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0875U - 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0875U
CN218870875U CN202221811679.9U CN202221811679U CN218870875U CN 218870875 U CN218870875 U CN 218870875U CN 202221811679 U CN202221811679 U CN 202221811679U CN 218870875 U CN218870875 U CN 218870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ization
safety
light source
uni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16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暄惠
张世易
廖荣珍
吴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chang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chang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chang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chang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16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0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0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0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乘载部、一光源部以及至少一安全开关。该壳体具有与外部相通的一开口。该乘载部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光源部用于产生一杀菌光,其设置于该乘载部朝向该开口的一表面上。该安全开关设置于该乘载部设有该光源部的表面上,且其包括一红外线发射管与一红外线接收管,而该红外线发射管与该红外线接收管与该光源部电性连接。其中,该杀菌光以及该红外线发射管所发射的红外线皆通过该开口,且该安全开关通过该红外线接收管的红外线接收情形产生一感应讯息,并依据该感应讯息调控该光源部的电力供给。

Description

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尤指一种设置通过安全开关调控光源部电力供给的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紫外线因为波长比蓝光和紫光要短,无法用人眼侦测,属于一种不可见光。基于光线的基本物理性质,波长越短的光,其相对的频率就越高,也代表了能量比较高,以可见光里的蓝光为例,因其属于可见光中能量比较高的光,使大众普遍会担心蓝光中的能量对眼睛的伤害,而紫外线的波长远较蓝光还短,可知其中的能量又比蓝光更高,利用紫外线中的高能量在到达足够的剂量时便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造成DNA断裂无法复制,同时也会造成微生物失去生理功能而死亡,所以常被用来消毒杀菌。
有鉴于紫外线在消毒杀菌的功用,近年来业界发展出体积小、快速启动,且功率适中的UVC灯和LED灯来取代传统的汞灯。
实用新型内容
承先前技术的内容,本申请人进一步发现,由于紫外线灯在照射上的便利性的提升,在使用过程中接触到紫外线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若在不需消毒的情况下意外启动灯具发出紫外线,紫外线的高能量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如何在利用紫外线消毒杀菌物品的同时避免使用者受到紫外线照射便成为所属技术领域中亟需被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杀菌单元,其包括:一壳体,具有与外部相通的一开口;一乘载部,设置于该壳体内;一光源部,用以产生一杀菌光,其设置于该乘载部朝向该开口的一表面上;以及至少一安全开关,设置于该乘载部设有该光源部的表面上,且其包括一红外线发射管与一红外线接收管,而该红外线发射管与该红外线接收管与该光源部电性连接。其中,该杀菌光以及该红外线发射管所发射的红外线皆通过该开口,且该安全开关通过该红外线接收管的红外线接收情形产生一感应讯息,并依据该感应讯息调控该光源部的电力供给。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其进一步包括一设置于该开口处的透光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壳体包括一设置于该开口上并包覆该光源部及该安全开关的透镜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透镜部为菲涅尔透镜。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光源部的灯珠上设置有透镜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光源部包括一发射紫外光线的发光灯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更进一步包括一移动单元,与该光源部连接设置,以令该光源部的照射区块产生位移。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面式灭菌装置,包括一灭菌装置本体、以及两个如前面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该灭菌装置本体包括一外部壳体、以及一设置于该外部壳体内侧调控输入的电力供给的电源部。该安全杀菌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源部以获取驱动电能,两个该安全杀菌单元分别设置于该外部壳体相对的两侧,经此于该外部壳体的第一侧形成一第一消毒区以及于该灭菌装置本体的第二侧形成一第二消毒区。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灭菌装置本体于该第一侧相应于该第一消毒区的位置上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架;以及该灭菌装置本体于该第二侧相应于该第二消毒区的位置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第一支撑架铰接于该第一侧上以调节该第一支撑架相对该第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开阖角度,该第二支撑架铰接于该第二侧上以调节该第二支撑架相对该第二侧的表面之间的开阖角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外部壳体于该第一侧上设置有一容置该第一支撑架的第一收纳槽以及于该第二侧上设置有一容置该第二支撑架的第二收纳槽。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灭菌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上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该灭菌装置本体上的滑轨、以及一设置于该滑轨上用以乘载该安全杀菌单元的滑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灭菌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上的导引槽,两个该导引槽分别供两侧的该安全杀菌单元的该壳体通过并限制该安全杀菌单元的移动行程。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滑轨是由该外壳本体朝向内部空间突起而形成在该导引槽的两侧,该滑块的两侧设置有供该滑轨卡合的沟槽,通过该滑轨限制该滑块线性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灭菌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两个侧上用于固定待杀菌物的定位机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定位机构包括一插入该外部壳体的定位柱、以及一端固定于该定位柱上的定位弹片,该定位弹片相对该定位弹片的另一端为开启且弹性复归抵靠于该外部壳体的表面以提供夹持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电源部经由一设置于该外部壳体上的电连接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电源部包括一连接至该电连接器的供电模组、一连接至该供电模组的充电模组、以及一连接至该充电模组的电池。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外部壳体的内侧系具有一容置机构,该容置机构朝向该外部壳体的底侧开口,并于该容置机构内设置有一抽出式挂勾。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该透镜部材质是乙烯芳香族及共轭二烯的环状嵌段共聚物。
本申请的安全杀菌单元,通过以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作为安全开关的机制,使发出紫外线的光源部能够在充分发挥其杀菌功能的同时又不会对人体造成意外伤害。
附图说明
图中各特征与组件并未依实际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仅是为了以最佳方式呈现与本申请相关的具体特征与组件。此外,在不同图式间系以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符号指称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及部件。
图1为本申请中安全杀菌单元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安全杀菌单元第一实施例中安全开关与光源部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中安全杀菌单元第一实施例使用示意图(一)。
图3B为本申请中安全杀菌单元第一实施例使用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中安全杀菌单元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安全杀菌单元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安全杀菌单元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双面式灭菌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双面式灭菌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中双面式灭菌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中电源部其中一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中双面式灭菌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1B为本申请中双面式灭菌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中双面式灭菌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内涵更加详尽与完备,以下针对本申请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以下说明并非为实施或运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倘本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通过以下叙述可轻易明了本申请的必要技术内容,且在不违反其精神及范围下多样地改变及修饰此申请来适应不同的用途及状况,如此,该实施态样亦属于本申请的申请专利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载明,则「一」及「该」亦可解释为复数。此外,在本说明书及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另外载明,否则「设置于某物之上」可视为直接或间接以贴附或其他形式与某物的表面接触,该表面的界定应视说明书内容的前后/段落语意以及本说明所属领域的通常知识予以判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载明,则「包含」、「包括」、「具有」或「含有」系包含性或开放性,并不排除其他未阐述的元素或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中」、「上」、「下」、「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用于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描述的用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系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机械连接、直接相连、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等。对于本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于本发明中所述及的程序均可以由对应的控制器执行(例如但不限定于充放电控制、逻辑控制、或电源控制(例如脉冲宽度调变PWM)、模拟数字及数字模拟转换等),所述的「控制器」可以是处理器或连接至储存单元并执行对应的程序的处理器,并依据软件、韧体、或硬件配置控制各部组件或装置的运作,该等控制器于说明书中即便未述及,但可理解的被包括在对应的装置(例如光源部、安全开关、电源部等)上。该等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序化的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序化控制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或其他类似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于本发明中不予以限制。
图1显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安全杀菌单元100包括一壳体500、一乘载部110、至少一安全开关130、一光源部140、以及一移动单元150。
壳体500具有与外部相通的一开口530,其内并具有一容置空间550,用以容置乘载部110、安全开关130、光源部140、以及移动单元150。于一实施例中,壳体500包括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底板170,以供乘载部110设置于底板170上。底板170上或其内部可依据需求设置导线以及包括但不限定于例如驱动芯片、或讯号处理等功能的相关组件,并与安全开关130以及光源部140电性连接;所述组件具体的使用态样并不为本申请所限定。于一实施例中,壳体500上的开口530进一步设有一供光线通过的透光部161,透光部161位于光源部140的出光路径上,且该安全开关130由红外线发射管131所发射的光线、红外线接收管132所接收的光线以及光源部140所发出光线都能通过窗口部进出壳体500,使安全开关130与光源部140的照射范围重叠。于一实施例中,透光部161其材质可以为石英、CBC或是其他具有等效用途的材质。于一实施例中,安全杀菌单元100对应光源部140可以设置或不设置一透镜部162,于本申请中不予以限制。
于一实施例中,壳体500包括基座510、以及设置于该基座510上的延伸部520,并在延伸部520上预留有上面所述与外部相通的开口530。
乘载部110设置于壳体500内。乘载部110具有相互对应的上、下表面,较佳地其上、下表面相互平行,且该乘载部110为板体结构;然本文并不以此为限。光源部140设置于该乘载部110的一表面的上方,其较佳地为发光灯体,于本实施例为发射紫外光线的发光灯体。具体的,乘载部110较佳地是具由散热功能的板体;其所含材料可为本领域所熟知的散热材料,例如:含铜及/或铝的金属或合金,抑或是陶瓷;更佳地是一散热铝板。
于一实施例中,乘载部110与光源部140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基板120,该基板120可以与该乘载部110相同或相异的材料设置,例如:含铜及/或铝的金属或合金,抑或是陶瓷;于本实施例其系一铝制基板。
所述的安全开关130设置于乘载部110设有光源部的一侧的表面上,且其包括红外线发射管131、红外线接收管132以及控制器180,而红外线发射管131与该红外线接收管132通过控制器180与光源部140连接。红外线发射管131、红外线接收管132设置于该乘载部110的上表面。
由于紫外线的发光波长与红外线相距甚远,因此两者在功能上不会互相干扰,对于配合安全开关130使用的情况,参考图2所示,该安全开关130依据控制器180提供的控制讯号经由红外线发射管131输出红外线,并经由红外线接收管132感应其所接收的红外线并产生一感应讯息,再利用控制器180依据该感应讯息调控该光源部140的电力供给;于一实施例中,该电力供给的调控可以是包括例如将电力供给调控至人眼无法感受到的驱动功率、或是将电力供给调控至光源部接近启动电压的驱动功率、或是将光源部的电力供给关闭等。本实施例中的红外线发射管131、红外线接收管132分别位在光源部140两侧,其中红外线发射管131、红外线接收管132、以及控制器180的数目以及设置的位置可依需求增加或移动,于本申请不予限制。
于其中一实施例中,红外线发射管131、红外线接收管132分别位在光源部140两侧,如图3A所示,安全开关130经由红外线发射管131通过透光部输出红外线,在待灭菌物200存在的情况下,红外线接收管132会接收到由待灭菌物200所反射的红外线并产生对应的感应讯息,控制器180在接收到感应讯息后启动光源部140;而在图3B中,由于不存在待灭菌物200或是将消毒物品200移开时,红外线接收管132由于不会接收到由待灭菌物200所反射的红外线,控制器180在没有接收到感应讯息或是感应讯息低于设定阈值时,令光源部140不启动或是降低光源部140的功率,以避免使用者因为意外地近距离接触而导致眼睛或皮肤受到伤害。
在使用多个安全开关130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启动光源部140的条件,在光源部140两侧的红外线发射管131同时被遮蔽的情况下,光源部140才会启动,发出紫外线进行杀菌,反之,则不会启动光源部140,以避免幼童误触安全开关130。
再者,由于紫外线与红外线的光线路径几乎重叠,只要在安全开关130的红外线发射管131所侦测到的区域,几乎等同光源部140的紫外线照射范围,如此能避免侦测死角,防止物体在光源部140前方照射,但安全开关130却没有侦测到的情况。
接续,安全杀菌单元100中的移动单元150与该光源部140连接设置,且较佳地可藏设于该基板120内。该移动单元150可连动该光源部140小幅度地移动或震动,经此以令该光源部140的照射区块产生位移。除此之外,该移动单元150的动力来源可经由一马达提供,然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图4显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中的安全杀菌单元100a主要组件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并具有相同的功效;不同之处在于壳体500a的延伸部520a内部设有一支撑架540a,以供架设一透镜部162a作为光线通过的窗口部,使透镜部162a位在光源部140的出光路径上。较佳地,该延伸部520a是与该基座510a非固定地连接;更佳地,该延伸部520a可沿该基座510a来回移动,进而调整该透镜部162a与该光源部140之间的距离。
图5显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透镜部162b直接设置于延伸部520的透光部161上;于另一实施例中,透镜部162b可以一体成形结合于该透光部161上,于本申请中不予以限制。以图5实施例而言,该透镜部162b是与该光源部140以一间隔设置。
另一方面,透镜部162、162a、透镜部162b较佳地为一菲涅尔透镜;如本文所用,「菲涅尔透镜」是一于透镜划上分出无数多同心圆纹路(菲涅尔带)而制成的变种透镜,其可分为点聚焦以及线聚焦的类型,并可依据透镜几何态样划分为曲面以及平面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可在减少透镜用材的条件下达到短焦距聚焦或是准直的效果。
图6显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透镜部162c直接设置于光源部140的灯珠上;于另一实施例中,透镜部162c可以直接在制作过程中一体成形结合于该光源部140的灯珠上,于本申请中不予以限制。
材料方面,该透镜部162、162a、162b、162c系一聚合物,较佳地系一共聚物,且更佳地系一乙烯芳香族(如苯乙烯)-共轭二烯(如丁二烯)的环状嵌段共聚物(Blockpolymers)。「嵌段共聚物」属于共聚物的子类别,其系由两个或多个链段所构成,且其链段皆系由单一结构单元所组成。除此之外,该乙烯芳香族-共轭二烯环状嵌段共聚物可以阴离子聚合技术或是触媒氢化技术等方式制成,本申请并不在此限。
以上已将本申请的安全杀菌单元进行详细的描述,下面将对应本申请的双面式灭菌装置举一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7、图8及图9显示本申请双面式灭菌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及结构分解示意图(一)及结构分解示意图(二)。本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双面式灭菌装置600主要包括灭菌装置本体610、两个如前面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100分别设置于灭菌装置本体610的两侧;于本实施例中,虽然安全杀菌单元10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惟本申请亦可以配合实际需求设置超过两个以上的安全杀菌单元100经此增加杀菌范围或是增加杀菌区域的数量经以同时对复数个待灭菌物料或衣料进行消毒。此外,在一较佳实施态样中,该双面式灭菌装置600两侧的安全杀菌单元100,系在两侧的红外线发射管131同时被遮蔽的情况下,两侧的光源部140才会一起被启动,发出紫外线进行杀菌,反之,则两侧的光源部140不会启动。
所述的灭菌装置本体610主要包括外部壳体611、设置于外部壳体611内侧调控输入的电力供给的电源部612、以及连接至电源部612的操作单元613。所述的电源部612用于提供所述实施例双面式灭菌装置600中各部装置所需的电源;于一实施例中,电源部612是可以以一主控制电路板的形式实施,用以与双面式灭菌装置600的各式装置连接,且各装置的控制器可以选择配置在主控制电路板上(例如处理器、逻辑控制器、模拟数字转换器、数字模拟转换器、开关控制器等),当然该等控制器亦可以选择配置在各自独立的电路板上,该等变化均属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于一实施例中,电源部612经由设置于外部壳体611上的电连接器710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的外部电源例如可以是继电器、或者是任意的连接线、或插头装置,于本申请中不予以限制。又于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电源部612包括一连接至该电连接器710的供电模组720、一连接至该供电模组720的充电模组730、以及一连接至充电模组730的电池740。于一实施例中,供电模组720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整流器、变压器、隔离器、保护电路或其他类似的装置;充电模组730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任意的恒流电路、恒压电路、保护电路、温度侦测装置、或侦测充电电量的反馈电路等;电池740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或磷酸锂铁电池等,于本申请中不予以限制。所述的操作单元613例如可以是一个按键开关、操作面板、触控面板等,用以作为人机接口输入控制指令(包括开启、关闭、功率调整等),于本申请中不予以限制。
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100系如前面实施例所述,相同部分即不再予以赘述。安全杀菌单元100电性连接至电源部612以获取驱动电能;于一实施例中,安全杀菌单元100可以通过隐藏式的走线直接电性连接至该电源部612;于另一实施例中,安全杀菌单元100可以通过无线供电的方式(例如耦合线圈)由该电源部612获取驱动电能,于本申请中不予以限制。为了达到双面杀菌的功能,两个安全杀菌单元100分别设置于外部壳体611相对的两侧,经此于外部壳体611的第一侧611a形成一第一消毒区611c以及于外部壳体611的第二侧611b形成一第二消毒区611d。本实施例的安全杀菌单元100的第一侧611a及第二侧611b(包括装置及机构的种类、数量、形状、及配置位置)可以为对称式设计亦可以为非对称式设计,于本申请中不予以限制。为说明方便,避免过多实质相同的赘述内容,后面多数部分技术特征以单侧进行说明或于图式仅标示单侧,但该等配置并非以双侧对称为限,在此先予叙明。
于一实施例中,为了让安全杀菌单元100配合对应的待灭菌物料或衣料移动至较佳位置,灭菌装置本体61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侧611a及第二侧611b上的滑动机构810,该滑动机构810包括设置于灭菌装置本体610上的滑轨811、以及一设置于滑轨811上用以乘载该安全杀菌单元100的滑块812。具体而言,灭菌装置本体61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611a及该第二侧611b上的导引槽614,两个该导引槽614分别供两侧的该安全杀菌单元100的开口通过并限制该安全杀菌单元100的移动行程;该滑轨811系由外壳本体612朝向内部空间突起而形成在导引槽614的两侧,滑块812的两侧设置有供该滑轨811卡合的沟槽813,通过该滑轨811限制该滑块812线性移动。该沟槽813的两端封闭且为有限长度,因此限制了滑轨811与滑块812之间的相对移动行程。
于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一消毒区611c及第两个消毒区611d上的安全杀菌单元100的灭菌范围,于一实施例中,灭菌装置本体610于第一侧611a相应于该第一消毒区611c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架617a,及/或灭菌装置本体610于该第二侧611b相应于该第二消毒区611d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架617b,用以增加待灭菌物料或衣料与安全杀菌单元100的距离;基于杀菌光的光束角超过0度时随距离增加而范围增大的特性,增加灭菌范围。
呈上,进一步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617a铰接于第一侧611a上以调节第一支撑架617a相对第一侧611a的表面之间的开阖角度,该第二支撑架617b铰接于第二侧611b上以调节第二支撑架617b相对第二侧611b的表面之间的开阖角度。为了增加产品的美观性,外部壳体611于第一侧611a上设置有容置第一支撑架617a的第一收纳槽618a以及于第二侧611b上设置有容置第二支撑架617b的第二收纳槽618b。
于一实施例中,为了固定待灭菌物料或衣料的位置,灭菌装置本体61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侧611a及第二侧611b上用于固定待灭菌物料或衣料的定位机构615。于一实施例中,定位机构615包括一插入该外部壳体611的定位柱910、以及一端固定于定位柱910上的定位弹片920,定位弹片SG相对定位柱910的另一端为开启且弹性复归抵靠于外部壳体611的表面以提供夹持功能。
于一实施例中,为方便本申请中的双面式灭菌装置600实现吊挂功能,其中外部壳体612的内侧系具有一容置机构930,该容置机构930系朝向外部壳体612的底侧开口,并于容置机构930内设置有一抽出式挂勾616,通过该抽出式挂勾616实现吊挂功能。
关于本申请双面式灭菌装置的使用方式,图11A与图11B系显示本申请中双面式灭菌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与示意图(二)。如图11A所示,当第一支撑架617a收起时,第一支撑架617a收纳于第一侧611a的第一收纳槽618a内,此时待灭菌物料或衣料与第一侧611a上的安全杀菌单元100距离D1相对较近,依据杀菌光的光束角的消毒范围DA1系如图所示;如图11B所示,当第一支撑架617a开启时,第一支撑架617a与第一侧611a之间系具有开阖角度α,此时待灭菌物料或衣料由于被第一支撑架617a撑起使得待灭菌物料或衣料与第一侧611a上的安全杀菌单元100之间的距离D2相对距离D1更长,在杀菌光的光束角相同的前提下,消毒范围DA2相较于消毒范围DA1更大,经此增加了灭菌范围。
除上面的使用方式外,本申请的双面式灭菌装置600亦可以吊挂使用,图12系显示本申请中双面式灭菌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于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双面式灭菌装置600可以将底侧开口的抽出式挂勾616由容置机构930内抽出,并将双面式灭菌装置600经由该抽出式挂勾616倒挂在支架上(例如衣架)。为了让待灭菌物料或衣料可以在双面式灭菌装置600倒挂在支架上时得以固定于双面式灭菌装置600上,灭菌装置本体610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侧611a及第二侧611b上用于固定待灭菌物料或衣料的定位机构615,通过两侧的定位机构615分别夹持待灭菌物料或衣料的一部分,使待灭菌物料或衣料固定于该灭菌装置本体610上。
综上所述,相较于习知技术,本申请的安全杀菌单元通过以一对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作为安全开关的机制,使发出紫外线的光源部能够在充分发挥其杀菌功能的同时又不会对人体造成意外伤害。
以上已将本申请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较佳实施态样与实施例,并非系用以限定本申请范围,即任何本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在不违反其精神及范围下多样地改变及修饰此申请来适应不同的用途及状况,如此,该实施态样亦属于本申请的申请专利范围。
符号说明
100    安全杀菌单元
100a   安全杀菌单元
110    乘载部
120    基板
130    安全开关
131    红外线发射管
132    红外线接收管
140    光源部
150    移动单元
161    透光部
162a   透镜部
162b   透镜部
162c   透镜部
500    壳体
500a   壳体
510    基座
510a   基座
170    底板
520    延伸部
520a   延伸部
540a   支撑架
530    开口
550    容置空间
180    控制器
200    待灭菌物
600    双面式灭菌装置
610    灭菌装置本体
611    外部壳体
611a   第一侧
611b   第二侧
611c   第一消毒区
611d   第二消毒区
617a   第一支撑架
617b   第二支撑架
618a   第一收纳槽
618b   第二收纳槽
612    电源部
710    电连接器
720    供电模组
730    充电模组
740    电池
613    操作单元
614    导引槽
810    滑动机构
811    滑轨
812    滑块
813    沟槽
615    定位机构
910    定位柱
920    定位弹片
930    容置机构
616    抽出式挂勾
D1     距离
D2     距离
DA1    消毒范围
DA2    消毒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安全杀菌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与外部相通的一开口;
一乘载部,设置于该壳体内;
一光源部,用以产生一杀菌光,其设置于该乘载部朝向该开口的一表面上;以及
至少一安全开关,设置于该乘载部设有该光源部的一侧的表面上,且其包括一红外线发射管与一红外线接收管,而该安全开关与该光源部电性连接;
其中,该杀菌光以及该红外线发射管所发射的红外线皆通过该开口,且该安全开关通过该红外线接收管的红外线接收情形产生一感应讯息,并依据该感应讯息调控该光源部的电力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开口处的透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设置于该开口上并包覆该光源部及该安全开关的透镜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透镜部为菲涅尔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光源部的一灯珠上设置有透镜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光源部包括一发射紫外光线的发光灯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移动单元,与该光源部连接设置,以令该光源部的照射区块位移。
8.一种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灭菌装置本体,包括一外部壳体、以及一设置于该外部壳体内侧调控输入的电力供给的电源部;以及
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杀菌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电源部以获取驱动电能,两个该安全杀菌单元分别设置于该外部壳体相对的两侧,经此于该外部壳体的第一侧形成一第一消毒区以及于该外部壳体的第二侧形成一第二消毒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灭菌装置本体于该第一侧相应于该第一消毒区的位置上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架;以及该灭菌装置本体于该第二侧相应于该第二消毒区的位置上设置有一第二支撑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架铰接于该第一侧上以调节该第一支撑架相对该第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开阖角度,该第二支撑架铰接于该第二侧上以调节该第二支撑架相对该第二侧的表面之间的开阖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部壳体于该第一侧上设置有一容置该第一支撑架的第一收纳槽以及于该第二侧上设置有一容置该第二支撑架的第二收纳槽。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灭菌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上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该灭菌装置本体上的滑轨、以及一设置于该滑轨上用以乘载该安全杀菌单元的滑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灭菌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上的导引槽,两个该导引槽分别供两侧的该安全杀菌单元的该壳体通过并限制该安全杀菌单元的移动行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轨由该外部壳体朝向内部空间突起而形成在该导引槽的两侧,该滑块的两侧设置有供该滑轨卡合的沟槽,通过该滑轨限制该滑块线性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灭菌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上用于固定待灭菌物的定位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包括一插入该外部壳体的定位柱、以及一端固定于该定位柱上的定位弹片,该定位弹片相对该定位柱的另一端为开启且弹性复归抵靠于该外部壳体的表面以提供夹持功能。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部经由一设置于该外部壳体上的电连接器连接至一外部电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源部包括一连接至该电连接器的供电模组、一连接至该供电模组的充电模组、以及一连接至该充电模组的电池。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部壳体的内侧具有一容置机构,该容置机构朝向该外部壳体的底侧开口,并于该容置机构内设置有一抽出式挂勾。
CN202221811679.9U 2022-07-13 2022-07-13 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Active CN218870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1679.9U CN218870875U (zh) 2022-07-13 2022-07-13 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1679.9U CN218870875U (zh) 2022-07-13 2022-07-13 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0875U true CN218870875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1679.9U Active CN218870875U (zh) 2022-07-13 2022-07-13 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0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0944A (zh) 便携杀菌设备以及其杀菌方法
JP2021526905A (ja) 自己消毒表面を有するデバイス
CN214269813U (zh) 一种电梯按钮杀菌装置
KR20150025660A (ko) 유브이-씨 칩을 이용한 휴대용 자외선 살균 장치
CN218870875U (zh) 安全杀菌单元以及包含其的双面式灭菌装置
KR20200034135A (ko) 스탠드형 이동식 살균장치
KR20170030166A (ko) 살균기능을 갖는 엘이디 조명장치
KR102189230B1 (ko) 휴대 지능형 uvc led 살균기
JP3239542U (ja) 安全な殺菌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含む両面式の滅菌装置
EP4122501A2 (en) Safe sterilization unit and double-surface sterilization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213723718U (zh) 一种便携式快速杀菌仪
KR102259696B1 (ko) 도어 핸들 모듈
CN212490860U (zh) 一种电梯按键消毒器
CN212997571U (zh) 一种安全免手持长距离紫外线灭菌消毒器
CN212699715U (zh) 多功能便携式消毒器
TW202144023A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殺菌設備
CN213553925U (zh) 消毒仪
CN214859438U (zh) 消毒底座
KR20210135059A (ko) 면도기용 살균장치
CN213852270U (zh) 一种消毒照明灯具
CN217825053U (zh) 一种手机套
CN217138713U (zh) 一种变焦式双效紫外消毒仪
CN220181419U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收纳盒
CN212182191U (zh) 一种带有安全微动开关机构的镇流器
CN214049852U (zh) 一种手持式紫外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