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9060U -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9060U
CN218869060U CN202221971193.1U CN202221971193U CN218869060U CN 218869060 U CN218869060 U CN 218869060U CN 202221971193 U CN202221971193 U CN 202221971193U CN 218869060 U CN218869060 U CN 218869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ody
arm
rotating
pl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11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aiyun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Kaiyun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Kaiyun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Kaiyun T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11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9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9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9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涉及宠物背带的技术领域,包括背带机构和机械臂;背带机构包括背板;机械臂包括依次相连的转动组件、第一臂体、传动机构和第二臂体,第一臂体与背板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连接,转动组件包括动力电机和转动体,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体一端转动连接,转动体的另一端之间第一臂体设有连接轴铰接,且通过连接轴铰接;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铰接轴和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臂体之间还设有转接轴,且通过转接轴铰接,第一臂体上还设有气囊件,气囊件设于转接轴的两侧,气囊件与气囊罐连接,气囊件充气后能够阻止第一传动杆绕转接轴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宠物背带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猫、狗等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饲主们愿意花更多时间与宠物互动,当携带宠物狗外出散步时,为了出行方便,需要选择一条合适的牵引绳,拉着牵引绳控制宠物的行动避免出现意外,同时也可以用来规范宠物的行为,让宠物服从命令,但是这类型的牵引绳只能通过人力来约束动物的行为,在室外,动物更加随性,尤其是遇到突然情况,人往往是牵制不了宠物,另外,在室外的时候,人们为了让宠物能够更欢快的娱乐,也会将牵引绳等牵制物体给解开,使在发生突然情况时,不能及时牵制动物的行为。
市场上为了牵制动物的行为,另外设计了比较常见的设备如防爆冲牵引绳、钉刺项圈、电击项圈、定位辅助器等产品,防爆冲牵引绳的原理是通过绳子勒紧脖子带来的窒息感起到警示的作用,钉刺项圈是从过上面凸起的钉刺对脖子产生的刺痛感来制止其行为,电击项圈则是通过弱电击或者强电机来对宠物进行训练。这些产品如果使用不得当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能够约束动物行为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用以实现辅助约束动物行为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用于佩戴在四足动物背部的背带机构和用于驱动四足动物行为的机械臂;所述背带机构包括与四足动物背部贴合的背板;
所述机械臂包括依次相连的转动组件、第一臂体、传动机构和第二臂体,所述第一臂体与所述背板之间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动力电机和转动体,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体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体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臂体设有连接轴铰接,且通过所述连接轴铰接;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连接轴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铰接轴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臂体之间还设有转接轴,且通过所述转接轴铰接,所述第一臂体上还设有气囊件,所述气囊件设于所述转接轴的两侧,所述气囊件与气囊罐连接,所述气囊件充气后能够阻止所述第一传动杆绕所述转接轴转动,所述铰接轴和所述转接轴所在平面垂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体包括安装在所述背板上的安装板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转筒,所述动力电机设于所述转筒内,且与所述转筒传动连接,所述转筒的外壁还设有转体,所述转体与所述转筒之间还设有转动轴,通过所述转动轴使所述转体与所述转筒铰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臂体一端设有条形长槽,所述条形长槽内设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转体之间还设有连接轴,且通过所述连接轴铰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所述铰接轴和所述连接轴所在平面平行或重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包括一体成型主板舱和配件舱,所述主板舱上设置主板腔,所述配件舱上设有配件腔,所述主板腔内设有控制主板和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配件腔内设有控制器和气囊罐,所述控制器分别所述控制主板和所述气囊罐电连接,所述配件腔还设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与所述气囊罐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主板腔上方还设有主板盖板,所述配件腔上方还设有配件盖板,所述配件盖板上还设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多个块板,多个所述块板呈阶梯状排布,且相邻之间的块板留有间隙,形成排气孔。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配件腔内设有放置板和斜板,所述斜板设置在放置板的两侧,所述斜板与所述放置板组合形成“︹”形,所述控制电机、所述气囊罐和控制器安装在放置板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主板的线路布置在所述斜板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臂体包括臂本体和臂盖板,所述臂本体内设有凹槽,所述气囊件和所述气囊罐之间还设有用于气体输送的软管,所述气囊件和软管均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臂盖板设在所述臂本体上。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臂本体靠近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还设有缺口,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缺口内,所述臂本体上设有穿孔,所述气囊件填充气体后能够穿过所述穿孔并设于所述连接轴两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分别设有防护层,所述第二臂体上还设有腿带;
所述背带机构还设有防护网垫层,所述防护网垫层设置在背板底部与四足动物背部接触,所述防护网垫层上还连接有颈带,所述背板上还设有腹带;
所述背板、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均设有灯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背带机构和机械臂分别穿戴在四足动物的背部和腿部,在需要对其四足动物的行为进行约束时,通过控制器气囊开关,在控制电机的作用下通过软管向气囊件填充气体,气囊件填充后,并置于转接轴的两侧,使其第一传动杆不能正常绕转接轴转动,也就是第二臂体不能前后移动,而第二臂体是与四足动物的腿部连接,从而起到一定腿部约束的作用下,当四足动物遇到惊吓时发生爆冲,通过控制主板发出相应的命令并执行相应的程序则使其能够既是约束四足动物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当不需要对其行为进行约束时,同样通过控制主板发生相应的命令并执行,使气囊件回收进第一臂体的凹槽内,从而不防止第一传动杆绕转接轴转动,从而不影响其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之间的多角度多方向的转动,该设备设计巧妙,能够有效控制动物的行为,减少爆冲情况发生,控制动物行为的过程中,动物受到的伤害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带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臂的部分爆炸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臂的部分爆炸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标:
100-背带机构,110-背板,111-主板舱,112-配件舱,113-主板腔,114-配件腔,115-控制主板,116-蓄电池,117-控制器,118-气囊罐,119-控制电机,120-主板盖板,121-配件盖板,122-块板,123-放置板,124-斜板,125-腹带,130-防护网垫层,131-颈带,200-机械臂,210-转动组件,211-动力电机,212-转动体,2121-安装板,2122-转筒,2123-转体,2124-转动轴,213-连接轴,220-第一臂体,221-气囊件,222-活动件,223-臂本体,224-臂盖板,225-凹槽,226-软管,227-穿孔,228-缺口,230-传动机构,231-第一传动杆,232-铰接轴,233-第二传动杆,234-转接轴,240-第二臂体,241-防护层,242-灯带,243-腿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看图1~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现有技术中无法及时对四足动物的行为进行约束,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等情况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背带机构100和机械臂200,达到辅助约束四足动物行为的目的,提高安全性。
现对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做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背带机构100和机械臂200,其中机械臂200有4个,分别位于四足动物的4个腿部上,背带机构100则是位于四足动物背部,该四足动物以狗为例。
背带机构100主要包括与四足动物背部贴合的背板110,该背板110设置有贴合的弧面,除此之外,该背板110的底部还设有防护网垫层130,其目的是提高背带机构100与四足动物之间的配合度和舒适度的,如图中所示,该防护网垫层130的接触四足动物的面积大于背板110的面积,从而可以减少背板110对四足动物的接触点,为了使背带机构100能够更好的安装在四足动物背部上,因此在防护网垫层130设置颈带131,在背板110靠近四足动物腹部的位置设置腹带125,通过颈带131和腹带125的共同作用,使背带机构100能够更加牢固、稳定的安装在四足动物的身上,这样的穿戴方式不会使四足动物产生抗拒,其四足动物穿戴的配合度更高。该颈带131和腹带125均为可调节的收缩带,便于适用不同体型的四足动物。
背板110包括一体成型的主板舱111和配件舱112,其中主板舱111主要是对应在四足动物的颈部,配件舱112主要是对应在四足动物的背部,该主板舱111上设置主板腔113,是用于放置其控制主板115和蓄电池116等物体,另外在主板舱111上还设置安装座,该安装座上还设有扬声器和摄像头,该扬声器和摄像头均会与蓄电池116和控制主板115电连接,使其能够控制扬声器和摄像头正常使用,如图中所示,该安装座设置在主板腔113的两侧,这样设置的好处时,能够对其四足动物耳朵处,主人发出声音时,能更及时被四足动物所接受,该控制主板115具有多个结构,比如内置的GPS定位器、蓝牙芯片以及E-SIM卡槽等可以实时联网定位、数据上传等,还能与控制机械臂200的控制器进行电连接,用于记录和控制机械臂200等过程,该控制主板115可以是根据现有市场上直接够的产品合成而成的,在此不对其结构做过多的阐述。
配件舱112内设置有配件腔114,配件腔114内设有多个配件,具体有控制电机119、气囊罐118和控制器117,其中控制器117与控制主板115电连接,控制器117还能与气囊罐118和控制电机119电连接,控制器117能够气囊罐118的开合,除此之外,该配件舱112内还设有衔接的线路等。
为了使配件腔114内多个配件的安装布局更合理,以及线路走势更顺畅,因此还在配件腔114内设置放置板123和斜板124,其中斜板124有两个,分别置于放置板123的两侧,呈现出“︹”形,并将控制电机119、气囊罐118和控制器117放置在放置板123上,将其连接的线路等,安装在斜板124上,这样的合理布局空间,更有利设备的正常检修和维修,除此之外,还为散热提供更有利条件。
配件腔114内的设备纵多,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其进行散热,而排气组件则是设置在配件盖板121上,该放置板123的设置,使配件与排气组件之间的间距更短,更有利散热,除此之外,该排气组件还设置呈有多个块板122组合而成,并且阶梯状排布,相邻之间的快板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则形成排气孔,该结构类似鱼鳃的结构,防生设置鱼鳃的排气换气的结构,使其能够更加快速的将配件腔114内的流通,减少配件腔114内设备因高温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情况发生。
机械臂200设置在背带上,机械臂200具体包括转动组件210、第一臂体220、传动机构230和第二臂体240,其中第一臂体220和第二臂体240的结构相似,转动组件210和传动机构230的作用均是提供多角度多方向的转动,类似于关节,便于与四足动物的行为配合。
该转动组件210如图中所示,主要包括动力电机211和转动体212,在动力电机211的带动下,使转动体212能够相适配的转动,该转动体212又带动第一臂体220,除此之外,第一臂体220与转动体212之间还有连接轴213铰接,从而也能够得到多角度多方向的转动。
该转动体212具体包括安装在背板110上的安装板2121,以及安装在安装板2121上的转筒2122,动力电机211能够设置在转筒2122内,也能够设置在转筒2122外,本实施例中更优选为将动力电机211设置在转筒2122内,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节约空间,使产品结构的紧凑性更强,在动力电机211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转筒2122转动,转筒2122的外臂还设置有转体2123,该转体2123呈Y字形,其一端与转筒2122的外臂通过转动轴2124铰接,在转动轴2124的作用下,使其转体2123能够具有多角度和多方向的调节,具体是转体2123能够跟随转筒2122做圆周运动,也就是从图中可以看出的是做前后的运动,在转动轴2124的作用下,使转体2123能够做上下的运动,而转体2123的另外一端还通过设置连接轴213与第一臂体220铰接,从而使第一臂体220能够同样可以做多角度和多方向的调节,通过设置转动轴2124和连接轴213,使其能够呈多级的调节的目的,与四足动物的适配性更高,该设计能更加人性化,如图只是设置连接轴213,而没有设置转接轴234,这样设置在四足动物运动时,会有一定的干扰,其灵活性较低,适配性较差等缺点。
该转体2123与第一臂体220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该第一臂体220的一端设置条形长槽,并在条形长槽内设置活动件222,该活动件222能够在条形长槽内活动,使其第一臂体220的安装位置可调,从而提高使用范围,通过活动件222与转体2123之间的连接轴213铰接,通过达到多级灵活运动的目的。
为了使第一臂体220能够多角度多方向的运动,因此该动力电机211的输出轴与连接轴213所在平面垂直以及该转动轴2124和连接轴213所在平面平行或者重合。
该传动机构230如图中所示,主要包括第一传动杆231、铰接轴232和第二传动杆233,通过铰接轴232使第一传动杆231和第二传动杆233铰接,使其第一传动杆231和第二传动杆233能够相对的转动,除此之外,该第一传动杆231还与第一臂体220连接,具体是通过转接轴234铰接,该转接轴234所在平面和铰接轴232所在平面垂直,在转接轴234的作用下,使其传动机构230能够左右移动,类似于宠物是前后运动方向,在铰接轴232的作用下,使其第一臂体220和第二臂体240能够上下移动。
第一臂体220上还设有气囊件221,该气囊件221则是设置在转接轴234的两侧,如图中所示,该气囊件221则通过气囊软管226与背带的配件腔114内的气囊管连接,在向其气囊件221内填充气体,填充后,置于转接轴234的两侧,使其转接轴234两侧没有能够转动的空间,进而控制传动机构230不能绕转接轴234转动。
如图中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其气囊件221和软管226等,因此还进一步优化其第一臂体220的结构,该第一臂体220包括臂本体223和臂盖板224,该臂本体223朝向传动机构230的一端设有缺口228,呈内凹型,该缺口228的开口处朝向传动机构230,该第一传动杆231的端部设置在该缺口228内,另外臂本体223内还设置有凹槽225,软管226和气囊件221则均是安装在凹槽225内,其中转接轴234对应的两侧,在臂本体223上还设置有穿孔227,该气囊件221则安装在穿孔227的上方,当气囊件221填充气体能够,气囊件221鼓冲气体后,能够置于在转接轴234的两侧,从而起到阻止第一传动杆231转动的目的,当不需要阻止第一传动杆231相对转动时,将气囊件221内的气体抽走,抽走后的气囊件221能够回缩至第一臂体220凹槽225内,不会影响其第一传动杆231的正常使用。
这样设置气囊件221的结构设置,设计巧妙,在需要用时,能够鼓起至第一传动杆231的两侧,当不需要用时,能够回缩进第一臂体220的凹槽225内,使其能够不影响正常的作用,收放自由,相互之间能够牵制也能互不干扰。
为了使本装置与四足动物之间的配合更加舒适,因此还在第一臂体220和第二臂体240上分别设置防护层241,同时为便于将机械臂200安装在四足动物腿上,因此还设置腿带243。
为了便于提高警示线,以及便于夜晚寻找动物,因此还在背板110、第一臂体220和第二臂体240上设置灯带24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将背带机构100和机械臂200分别穿戴在四足动物的背部和腿部,在需要对其四足动物的行为进行约束时,通过控制器117气囊开关,在控制电机119的作用下通过软管226向气囊件221填充气体,气囊件221填充后,并置于转接轴234的两侧,使其第一传动杆231不能正常绕转接轴234转动,也就是第二臂体240不能前后移动,而第二臂体240是与四足动物的腿部连接,从而起到一定腿部约束的作用下,当四足动物遇到惊吓时发生爆冲,通过控制主板115发出相应的命令并执行相应的程序则使其能够既是约束四足动物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当不需要对其行为进行约束时,同样通过控制主板115发生相应的命令并执行,使气囊件221回收进第一臂体220的凹槽225内,从而不防止第一传动杆231绕转接轴234转动,从而不影响其第一臂体220和第二臂体240之间的多角度多方向的转动。
在使用过程中,还会配合远程的遥控器来进行操作,遥控器与控制主板和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控制主板能够及时反馈当前动物所处的位置以及动物行为的状态,还包括数据检测信息模块,数据检测信息模块能够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处理,该动物行为的状态则是有速度检测器进行检测,该速度检测器可以是设置在机械臂上,将检测到的信息在控制主板上进行数据处理,并传递给到遥控器上,主人接受到相应的信息发出命令,并通过控制器进行执行,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执行动力电机和控制电机的驱动,从而达到合理的控制动物行为的目的,上述提及到控制主板、速度检测器、控制器等部件均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在此不进行过多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动力电机优选为PID控制电机,内有PID变频器、调节器等,在需要调节四足动物行为时,该PID控制电机能够正向控制调节电机转向等,而在不需要调节时,既是正常使用过程中PID控制电机具有逆向执行调节的能力,能够适应四足动物正常行为,从而不影响正常的四足动物行为运动,该PID控制器为现有技术,该控制方式在此不进行过多的阐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佩戴在四足动物背部的背带机构(100)和用于驱动四足动物行为的机械臂(200);所述背带机构(100)包括与四足动物背部贴合的背板(110);
所述机械臂(200)包括依次相连的转动组件(210)、第一臂体(220)、传动机构(230)和第二臂体(240),所述第一臂体(220)与所述背板(110)之间通过所述转动组件(210)连接,所述转动组件(210)包括动力电机(211)和转动体(212),所述动力电机(211)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体(21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体(212)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臂体(220)设有连接轴(213)铰接,且通过所述连接轴(213)铰接;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连接轴(213)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传动机构(230)包括第一传动杆(231)、铰接轴(232)和第二传动杆(233),所述第一传动杆(23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33)通过所述铰接轴(232)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231)与所述第一臂体(220)之间还设有转接轴(234),且通过所述转接轴(234)铰接,所述第一臂体(220)上还设有气囊件(221),所述气囊件(221)设于所述转接轴(234)的两侧,所述气囊件(221)与气囊罐(118)连接,所述气囊件(221)充气后能够阻止所述第一传动杆(231)绕所述转接轴(234)转动,所述铰接轴(232)和所述转接轴(234)所在平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体(212)包括安装在所述背板(110)上的安装板(2121)和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121)上的转筒(2122),所述动力电机(211)设于所述转筒(2122)内,且与所述转筒(2122)传动连接,所述转筒(2122)的外壁还设有转体(2123),所述转体(2123)与所述转筒(2122)之间还设有转动轴(2124),通过所述转动轴(2124)使所述转体(2123)与所述转筒(212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体(220)一端设有条形长槽,所述条形长槽内设有活动件(222),所述活动件(222)与所述转体(2123)之间还设有连接轴(213),且通过所述连接轴(21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2124)、所述铰接轴(232)和所述连接轴(213)所在平面平行或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110)包括一体成型主板舱(111)和配件舱(112),所述主板舱(111)上设置主板腔(113),所述配件舱(112)上设有配件腔(114),所述主板腔(113)内设有控制主板(115)和与所述控制主板(115)电连接的蓄电池(116),所述配件腔(114)内设有控制器(117)和气囊罐(118),所述控制器(117)分别所述控制主板(115)和所述气囊罐(118)电连接,所述配件腔(114)还设有控制电机(119),所述控制电机(119)与所述气囊罐(11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腔(113)上方还设有主板盖板(120),所述配件腔(114)上方还设有配件盖板(121),所述配件盖板(121)上还设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多个块板(122),多个所述块板(122)呈阶梯状排布,且相邻之间的块板(122)留有间隙,形成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件腔(114)内设有放置板(123)和斜板(124),所述斜板(124)设置在放置板(123)的两侧,所述斜板(124)与所述放置板(123)组合形成“︹”形,所述控制电机(119)、所述气囊罐(118)和控制器(117)安装在放置板(123)上,所述控制器(117)与所述控制主板(115)的线路布置在所述斜板(12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体(220)包括臂本体(223)和臂盖板(224),所述臂本体(223)内设有凹槽(225),所述气囊件(221)和所述气囊罐(118)之间还设有用于气体输送的软管(226),所述气囊件(221)和软管(226)均设置在凹槽(225)内,所述臂盖板(224)设在所述臂本体(2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本体(223)靠近所述传动机构(230)的一端还设有缺口(228),所述传动机构(230)的第一传动杆(231)设置在所述缺口(228)内,所述臂本体(223)上设有穿孔(227),所述气囊件(221)填充气体后能够穿过所述穿孔(227)并设于所述连接轴(213)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体(220)和第二臂体(240)上分别设有防护层(241),所述第二臂体(240)上还设有腿带(243);
所述背带机构(100)还设有防护网垫层(130),所述防护网垫层(130)设置在背板(110)底部与四足动物背部接触,所述防护网垫层(130)上还连接有颈带(131),所述背板(110)上还设有腹带(125);
所述背板(110)、第一臂体(220)和第二臂体(240)上均设有灯带(242)。
CN202221971193.1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Active CN218869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1193.1U CN21886906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1193.1U CN21886906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9060U true CN218869060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1193.1U Active CN21886906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9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3836B1 (en) Dog behavior monitoring and training apparatus
CN110202588B (zh) 一种救援机器人
CA2328541A1 (en) Adjustable leash controlled strain reducing animal harness
US20080314336A1 (en) Portable Restraint System
CN105555130B (zh) 自控犬口罩装置
CN218869060U (zh)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CA2898780A1 (en) A rocker assembly for settling a child
KR101982443B1 (ko) 반려동물의 원격제어가 가능한 장착기구
CN108945346A (zh) 一种水中救援机器人
CN115885881A (zh) 一种气囊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CN108583797A (zh) 一种智能动力冲浪板
CN209788134U (zh) 智能颈枷摆臂和颈枷
CN108100173A (zh) 一种水面航行机器人
KR20170072860A (ko) 반려동물의 원격제어가 가능한 장착기구
KR20010101235A (ko) 로봇 장치 충전 시스템, 로봇 장치, 충전 장치, 로봇장치의 충전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CN115413596A (zh) 一种油压驱动的四足动物骨骼约束设备
CN219305719U (zh) 一种电机驱动的机械臂
JP4232376B2 (ja)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
WO2009141814A2 (en) Adjustable car seat adapter
US20220030833A1 (en) Self-orienting animal collar with programmable modular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207249880U (zh) 一种宠物防丢器
CN218736569U (zh) 一种用于四足动物骨骼训练的设备
CN205872228U (zh) 一种支撑智能设备的移动机器人
CN115362954A (zh) 一种用于四足动物骨骼训练的设备
KR102496610B1 (ko) 반려동물의 제어 장착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417, 14th floor, unit 2, building 1, No.1, Tiefo section, Wuhou Avenue,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Kaiyun Tianc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West Taipingsi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Kaiyun Tianche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