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1943U - 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1943U
CN218851943U CN202222943639.6U CN202222943639U CN218851943U CN 218851943 U CN218851943 U CN 218851943U CN 202222943639 U CN202222943639 U CN 202222943639U CN 218851943 U CN218851943 U CN 218851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troller
atomizer
integrated chip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36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小贾
汪应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36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1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1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1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雾化器包括雾化器用控制器,雾化器用控制器包括电路板组件、壳体和微机电控制模块,电路板组件包括开设有出气口的电路板,壳体与电路板一表面连接并与电路板围合形成容纳腔,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进气口,微机电控制模块设于电路板上,且容设于容纳腔内,微机电控制模块包括电连接的集成芯片和微机电传感器,微机电传感器罩盖在出气口上,并包括相对设置的检测振膜和背极板,微机电控制模块上形成有用于连通出气口和进气口的气流通道,检测振膜用以感应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变化,以与背极板之间产生电容变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具有触发压力输出线性好且一致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雾化控制设备产品主要使用传统驻极体控制器作为控制器来控制雾化控制设备加热丝的加热和关闭,驻极体控制器所起的作用与一般内燃机发动机的进气阀门类似,通过进气压力值的大小来改变电阻值加热功率大小从而改变加热量的大小,使得烟油雾化形成一个最佳的比例。
而目前传统驻极体控制器作为雾化控制设备控制器开关,采用的是物理机构组装制造工艺多零件组装不能保证触发压力的一致性,从而导致雾化控制设备加热时加热丝加热线性度不一致、影响到雾化控制设备的油气混合比,尤其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受外界温度,湿度,压力的影响导致开关的灵敏度产生变化雾化控制设备的产生误触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雾化器用控制器,相比传统驻极体控制器,将传统驻极体控制器中的极板、垫片、膜片、塑环 零件采用微机电传感器技术替代,具有使用可靠性高、一致性优良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爆雾化器用控制器,包括: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出气口;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路板一表面连接并与所述电路板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以及
微机电控制模块,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容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包括集成芯片和微机电传感器,所述微机电传感器罩盖在所述出气口上,所述微机电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检测振膜和背极板,所述检测振膜与所述背极板分别构成电容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的气流通道,所述检测振膜用以感应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变化,以与所述背极板之间产生电容变化;
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电源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用于与电热丝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热丝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用于与所述电热丝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型中空腔体结构,所述壳体封闭的一端端面开设有所述进气口;
所述电路板为圆盘结构,所述电路板对应所述壳体的开口设置,且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封堵所述壳体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周侧面上;
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多个配合部,多个所述配合部间隔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每一所述配合部均对应一所述安装部设置,所述配合部用以与所述安装部配合,以将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一为卡扣,另一为卡槽,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卡槽。
可选地,所述进气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口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气口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出气口完全错开或部分错开。
可选地,所述集成芯片还包括有第五引脚,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用于连接供电设备。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设于所述容纳腔外;
所述集成芯片还包括有第六引脚;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LED灯的第一端,所述LED灯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集成芯片周围包裹有保护胶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用控制器,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包括: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出气口;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路板一表面连接并与所述电路板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以及
微机电控制模块,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容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包括集成芯片和微机电传感器,所述微机电传感器罩盖在所述出气口上,所述微机电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检测振膜和背极板,所述检测振膜与所述背极板分别构成电容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的气流通道,所述检测振膜用以感应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变化,以与所述背极板之间产生电容变化;
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电源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用于与电热丝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热丝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电热丝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用控制器,通过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可以让吸气时的气流进入所述容纳腔,气流作用于所述微机电传感器内部的检测振膜,所述检测振膜发生形变后与所述背极板产生电容值变化并输出检测信号,再由所述集成芯片驱动所述电热丝加热烟油发生雾化,吸入的气流再从所述微机电传感器从所述电路板上的出气口流出,本实用新型微机电传感器和集成芯片通过集成互联工艺固定在电路板上,精度、良率、效率都很高,且将传统驻极体控制器中的极板、垫片、膜片、塑环零件采用微机电传感器和集成芯片技术替代,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可靠性高、一致性优良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用控制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路板组件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微机电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雾化控制设备产品主要使用传统驻极体控制器作为控制器来控制雾化控制设备加热丝的加热和关闭,驻极体控制器所起的作用与一般内燃机发动机的进气阀门类似,通过进气压力值的大小来改变电阻值加热功率大小从而改变加热量的大小,使得烟油雾化形成一个最佳的比例。
而目前传统驻极体控制器作为雾化控制设备控制器开关,采用的是物理机构组装制造工艺多零件组装不能保证触发压力的一致性,从而导致雾化控制设备加热时加热丝加热线性度不一致、影响到雾化控制设备的油气混合比,尤其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受外界温度,湿度,压力的影响导致开关的灵敏度产生变化雾化控制设备的产生误触发。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相比传统驻极体控制器,将传统驻极体控制器中的极板、垫片、膜片、塑环 零件采用微机电传感器32技术替代,具有使用可靠性高、一致性优良的优点,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的一实施例(下文称“本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包括电路板11组件1、壳体2和微机电控制模块3,所述电路板11组件1包括电路板11,所述电路板11上开设有出气口12,所述壳体2与所述电路板11一表面连接并与所述电路板11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22,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3设于所述电路板11上,且容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3包括集成芯片31和微机电传感器32,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罩盖在所述出气口12上,并包括相对设置的检测振膜和背极板,所述检测振膜与所述背极板分别构成电容322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3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出气口12和所述进气口22的气流通道,所述检测振膜用以感应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变化,以与所述背极板之间产生电容322变化,其中,所述电容322的第一极板与电源连接,所述电容322的第二极板接地;所述集成芯片31的第一引脚311与所述电容322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集成芯片31的第二引脚312与所述电容322的第二极板连接;所述集成芯片31的第三引脚313用于与电热丝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热丝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集成芯片31的第四引脚314用于与所述电热丝4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通过所述壳体2上的进气口22可以让吸气时的气流进入所述容纳腔,气流作用于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内部的检测振膜,所述检测振膜发生形变后与所述背极板产生电容322值变化并输出检测信号,再由所述集成芯片31驱动所述电热丝4加热烟油发生雾化,吸入的气流再从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从所述电路板11上的出气口12流出,本实用新型微机电传感器32和集成芯片31通过集成互联工艺固定在电路板11上,精度、良率、效率都很高,且将传统驻极体控制器中的极板、垫片、膜片、塑环零件采用微机电传感器32和集成芯片31技术替代,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可靠性高、一致性优良等优点。
同时,通过所述壳体2将所述集成芯片31和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封装,实现集成化,可以将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直接在雾化器中使用,生产方便,质量容易把控,且将所述集成芯片31和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同时整合于一个结构中,减少了雾化器功能芯片独立封装产生的封装费以及电路板11贴片加工的加工费,具体地,在本实施中,所述集成芯片31可由贴片封装形式通过SMT贴片回流焊接工艺焊接在所述电路板1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芯片31也可以通过COB工艺焊接在所述电路板11上,具体不做限制,且集成芯片31可以集成有各种功能,从而使雾化器可以额外具有其他功能,后续会继续说明。
另外,所述壳体2实现集成化的同时,也可以保护所述集成芯片31和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并且,所述电路板11上开设有所述出气口12,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进气口22,所述壳体2罩设在所述集成芯片31和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上,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出气口12进出流动所述容纳腔形成的相对的密封空间可以增大气压的变化,从而使得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可以更容易检测到气压的变化,需要补充的是,为进一步提高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的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包括衬底、检测振膜和背极板,所述衬底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形成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衬底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的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在所述第一壁面上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口22连通,所述气体流道在所述第二壁面上形成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口12连通,所述检测振膜和所述背极板均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气体流道上,具体地,所述检测振膜设于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所述背极板设于所述检测振膜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所述检测振膜和所述背极板上均开设有连通所述气体流道的通孔,相比较于传统的微机电传感器32内部的气体流道与振膜、背极板错开设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气体能够直接与所述检测振膜接触,在气体流动量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感应到气压变化并产生感应信号,由于所述集成芯片31和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都属于高集成器件,工作室发热量大,因此可以通过所述检测振膜和所述背极板上的通孔将气体导通至所述出气口12以排出所述容纳腔外,在保证气体基础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气体也可以从所述出气口12进入到所述容纳腔内,再从所述进气口22排出。
在传统雾化器结构中,雾化器中安装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的安装位置大多都是呈圆柱形的腔体或气道,为提高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的适配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2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型中空腔体结构,所述电路板11为圆盘结构,所述电路板11对应所述壳体2的开口设置,且与所述壳体2连接,以封堵所述壳体2的开口,可以直接使用在目前大部分的雾化器上,雾化器原有的生产模具不需要更改,以使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生产方便且成本低。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和电路板11组件1也可以为方形或多边形,以适应其他不同规格的雾化器,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更具体地,所述壳体2封闭的一端端面开设有所述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处于与所述出气口12相对的位置上,气体流动更顺畅,散热效果也更好。
为便于所述电路板11组件1安装于所述壳体2上,所述壳体2还包括多个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周侧面上,所述电路板11组件1还包括多个配合部,多个所述配合部间隔设于所述电路板11上,且每一所述配合部均对应一所述安装部设置,所述配合部用以与所述安装部配合,以将所述电路板11组件1固定于所述壳体2上。
进一步地,为便于生产制造,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一为卡扣,另一为卡槽,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卡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1组件1包括有一底座,所述电路板11设于所述底座上以凸出于所述底座的一表面,所述电路板11的侧壁面粘接或焊接有所述卡扣件,所述容纳腔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卡扣件形状大小相同的所述卡槽,安装时,只需将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对应压紧即可完成安装,该方式安装牢固,密封性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螺纹拧紧的方式或胶黏粘粘的方式来实现所述电路板11组件1和所述壳体2的固定,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为提升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的散热能力,所述进气口2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口22间隔设置,即所述进气口22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以增加进气量,从而能够带走所述容纳腔内更多的热量。对于所述进气口22的具体设置位置,除了上述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顶壁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2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侧面上,位于所述壳体2侧面的进气口22,可以充分增加新流入的气体以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造成扰动,也可以将所述容纳腔内的热量带走更多,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为使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更容易感应到所述容纳腔内气体流动的情况,所述进气口22在所述电路板1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出气口完全错开或部分错开,需要解释的是,完全错开是指所述进气口22在所述电路板1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出气口12完全没有重叠交错的部分,即两者是隔离未相互接触的,部分错开是指所述进气口22在所述电路板1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出气口12还有重叠交错的部分,但只是部分而不是完全,气体从所述进气口22进入后,并不能直达所述出气口12流出,相当于气体从流入到流出的过程并不是流畅的,如此设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所述容纳腔内的气压变化,所述微机电传感器32更容易感应气压变化,并且,这样也可以加大新流入的气体对所述容纳腔内原本气体的扰动,可以将将所述容纳腔内的热量带走更多,散热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2在所述电路板11上的正投影还可以是与所述出气口12重合,即所述进气口22和所述出气口12是完全正相对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流动顺畅,但散热效果有所降低。
具体地,为保证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的正常工作,请参照图3,所述集成芯片31还包括有第五引脚315,所述集成芯片31的第五引脚315用于连接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可用于给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供电。
为使雾化器还具有报警或工作状态指示功能,请继续参照图3,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还包括LED灯6,所述LED灯6设于所述容纳腔外,所述集成芯片31还包括有第六引脚316,所述集成芯片31的第六引脚316连接所述LED灯6的第一端,所述LED灯6的第二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ED灯6在正常工作时可以亮绿灯,出现故障是亮红灯。
为提高所述集成芯片31的使用寿命,所述集成芯片31周围包裹有保护胶水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护胶水5可采用环氧树脂材料且利用精密点胶机进行点胶,环氧树脂材料的附着力好,且导热率高、导电性好,可以对所述集成芯片31进行粘接密封加固以及防水保护工作,可以很好的地延长所述集成芯片31的使用效果和工作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一般用于设备或车辆的燃油系统中,在使用时,起到将燃油加热到适当温度使其雾化的作用。所述雾化器包括有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出气口;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路板一表面连接并与所述电路板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进气口;以及
微机电控制模块,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容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包括集成芯片和微机电传感器,所述微机电传感器罩盖在所述出气口上,所述微机电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检测振膜和背极板,所述检测振膜与所述背极板分别构成电容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微机电控制模块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的气流通道,所述检测振膜用以感应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变化,以与所述背极板之间产生电容变化;
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电源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用于与电热丝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热丝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用于与所述电热丝的第二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型中空腔体结构,所述壳体封闭的一端端面开设有所述进气口;
所述电路板为圆盘结构,所述电路板对应所述壳体的开口设置,且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封堵所述壳体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间隔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周侧面上;
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多个配合部,多个所述配合部间隔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每一所述配合部均对应一所述安装部设置,所述配合部用以与所述安装部配合,以将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配合部其一为卡扣,另一为卡槽,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卡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口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出气口完全错开或部分错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芯片还包括有第五引脚,所述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用于连接供电设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用控制器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设于所述容纳腔外;
所述集成芯片还包括有第六引脚;
所述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LED灯的第一端,所述LED灯的第二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芯片周围包裹有保护胶水。
10.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用控制器。
CN202222943639.6U 2022-11-04 2022-11-04 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Active CN218851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3639.6U CN218851943U (zh) 2022-11-04 2022-11-04 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3639.6U CN218851943U (zh) 2022-11-04 2022-11-04 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1943U true CN218851943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9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3639.6U Active CN218851943U (zh) 2022-11-04 2022-11-04 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1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48989A (en) Pressure sensor device
CN101558285A (zh) 用于制造具有角度传感器的支承部件的方法
WO2019049513A1 (ja) 熱式流量計
CN112721224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支架和支架制备方法
US20240044734A1 (en) Sensor assembly and valve device
CN218851943U (zh) 雾化器用控制器以及雾化器
CN11249059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
CN209117240U (zh) 一种气流感测传感器
CN108980069B (zh) 一种便于电子水泵测试的塑封壳
US20040231426A1 (en) Pressure sensor apparatus
CN211065067U (zh) 气流传感器及电子烟
CN11249059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
CN216147246U (zh) 一种双腔防油型气压传感器及电子烟
WO2022247074A1 (zh) 电子烟气压传感器及电子烟
CN21467290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供电组件
CN209117091U (zh) 一种气流感测传感器
CN113969985B (zh) 电子膨胀阀
CN218470063U (zh) 一种压差传感器
CN207081448U (zh) 一种进气歧管传感器
CN113229534A (zh) 一种防水防油型气压传感器及电子烟
CN11319735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供电组件和支架组件
CN217851379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电子烟控制器及电子烟
CN217743185U (zh) 一种贴片咪头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1221989Y (zh) 一种模拟、数字双模汽车歧管压力、温度一体化传感器
CN216147244U (zh) 一种背吸式电子烟气压传感器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