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4518U - 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 Google Patents

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4518U
CN218864518U CN202222805374.3U CN202222805374U CN218864518U CN 218864518 U CN218864518 U CN 218864518U CN 202222805374 U CN202222805374 U CN 202222805374U CN 218864518 U CN218864518 U CN 218864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d
cantilever
primary
st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53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占杰
张华�
李江涛
袁顺涛
尤晓宽
刘文宁
刘冬
黄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53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4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4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4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簧片,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簧片依次套设连接,并适于与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配重块,至少一个所述簧片设有所述配重块,且多个所述簧片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簧片的谐振频率不同。减震装置的簧片和配重块相配合,使得外部构件,比如斯特林制冷机的共振频率偏离斯特林制冷的运行频率,这样能够降低斯特林制冷机的整机振动,实现减震的功能。多个簧片的谐振频率不同,这样减震装置增加对不同频率的振动吸收范围,进一步提高消声效果,提高斯特林制冷机的运行品质。

Description

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背景技术
目前,斯特林型制冷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无故障运行时间甚至可以长达十年,自问世以来,便在制冷低温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备受研究人员青睐。然而,在斯特林运行过程中,由于力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振动,制冷机的振动主要是由直线电机运动产生。
通常的减震装置如放置大金属块,从而实现对整机共振频率的大幅提升,使得实际运行频率偏离共振频率,降低整机振动。另外一种减震消声的方式则是将压缩机活塞设置成对称式,两个相向振动的活塞会彼此抵消掉一部分振动,从而降低整机的不平衡力,使得系统振动降低。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减震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对振动的吸收范围有限,减震效果不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以提高减震效果,进而提高斯特林制冷机的性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簧片,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簧片依次套设连接,并适于与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配重块,至少一个所述簧片设有所述配重块,且多个所述簧片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簧片的谐振频率不同。
可选地,所述簧片包括连接部;多个悬臂,多个所述悬臂依次间隔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所述悬臂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悬臂的自由端适于与所述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其中,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螺旋延伸。
可选地,多个所述簧片包括:一级簧片,适于与所述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二级簧片,所述一级簧片套设于所述二级簧片的外侧;三级簧片,所述二级簧片套设于所述三级簧片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三级簧片包括:三级连接部;三级悬臂,设于所述三级连接部的外侧;所述二级簧片包括:二级连接部,套设于所述一级簧片的外侧,并与所述一级悬臂的自由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二级簧片还包括:二级悬臂,设于所述二级连接部的外侧;所述一级簧片包括:一级连接部,套设于所述二级簧片的外侧,并与所述二级悬臂的自由端相连接;一级悬臂,所述一级悬臂的连接端与所述一级连接部相连接,所述一级悬臂的自由端适于与所述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配重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配重块包括:一级配重块,设于所述一级连接部;二级配重块,设于所述二级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吸声部,所述簧片连接在所述吸声部的外侧与所述外部构件的壳体之间,用于吸收所述外部构件工作的噪音。
可选地,所述吸声部包括:细长管道,与所述簧片相连接;空腔,与所述细长管道相连通,与所述细长管道形成声感声容谐振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斯特林制冷机,所述斯特林制冷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
可选地,所述斯特林制冷机还包括:壳体,限定出腔体;压缩机活塞,活动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围合出背压腔,所述腔体包括所述背压腔;板弹簧,与所述压缩机活塞相连接,并位于所述背压腔内;所述减震装置位于所述背压腔内,并位于所述板弹簧背离所述压缩机活塞的一侧,簧片与所述背压腔的腔壁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减震装置的簧片和配重块相配合,使得外部构件(比如斯特林制冷机)的共振频率偏离斯特林制冷的运行频率,这样能够降低斯特林制冷机的整机振动,实现减震的功能。多个簧片的谐振频率不同,这样减震装置增加对不同频率的振动吸收范围,进一步提高消声效果,提高斯特林制冷机的运行品质。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的减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较低,无需改变斯特林制冷机内部的其他部件,降低了安装的复杂度,减震效果好。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斯特林制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斯特林制冷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减震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减震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减震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01、背压腔;102、磁体;103、线圈;104、压缩机活塞;105、排出器;106、第一板弹簧;107、第二板弹簧;20、减震装置;201、簧片;2011、一级簧片;2012、二级簧片;2013、三级簧片;202、连接部;2021、一级连接部;2022、二级连接部;2023、三级连接部;203、悬臂;2031、一级悬臂;2032、二级悬臂;2033、三级悬臂;204、配重块;2041、一级配重块;2042、二级配重块;30、吸声部;301、细长管道;302、空腔;40、热端换热器;50、外翅片;60、回热器;70、冷端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20,减震装置20包括簧片201和配重块204,其中,簧片2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簧片201依次套设连接,并适于与外部构件的壳体10相连接。至少一个簧片201设有配重块204,且多个簧片201中的至少两个簧片201的谐振频率不同。
本实施例中,减震装置20的簧片201与配重块204相配合,能够调节外部构件(例如斯特林制冷机)的共振频率,使得斯特林制冷机的共振频率偏离运行频率,进而减小斯特林制冷机的整机振动。多个簧片201中的至少两个簧片201的谐振频率不同,这样能够增加减震装置20对振动的吸收范围,可以覆盖更多的振动频率,进而提高减震消声的效果,提高斯特林制冷机的运行品质。
配重块204和簧片201形成减震装置20,使得相应的整机共振频率升高,从而偏离制冷机的运行频率。运行频率与共振频率越接近,则整机振幅越大;相应地,偏离越远,则整机振幅越小。
共振频率等于簧片201的刚度与动质量相除后开平方,当选取很大刚度的簧片201后,其减震装置20的共振频率可以达到很高,其远远偏离运行的几十赫兹的频率,在机组的振动过程中,因减震装置20是和机组连接在一起,其振动能量会传递给减震消声结构,而减震装置20吸收能量也会产生振动,而其自身的振动振幅很小,达到减震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外部构件包括但不限于斯特林制冷机、压缩机等,能够通过簧片201和配重块204实现减震消声的装置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以下以外部构件为斯特林制冷机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配重块204的数量可以与簧片20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或者,配重块204的数量少于簧片201的数量,每一配重块204对应设有一个簧片201。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配重块204的数量,以使减震装置20的谐振频率满足不同的需求。
可选地,簧片201包括连接部202和多个悬臂203,多个悬臂203依次间隔设于连接部202的外侧,悬臂203的连接端与连接部202相连接,悬臂203的自由端适于与外部构件的壳体10相连接;其中,悬臂203的自由端向远离连接部202的方向螺旋延伸。
本实施例中,悬臂203呈螺旋状延伸,增加了悬臂203在周向的尺寸,便于增加悬臂203与外部构件的壳体10的连接面积和稳定性。而且,这样既能够保证减震装置20的减震效果,使用的材料也较少,从而减少生产减震装置20所用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悬臂203呈弧形,且沿从悬臂203的连接端到悬臂203的自由端的方向,悬臂203的宽度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悬臂203的宽度逐渐减小,这样相邻的悬臂203之间的距离增加,这样减震装置20在运动过程中,相邻的悬臂203之间不会发生干涉,能够保证悬臂203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运动,以提高减震效果。同样的,悬臂203的连接端宽度较大,这样能够保证悬臂203的强度,从而提高减震装置20与外部构件的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每一悬臂203为月牙形。
可选地,悬臂203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同心圆弧段和/或偏心圆弧段,同心圆弧段和/或所述偏心圆弧段由悬臂203的连接端向悬臂203的自由端依次增大。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同心圆弧段和/或偏心圆弧段由悬臂203的连接端向悬臂203的自由端依次增大,使得每一悬臂203呈螺旋状延伸,这样每一悬臂203的受力合理,使每一悬臂203不容易断裂,从而提高了减震装置20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可选地,同心圆弧段和/或偏心圆弧段的数量可根据减震装置20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多个簧片201包括一级簧片2011、二级簧片2012和三级簧片2013,一级簧片2011适于与外部构件的壳体10相连接;一级簧片2011套设于二级簧片2012的外侧,二级簧片2012套设于三级簧片2013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这是三级簧片2013,每一级的簧片201的谐振频率不同,能够吸收不同频率的振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更大范围和更好的减弱振动,所述的各级结构谐振频率不一致。例如一级结构谐振频率为1kHz,二级结构谐振频率为3kHz,三级结构谐振频率6kHz。对不同运行频率吸收效果不一致,可以覆盖更多的振动频率。示例的,可以设置一级簧片2011的刚度为100000N/m,动质量为0.1kg,则一级簧片2011的共振频率大于1kHz。
可选地,三级簧片2013包括三级连接部2023和三级悬臂2033,三级悬臂2033设于三级连接部2023的外侧,连接部202包括三级连接部2023,悬臂203包括三级悬臂2033。
二级簧片2012包括二级连接部2022和二级悬臂2032,二级连接部2022套设于一级簧片2011的外侧,并与一级悬臂2031的自由端相连接,二级悬臂2032设于二级连接部2022的外侧。连接部202包括二级连接部2022,悬臂203包括二级悬臂2032。
一级簧片2011包括一级连接部2021和一级悬臂2031,一级连接部2021套设于二级簧片2012的外侧,并与二级悬臂2032的自由端相连接。一级悬臂2031的连接端与一级连接部2021相连接,一级悬臂2031的自由端适于与外部构件的壳体10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02一方面能够连接多个悬臂203,另一方面便于与相邻的簧片201相连接。三级簧片2013层层套设,每一簧片201的尺寸不同,也便于实现不同谐振频率的簧片201。
可选地,连接部202呈环形,使得悬臂203能够沿周向设置。
可选地,多个簧片201一体成型。这样能够增加减震装置20的整体稳定性,以保证减震装置2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如图4所示,每一簧片201的悬臂203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减小了减震装置20的尺寸,便于加工和生产。
可选地,每一簧片201的数量相同。比如,每一簧片201的悬臂203的数量均为4个,也可以为其他的数量,比如3个、5个、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每一簧片201的悬臂203的具体数量。
可选地,多个簧片201相平齐设置,以提高减震装置20的结构紧凑性。
可选地,至少一个配重块204均设于多个簧片201的同一侧,且配重块204的厚度大于簧片201的厚度。
可选地,多个配重块204包括一级配重块2041和二级配重块2042,一级配重块2041设于一级连接部2021;二级配重块2042设于二级连接部2022。
本实施例中,一级簧片2011和二级簧片2012通过设置对应的配重块204,使得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质量,进而能够实现使得一级簧片2011和二级簧片2012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以提高对振动的吸收范围。
可选地,如图5所示,一级配重块2041的高度大于二级配重块2042的高度,这样能够使得一级配重块2041的质量大于二级配重块2042的质量,这样一级簧片2011的谐振频率小于二级簧片2012的谐振频率,以使一级簧片2011和二级簧片2012的谐振频率不同。
可选地,一级配重块2041呈环形,和/或,二级配重块2042呈环形,这样能够提高簧片201在周向的振动一致性。
可选地,多个配重块204还包括三级配重块,三级配重块与三级连接部2023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三级配重块能够调节三级簧片2013的谐振频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减震装置20不设有三级配重块,减震装置20还包括吸声部30,簧片201连接在吸声部30的外侧与外部构件的壳体10之间,用于吸收外部构件工作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减震装置20除了能够吸收不同频率的振动之外,通过吸声部30还可以吸收斯特林制冷机过程中的噪音,进步提高减震消声的效果,使得减震装置20同时具有减震和消声的功能。可以理解:吸声部30可以看作三级簧片2013的配重块204,这样吸声部30不仅能够吸声,还能够利用自身的质量配合三级簧片2013进行减震。
可选地,多个簧片201依次套设于吸声部30的外侧,其中,三级簧片2013的连接端与吸声部30的外侧壁相连接,以使吸声部30能够与簧片201、配重块204相连接,增加减震装置20的强度。
可选地,簧片201与吸声部30为一体式结构,能够增加减震装置20的结构稳定性,延长减震装置2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吸声部30包括声感部和声容部,声感部和声容部相连通。声感部和声容部构成谐振结构,起到消声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5所示,吸声部30包括细长管道301和空腔302,细长管道301与所述簧片201相连接;空腔302与细长管道301相连通,空腔302与细长管道301形成声感声容谐振结构。
本实施例中,细长管道301和后面的空腔302共同构成对声音的吸收结构,由于其声音的共振频率也设置较高,从而导致低频的正常工作发出的噪音大部分被其吸收,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
可选地,细长管道301的横截面积小于空腔302的横截面积,细长管道301和空腔302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
本实施例中,亥姆霍兹共振腔对频率和其声振频率接近的声音会起到放大的作用,而对于远远小于其的频率会起到强烈的吸声作用,从而实现消声的目的。
消声主要是指声波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消耗过程。当声波传播到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声波会被反射回去,另一部分被介质吸收,转化为机械能传递或转化为热能消耗。消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只有较强吸声能力的材料才可以应用于实际场合。消声的原理有两种,一是通过材料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二是通过材料振动,将声能转化为机械能(振动),再转化为热能。本实施例中,亥姆霍兹共振腔是共振吸声结构。声容部可产生共鸣,细长管道301和空腔302相连通,声波从细长管道301进入空腔302内,使得空腔302内空气来回运动压缩空腔302内的空气,形成一个空气弹簧。当入射声波频率与减震装置20的谐振频率一致时,发生的共振幅度最大,消耗的能量最多,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
可选地,亥姆霍兹共振腔的声音谐频频率大于外部构件的噪音频率。
本实施例中,亥姆霍兹共振腔的声音谐频频率大于外部构件的噪音频率。这样减震装置20能够很好地吸收声音,提升制冷机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斯特林制冷机的运动频率通常在60Hz,亥姆霍兹共振腔的声音谐频频率大于1kHz,能够达到很好的消声目的。示例的,细长管道301的长度可以为30mm、内径为40mm,空腔302的内径为100mm、空腔302的长度为30mm,以使亥姆霍兹共振腔的声音谐振频率大于1kHz。
可选地,簧片201为薄片状金属,材质可以为不锈钢、金属等。采用上述材料能够增加减震装置20的强度,以保证减震装置2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配重块204可以为不锈钢、铝或者其他金属。进而进一步增加家镇装置的强度,并提高配重块204的质量,便于调节配重块204对应的簧片201的谐振频率。
可选地,减震消声装置还可以包括多孔介质,多孔介质位于声感部内,可以吸收噪音,以进一步提高消声效果。
可选地,多孔介质包括不锈钢丝网、金属小球或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采用本实施例的多孔介质,成本较低,易于生产,由于消音装置的共振频率设置较高,从而导致斯特林制冷机正常工作发出低频的噪音大部分也被吸收,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而且上述的多孔介质具有较高比热容的物质,可以保证气体工质在与多孔介质充分换热的同时,降低气体经过时的压力损失。
可选地,吸声部30内填充有气体工质,气体工质可以为氦气或氢气等。这样能够提高吸音的效率。应当说明的是:气体工质也可以为空气。吸声部30内部的气体工质与压缩机内部的气体工质一致,以提高斯特林制冷机的制冷效果。示例的,内部的工质为氦气或氢气时,吸声部30内部的气体工质也为氦气或氢气。
可选地,吸声部30内部的气体工质运动方式为正弦运动方式,压力波动和体积流也均为正弦形式。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正弦运动方式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正弦运动方式,接近正弦运动的方式也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由于交流电为正弦,产生的磁场为正弦,从而消声装置内部运动的气体工质受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影响,运动也为正弦,能够进一步提高斯特林制冷机的制冷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斯特林制冷机,斯特林制冷机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减震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斯特林制冷机,因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减震装置,因此具有上述任一项减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斯特林制冷机还包括壳体10,壳体10限定出腔体,减震装置位于腔体内,簧片201连接在吸声部30和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
斯特林制冷机还包括线性压缩机、热端换热器40、回热器60、冷端换热器70、排出器105和板弹簧。其中,线性压缩机、热端换热器40、回热器60、冷端换热器70、排出器105和板弹簧均位于腔体内。
线性压缩机包括磁体102、压缩机活塞104和线圈103,磁体102布置在线圈103中,当线圈103通以交流电的时候,磁体102即可做往复运动。磁体102和压缩机活塞104相连接,从而实现压缩机活塞104的往复运动,产生交变振荡的气体。磁体102置于线圈103内部,当线圈103通以交流电的时候,磁体102即可在线圈103内做往复直线运行。
压缩机活塞104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对腔体内的气体工质进行压缩和膨胀,使得气体工质形成周期性的压力波动,由于电流的正弦性,最终的压力波动也通常接近正弦。
斯特林制冷机还包括外翅片50,外翅片50设于热端换热器40的外侧。压缩机产生的交变振荡的气体,经过热端换热器40,在热端换热器40排出热量,热端环热气通过冷却水或空气将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振荡气体冷却下来,然后通过外翅片50将热量传导到制冷机之外。被冷却的振荡气体进入回热器60,与回热器60内部的填料进行换热,以使填料与气体工质进行充分换热。
可选地,回热器60内部填充的填料通常为不锈钢丝网、金属小球等相比氦气具有较高比热容的物质。可以保证工质在和填料充分换热的同时,降低气体经过时的压力损失。
在回热器60中气体会最终形成线性的温度分布。工质出来回热器60后进入冷端换热器70,将冷量提供给外界被冷却工质。排出器105和冷端换热器70构成一空腔302,起到工质膨胀的作用,同时消耗膨胀功,达到制冷效果。
在振荡气体的一个周期内的前半段,气体将热量传递给回热器60内的填料,气体工质本身的温度降低,在一个周期的后半段,气体从回热器60的调料中吸收热量,气体本身的温度升高,但由于气体在一个周期内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最终会在回热器60轴向方向产生温度梯度,从而使得与回热器60相连的冷端换热器70达到较低温度。
气体在回热器60内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其部分原因为冷端换热器70和排出器105之间的空腔302构成一个膨胀腔,气体将膨胀功传递给排出器105,转化为机械功带走。
压缩机活塞104与壳体10围合出背压腔101,腔体包括背压腔101,背压腔101位于压缩机活塞104的背面,板弹簧固定设于背压腔101内,板弹簧与压缩机活塞104相连接。
板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板弹簧包括第一板弹簧106和第二板弹簧107,第一板弹簧106和第二板弹簧107沿远离压缩机活塞104的方向依次设置。
压缩机活塞104包括活塞本体和套杆,套杆连接在活塞本体和第一板弹簧106之间。活塞本体在交变磁场产生的驱动力的带动下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套杆连接在活塞本体与第一板弹簧106之间,活塞本体带动套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套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且套杆与第一板弹簧106相连接,套杆将活塞本体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板弹簧106,第一板弹簧106产生形变吸收驱动力,以减少压缩机活塞104的震动。
可选地,第一板弹簧106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套杆与第一固定孔相连接,用于实现压缩机活塞104与第一板弹簧的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排出器105包括排出器105本体和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排出器105本体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缩机活塞104与第二板弹簧107相连接。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排出器105本体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连杆的一端与排出器105本体相连接,从而排出器105带动连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第二板弹簧107起到固定排出器105径向运动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其轴向自由往复运动。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弹簧107相连接,从而使第二板弹簧107向连杆提供支撑力,以向排出器105本体提供支撑力。第二板弹簧107通过连杆对排出器105进行推动并保证排出器105的直线往复运动与压缩机活塞104的运动保持一定相位差。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缩机活塞104后与第二板弹簧107相连接,减少了第二板弹簧107安装占用的空间,使得线性压缩装置的内部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可选地,第二板弹簧107开设有第二固定孔,连杆与第二固定孔的相连接,用于实现排出器105与第二板弹簧107的连接。
可选地,减震装置20位于背压腔101内,且减震装置20位于板弹簧背离压缩机活塞104的一侧,用于吸收斯特林制冷机工作时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由于背压腔101位于压缩机活塞104的背面,由于背压腔101不参与压缩机活塞104正面对系统做功制冷的作用,因此,板弹簧和减震装置20均设于背压腔101内,便于放置,而且不会影响斯特林制冷机的正常工作。减震装置20位于背压腔101内,还能够吸收斯特林制冷机工作的噪音,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减震消音效果。而且设置减震装置20,无需对斯特林制冷机的其他部件进行改动,利用斯特林制冷机现有的背压腔101安装减震装置2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效果显著。
簧片201连接在背压腔101的腔壁和吸声部30之间,能够增加减震装置20的连接稳定性。具体的,一级簧片2011的自由端与背压腔101的腔壁进行连接。
可选地,簧片201与背压腔101的腔壁固定连接,比如,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减震装置20的连接稳定性,以保证运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配重块204位于簧片201背离板弹簧的一侧,以避让板弹簧,并便于吸声部30对噪音的吸收。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簧片,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簧片依次套设连接,并适于与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
配重块,至少一个所述簧片设有所述配重块,且多个所述簧片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簧片的谐振频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包括:
连接部;
多个悬臂,多个所述悬臂依次间隔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所述悬臂的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悬臂的自由端适于与所述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其中,所述悬臂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螺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簧片包括:
一级簧片,适于与所述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
二级簧片,所述一级簧片套设于所述二级簧片的外侧;
三级簧片,所述二级簧片套设于所述三级簧片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簧片包括:
三级连接部;
三级悬臂,设于所述三级连接部的外侧;
所述二级簧片包括:
二级连接部,套设于所述一级簧片的外侧,并与所述一级悬臂的自由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簧片还包括:
二级悬臂,设于所述二级连接部的外侧;
所述一级簧片包括:
一级连接部,套设于所述二级簧片的外侧,并与所述二级悬臂的自由端相连接;
一级悬臂,所述一级悬臂的连接端与所述一级连接部相连接,所述一级悬臂的自由端适于与所述外部构件的壳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配重块包括:
一级配重块,设于所述一级连接部;
二级配重块,设于所述二级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声部,所述簧片连接在所述吸声部的外侧与所述外部构件的壳体之间,用于吸收所述外部构件工作的噪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部包括:
细长管道,与所述簧片相连接;
空腔,与所述细长管道相连通,与所述细长管道形成声感声容谐振结构。
9.一种斯特林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斯特林制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限定出腔体;
压缩机活塞,活动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围合出背压腔,所述腔体包括所述背压腔;
板弹簧,与所述压缩机活塞相连接,并位于所述背压腔内;
所述减震装置位于所述背压腔内,并位于所述板弹簧背离所述压缩机活塞的一侧,簧片与所述背压腔的腔壁相连接。
CN202222805374.3U 2022-10-24 2022-10-24 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Active CN218864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5374.3U CN218864518U (zh) 2022-10-24 2022-10-24 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5374.3U CN218864518U (zh) 2022-10-24 2022-10-24 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4518U true CN218864518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4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5374.3U Active CN218864518U (zh) 2022-10-24 2022-10-24 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4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92764B2 (en) Compliant enclosure for thermoacoustic device
US7143586B2 (en) Thermoacoustic device
US6578364B2 (en) Mechanical resonator and method for thermoacoustic systems
CN100432572C (zh) 带有频率调制机械共振器的深冷冷却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JP2007237020A (ja) 熱音響装置
JPH07116986B2 (ja) スタ−リング機械
US5927080A (en) Vibration-actuated pump for a stirling-cycle refrigerator
US651068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energy between a stirling machine and a generator or an electric motor
CN218864519U (zh) 板弹簧及斯特林制冷机
CN218864518U (zh) 减震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CN218864517U (zh) 减震消声装置及斯特林制冷机
CN218644421U (zh) 线性压缩机及斯特林制冷机
CN101346593B (zh) 低温头与谐振驱动器分开的声学制冷装置
Prashantha et al. Desig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rmoacoustic refrigerators
CN102197222A (zh) 压缩机
CA1307313C (en) Linear motor compressor with stationary piston
CN1328507C (zh) 同轴型热声驱动发电系统
KR100284427B1 (ko) 맥동관냉동기의구동모터방열장치
JP2010236744A (ja) パルス管型蓄熱機関
CN213540660U (zh) 一种长寿命压缩机用消音器
CN216592306U (zh) 斯特林制冷机
JP2004205088A (ja) 蓄冷式冷凍機
Tijani et al. Design of a mechanical resonator to be coupled to a thermoacoustic stirling-engine
Bucciarelli et al. Modal analysis of a compressor shell and cavity for emitted noise reduction
US7201001B2 (en) Resonant linear motor driven cryocool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