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0067U -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0067U
CN218860067U CN202222713097.3U CN202222713097U CN218860067U CN 218860067 U CN218860067 U CN 218860067U CN 202222713097 U CN202222713097 U CN 202222713097U CN 218860067 U CN218860067 U CN 218860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ire
information data
data storage
portab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30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晶
熊韵迪
高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Hongs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Hongs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Hongs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Hongs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30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0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0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0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设备连接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包括存线机构,存线机构的顶端设置有卷线机构,所述存线机构的左右侧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左右侧均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存线机构包括卷圈柱,所述卷圈柱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卷圈柱的顶端前后端中部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卷线机构包括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盘的顶端,所述固定盘的底端前后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中,存线机构和卷线机构相互配合对传输数据线进行收卷收纳,便于使用者携带,同时保护机构保护连接部位不受扭力的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设备连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数据存储设备是用于储存信息的设备,通常是将信息数字化后再以利用电、磁或光学等方式的媒体加以存储,而用于信息数据储存设备的连接装置是能够将储存设备内存储的各种信息数据传输到其他电子设备内进行使用,通常使用的是各种规格的连接传输数据线,以此实现存储的信息数据互通,但现有的连接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不便于适应多变复杂的信息数据存储作业,易造成工作困扰。
现有的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基本采用输送数据线进行连接信息传输作业,但用于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线大多整体偏长,无法进行收卷收纳的同时,也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其次,由于传输数据线与连通头的连接部位基本都输暴露在外部,而使用输送数据线大多需要扭转不同的角度,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连接部分破裂,进而导致输送数据线,影响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信息传输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通过存线机构和卷线机构,对传输数据线进行收卷收纳,便于使用者携带,其次,通过保护机构保护传输数据线与连通头的连接部位不会受到作业中扭力的影响,防止其破裂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包括存线机构,存线机构的顶端设置有卷线机构,所述存线机构的左右侧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左右侧均设置有保护机构;
所述存线机构包括卷圈柱,所述卷圈柱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卷圈柱的顶端前后端中部均设置有卡槽;
所述卷线机构包括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盘的顶端,所述固定盘的底端前后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盘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板的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存线机构和卷线机构的相互配合,完成导线的收卷作业,减少掉线的体积占比,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两个传输头,所述传输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前后侧均设置有透槽,所述透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锁紧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护机构保护传输数据线与连通头的连接部位不会受到作业中扭力的影响,防止其破裂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块的前后侧内部设置有内槽,所述锁紧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内槽便于放置第二弹簧和锁块,同时通过密封环保障锁紧块的移动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内槽的前后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锁块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带动锁块完成挤压释放和按压收紧的作业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头,所述传输头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按压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输头两侧的按压片便于对卡合的锁块进行按压拿取作业,便于后续检查和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卷圈柱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收线盒的底端内壁上,所述收线盒的左右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收线口,所述收线盒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收线口和导向头便于将导线放入存线机构中,有利于对使用者进行方向的引导。
进一步地,所述马达的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壳,所述外保护壳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保护壳保护马达不受外部作用力的影响,保证其正常的作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向头和收线口的导向作用将导线置于到放置槽内,随后将顶盖和收线盒进行盖合,在顶盖的盖合过程中其内部固定盘下方的滑块会与卷圈柱的卡槽卡合,同时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的压板对导线进行弹性夹紧,盖合完成后,通过马达的转动带动固定盘旋转,固定盘再带动滑块和滑块卡合连接的卡槽主体卷圈柱旋转,在卷圈柱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置于放置槽内部的导线进行旋转,导线从而在收线盒内部进行卷曲收纳,整个过程通过存线机构和卷线机构的相互配合,对长度过长的传输数据线进行收卷收纳,便于使用者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锁紧块塞入固定框架内,在进入固定框架内部的过程中,锁紧块两侧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的锁块会受到固定框架两侧内壁的挤压,同时第二弹簧也会发生压紧收缩,整个挤压过程持续到锁块进入透槽中,进而使固定框架内壁与锁紧块外壁相互卡合,其中锁块的外形是前端较为圆滑,而后端是方正的,此形状有利于锁块的滑入和卡紧,锁紧块的卡紧也带动其后端的密封环与导线紧密接触,提高整体的密封性,防止扭力作用带来的连接部分破裂,保障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信息传输作业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顶盖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的收线盒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的顶盖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的保护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存线机构;101、收线盒;102、卷圈柱;103、放置槽;104、卡槽;105、推板;106、导向头;107、收线口;2、卷线机构;201、顶盖;202、外保护壳;203、马达;204、固定盘;205、滑块;206、第一弹簧;207、压板;3、导线;4、保护机构;401、传输头;402、固定框架;403、透槽;404、锁紧块;405、内槽;406、第二弹簧;407、锁块;408、按压片;409、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包括存线机构1,存线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卷线机构2,存线机构1的左右侧设置有导线3,导线3的左右侧均设置有保护机构4,首先将顶盖201与收线盒101分开,随后将收线盒101置于导线3的底部,再将导线3通过导向头106和收线口107的导向作用置于到放置槽103内,随后将顶盖201和收线盒101进行盖合,在顶盖201的盖合过程中其内部固定盘204下方的滑块205会与卷圈柱102上得卡槽104进行卡合,同时固定盘204底部通过第一弹簧206连接的压板207也会对导线3进行弹性夹紧,盖合完成后,通过马达203的转动带动固定盘204旋转,固定盘204再带动底部的滑块205和滑块205卡合连接的卡槽104主体卷圈柱102进行旋转,在卷圈柱10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置于放置槽103内部的导线3进行旋转,导线3从而在收线盒101内部进行卷曲收纳,整个过程通过存线机构1和卷线机构2的相互配合,对长度过长的传输数据线进行收卷收纳,便于使用者携带。
存线机构1包括卷圈柱102,卷圈柱102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放置槽103,放置槽103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板105,卷圈柱102的顶端前后端中部均设置有卡槽104,卷圈柱102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收线盒101的底端内壁上,收线盒101的左右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收线口107,收线盒101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头106,收线口107和导向头106便于将导线3放入存线机构1中,有利于对使用者进行方向的引导。
卷线机构2包括马达203,马达2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盘204的顶端,通过马达203的转动作用为整个卷线机构2提供动力来源,固定盘204的底端前后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05,固定盘20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206的一端,第一弹簧2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板207的顶端,通过第一弹簧206和压板207的作用,进一步对导线3进行弹性限位,马达203的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壳202,外保护壳20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盖201,通过外保护壳202保护马达203不受外部作用力的影响,保证其正常的作业。
保护机构4包括两个传输头401,通过保护机构4保护传输数据线与连通头的连接部位不会受到作业中扭力的影响,防止其破裂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传输头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402,固定框架402的前后侧均设置有透槽403,通过透槽403与锁紧块404的相互卡合,使固定框架402和锁紧块404进行连接,保护设备的连接部分不暴露在外,防止其带来的扭力磨损,透槽4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锁紧块404,锁紧块404的前后侧内部设置有内槽405,通过内槽405便于放置第二弹簧406和锁块407,锁紧块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409,通过密封环409保障锁紧块404的移动性和密封性,内槽405的前后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406的一端,第二弹簧40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锁块407的一侧,通过第二弹簧406的弹性作用,带动锁块407完成挤压释放和按压收紧的作业需求,导线3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头401,传输头401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按压片408,通过传输头401两侧的按压片408便于对卡合的锁块407进行按压拿取作业,便于后续检查和维修。
工作原理: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顶盖201与收线盒101分开,随后将收线盒101置于导线3的底部,再将导线3通过导向头106和收线口107的导向作用置于到放置槽103内,随后将顶盖201和收线盒101进行盖合,在顶盖201的盖合过程中其内部固定盘204下方的滑块205会与卷圈柱102上得卡槽104进行卡合,同时固定盘204底部通过第一弹簧206连接的压板207也会对导线3进行弹性夹紧,盖合完成后,通过马达203的转动带动固定盘204旋转,固定盘204再带动底部的滑块205和滑块205卡合连接的卡槽104主体卷圈柱102进行旋转,在卷圈柱10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置于放置槽103内部的导线3进行旋转,导线3从而在收线盒101内部进行卷曲收纳,整个过程通过存线机构1和卷线机构2的相互配合,对长度过长的传输数据线进行收卷收纳,便于使用者携带,其次,通过固定在传输头401上的固定框架402锁紧作用,将锁紧块404沿着导线3塞入固定框架402中,在进入固定框架402内部的过程中,锁紧块404两侧通过第二弹簧406连接的锁块407会受到固定框架402两侧内壁的挤压,在挤压过程中锁块407会不断地向固定框架402两侧的透槽403运动,同时第二弹簧406也会发生压紧收缩,整个挤压过程持续到锁块407进入固定框架402的两侧透槽403中,其中在锁块407进入透槽403过程中,第二弹簧406失去了挤压的作用力,开始通过其的弹性作用开始回弹,进而使锁块407弹入到透槽403中,使固定框架402内壁与锁紧块404外壁相互卡合,其中锁块407的外形是前端较为圆滑,而后端是方正的,此形状有利于锁块407的滑入和卡紧,锁紧块404的卡紧也带动其后端的密封环409与导线3紧密接触,提高整体的密封性,保护导线3和保护机构4的连接处不会受到外部侵蚀和破坏,其次,再通过按压片408可以对锁块407进行按压,使其脱离透槽403,进而将锁紧块404拽离出固定框架402,便于后续的拆卸和维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包括存线机构(1),其特征在于:存线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卷线机构(2),所述存线机构(1)的左右侧设置有导线(3),所述导线(3)的左右侧均设置有保护机构(4);
所述存线机构(1)包括卷圈柱(102),所述卷圈柱(102)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放置槽(103),所述放置槽(103)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板(105),所述卷圈柱(102)的顶端前后端中部均设置有卡槽(104);
所述卷线机构(2)包括马达(203),所述马达(2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盘(204)的顶端,所述固定盘(204)的底端前后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05),所述固定盘(20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206)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2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压板(207)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4)包括两个传输头(401),所述传输头(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402),所述固定框架(402)的前后侧均设置有透槽(403),所述透槽(4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锁紧块(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404)的前后侧内部设置有内槽(405),所述锁紧块(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4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405)的前后端内壁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弹簧(406)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40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锁块(407)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头(401),所述传输头(401)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按压片(4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圈柱(102)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收线盒(101)的底端内壁上,所述收线盒(101)的左右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收线口(107),所述收线盒(101)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头(1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203)的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壳(202),所述外保护壳(20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顶盖(201)。
CN202222713097.3U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Active CN218860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3097.3U CN218860067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3097.3U CN218860067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0067U true CN218860067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3097.3U Active CN218860067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0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1111B (zh) 多接口连接线
CN206254522U (zh) 一种线束装配用破损线束上胶保护装置
CN210246370U (zh) 一种便于收卷充电线的移动电源
CN218860067U (zh) 一种便携式信息数据存储设备的连接装置
CN211335270U (zh) 一种多功能会计凭证快速整理装置
CN208617127U (zh) 一种防打结的数据通讯用数据线收纳盒
CN210294886U (zh) 一种一体便携式的汽车故障诊断仪
CN209835296U (zh) 一种便于携带和收纳的手机数据线放置盒
WO2021098416A1 (zh) 便携式条形数据线
CN208028344U (zh) 一种带有接头防护装置的数据线
CN210973437U (zh) 可多人同时检测的快捷测试站
CN213093463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车载usb充电插头
CN208054632U (zh) 一种数据线绕卷装置
CN207671462U (zh) 一种通讯设备的线缆收纳装置
CN219950122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连线整理架
CN212425023U (zh) 一种便于长途携带运输的音箱
CN211812861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用储线盒
CN212751853U (zh) 一种便捷式手机移动电源
CN214899238U (zh) 一种应用于工业平板电脑的一体化转接装置
CN220342425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音响
CN214897624U (zh) 一种计算机大数据存储系统
CN215451977U (zh) 一种多端口连接线
CN220115965U (zh) 一种卷收保存装置
CN218997752U (zh) 一种接口带防护的移动电源
CN211741415U (zh) 断路器触头接触电阻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