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9613U - 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9613U
CN218879613U CN202223453122.5U CN202223453122U CN218879613U CN 218879613 U CN218879613 U CN 218879613U CN 202223453122 U CN202223453122 U CN 202223453122U CN 218879613 U CN218879613 U CN 218879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e
block
framework
fixing block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31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慧君
常闻捷
江野立
吴天祺
朱晓晓
王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31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9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9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9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所述治理用净化屏障,包括生态浮板,所述生态浮板包括浮板、骨架、卡杆、固定块和限位浮块;所述浮板和骨架固接,所述卡杆和固定块分别对应安装在浮板和/或骨架的两侧;所述限位浮块安装于浮板和骨架上。本申请通过设置限位浮块使得在水位上涨时,重力球仍能够停留于河床,生态浮板能避免发生偏移,进一步稳定在预定区域;通过设置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和卡杆,使多个生态浮板之间能够相互连接,并通过上固定块转杆的设置,能够在遇到风浪时将摇晃产生的结构破坏度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现有的湖泊、河流大多采用轻型生物载体进行河道治理。轻型生物载体以生态浮板为主体,在载体上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生物的吸附吸收作用来净化水质,形成治理河道的净化屏障。
现有实际应用中,轻型生物载体常常应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污染水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人们把特制的轻型生物载体按不同的设计要求,设置成所需要的面积和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并将经过筛选、驯化的水生或陆生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强力吸收水中氮、磷及有机污染物)植入预制好的生态浮板的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于水体中,吸附、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
但在一些被污染的河道中,水流波动较大,生态浮板无法相对固定于河面上,常常因水流或风吹偏离原治理区域,难以稳定地维持在原设定区域,使得该生态浮板无法实现净化功能,无法达到原区域的治理要求。此外,对于不同宽度和形状的河面,需要针对性地制作规格和形状不同的生态浮板,耗费大量成本,且普适性差,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泛、能有效避免生态浮板容易飘移或分离,易偏离原设定区域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本实用新型所述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包括生态浮板,所述生态浮板包括浮板、骨架、卡杆、固定块和限位浮块;所述浮板和骨架固接,所述卡杆和固定块分别对应安装在浮板和/或骨架的两侧;所述限位浮块安装于浮板和骨架上。
可选的,所述浮板和骨架中心处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浮块贯穿该通孔,并在顶端连接有限位块,底端连接有重力球。
可选的,所述限位浮块的底端连接有卡环,所述重力球通过绳索连接至卡环上。
可选的,所述浮板包括上浮板和下浮板,所述骨架置于上浮板和下浮板之间,三者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卡杆的形状和位置与上固定块、下固定块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在骨架的一侧连接有卡杆,另一侧连接有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卡杆的形状和位置与上固定块、下固定块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使得两块生态浮板拼接时,一块生态浮板的卡杆与另一块生态浮板的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卡接。
可选的,所述卡杆两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骨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固定块内部设有转杆,并通过转杆与骨架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弧形槽口,卡杆通过弧形槽口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卡接,卡杆的弧度与弧形槽口的弧度一致。
可选的,所述骨架为中空管;所述上浮板与下浮板均设置有螺栓孔,上浮板、骨架和下浮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通过设置限位浮块、限位块以及重力球,使得水位上下波动时,限位浮块受浮力作用和重力球牵制,保持相对稳定,避免生态浮板在水位上涨及水流变化时发生偏移,将生态浮板稳定在预定区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屏障可通过多块生态浮板的相互拼接,实现灵活应用。并且,通过生态浮板拼接结构即卡杆和上下固定块的巧妙设置,使两块生态浮板拼接之处留有相对弯折的余量,克服风浪带来的冲击,在遇到风浪时将摇晃对结构产生的损害降低,维持净化屏障整体结构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生态浮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浮块、限位块、卡扣及绳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绳索与重力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浮板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浮板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中,1-生态浮板,10-螺栓孔,101-上浮板,102-下浮板,103-通孔,2-限位板,3-卡杆,4-下固定块,5-上固定块,51-转杆,6-限位浮块,61-限位块,7-卡环,8-重力球,9-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由多组生态浮板1拼接形成,所述生态浮板包括浮板、骨架、卡杆、固定块、和限位浮块。所述浮板和骨架固接,所述卡杆和固定块分别安装在浮板和/或骨架的对应两侧,实现卡杆与固定块的卡接;所述限位浮块安装于浮板和骨架上,避免生态浮板在水位上涨及水体流动时发生位置偏移。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为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使得在需要对净化屏障即生态浮板整体进行拆装时更加快捷便利,且能无损保留主体组件和结构、可重复利用,也可灵活组合或更换。
在如图1-2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浮板包括上浮板101和下浮板102,骨架9置于上浮板与下浮板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7、8所示,所述上浮板101与下浮板102上设置有螺栓孔10,上浮板、骨架和下浮板通过位于螺栓孔10内的螺栓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9为中空铝合金管。螺栓孔可按照浮板的几何形状均匀对称分布设置。所述上浮板101、骨架9及下浮板102的中心处设有位置对应的通孔103,如图1所示,限位浮块6贯穿通孔103,从下浮板102的底面穿过。具体实施时,所述上浮板101、下浮板102和限位浮块6的材料可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
如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浮块6的顶端位于上浮板101顶面的上方,并在顶端连接有限位块61。所述限位块61的直径大于通孔103的直径,限位浮块6的底端通过绳索连接有重力球8。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浮块的底端连接有卡环7,所述卡环7与绳索的一端套接,如图6所示,绳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重力球8。此外,实际实施时,绳索可使用强度高、不易断裂的材料,例如铁链,能够抗水位波动冲击。所述限位块61为柱形结构,更具体而言为圆柱形结构,其长度大于生态浮板的厚度,并通过通孔103贯穿生态浮板,并在顶端螺纹连接限位块61。限位块61直径大于通孔103的孔径,在生态浮板随水流波动时起到限位作用;在限位块61的限位下,限位浮块6能够在通孔103内相对于生态浮板上下移动。同时,通过限位浮块6和限位块61的设置,重力球可以牵制生态浮板,防止生态浮板水平方向上的飘移。在水位上下波动时,重力球沉于河床,牵制限位浮块6进而维持生态浮板的相对稳定。
如图3-4所述的实施例中,对于单个生态浮板,在骨架9或浮板的一侧连接有卡杆3,另一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分为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4;所述卡杆3的形状和位置与上固定块5及下固定块4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使得两块生态浮板拼接时,一块生态浮板的卡杆与另一块生态浮板的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卡接。
可以联想到的是,连接组件(卡杆、上、下固定块)可以设置在一块生态浮板相对的两侧,实现两块生态浮板的横向拼接,也可以在生态浮板(以方形为例)的四边设两对,例如左侧边和上侧边设卡杆,右侧边和下侧边设上、下固定块,进而实现多个生态浮板的横向和竖向的拼接。实际实施时,可根据河流宽度以及待净化区域的大小放置多组生态浮板进行水域的净化,具体可按实际需求进行拼接方案的定制,在此不作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同一骨架或浮板一侧的下固定块4为两个,为使受力均匀、结构稳定,两个下固定块4以上固定块5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下固定块4之间的距离与卡杆3的长度相对应,例如可略小于或等于卡杆的长度使卡接稳固。如图3所示,为两块生态浮板拼接时的连接结构示意,两块生态浮板通过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以及卡杆3而拼接。从图1和图3均可见,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4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弧形槽口,上、下固定块两者的凹陷方向相对;卡杆3则通过弧形槽口与上固定块3和下固定块4卡接,卡杆的杆径与弧形槽口的弧度一致,使得卡接紧密、结构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卡杆3两端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与骨架9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两块生态浮板连接时,卡杆两端的限位板2分别位于两个下固定块的外侧,限位板2的大小大于卡杆的杆径,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生态浮板的拼接结构更为稳定,避免两个生态浮板之间沿着卡杆长度方向错位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上固定块5内部设有转杆51,并通过转杆51与骨架9转动连接,即上固定块5通过转杆51与骨架9轴承连接。骨架9与上固定块5的转杆51轴承连接,上固定块5可围绕骨架9相对转动,在多组生态浮板拼接时,可以转动上固定块5,使其能够更快更方便地与所对应的卡杆3进行连接和固定。
此外,生态浮板上开设有若干种植孔,水生植物卡接于种植孔内,根系悬于水体中,根系吸收吸附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实现自身生长的同时,净化水体,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
本申请以生态浮板为主体,构建了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该净化屏障能够克服水位波动的变化,既保持自身在河道中位置的相对稳定,又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拼接组成不同形状大小,同时拼接结构设置巧妙,可克服水流波动的影响和对屏障装置的冲击,避免屏障的飘移和散架。
本实施例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实际应用过程为:
首先将限位浮块6从下浮板102的底部穿过骨架9与上浮板101的中心处的通孔103,随后将限位块61通过螺栓将其固定于限位浮块6的顶端,进一步,通过螺栓将上浮板101与下浮板102固定在骨架9的上下方;其次,在生态浮板1上放置植物,从而进行净化水域,通过将重力球8放置于预定区域,使重力球8通过自身重力下沉至河床,从而使得生态浮板1不会因水流而发生较远位移。对于较宽的河流可将多组生态浮板1进行拼接,将一组生态浮板1的一侧通过卡杆3放置于另一组生态浮板1的下固定块4上,随后将上固定块5闭合在卡杆3上,实现两组生态浮板相互连接,灵活调整净化屏障的形状和大小,拓展其作用范围。此外由于骨架9与上固定块5的转动连接,多组生态浮板1之间,在遇到风浪时可左右相对晃动而抵抗波动,将风浪对水面上的净化屏障所造成的晃动及冲击的影响降低。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包括生态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板包括浮板、骨架、卡杆、固定块和限位浮块;所述浮板和骨架固接,所述卡杆和固定块分别对应安装在浮板和/或骨架的两侧;所述限位浮块安装于浮板和骨架上;所述浮板和骨架中心处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浮块贯穿该通孔,并在顶端连接有限位块,底端连接有重力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浮块的底端连接有卡环,所述重力球通过绳索连接至卡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包括上浮板和下浮板,所述骨架置于上浮板和下浮板之间,三者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卡杆的形状和位置与上固定块、下固定块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一侧连接有卡杆,另一侧连接有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卡杆的形状和位置与上固定块、下固定块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使得两块生态浮板拼接时,一块生态浮板的卡杆与另一块生态浮板的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两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骨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块内部设有转杆,并通过转杆与骨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弧形槽口,卡杆通过弧形槽口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卡接,卡杆的弧度与弧形槽口的弧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中空管;所述上浮板与下浮板均设置有螺栓孔,上浮板、骨架和下浮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CN202223453122.5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Active CN218879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3122.5U CN218879613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3122.5U CN218879613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9613U true CN218879613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3122.5U Active CN218879613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9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0637A (zh) 一种底泥水质污染型浅窄河流的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
CN206302808U (zh)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床
CN205838691U (zh) 能自动调节高低位置的生态浮床
CN101190813A (zh) 用于护岸与水质净化的软体植物浮床
CN218879613U (zh) 一种水体治理用净化屏障
CN215828456U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及绿化的生态种植浮块
CN107343452A (zh) 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KR100289084B1 (ko) 수변 식물을 이용한 하천의 수질 정화 시스템
CN210133937U (zh)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
CN204384946U (zh) 碳素纤维和人工水草复合型排污口水质原位净化装置
KR200202650Y1 (ko) 하천의 수질 정화용 인공 부도
CN207091109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水体净化的立体多功能漂浮人工湿地
CN110550740A (zh) 一种水上生态景观栈道模块
CN216662781U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型垂直硬化驳岸的水质净化模块及系统
CN114394671B (zh) 一种多效双模生态湿地沉床系统及其方法
CN216549825U (zh) 一种用于深水生态修复的浮床系统
CN102653425A (zh) 生态袋砖及利用生态袋砖构建水位变动区人工湿地的方法
CN100420641C (zh) 一种潜浮组合模块人工浮床装置
CN201648100U (zh) 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水流净化装置
CN114573114A (zh) 一种兼顾城市中小河道防洪排涝与景观需求的生态浮岛
CN211141814U (zh) 一种堤岸式河道修复系统
CN204400703U (zh) 人工水草型排污口水质原位净化装置
CN112174333A (zh) 一种人工湿地模块及其应用
CN207158915U (zh) 一种有效处理有机污染物的人工生态岛
CN206188505U (zh) 一种竖向生态单元装置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