结构,其包括压杆、定位杆、拉杆以及连接杆;其中,压杆与连接杆通过销轴安装在定位杆上,拉杆通过销轴安装在压杆和连接杆上;
施力端位于压杆的一端;
拉杆的底部与施力端处于四连杆结构的对角位置,该拉杆的底部与密封塞组件相连。
优选地,压杆包括压杆连接段以及压杆施力段;
压杆施力段与压杆连接段相连且朝向上方倾斜,施力端位于该压杆施力段的顶端;
定义压杆施力段的顶端映射到压杆连接段延长线上的点A到定位杆和压杆的连接点B之间的距离为L1,该连接点B到拉杆与压杆的连接点C之间的距离为L2;
则L1与L2存在如下关系:L1的长度为L2的长度的2-4倍。
优选地,密封塞组件包括密封塞以及密封塞支架;
其中,密封塞安装于密封塞支架上,排水连杆组件与密封塞支架相连。
优选地,复位弹簧采用扭簧;其中,扭簧按压在密封塞支架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采用如上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利于降低洗衣机的成本以及组装难度,同时保证内桶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包括内桶、外桶以及外桶盖;其中,内桶采用如上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在外桶盖上设有注水管;注水管中的水经由注水通道到达环形储水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述及了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其中,本实用新型无需借助顶升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等即可实现内桶自排水过程,有效降低了内桶排水结构的成本以及组装难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内桶密封部位较少,因此漏水隐患降低,大大提高了内桶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第一种排水结构的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第二种排水结构的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密封钢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自排水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I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复位弹簧与密封塞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排水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桶底部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环形储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平衡环下部环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自排水内桶的排水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排水连杆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排水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自排水内桶的密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II部放大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自排水内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内桶,102-排水口,103-排水阀塞,104-外桶,105-顶升机构,106-复位弹簧,107-定位机构,201-内桶,202-外桶,203-密封钢碗,204-密封圈,205-减速器轴孔,206-紧固螺栓孔,207-排水孔,1-密封塞组件,2-复位弹簧,3-排水连杆组件,4-内桶体,5-排水口,6-密封塞,7-密封塞支架,8-延长段,9-安装轴套,10-安装轴,11-压杆,12-定位杆,13-拉杆,14-连接杆,15-压杆连接段,16-压杆施力段,17-L形提手,18-安装槽,19-辅助杆,20-外桶,21-平衡环,22-外桶盖,23-环形储水槽,24-环形凹槽,25-转轴,26-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27-压缩弹簧,28-瀑布板,29-注水通道,30-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1述及了一种自排水内桶,其包括内桶体4、平衡环21、密封塞组件1、复位弹簧2、排水连杆组件3以及环形储水槽23。
其中,密封塞组件1、复位弹簧2以及排水连杆组件3均位于内桶体4的内侧。
在内桶体4的底部设有排水口5,如图8和图9所示。
密封塞组件安装于排水口5处。当不需要排水时,密封塞组件1封堵在该排水口5处;需要排水时,密封塞组件1打开,通过排水口5实现排水。
如图5所示,密封塞组件1包括密封塞6以及密封塞支架7。
其中,密封塞6安装于密封塞支架7上,排水连杆组件3与密封塞支架7相连。
密封塞6例如采用橡胶塞,且密封塞6的大小与排水口5相适应。
密封塞6安装于密封塞支架7上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密封塞6的背部(即远离排水口5的一侧)设置卡槽,在密封塞支架7上设置卡块,密封塞6与密封塞支架7卡接。
当然,密封塞6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在密封塞支架7上。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仅为示例性的,密封塞6与密封塞支架7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此种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对于密封塞6以及密封塞支架7的具体结构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密封塞6能够封堵在排水口5处,密封塞支架7能够实现密封塞6的安装即可。
如图5所示,复位弹簧2按压在密封塞组件1上并使密封塞组件对排水口5形成封堵,常规状态下排水口5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以保证内桶体4的密闭性。
复位弹簧2采用扭簧,在扭簧的按压作用下,密封塞组件1封堵在排水口5处,当密封塞组件1受到大于该扭簧作用力且反方向的作用力时能够抬起,排水口5打开。
扭簧能够增加排水口密封的效果,确保不漏水,同时在水排完后迅速关闭,起密封作用。
如图6所示,以双扭簧结构为例,说明复位弹簧与密封塞组件的连接结构。
在密封塞支架7的侧部设有一延长段8,并且在延长段8上设有安装轴套9。其中,安装轴套9位于上述双扭簧的中间位置,有一根安装轴10穿过扭簧与安装轴套9。
其中,安装轴10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一个安装轴座(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内桶底部。
双扭簧的中间段按压在密封塞支架7上,并使密封塞6封堵在排水口5处。
当然,以上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复位弹簧与密封塞组件的连接结构,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施例中的扭簧也不局限于上述双扭簧,例如还可以是单扭簧结构。
排水连杆组件3为竖向设置,其作用是当有外力作用时,通过连杆组件3将力传到至密封塞组件1处,进而克服复位弹簧2的弹力带动密封塞组件1抬起,使排水口5打开。
如图4和图5所示,排水连杆组件3的顶端为施力端,底部与密封塞组件1相连。
当有外力作用于排水连杆组件3的施力端时,通过排水连杆组件3将外力传导至密封塞组件1处,并带动密封塞组件1向上抬起以使排水口打开或保持打开状态。
如图7所示,排水连杆组件3采用四连杆结构。其中,四连杆结构的顶部一端为施力端,四连杆结构的底部与该施力端处于对角位置的另一端与密封塞组件1相连。
本实施例利用了四连杆结构进行力传导,使得当有外力作用于上述施力端时,可以通过四连杆结构将该外力传导至四连杆的对角位置进而作用于密封塞组件1。
四连杆结构包括压杆11、定位杆12、拉杆13以及连接杆14。
其中,压杆11与连接杆14通过销轴安装在定位杆12上,拉杆13通过销轴安装在压杆11和连接杆14上。施力端位于压杆11的一端。
拉杆的底部与施力端处于四连杆结构的对角位置,该拉杆的底部与密封塞组件相连。
定位杆12可安装在下述瀑布板28上,当然,也可安装在内桶体4侧壁上。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对压杆11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如图7所示。
压杆11包括压杆连接段15以及压杆施力段16。压杆施力段16与压杆连接段15相连且朝向上方倾斜,施力端P位于该压杆施力段16的顶端。
通过上述设计,方便外力施加于上述排水连杆组件3上。
定义压杆施力段16的顶端映射到压杆连接段延长线上的点A到定位杆和压杆的连接点B之间的距离为L1,该连接点B到拉杆与压杆的连接点C之间的距离为L2。
则L1与L2存在如下关系:L1的长度为L2的长度的2-4倍,例如3倍。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利用杠杆原理,使得施力端得到较小的外力就能打开密封塞组件1。
至于排水连杆组件3与密封塞组件1的连接方式,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1中具体是指拉杆13与密封塞支架7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铰接连接。
当然,二者之间也可以采用卡接连接,即分别在拉杆13的底部以及密封塞支架7的背部设置卡块或卡槽,拉杆13与密封塞支架7之间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实现相连。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抵接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密封塞支架7的背部设置一个L形提手17,拉杆13的底部例如通过变形形成与L形提手17相抵接的抵接部。
此种设计可保证当拉杆13受到外力作用向上运动时,拉动L形提手17向上运动,此时在外力作用下,密封塞组件1(密封塞支架7)向上抬起,使得排水口5打开。
以上仅仅为示例性的,排水连杆组件3与密封塞组件1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容易想到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保证拉杆13将密封塞支架7向上拉起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环形储水槽23位于平衡环21的下方,且开口朝上。该环形储水槽23的一侧通过转轴25安装于平衡环21上,且能绕该转轴转动。
环形储水槽23的作用是当内部有水且达到一定重量时,向排水连杆组件施加外力。
具体的,当环形储水槽23内有水且达到一定重量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环形储水槽23远离转轴25的一侧会绕转轴向下运动,并下压排水连杆组件(的压杆11)。
由于排水连杆组件采用四连杆结构,因此,当压杆11向下运动时,拉杆13会向上运动,进而会拉动密封塞支架7向上运动,使得密封塞6抬起,排水口5打开。
同时由于本实施例1中特殊的四连杆结构设计,使得用较小的力即可打开排水口5。
本实施例中环形储水槽23的结构如图10所示。
此外,为了对环形储水槽23起到保护作用,在平衡环21的下部设有方向朝下的环形凹槽24,如图4所示。其中,环形凹槽24的结构如图11所示。
环形储水槽23位于该环形凹槽24内,上面述及到的环形储水槽23通过转轴25进行安装,具体是指环形储水槽23的一侧通过转轴25安装于环形凹槽24内。
安装后,环形储水槽23能绕该转轴转动,如图12所示。
在环形凹槽24内对应转轴25的位置设有转轴安装座,用于安装转轴25。环形凹槽24对环形储水槽2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衣物与环形储水槽23发生接触。
排水连杆组件3的施力端P位于该环形储水槽23的下方且处于与转轴25位置的相对侧。该排水连杆组件的施力端与环形储水槽23的底部为接触式连接。
此处,接触式连接是指排水连杆组件3的施力端P与环形储水槽23的底部接触。
另外,在平衡环上还设有用于向环形储水槽23内注水的注水通道29。如图4所示,平衡环21的上表面沿该平衡环21的周向方向设有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26。
注水通道29设置于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26内。本实施例中注水通道29可以有一个、两个或三个等,但不宜过多。每个注水通道29均沿上下方向贯穿平衡环21。
此外,在环形储水槽23的底部设有排水孔。
当洗涤用水排完后,环形储水槽23内的水也要排净,便于环形储水槽23复位,注水通道29的直径要远大于环形储水槽23的底部排水孔的直径。
此种设计,可保证流入环形储水槽23的水量比环形储水槽23内流出的水量大,因此,能够确保环形储水槽23的水量达到第一预设重量,打开排水口5。
当内桶体4排水完成后停止注水,则环形储水槽23内的水会经底部排水孔流出。
此时,由于环形储水槽23内部无水或少水,在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密封塞组件1重新封堵在排水口5处,压杆11向上运动,施力端P将环形储水槽23顶回环形凹槽24内。
至此,一次排水过程完成,为下次洗涤做好准备,等待下一次排水过程。
如图4所示,在内桶体4壁上设有瀑布板28。
其中,瀑布板28位于环形储水槽23的下方,且处于远离转轴25的一侧。
排水连杆组件3位于瀑布板28的内侧(即靠近内桶体壁的一侧)且安装于瀑布板28上,如图13所示,瀑布板28对排水连杆组件3起到安装和保护作用。
具体的,排水连杆组件3的定位杆12通过螺栓安装到瀑布板28的内侧。
在瀑布板28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设有供排水连杆组件向上和向下运动的通道。
本实施例1通过以上结构设计,使得自排水内桶的成本大大降低,且由于本实施例中内桶密封部位较少,因而漏水隐患减少,很好地保证了内桶结构的可靠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也述及了一种自排水内桶,该自排水内桶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排水连杆组件3还包括辅助杆19。其中,辅助杆19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压杆11相连,辅助杆1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杆14相连。
其中,辅助杆19与拉杆13分别位于定位杆12的相对侧,定位杆12为固定设置。通过增加辅助杆,利于提高排水连杆组件3的稳定性,防止排水连杆组件3发生晃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也述及了一种自排水内桶,该自排水内桶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在瀑布板28的顶部与环形储水槽23(远离转轴25的一侧)的底部之间也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例如采用压缩弹簧27。
压缩弹簧27的作用是,使得环形储水槽23能够由工作状态复位到初始状态。
环形储水槽23的底部例如设置弹簧安装柱(结构比较常规,未示出)。
压缩弹簧27的顶端与环形储水槽23底部相连,底端设置在瀑布板28顶部事先留好的安装槽18内(在安装槽18内例如也设置弹簧安装柱),如图16所示。
通过增设上述压缩弹簧27,方便环形储水槽23能够更好地进行复位。
如图17所示,当需要排水时,首先向环形储水槽23内注水,当环形储水槽23内的水量达到第二预设重量时,下压排水连杆组件以及压缩弹簧27,此时需要同时克服复位弹簧2以及压缩弹簧27的弹力,带动密封塞组件1抬起,使得排水口5处于打开或保持打开状态。
当排水结束后停止注水,此时环形储水槽23内的水经由排水孔流出,环形储水槽23内无水或少水,在复位弹簧2以及压缩弹簧23的作用下,环形储水槽23完成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增设压缩弹簧27后,环形储水槽23的重量需要同时克服复位弹簧2以及压缩弹簧27的弹力,因此,第二预设重量需要大于第一预设重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述及了一种波轮全自动洗衣机,该洗衣机采用如上述实施例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利于降低洗衣机的成本,同时保证内桶结构的可靠性。
如图18所示,波轮全自动洗衣机包括内桶、外桶20以及外桶盖22。在外桶盖22上设有注水管30;其中,注水管30的出水口端向下对准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26。
当需要排水时,通过注水管30向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26内注水,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26的水会沿着注水通道29下落到环形储水槽23内。
当环形储水槽23内的水量达到第一预设重量后向下运动并下排水连杆组件3,通过排水连杆组件3向下传导至密封塞组件1处,使得密封塞组件抬起,排水口5打开。
本实施例3中的洗衣机,通过应用上述自排水内桶,无需借助顶升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等即可实现内桶自排水过程,有效地降低了内桶成本以及组装难度。
与此同时,由于内桶密封部位的减少,因此能够有效地保证内桶结构的可靠性。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自排水内桶,包括内桶体以及平衡环;在内桶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排水内桶还包括密封塞组件、复位弹簧、排水连杆组件以及环形储水槽;
其中,密封塞组件、复位弹簧以及排水连杆组件均位于内桶体的内侧;
密封塞组件安装于所述排水口处;
复位弹簧按压在所述密封塞组件上并使所述密封塞组件对所述排水口形成封堵;
排水连杆组件为竖向设置;该排水连杆组件的底部与密封塞组件相连,顶端为施力端;
所述平衡环的下部设有方向朝下的环形凹槽;环形储水槽位于该环形凹槽内,且开口朝上;环形储水槽的一侧通过转轴安装于该环形凹槽内,且能绕该转轴转动;
排水连杆组件的施力端位于该环形储水槽的下方,且处于所述转轴位置的相对侧;
所述平衡环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环形储水槽内注水的注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环的上表面设有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
其中,注水通道位于该平衡环上部环形沉槽内,且注水通道由上下方向贯穿平衡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储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桶体壁上设有瀑布板;其中,瀑布板位于环形储水槽的下方,且处于转轴的相对侧;排水连杆组件位于瀑布板的内侧且安装于瀑布板或内桶体侧壁上;
在瀑布板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设有供所述排水连杆组件向上和向下运动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其特征在于,
在瀑布板的顶部与环形储水槽的底部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环形储水槽由工作状态复位到初始状态的压缩弹簧;其中,压缩弹簧与瀑布板以及环形储水槽分别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连杆组件采用四连杆结构,其包括压杆、定位杆、拉杆以及连接杆;其中,压杆与连接杆通过销轴安装在定位杆上,拉杆通过销轴安装在压杆和连接杆上;
所述施力端位于压杆的一端;
拉杆的底部与施力端处于四连杆结构的对角位置,该拉杆的底部与密封塞组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包括压杆连接段以及压杆施力段;
压杆施力段与压杆连接段相连且朝向上方倾斜,施力端位于该压杆施力段的顶端;
定义压杆施力段的顶端映射到压杆连接段延长线上的点A到定位杆和压杆的连接点B之间的距离为L1,该连接点B到拉杆与压杆的连接点C之间的距离为L2;
则L1与L2存在如下关系:L1的长度为L2的长度的2-4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塞组件包括密封塞以及密封塞支架;
其中,密封塞安装于所述密封塞支架上,排水连杆组件与所述密封塞支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排水内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弹簧采用扭簧;其中,扭簧按压在所述密封塞支架上。
10.一种洗衣机,包括内桶、外桶以及外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桶采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自排水内桶;
在外桶盖上设有注水管;其中,注水经由所述注水通道到达所述环形储水槽。
CN202223150388.2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Active CN218880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0388.2U CN21888035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0388.2U CN21888035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0358U true CN218880358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6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0388.2U Active CN21888035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0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4511B2 (ja) 洗濯機の排水構造
CN104452184B (zh) 节水型洗衣机
WO2018040933A1 (zh) 一种内外桶间无水的洗衣机
CN102704556B (zh) 一种进水阀
CN100491659C (zh) 键控气压式冲水装置
CN208792003U (zh) 洗衣机
CN218880358U (zh)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WO2020078366A1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5897153A (zh) 一种自排水内桶以及洗衣机
CN107120530A (zh) 一种用于煤气排水器的防泄漏装置
WO2012152163A1 (zh) 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冲洗装置
KR101230354B1 (ko) 양변기 배수량 조절용 물덮개
CN218880364U (zh) 一种排水连杆部件
CN108999595A (zh) 一种抽油泵正打压泄油工艺
CN202672292U (zh) 一种进水阀
CN211058823U (zh) 一种煤矿用液压水立柱
CN103556636B (zh) 一种用于穿越深厚密实砂层的phc管桩沉桩装置
CN209144487U (zh) 洗衣机
CN210567570U (zh) 煤气排水器防泄漏装置
CN210482225U (zh) 一种具有转动式生态放水机构的平面闸门
CN102192406B (zh) 煤气管道自动锁气脱水装置
CN102644778B (zh) 液面自动控制阀
CN110594583A (zh) 一种防泄漏排水器
CN110847858A (zh) 一种双阀芯旋转引导式浮鞋装置
CN215104053U (zh) 一种脚踩式的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