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7539U -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7539U
CN218867539U CN202223079970.4U CN202223079970U CN218867539U CN 218867539 U CN218867539 U CN 218867539U CN 202223079970 U CN202223079970 U CN 202223079970U CN 218867539 U CN218867539 U CN 218867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nnecting seat
linking arm
wal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99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雷
陈金民
史昆
熊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uneng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uneng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uneng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uneng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99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7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7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7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包括软排线带本体,所述软排线带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空腔,两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卡爪。本实用在软排线带本体上设置了连接座与卡爪,并且在连接座与卡爪之间设置了弹性组件,能够通过弹性组件将卡爪卡合于插口表面对应的卡槽内,从而增加了软排线带本体与插口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软排线带本体与插口之间因受到碰撞而分离,同时通过调节组件和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通过拨片同时带动两组卡爪移动,以便于软排线带本体与插口之间的安装与拆卸,能够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连接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排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背景技术
软排线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
目前软排线在使用时大多是通过插头直接插接在插口内部,接头与插口之间并无其他的连接结构,导致软排线与插口之间会因受到碰撞而分离,从而降低了软排线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通过弹性组件、调节组件与驱动组件的配合来实现软排线带本体与插口之间的稳定连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包括软排线带本体,所述软排线带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空腔,两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与第一空腔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杆、活动杆、弹簧和容纳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活动杆插接于固定杆的内部,且活动杆的一端固接于卡爪的表面,所述卡爪贴合于第一空腔的内壁,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于固定杆的内壁,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开设有与弹簧相匹配的容纳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容纳腔的内部。
优选的,两组所述卡爪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二空腔,其中一组所述卡爪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臂,另外一组所述卡爪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臂,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均滑动连接于第二空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与第二空腔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卡齿、第二卡齿、驱动齿轮和转轴,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接有驱动齿轮,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于连接座的表面并与连接座相平齐,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卡齿,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均与驱动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贴合于连接座的表面,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拨片,所述拨片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内壁一体成型有第一挡边,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挡边,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设置为大小相同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挡边的内壁贴合于活动杆的外壁,所述第二挡边的外壁贴合于固定杆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在软排线带本体上设置了连接座与卡爪,并且在连接座与卡爪之间设置了弹性组件,能够通过弹性组件将卡爪卡合于插口表面对应的卡槽内,从而增加了软排线带本体与插口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软排线带本体与插口之间因受到碰撞而分离,同时通过调节组件和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通过拨片同时带动两组卡爪移动,以便于软排线带本体与插口之间的安装与拆卸,能够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连接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爪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杆和固定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软排线带本体;2、连接座;3、拨片;4、底座;5、卡爪;6、第一空腔;7、第一连接臂;8、第一卡齿;9、驱动齿轮;10、第二连接臂;11、第二卡齿;12、转轴;13、第二空腔;14、固定杆;15、活动杆;16、弹簧;17、第一挡边;18、容纳腔;19、第二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包括软排线带本体1;
软排线带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连接座2的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空腔6,两组第一空腔6的内部均设置有卡爪5,卡爪5与第一空腔6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
弹性组件包括固定杆14、活动杆15、弹簧16和容纳腔18,第一空腔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4,活动杆15插接于固定杆14的内部,且活动杆15的一端固接于卡爪5的表面,卡爪5贴合于第一空腔6的内壁,弹簧16的一端安装于固定杆14的内壁,活动杆15的表面开设有与弹簧16相匹配的容纳腔18,弹簧16的另一端固接于容纳腔18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两组卡爪5与连接座2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10和第二空腔13,其中一组卡爪5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臂7,另外一组卡爪5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臂10,连接座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3,第一空腔6与第二空腔13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一连接臂7与第二连接臂10均滑动连接于第二空腔13的内部,第一连接臂7与第二连接臂10在移动时能够带动卡爪5在第一空腔6的内部同步移动,从而便于实现卡爪5与插口表面卡槽之间的连接与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10与第二空腔13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卡齿8、第二卡齿11、驱动齿轮9和转轴12,第二空腔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的表面固接有驱动齿轮9,转轴12的顶端贯穿于连接座2的表面并与连接座2相平齐,第一连接臂7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卡齿8,第二连接臂10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卡齿11,第一卡齿8和第二卡齿11均与驱动齿轮9相啮合,转轴12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齿轮9同步转动,驱动齿轮9则是能够通过第一卡齿8和第二卡齿11带动第一连接臂7与第二连接臂10相互靠近,进而通过第一连接臂7和第二连接臂10同时带动两组卡爪5靠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转轴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4,底座4贴合于连接座2的表面,底座4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拨片3,拨片3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拨片3的设置能够便于对转轴12进行驱动,防滑纹路的设置能够增大拨片3与手指之间的摩擦,以便于对其进行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固定杆14的内壁一体成型有第一挡边17,活动杆15的外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挡边19,第一挡边17与第二挡边19相互接触,第一挡边17与第二挡边19设置为大小相同的环状结构,第一挡边17的内壁贴合于活动杆15的外壁,第二挡边19的外壁贴合于固定杆14的内壁,第一挡边17和第二挡边19的设置能够防止活动杆15从固定杆14的内部脱离,并且活动杆15在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挡边19在固定杆14的内部同步移动,从而通过第一挡边17和第二挡边19来对活动杆15起到防止偏移的作用。
结构原理:将软排线带本体1与插口进行连接时,推动拨片3,拨片3能够通过底座4带动转轴12在第二空腔13的内部转动,转轴12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齿轮9同步转动,驱动齿轮9则是能够通过第一卡齿8和第二卡齿11带动第一连接臂7与第二连接臂10相互靠近,进而通过第一连接臂7和第二连接臂10同时带动两组卡爪5靠近,此时卡爪5会带动活动杆15向固定杆14的内部移动,活动杆15在固定杆14的内部会对弹簧16进行压缩,当软排线带本体1与插口连接完成后,松开拨片3,弹簧16会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原,从而通过活动杆15带动卡爪5卡合于插口表面的卡槽内,实现软排线带本体1与插口之间的稳固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包括软排线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排线带本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的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空腔(6),两组所述第一空腔(6)的内部均设置有卡爪(5),所述卡爪(5)与第一空腔(6)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杆(14)、活动杆(15)、弹簧(16)和容纳腔(18),所述第一空腔(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4),所述活动杆(15)插接于固定杆(14)的内部,且活动杆(15)的一端固接于卡爪(5)的表面,所述卡爪(5)贴合于第一空腔(6)的内壁,所述弹簧(16)的一端安装于固定杆(14)的内壁,所述活动杆(15)的表面开设有与弹簧(16)相匹配的容纳腔(18),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固接于容纳腔(1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卡爪(5)与连接座(2)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10)和第二空腔(13),其中一组所述卡爪(5)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臂(7),另外一组所述卡爪(5)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臂(10),所述连接座(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6)与第二空腔(13)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一连接臂(7)与第二连接臂(10)均滑动连接于第二空腔(1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10)与第二空腔(13)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卡齿(8)、第二卡齿(11)、驱动齿轮(9)和转轴(12),所述第二空腔(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表面固接有驱动齿轮(9),所述转轴(12)的顶端贯穿于连接座(2)的表面并与连接座(2)相平齐,所述第一连接臂(7)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卡齿(8),所述第二连接臂(10)的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卡齿(11),所述第一卡齿(8)和第二卡齿(11)均与驱动齿轮(9)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4),所述底座(4)贴合于连接座(2)的表面,所述底座(4)的顶部一体成型有拨片(3),所述拨片(3)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4)的内壁一体成型有第一挡边(17),所述活动杆(15)的外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挡边(19),所述第一挡边(17)与第二挡边(19)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边(17)与第二挡边(19)设置为大小相同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挡边(17)的内壁贴合于活动杆(15)的外壁,所述第二挡边(19)的外壁贴合于固定杆(14)的内壁。
CN202223079970.4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Active CN218867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9970.4U CN218867539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9970.4U CN218867539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7539U true CN218867539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9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9970.4U Active CN218867539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7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4323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0959458Y (zh) 复合式多任务型的简易转换插头及其转接头
CN2210479Y (zh) 零插入力连接器
CN1291804A (zh) 连接器
CN1756004A (zh) 带锁定机构的插件及光收发机
CN218867539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脱软排线带
CN2904366Y (zh) 小型快锁速分新型电连接器
CN210954445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通信设备的光纤整理器
CN101350462B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112636052A (zh) 一种插槽插片、插槽弹簧探针和插片弹簧探针式连接器
CN1638406A (zh) 用于折叠型移动终端的信号连接设备
CN200953494Y (zh) 用于电动马达的整流器托架以及直流电动马达
CN214204154U (zh) 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的紧固装置
CN210327496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接线盒内部的电源线固定结构
CN211428473U (zh) 一种网络数据通讯用通讯连接装置
CN201887191U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673Y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20042374U (zh) 一种便于插拔的插座结构
CN217281491U (zh) 一种集成结构的线端同轴连接器
CN2884571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0779217U (zh) 一种异形多孔密封堵
CN220963932U (zh) 一种电动车的充电接口装置
CN216927537U (zh) 一种智能网卡免驱自动安装装置
CN2726163Y (zh) 具有安全机制的电气插座
CN217768952U (zh) 一种pcb板及pcb板与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