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6280U - 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 Google Patents

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6280U
CN218866280U CN202222768070.4U CN202222768070U CN218866280U CN 218866280 U CN218866280 U CN 218866280U CN 202222768070 U CN202222768070 U CN 202222768070U CN 218866280 U CN218866280 U CN 218866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wall
heat dissipation
side wall
wir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80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科
庞秀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80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6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6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6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线组件和聚光灯,其中,接线组件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具有相对的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所述第一端设有发光件,所述第二端具有安装端壁;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左侧壁和/或所述右侧壁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散热主体;接线座,所述接线座设置于所述安装端壁,所述接线座与所述发光件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座用于与外部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具有避让间隔。本申请有利于在摆动聚光灯时,可避免与聚光灯连接的电缆线和支撑架发生干涉,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背景技术
聚光灯通常在舞台、摄影棚、演播室等作补光使用。在使用聚光灯时,需要通过支撑架支撑聚光灯,并在使用过程中跟随被照射主体移动进行照射。
目前,固定聚光灯通常利用支撑架固定,由于电缆线与支撑架的结构不合理,在转动聚光灯时,电缆将与支撑架发生干涉,造成旋转聚光灯的不便利,影响聚光灯的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接线组件,旨在解决摆动聚光灯时,与聚光灯连接的电缆线和支撑架发生干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线组件包括:
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具有相对的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所述第一端设有发光件,所述第二端具有安装端壁;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左侧壁和/或所述右侧壁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散热主体;
接线座,所述接线座设置于所述安装端壁,所述接线座与所述发光件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座用于与外部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具有避让间隔。
可选地,所述安装端壁具有避让斜面,所述避让斜面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部,所述避让斜面在所述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接线座位于所述避让斜面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端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散热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所述接线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端壁具有避让斜面,所述避让斜面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部,所述避让斜面在所述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接线座位于所述避让斜面上;
所述接线座的外周壁凸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沿所述接线座的周向延伸呈环形;
所述安装端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避让斜面,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凹陷区域内,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安装槽可插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具有面向所述安装槽槽口的槽底面,所述槽底面与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壳体外表面并行;
所述连接凸起面向所述槽底面的一侧与所述槽底面抵接设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端壁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凸起开设有对应所述固定孔的连接孔;
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连接孔与所述固定孔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线座具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位于所述接线座远离所述散热主体的一端;
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防水盖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防水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线座连接,所述防水盖可盖合安装于所述插接端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散热主体具有下侧壁,所述安装端壁的下部具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连通所述安装端壁的壁面与所述下侧壁的壁面;以使所述连接带可通过所述避让缺口自所述散热主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防水盖的周壁凸设有扣手部;
所述安装端壁还具有对应所述扣手部的拆卸缺口,所述拆卸缺口贯穿所述安装端壁的壁面,所述拆卸缺口还与所述安装槽连通,以使所述扣手部可通过所述拆卸缺口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位置进入所述拆卸缺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聚光灯,所述聚光灯包括外壳和上述的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端部。
本申请接线组件,通过在第一端设置发光件,第二端具有安装端壁,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连接第一端与第二端,支撑架与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连接,接线座设置于安装端壁,由于接线座与支撑架位于不同的侧壁,使得接线座与支撑架之间具有避让间隔,又由于接线座设置于安装端壁,在电缆线与接线座连接后,连接接线座的电缆线朝远离安装端壁方向逐渐向下垂,使得与接线座连接的电缆线和支撑架之间的间隔进一步增加,在旋转散热主体时,与接线座连接的电缆线和支撑架之间不会因为距离过短,导致与接线座连接的电缆线和支撑架发生干涉,提高了转动散热主体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组件散热主体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组件散热主体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线座与防水盖的连接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00707190000031
Figure BDA000390070719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主要提出一种接线组件,主要应用于安装接线座3,以提高聚光灯使用的便捷性。
以下将主要描述接线组件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接线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接线组件包括:
散热主体1,所述散热主体1具有相对的设置的第一端11、第二端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的左侧壁13和/或右侧壁;所述第一端11设有发光件,所述第二端12具有安装端壁121;
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与所述左侧壁13和/或所述右侧壁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2支撑所述散热主体1;
接线座3,所述接线座3设置于所述安装端壁121,所述接线座3与所述发光件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座3用于与外部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座3与所述支撑架2之间具有避让间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散热主体1包括外壳和散热件,散热件由多个散热鳍片和多个热管形成,多个散热鳍片沿外壳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热管沿多个散热鳍片的排布方向延伸设置,并贯穿多个散热鳍片,相邻两热管之间间隔设置。使得散热鳍片可以将热管传递来的热量进行散到空气中。外壳的整体外形可以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等。本实施例以长方体为例,外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以及连接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的左侧壁13、右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14。下侧壁14位于聚光灯处于收纳状态时朝向地面的一侧,上侧壁相对下侧壁14设置。为了便于将外壳内的热量散出外壳内,下侧壁14设有进气口,上侧壁设有出气口,如此,冷气可以在进气口进入外壳的内部空间,并在受热后从出气口排出。
发光件由印刷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二极管制成,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发光件的整体形状可以呈矩形、圆形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印刷电路板优选设置于传热板上,传热板可以为铝板、铜板等等。发光件设置于第一端11,同时,发光件与传热件连接,再将多个热管与传热件连接,使得发光件在发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传热件传送至热管,再通过热管传递至多个散热鳍片进行散热。
第二端12具有安装端壁121,安装端壁121用于安装接线座3,安装端壁121的壁面可以在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也可以在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还可以在在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的方向上向左或右倾斜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接线座3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和发光件,接线座3供外部电缆进行插接,使得电源线可以通过接线座3进行插接,提高了电缆与接线组件连接的便捷性。接线座3设置于安装端壁12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胶水粘贴于安装端壁121上,又再如,接线座3通过通过螺栓将接线座3固定于安装端壁121等等。
本申请接线组件,通过在第一端11设置发光件,第二端12具有安装端壁121,左侧壁13和/或右侧壁连接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支撑架2与左侧壁13和/或右侧壁连接,接线座3设置于安装端壁121,由于接线座3与支撑架2位于不同的侧壁,使得接线座3与支撑架2之间具有避让间隔,又由于接线座3设置于安装端壁121,在电缆线与接线座3连接后,连接接线座3的电缆线朝远离安装端壁121方向逐渐向下垂,使得与接线座3连接的电缆线和支撑架2之间的间隔进一步增加,在旋转散热主体1时,与接线座3连接的电缆线和支撑架2之间不会因为距离过短,导致与接线座3连接的电缆线和支撑架2发生干涉,提高了转动散热主体1的便捷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安装端壁121具有避让斜面1211,所述避让斜面1211位于所述第二端12的下部,所述避让斜面1211在所述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接线座3位于所述避让斜面1211。
为了对接线座3进行保护,安装端壁121具有倾斜设置的避让斜面1211,避让斜面1211在第一端11至第二端12方向上向下倾斜,并且避让斜面1211位于安装端壁121的下部,如此,在接线座3设置于避让斜面1211时,接线座3可在第一端11至第二端12方向上向下倾斜,减少了电缆线在重力的作用下,对接线座3造成应力集中,影响接线座3的使用寿命。另外,避让斜面1211位于安装端面的下部,有利于减少电缆线所需的长度,从而提高支撑时的高度。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安装端壁121与所述散热主体1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α,所述α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70°。
α小于45°时,占用散热主体1较大长度,不利于小型化设置,当α大于70°时,无法达到保护接线座3的目的,本实施例夹角α优选为60°。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安装端壁121开设有安装孔1213,所述安装孔1213连通所述散热主体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所述接线座3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213。所述安装端壁121具有避让斜面1211,所述避让斜面1211位于所述第二端12的下部,所述避让斜面1211在所述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接线座3位于所述避让斜面1211上;所述接线座3的外周壁凸设有连接凸起31,所述连接凸起31沿所述接线座3的周向延伸呈环形;所述安装端壁121开设有安装槽1212,所述安装槽1212的槽口位于所述避让斜面1211,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槽1212的凹陷区域内,所述连接凸起31与所述安装槽1212可插接配合。
为了便于接线座3的一端设置于散热主体1的内部空间中,安装端壁121开设有安装孔1213,安装孔1213供接线座3的一端伸入散热主体1的内部空间。为了减少电缆线在重力作用下对接线座3造成影响,安装端壁121具有避让斜面1211,避让斜面1211在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同时,避让斜面1211临近散热主体1的下部。为了便于接线座3进行安装,在安装端壁121上开设有安装槽1212,安装槽1212自安装端壁121向散热主体1内部凹陷形成,并且安装槽1212位于避让斜面1211上,如此安装槽1212的槽深方向也朝下。安装槽1212的整体外形可呈圆形、矩形等等,同时,安装孔1213位于安装槽1212的凹陷区域内。以便于接线座3的一端穿过和安装孔1213进入散热主体1的内部空间。为了提高接线座3的稳定性,接线座3的两端之间具有连接凸起31,连接凸起31沿接线座3的周向延伸,并呈环形设置。连接凸起31的整体大小与安装槽1212相当,便于接线座3的一端与安装孔1213配合时,连接凸起31可与安装槽1212配合。连接凸起31设置于安装槽1212后可以通过胶水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还可以通过卡扣进行固定等等。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安装槽1212具有面向所述安装槽1212槽口的槽底面1214,所述槽底面1214与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1212的壳体外表面并行;所述连接凸起31面向所述槽底面1214的一侧与所述槽底面1214抵接设置。
为了便于接线座3在安装槽1212后,接线座3远离散热主体1的一端依旧保持向下倾斜,安装槽1212的槽底面1214优选与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1212的壳体外表面并行,也即,安装槽1212的槽底面1214与避让斜面1211平行,如此,在连接凸起31设置于安装槽1212后,连接凸起31面向槽底面1214的一侧与槽底面1214抵接,接线座3即可在第二端12至第一端1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安装端壁121具有固定孔1215,所述固定孔1215连通所述安装槽1212,所述连接凸起31具有对应所述固定孔1215的连接孔311;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连接孔311与所述固定孔1215连接。
安装端壁121开设有固定孔1215,固定孔1215优选位于安装槽1212的凹陷区域内,连接凸起31开设有对应固定孔1215的连接孔311,连接孔311贯穿连接凸起31相对两侧,以便于固定件的一端穿过连接孔311与固定孔1215连接。固定件的类型可以为螺栓、螺钉或铆钉等等。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接线座3具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位于所述接线座3远离所述散热主体1的一端;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防水盖41和连接带42,所述连接带42的一端与所述防水盖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线座3连接,所述防水盖41可盖合安装于所述插接端的开口。
插接端用于与电源线接头的母端连接,插接段具有背对散热主体的开口,开口供电源线接头的母端插接。防水盖41用于盖设于插接端的开口,盖合后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螺栓连接、过盈配合等等通,通过防水盖41用于盖设于插接端的开口有利于防止水进入插接端。防水盖41的形状可以呈圆形、方形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防水盖41优选由塑料制成。连接带42由长条塑料制成,连接带42的一端与防水盖41的周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形成一个环形,并套设于接线座3,并位于连接凸起31与安装端壁121之间,如此,在接线座3设置于安装槽1212时,可通过接线座3与安装槽1212的槽底面1214挤压,将连接带42固定在接线座3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散热主体1具有下侧壁14,所述安装端壁121的下部具有避让缺口1216,所述避让缺口1216连通所述安装端壁121的壁面与所述下侧壁14的壁面;以使所述连接带42可通过所述避让缺口1216自所述散热主体1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散热主体1的底部。
下侧壁14位于于散热主体1朝下的一侧,下侧壁14在收纳过程中可以面向承载物体,或在使用过程中朝向地面等等。安装端壁121的下部具有避让缺口1216,避让缺口1216自安装槽1212的下槽壁朝下延伸,并贯穿安装端壁121的壁面与下侧壁14的壁面,如此,连接带42可以通过避让缺口1216自散热主体1的端部延伸至散热主体1的底部。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防水盖41的周壁凸设有扣手部411;所述安装端壁121还具有对应所述扣手部411的拆卸缺口1217,所述拆卸缺口1217贯穿所述安装端壁121的壁面,所述拆卸缺口1217还与所述安装槽1212连通,以使所述扣手部411可通过所述拆卸缺口1217与所述安装槽1212连通的位置进入所述拆卸缺口1217。
为了便于打开防水盖41,防水盖41的周壁凸设有扣手部411,扣手部411沿防水盖41的径向凸出,便于用户打开防水盖41时,便于用户的手指握紧扣手部411,将防水盖41进行打开。为了避免扣手部411与安装槽1212的槽壁发生干涉,安装端壁121具有对应扣手部411的第二避让口,第二避让口贯穿安装面设置,并与安装槽1212连通,如此,在将防水盖41打开或盖合时,扣手部411可通过第二避让口与安装槽1212连通的位置进入第二避让口中。提高了防水盖41盖合或打开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聚光灯,该聚光灯包括外壳和接线组件,该接线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聚光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接线组件设置于所述接线组件的一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组件,用于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接线组件包括:
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具有相对的设置的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所述第一端设有发光件,所述第二端具有安装端壁;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左侧壁和/或所述右侧壁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散热主体;
接线座,所述接线座设置于所述安装端壁,所述接线座与所述发光件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座用于与外部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具有避让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壁具有避让斜面,所述避让斜面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部,所述避让斜面在所述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接线座位于所述避让斜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散热主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所述接线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壁具有避让斜面,所述避让斜面位于所述第二端的下部,所述避让斜面在所述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接线座位于所述避让斜面上;
所述接线座的外周壁凸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沿所述接线座的周向延伸呈环形;
所述安装端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位于所述避让斜面,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凹陷区域内,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安装槽可插接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面向所述安装槽槽口的槽底面,所述槽底面与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壳体外表面并行;
所述连接凸起面向所述槽底面的一侧与所述槽底面抵接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壁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凸起开设有对应所述固定孔的连接孔;
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连接孔与所述固定孔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具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位于所述接线座远离所述散热主体的一端;
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防水盖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防水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线座连接,所述防水盖可盖合安装于所述插接端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具有下侧壁,所述安装端壁的下部具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连通所述安装端壁的壁面与所述下侧壁的壁面;以使所述连接带可通过所述避让缺口自所述散热主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的周壁凸设有扣手部;
所述安装端壁还具有对应所述扣手部的拆卸缺口,所述拆卸缺口贯穿所述安装端壁的壁面,所述拆卸缺口还与所述安装槽连通,以使所述扣手部可通过所述拆卸缺口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位置进入所述拆卸缺口。
10.一种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灯包括外壳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端部。
CN202222768070.4U 2022-10-20 2022-10-20 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Active CN218866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8070.4U CN218866280U (zh) 2022-10-20 2022-10-20 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8070.4U CN218866280U (zh) 2022-10-20 2022-10-20 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6280U true CN218866280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3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8070.4U Active CN218866280U (zh) 2022-10-20 2022-10-20 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6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1276B1 (en) Simple watertight lamp and string lamp
EP2400214B1 (en) Lighting device
CN102859262A (zh) 照明装置
CA2604564A1 (en) Led floodlight fixture
KR101887114B1 (ko) 방수성능 개선형 엘이디 조명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엘이디 조명기구
KR101839965B1 (ko) 방열성능 개선형 엘이디 조명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엘이디 조명기구
KR101924638B1 (ko) 발광소자 램프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3241089U (ja) 電源アダプタ
CN113253542B (zh) 一种照明装置
TW201400751A (zh) 燈具結構
CN218866280U (zh) 接线组件和聚光灯
CN210345360U (zh) 电子设备
KR200485418Y1 (ko) 작업등기구
TWM506238U (zh) 照明燈具及其蓋體組件
CN107850277B (zh) 照明用的电源单元和照明装置
KR101081391B1 (ko) 개선된 방열 성능을 갖는 엘이디조명등
CN209068259U (zh) 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US10962212B2 (en) Recessed lighting fixture
WO2012020366A1 (en) A led lamp
KR200327640Y1 (ko) 파워 발광다이오드(led)광원 모듈
CN109237364A (zh) 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7329727U (zh) 聚光灯
CN218645528U (zh) 一种抗震防爆平台灯
CN212644403U (zh) 高棚灯
CN21037318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薄型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