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6128U - 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6128U
CN218866128U CN202222939579.0U CN202222939579U CN218866128U CN 218866128 U CN218866128 U CN 218866128U CN 202222939579 U CN202222939579 U CN 202222939579U CN 218866128 U CN218866128 U CN 218866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box
device suitable
microclim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95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袁光旭
赵贯超
周函宇
张荣伟
纳智敏
杨锐
奚汝娟
李昆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jing Power Supply Bureau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jing Power Supply Bureau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jing Power Supply Bureau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jing Power Supply Bureau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95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6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6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6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它包括底座、撑杆和安装箱,所述的底座包括压板,所述的压板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底座上方设置有撑杆,所述的撑杆上端设置有探测箱,传感器集成盒内部集成有多种传感器,配合风速监测器和风向监测器,可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海拔、光照、气压等多种微气象进行检测,主控模块将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可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利用GPRS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电脑或物联网云平台,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查看,减少采用人工进行观测,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检测准确性高,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特点。

Description

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气象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网建设不断加快,发电量和用电量也不断攀升,全国范围内电力供需持续增长,大量输电线路不断建设,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越来越大,电力生产、输送、运维与气象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气象灾害的频发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威胁,如雷电、暴雨、大风、冻雨等极端天气均可能导致电力设备和线路损坏,另一方面,气象条件变化也会对电力生产调度产生很大影响,如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电力需求的起伏;
当电网设备密集于山区、丘陵地带,由于上述地区天气灾害、冰雪暴雨等强灾害特征复杂,时间空间分布和成灾机理与地形的特性密切相关,单纯依靠气象部门的观测尚不能满足需求,当需要提前获取输变电工程的相关数据的时候,必须通过气象部门的大区域数据作出初步判断,若需要局部区域差异化精准数据需要人工现场观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现场工作风险大,现有的气象探测设备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对多个气象因素进行同时探测,并且装置固定效果较差,遭遇恶劣天气时容易容易倾倒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用以解决当前输变电工程气象探测不方便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它包括底座、撑杆和探测箱,所述的底座包括压板,所述的压板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底座上方设置有撑杆,所述的撑杆上端设置有探测箱。
所述的底座下侧边角处设置有扣环,所述的扣环内部设置有延长片,所述的延长片通过连接销与底座卡接。
所述的撑杆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的内管下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管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内管前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外管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块,所述的连块内部设置有螺把,所述的螺把与连块进行螺接,所述的外管前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卡接于限位槽。
所述的撑杆外侧设置有支腿,所述的支腿下端设置有封块,所述的支腿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的螺杆与封块进行螺接,所述的螺杆下端设置有脚盘,所述的脚盘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支腿与撑杆之间、螺杆与脚盘之间均设置有铰块。
所述的螺杆上端设置有堵头,所述的堵头直径介于支腿和封块内径之间。
所述的支腿数量为三个,所述的脚盘形状为圆形。
所述的探测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上侧设置有传感器集成盒,所述的箱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伸杆和第二伸杆,所述的第一伸杆上侧设置有风速监测器,所述的第二伸杆上侧设置有风向监测器,所述的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主控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的探测箱前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类型为LED屏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使用时需要进行安装固定,将装置移动至探测地点,推动延长片向外侧移动伸出底座,延长片可以增加底座与底面接触面积,便于底座对装置进行支撑,根据具体需要调节装置高度,向上抬升探测箱,探测箱带动外管升高,达到合适高度后转动螺把,螺把向外管内侧移动,直至穿过通孔将外管与内管进行固定,装置高度调节完成,为了使整个装置更加牢固,将支腿围绕铰块进行转动,调节至合适角度,转动螺杆,使螺杆从支腿内部伸出,直至脚盘与底面接触,使用紧固螺钉穿过压板和脚盘内部固定孔,将装置与底面进行紧密固定,可有效提高装置稳定性,传感器集成盒内部集成有多种传感器,配合风速监测器和风向监测器,可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海拔、光照、大气污染、气压等多种微气象进行检测,主控模块将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可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利用GPRS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电脑或物联网云平台,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查看,减少采用人工进行观测,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检测准确性高,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的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的底座底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的延长片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的内管与外管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的连块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的支腿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的探测箱内部结构图。
图中:1、底座 2、撑杆 3、探测箱 4、压板 5、固定孔 6、扣环 7、延长片 8、连接销9、内管 10、外管 11、连块 12、螺把 13、通孔 14、限位槽 15、限位块 16、支腿 17、螺杆18、封块 19、堵头 20、脚盘 21、铰块 22、箱体 23、显示屏 24、第一伸杆 25、风速监测器26、风向监测器 27、传感器集成盒 28、主控模块 29、数据传输模块 30、第二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它包括底座1、撑杆2和探测箱3,所述的底座1包括压板4,所述的压板4内部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的底座1上方设置有撑杆2,所述的撑杆2上端设置有探测箱3。
所述的底座1下侧边角处设置有扣环6,所述的扣环6内部设置有延长片7,所述的延长片7通过连接销8与底座1卡接。
所述的撑杆2包括内管9和外管10,所述的内管9下端与压板4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管9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13,所述的内管9前侧设置有限位槽14,所述的外管1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块11,所述的连块11内部设置有螺把12,所述的螺把12与连块11进行螺接,所述的外管10前侧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的限位块15卡接于限位槽14。
所述的撑杆2外侧设置有支腿16,所述的支腿16下端设置有封块18,所述的支腿16内部设置有螺杆17,所述的螺杆17与封块18进行螺接,所述的螺杆17下端设置有脚盘20,所述的脚盘20内部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的支腿16与撑杆2之间、螺杆17与脚盘20之间均设置有铰块21。
所述的螺杆17上端设置有堵头19,所述的堵头19直径介于支腿16和封块18内径之间。
所述的支腿16数量为三个,所述的脚盘20形状为圆形。
所述的探测箱3包括箱体22,所述的箱体22上侧设置有传感器集成盒27,所述的箱体2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伸杆24和第二伸杆30,所述的第一伸杆24上侧设置有风速监测器25,所述的第二伸杆30上侧设置有风向监测器26,所述的箱体22内部分别设置有主控模块28和数据传输模块2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先对装置进行安装固定,将装置移动至探测地点,推动延长7向外侧移动伸出底座1,延长片7可以增加底座1与底面接触面积,便于底座7对装置进行支撑,根据具体需要调节装置高度,向上抬升探测箱3,探测箱3带动外管10升高,达到合适高度后转动螺把12,螺把12向外管10内侧移动,直至穿过通孔13将外管10与内管9进行固定,装置高度调节完成,为了使整个装置更加牢固,将支腿16围绕铰块21进行转动,调节至合适角度,转动螺杆17,使螺杆17从支腿16内部伸出,直至脚盘20与底面接触,使用紧固螺钉穿过压板4和脚盘20内部固定孔,将装置与底面进行紧密固定,可有效提高装置稳定性,传感器集成盒27内部集成有多种传感器,配合风速监测器25和风向监测器26,可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海拔、光照、大气污染、气压等多种微气象进行检测,主控模块28将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可通过显示屏23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9利用GPRS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电脑或物联网云平台,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查看,减少采用人工进行观测,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检测准确性高,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特点。
实施例2
如图1-7所示,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它包括底座1、撑杆2和探测箱3,所述的底座1包括压板4,所述的压板4内部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的底座1上方设置有撑杆2,所述的撑杆2上端设置有探测箱3。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底座1下侧边角处设置有扣环6,所述的扣环6内部设置有延长片7,所述的延长片7通过连接销8与底座1卡接。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撑杆2包括内管9和外管10,所述的内管9下端与压板4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管9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13,所述的内管9前侧设置有限位槽14,所述的外管1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块11,所述的连块11内部设置有螺把12,所述的螺把12与连块11进行螺接,所述的外管10前侧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的限位块15卡接于限位槽14。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撑杆2外侧设置有支腿16,所述的支腿16下端设置有封块18,所述的支腿16内部设置有螺杆17,所述的螺杆17与封块18进行螺接,所述的螺杆17下端设置有脚盘20,所述的脚盘20内部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的支腿16与撑杆2之间、螺杆17与脚盘20之间均设置有铰块21。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螺杆17上端设置有堵头19,所述的堵头19直径介于支腿16和封块18内径之间,堵头可防止螺杆脱出。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支腿16数量为三个,所述的脚盘20形状为圆形,三个支腿16均匀分布于撑杆2外侧,可以对撑杆2提供稳定支撑,圆形的脚盘20可以增大支腿16与底面接触面积。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探测箱3包括箱体22,所述的箱体22上侧设置有传感器集成盒27,所述的箱体2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伸杆24和第二伸杆30,所述的第一伸杆24上侧设置有风速监测器25,所述的第二伸杆30上侧设置有风向监测器26,所述的箱体22内部分别设置有主控模块28和数据传输模块29。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探测箱3前侧设置有显示屏23,所述的显示屏23类型为LED屏幕。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先对装置进行安装固定,将装置移动至探测地点,推动延长7向外侧移动伸出底座1,延长片7可以增加底座1与底面接触面积,便于底座7对装置进行支撑,根据具体需要调节装置高度,向上抬升探测箱3,探测箱3带动外管10升高,限位块15沿着限位槽14进行滑动,防止外管10与内管9脱离位置,达到合适高度后转动螺把12,螺把12向外管10内侧移动,直至穿过通孔13将外管10与内管9进行固定,装置高度调节完成,为了使整个装置更加牢固,将支腿16围绕铰块21进行转动,调节至合适角度,转动螺杆17,使螺杆17从支腿16内部伸出,直至脚盘20与底面接触,使用紧固螺钉穿过压板4和脚盘20内部固定孔,将装置与底面进行紧密固定,可有效提高装置稳定性,传感器集成盒27内部集成有多种传感器,配合风速监测器25和风向监测器26,可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海拔、光照、大气污染、气压等多种微气象进行检测,主控模块28将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可通过显示屏23进行显示,也可以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9利用GPRS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电脑或物联网云平台,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查看,减少采用人工进行观测,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检测准确性高,高度集成化、自动化的特点。

Claims (8)

1.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它包括底座、撑杆和安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压板,所述的压板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底座上方设置有撑杆,所述的撑杆上端设置有探测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下侧边角处设置有扣环,所述的扣环内部设置有延长片,所述的延长片通过连接销与底座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杆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的内管下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管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内管前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外管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块,所述的连块内部设置有螺把,所述的螺把与连块进行螺接,所述的外管前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卡接于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杆外侧设置有支腿,所述的支腿下端设置有封块,所述的支腿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的螺杆与封块进行螺接,所述的螺杆下端设置有脚盘,所述的脚盘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支腿与撑杆之间、螺杆与脚盘之间均设置有铰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上端设置有堵头,所述的堵头直径介于支腿和封块内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数量为三个,所述的脚盘形状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上侧设置有传感器集成盒,所述的箱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伸杆和第二伸杆,所述的第一伸杆上侧设置有风速监测器,所述的第二伸杆上侧设置有风向监测器,所述的箱体内部分别设置有主控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箱前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的显示屏类型为LED屏幕。
CN202222939579.0U 2022-11-04 2022-11-04 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Active CN218866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9579.0U CN218866128U (zh) 2022-11-04 2022-11-04 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9579.0U CN218866128U (zh) 2022-11-04 2022-11-04 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6128U true CN218866128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9579.0U Active CN218866128U (zh) 2022-11-04 2022-11-04 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6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6803U (zh) 一种农业洪涝监测及预警装置
CN202916455U (zh) 微型自动气象站装置
CN108828693B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雨量检测设备
CN204495334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安装用水平测量仪
CN218866128U (zh) 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微气象探测装置
CN209879032U (zh) 半潜式湖域水面蒸发观测系统
CN205826889U (zh) 挂载式自动气象站
CN211627564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旋转结构的遥感设备
CN218719883U (zh) 一种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装置
CN218511789U (zh) 一种空气微型站网格化建设系统
CN206774086U (zh) 一种光伏发电板雨水收集实验模型
CN205619964U (zh) 一种农用物联网传感器支撑防护装置
CN205280538U (zh) 一种便携式憎水性测试仪
CN204346493U (zh) 土壤墒情监测及户外井灌溉控制系统
CN211826576U (zh) 一种用于海洋气象检测预警设备
CN209727329U (zh) 管网压力检测装置
CN208172276U (zh) 一种气象用雪压自动观测装置
CN210198435U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路面状况监测设备
CN211181022U (zh) 一种滨海地区海雾监测预警装置
CN205909865U (zh) 一种大田种植用农作物生态环境实时检测装置
CN206161051U (zh) 移动集成的环境条件监测装置
CN207269217U (zh) 一种光伏板支撑装置
CN208058636U (zh) 一种雨量检测的多功能路灯
CN209182350U (zh) 一种免安装的移动测风装置
CN219104014U (zh) 一种洪水流量流速监控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