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1293U - 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1293U
CN218861293U CN202222042937.8U CN202222042937U CN218861293U CN 218861293 U CN218861293 U CN 218861293U CN 202222042937 U CN202222042937 U CN 202222042937U CN 218861293 U CN218861293 U CN 218861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fixedly connected
feed cylinder
road
bridge mainte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29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锦祥
李磊
李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Tianshan Road And Brid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429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1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1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1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包括载具、料筒和输料机构,所述料筒固定设置于载具的顶部,所述输料机构设置于载具的顶部,且位于料筒的一侧,所述载具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同侧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养护技术领域。该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通过在载具的顶部设置料筒和在料筒的一侧设置输料机构,使得人工在向凹坑处填补物料时,能够通过输料机构将物料输入至凹坑处,进而避免传统因人工借助铁锹等器具来铲料进行填补,致使人工劳动强度高和道路凹坑整体修补效率较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养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背景技术
道路和桥梁大多是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道路或者桥梁的表面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路面会被车辆碾压或者车辆事故等原因致使路面表面会出现凹坑,致使车辆在其表面行驶时,会因颠簸降低路面使用的舒适度,而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道路养护工作人员就需要经常对其凹坑处进行修补,传统的修补方式,大多是人工推着承载混合好的灰斗车,通过移动灰斗车位置来依次对各个凹坑进行修补,并且修补后还需要人工手持抹平铲来对修补后的凹坑进行抹平工作工序,虽然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对凹坑进行修补,但是其人工劳动强度颇高,且人工使用器具将泥浆填补凹坑处和手动对凹坑处的泥浆料手动抹平,都会导致地面凹坑修补效率较为缓慢,为了提高修补效率和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因此提出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来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解决了传统道路和桥梁路面凹坑修补存在人工手动修补效率低下和人工劳动强度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包括载具、料筒和输料机构,所述料筒固定设置于载具的顶部,所述输料机构设置于载具的顶部,且位于料筒的一侧,所述载具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同侧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载具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底端和前侧转动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且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载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平板,所述载具的底部且位于刮平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刮平板相适配的活动板,所述往复丝杠的表面和转动辊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料筒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料筒的内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料筒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料筒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料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固定连接于载具的顶部,所述输送泵的进口端与料筒的侧面之间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输送泵的出口端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底部连通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载具的底部且位于刮平板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腔的前侧和后端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滚筒。
优选的,所述载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底端贯穿活动板并延伸至活动板的底部,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口。
优选的,所述料筒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通过在载具的顶部设置料筒和在料筒的一侧设置输料机构,使得人工在向凹坑处填补物料时,能够通过输料机构将物料输入至凹坑处,进而避免传统因人工借助铁锹等器具来铲料进行填补,致使人工劳动强度高和道路凹坑整体修补效率较慢的问题,同时通过在载具的底部设置刮平板,使得凹坑在填补物料后,能够随着载具与刮平板的移动,来使填补后的泥浆物料得以刮平,使其与其他地面保持一致,且通过在刮平板的侧面设置活动板,使得刮平板表面因刮平附着的多余物料,能够通过活动板的上下往复刮拭,来将多余物料下压平整涂抹至其他地面上,进而避免物料浪费。
(2)该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通过在料筒的内部设置转动轴和搅拌杆,使得工作人员在移动装置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电机对转动轴和搅拌杆的驱动,来使转动轴和搅拌杆可以通过旋转来对料筒内部的泥浆物料进行搅动,进而避免其物料会因缺乏搅动,而产生固液离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料筒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载具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中:1、载具;2、料筒;3、输料机构;31、输送泵;32、进料管;33、出料管;4、固定板;5、转动杆;6、滑轮;7、转动辊;8、锥齿轮;9、刮平板;10、往复丝杠;11、螺纹套;12、活动板;13、齿轮;14、电机;15、转动轴;16、搅拌杆;17、安装框;18、滚筒;19、限位杆;20、限位口;21、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包括载具1、料筒2和输料机构3,料筒2固定设置于载具1的顶部,输料机构3设置于载具1的顶部,且位于料筒2的一侧,为了便于后续加料,料筒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21,输料机构3包括输送泵31,输送泵31固定连接于载具1的顶部,输送泵31的进口端与料筒2的侧面之间连通有进料管32,输送泵31的出口端连通有出料管33,且出料管33的底部连通有喷头,载具1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同侧两个固定板4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6,载具1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7,转动辊7的底端和前侧转动杆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8,且两个锥齿轮8相互啮合,载具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平板9,载具1的底部且位于刮平板9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10,往复丝杠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1,螺纹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刮平板9相适配的活动板12,为了便于对活动板12进行限位,载具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且限位杆19的底端贯穿活动板12并延伸至活动板12的底部,活动板12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19相适配的限位口20,往复丝杠10的表面和转动辊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3,且两个齿轮13相互啮合,作为详细说明,一个齿轮13直径设置相对较大,另一个齿轮13直径设置相对较小,为了便于对填补后的物料进行压实,载具1的底部且位于刮平板9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7,安装框17内腔的前侧和后端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滚筒18。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物料因缺乏搅动,而导致其会出现固液离析的问题,料筒2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料筒2的内部,转动轴15延伸至料筒2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料筒2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转动轴15的表面且位于料筒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16,电机14和输送泵31均设置有独立电源。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推来将出料管33底部的喷头对准地面凹坑处,随后启动输送泵31,通过输送泵31的动力来将料筒2内部的水泥泥浆填补至凹坑处,随后继续推动装置,并从凹坑顶部移动过去,装置在凹坑顶部移动时,其底部的刮平板9会对凹坑处的填补泥浆进行刮平,随着装置的继续移动刮平板9侧面的往复丝杠10会对刮平后的泥浆进行滚动压实,通过滚动压实来使刮平后的泥浆其表面处于相对光滑的状态,随后继续移动装置到下一凹坑处,随着装置的移动,其前侧滑轮6会通过与地面摩擦移动,会使前侧转动杆5进行转动,前侧转动杆5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两个锥齿轮8的啮合来使转动辊7转动,转动辊7转动时会通过两个齿轮13的啮合,来带动往复丝杠10转动,往复丝杠10转动后其表面的螺纹套11会带动活动板12在刮平板9的表面进行按压刮拭,通过活动板12的按压刮拭,能够使刮平板9表面因刮平而附着的多余泥浆物料,向下推动至地面,并随着装置的继续移动使多余的泥浆料平整涂抹在其他地面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包括载具(1)、料筒(2)和输料机构(3),所述料筒(2)固定设置于载具(1)的顶部,所述输料机构(3)设置于载具(1)的顶部,且位于料筒(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1)底部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同侧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6),所述载具(1)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7),所述转动辊(7)的底端和前侧转动杆(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8),且两个锥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载具(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平板(9),所述载具(1)的底部且位于刮平板(9)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10),所述往复丝杠(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1),所述螺纹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刮平板(9)相适配的活动板(12),所述往复丝杠(10)的表面和转动辊(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3),且两个齿轮(13)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料筒(2)的内部,所述转动轴(15)延伸至料筒(2)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料筒(2)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5)的表面且位于料筒(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3)包括输送泵(31),所述输送泵(31)固定连接于载具(1)的顶部,所述输送泵(31)的进口端与料筒(2)的侧面之间连通有进料管(32),所述输送泵(31)的出口端连通有出料管(33),且出料管(33)的底部连通有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1)的底部且位于刮平板(9)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框(17),所述安装框(17)内腔的前侧和后端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滚筒(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且限位杆(19)的底端贯穿活动板(12)并延伸至活动板(12)的底部,所述活动板(12)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19)相适配的限位口(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21)。
CN202222042937.8U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Active CN218861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2937.8U CN218861293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2937.8U CN218861293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1293U true CN218861293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2937.8U Active CN218861293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1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17414U (zh)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新型砂浆抹灰装置
CN213055385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2556607A (zh) 螺旋自动上料机
CN216405050U (zh) 一种高速公路施工用的路面养护装置
CN202414676U (zh) 螺旋自动上料机
CN218861293U (zh) 一种道路与桥梁养护设备
CN21250590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道路桥梁裂缝加固修补装置
CN110984535B (zh) 一种建筑外表面花岗石干挂装饰施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CN219327081U (zh) 一种水利修补注浆装置
CN214871639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水泥平整装置
CN211369446U (zh) 一种建筑铺砖用辅助装置
CN211229620U (zh) 一种基于土基高强度粘合胶的建筑及道桥快速修复装置
CN217149837U (zh) 市政道路养护用路面裂缝填充装置
CN113927709A (zh) 一种水泥砖生产用压制成型装置
CN113306019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生产装置
CN220746537U (zh) 一种道路维护裂缝修补装置
CN21787165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水泥砂浆抹平装置
CN218314385U (zh) 一种再生环保型砂浆生产混合上料装置
CN219471461U (zh) 一种建筑地板装修用水泥填充装置
CN219137341U (zh) 一种道路灌缝装置
CN220521881U (zh) 一种建筑墙体抹灰机
CN217922985U (zh) 一种道路用裂缝修复灌缝装置
CN218621721U (zh) 一种市政道路裂缝修复装置
CN216973168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加固修补灌注器
CN216548643U (zh) 一种拌和站粉料自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2

Address after: 834700 No. 403-21, Luyuan Community, Tarim Hexi Road, Junmin Road Community, Nanyuan Street, Wusu City, Tacheng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Tianshan Road and Bridge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00 No. 11, Xihuan fifth road, South Distric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 Jinx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