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0550U -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0550U
CN218850550U CN202223051934.7U CN202223051934U CN218850550U CN 218850550 U CN218850550 U CN 218850550U CN 202223051934 U CN202223051934 U CN 202223051934U CN 218850550 U CN218850550 U CN 218850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ferromagnetic
block
shaped
eddy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19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才勇
曹广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30519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0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0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0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电涡流制动装置包括:机壳、上端盖、下端盖、飞轮及制动模块;所述制动模块包括铁磁块和励磁绕组,所述励磁绕组缠绕在所述铁磁块上,或者所述励磁绕组设置在所述铁磁块之间;所述铁磁块沿所述飞轮周向均匀布置,且相邻所述铁磁块之间有间隙或每个所述铁磁块上有间隙;每个铁磁块的内表面与所述飞轮的外表面形成气隙,每个所述铁磁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轮储能电机,包括电涡流制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涡流制动装置能够保证遇到突发情况时,对飞轮紧急制动,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且适用于各种金属飞轮储能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轮储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背景技术
飞轮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具有无污染、充放电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在电网调峰调频、不间断电源、地铁制动能量回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制动系统是飞轮储能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随着飞轮朝着更高的速度区间迈进,高速飞轮转子的制动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摩擦制动是一种常用的制动方式,但是摩擦制动在飞轮高速运行工况下有磨损快、噪音大等明显缺点,并且这种制动方式的制动力不易调节、响应速度慢,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其目的在于为飞轮储能电机提供一种非接触的制动方式,并且提升制动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包括:机壳、上端盖、下端盖、飞轮及制动模块;
所述机壳固定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并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构成真空腔,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内,并通过设置在所述飞轮上方的储能电机驱动旋转;
所述制动模块包括铁磁块和励磁绕组,所述励磁绕组缠绕在所述铁磁块上,或者所述励磁绕组设置在所述铁磁块之间;所述铁磁块沿所述飞轮周向均匀布置,且相邻所述铁磁块之间有间隙或每个所述铁磁块上有间隙;
每个所述铁磁块的内表面与所述飞轮的外表面形成气隙,每个所述铁磁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模块包括E形铁磁块和第一集中励磁绕组;
所述E形铁磁块包括齿和磁轭,所述齿的内圆弧面与所述飞轮的外表面形成气隙,所述磁轭的外圆弧面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接触;
所述第一集中励磁绕组沿所述齿的轴向缠绕在所述E形铁磁块的中间齿上。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模块包括C形铁磁块和第二集中励磁绕组;
所述C形铁磁块的周向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集中励磁绕组沿所述凹槽周向缠绕在所述C形铁磁块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C形铁磁块外侧面的隔磁块,所述隔磁块的外侧面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每个所述C形铁磁块的内侧面与所述飞轮的外表面形成气隙。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模块包括圆弧形上铁磁块、圆弧形下铁磁块和环形励磁绕组;
所述环形励磁绕组设置在所述圆弧形上铁磁块和所述圆弧形下铁磁块之间,并环绕所述飞轮外侧且与所述飞轮之间有气隙;
所述圆弧形上铁磁块和所述圆弧形下铁磁块沿飞轮轴向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模块包括圆弧形上铁磁块、圆弧形下铁磁块和环形励磁绕组;
所述环形励磁绕组设置在所述圆弧形上铁磁块和所述圆弧形下铁磁块之间,并环绕所述飞轮外侧且与所述飞轮之间有气隙;
所述圆弧形上铁磁块和所述圆弧形下铁磁块沿飞轮轴向交错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模块包括直角形上铁磁块、直角形下铁磁块和环形励磁绕组;
所述环形励磁绕组设置在所述直角形上铁磁块和所述直角形下铁磁块之间,并环绕所述飞轮外侧且与所述飞轮之间有气隙;
所述直角形上铁磁块和所述直角形下铁磁块沿飞轮轴向交错分布,且所述直角形上铁磁块和所述直角形下铁磁块形成爪极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铁磁块的内表面沿轴向开设有齿槽。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轮储能电机,包括高速电机、电机转轴及电涡流制动装置;所述高速电机设置在所述飞轮的上方,所述飞轮的上端面与所述电机转轴连接;
其中,所述电涡流制动装置为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转轴下端的法兰盘以及螺杆;
所述飞轮的上端面开有环形凹槽,所述法兰盘嵌入所述凹槽中,与所述飞轮中心凸台过盈配合安装,所述法兰盘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飞轮的上端面轴向联接。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通过设计的制动模块与飞轮及机壳相互配合,励磁绕组缠绕在铁磁块上,或者励磁绕组设置在铁磁块之间,每个铁磁块的内表面与飞轮的外表面形成气隙,每个铁磁块的外表面与机壳的内表面接触,铁磁块沿飞轮圆周均匀分布,不同位置处对应的磁场不同,铁磁块对应的位置气隙磁场较大,没有铁磁块的位置气隙磁场小,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励磁电流后,在气隙中产生励磁磁场,飞轮同一位置处的磁场不断交变,进而产生电涡流,涡流磁场和励磁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与飞轮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矩,实现飞轮的紧急制动。本实用新型首次实现了在飞轮储能系统中使用电涡流制动,并且根据飞轮储能系统储能量的大小,通过调整铁磁块的数量,可以调整所需要的制动力矩。这种电涡流的制动方式使得制动速度快,可靠性高,且是一种非接触的制动方式,不存在飞轮高速运行工况下磨损快、噪音大的缺陷。
(2)当制动模块采用E形铁磁块和第一集中励磁绕组时,第一集中励磁绕组沿E形铁磁块的轴向缠绕在其中间齿上,与E形铁磁块组成模块化结构,可以根据飞轮储能系统储能量的大小灵活调整模块化结构的布置个数达到所需要的制动力矩,同时,该制动模块结构简单,加工和制造方便,直接固定在机壳上即可,安装也简单。
(3)当制动模块采用C形铁磁块、隔磁块和沿C形铁磁块周向缠绕的第二集中励磁绕组时,隔磁块能够有效减小机壳内漏磁,在取得良好的电涡流制动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励磁绕组的用铜量。
(4)当制动模块采用圆弧形上铁磁块、圆弧形下铁磁块和环形励磁绕组,上下两侧布置圆弧形铁磁块沿飞轮轴向对齐时,通过在环形励磁绕组上下两侧布置圆弧形铁磁块,改变飞轮圆周表面磁场的分布,在飞轮上形成涡流,涡流产生的磁场与励磁绕组通电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电磁制动力矩。该方案铁磁块加工安装简便,能够起到紧急制动效果。
(5)当上下两侧布置圆弧形铁磁块沿飞轮轴向交错分布时,增加了调磁极数,增大了飞轮中涡流的频率,从而增强了飞轮紧急制动的效果,该方案同样加工安装简便。
(6)当铁磁块为直角形上铁磁块和直角形下铁磁块时,环形励磁绕组上下方的直角形铁磁块与环形励磁绕组侧面接触,沿轴向交错分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形成爪极结构,增大了飞轮转子中的涡流,从而增强了电磁制动转矩。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电涡流制动装置能够保证遇到突发情况时,对飞轮紧急制动,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且适用于各种金属飞轮储能电机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涡流制动装置的飞轮储能系统半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磁通路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磁通路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磁通路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电涡流制动装置磁通路径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上端盖,2-机壳,3-隔磁块,4-飞轮,501-E形铁磁块,502-C形铁磁块,503-圆弧形上铁磁块,504-圆弧形下铁磁块,505-直角形上铁磁块,506-直角形下铁磁块,601-第一集中励磁绕组,602-第二集中励磁绕组,603-环形励磁绕组,7-下端盖,8-高速电机,9-电机转轴,10-螺杆,11、12、13、14均为主磁通路径,15-齿,16-磁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主要包括:机壳2、上端盖1、下端盖7、飞轮4及制动模块;
机壳2固定在上端盖1和下端盖7之间,并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7构成真空腔,上端盖1、下端盖7分别设置在飞轮4上、下两侧,即飞轮4设置在上端盖1和下端盖7构成的真空腔内,通过设置在飞轮上方的储能电机驱动飞轮4旋转。
制动模块包括铁磁块和励磁绕组,励磁绕组缠绕在铁磁块上,或者励磁绕组设置在铁磁块之间,铁磁块沿飞轮4周向均匀布置N个,且相邻铁磁块之间有间隙或每个铁磁块上有间隙,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每个铁磁块的内表面与飞轮4的外表面形成气隙,每个铁磁块的外表面与机壳2的内表面接触。
机壳2优选为铁磁材料,例如Q235A,以起到导磁的作用;并且机壳2固定在上端盖1和下端盖7之间,并且环绕在铁磁块和励磁绕组的外侧,以对各个部件进行固定。
飞轮4的材料包括合金钢,优选为40Cr。
铁磁块通电后形成的磁极的布置方式可以为NNSS或NSNS。
作为优选,在铁磁块的内表面沿轴向开设齿槽,以增加涡流的变化频率,提升飞轮上的涡流损耗,增强制动效果。
基于上述设计,若干数量的铁磁块沿飞轮圆周均匀分布,不同位置处对应的磁场不同,铁磁块对应的位置气隙磁场较大,没有铁磁块的位置气隙磁场小,当制动装置运行时,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励磁电流,在气隙中产生励磁磁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飞轮同一位置处的磁场不断交变,飞轮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并由此产生电涡流,涡流产生的磁场会阻碍原磁场的变化,与励磁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与飞轮运行方向相反的电磁制动力矩,实现飞轮的紧急制动。并且根据飞轮储能系统储能量的大小,通过调整铁磁块的数量,可以调整所需要的制动力矩。这种电涡流的制动方式使得制动相应速度快,可靠性高,并且是一种非接触的制动方式,不存在飞轮高速运行工况下磨损快、噪音大的缺陷。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结合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制动模块包括E形铁磁块501和第一集中励磁绕组601,E形铁磁块包括齿15和磁轭16,每个齿的内圆弧面与飞轮4的外表面形成气隙,磁轭的外圆弧面与机壳2的内表面接触;第一集中励磁绕组601沿E形铁磁块501中间齿的轴向缠绕在E形铁磁块501的中间齿上,每个E形铁磁块和每个第一集中励磁绕组601组成模块化结构,沿周向均匀布置N个,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可以根据飞轮储能系统储能量的大小灵活调整模块化结构的布置个数,达到所需要的制动力矩。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给加工、制造和安装带来极大方便。
作为优选,在E形铁磁块501的内圆弧表面沿轴向开设齿槽,以增加涡流的变化频率,提升飞轮上的涡流损耗,增强制动效果。
作为优选,相邻的E形铁磁块501之间有间隔。
本实施例中,紧急制动期间,第一集中励磁绕组601产生的主磁通路径11,如图7所示,主磁通路径11为:E形铁磁块501中间齿→气隙→飞轮4→气隙→E形铁磁块501磁轭→E形铁磁块501中间齿。飞轮储能电机正常运行期间,第一集中励磁绕组601不通电,飞轮4的外表面不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因此飞轮中无涡流损耗,不影响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
实施例2
参阅图1,结合图3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制动模块包括C形铁磁块502和第二集中励磁绕组602;C形铁磁块502的周向中部开设有凹槽,第二集中励磁绕组602沿该凹槽周向缠绕在C形铁磁块上。C形铁磁块502和第二集中励磁绕组602沿飞轮圆周均匀布置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且相邻C形铁磁块502之间有间隙。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机壳2漏磁,在每个C形铁磁块502外侧面还加装有隔磁块3;隔磁块3的外侧面固定于机壳2的内侧,每个C形铁磁块502的内侧面与飞轮4的外表面形成气隙。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每个铁磁块为一体化结构,截面呈C形;隔磁块的材料包括铝合金。
作为优选,在C形铁磁块502的内圆弧表面沿轴向开设齿槽,以增加涡流的变化频率,提升飞轮上的涡流损耗,增强制动效果。
本实施例中,紧急制动期间,第二集中励磁绕组602产生的主磁通路径12,如图8所示。主磁通路径12为:C形铁磁块502→气隙→飞轮4→气隙→C形铁磁块502。飞轮储能电机正常运行期间,第二集中励磁绕组602不通电,飞轮外表面不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因此飞轮中无涡流损耗,不影响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
本方案在取得良好的电涡流制动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励磁绕组的用铜量,节约了成本。
实施例3
参阅图1,结合图4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制动模块包括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圆弧形下铁磁块504和环形励磁绕组603;环形励磁绕组603设置在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圆弧形下铁磁块504之间,并环绕飞轮外侧,固定在机壳内,环形励磁绕组603与飞轮之间有气隙;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圆弧形下铁磁块504沿飞轮轴向对齐,且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圆弧形下铁磁块504沿飞轮周向均匀设置,并与飞轮4外圆周表面形成气隙。
具体地,圆弧形上铁磁块503位于环形励磁绕组603上方内圆弧面与飞轮的外表面形成气隙,外圆弧面与机壳的内表面接触。圆弧形下铁磁块504位于环形励磁绕组603下方,与圆弧形上铁磁块503沿飞轮轴向对齐。并且,相邻的圆弧形上铁磁块503之间有间隔,相邻的圆弧形下铁磁块504之间有间隔。
作为优选,在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圆弧形下铁磁块504的内圆弧表面沿轴向开设齿槽,以增加涡流的变化频率,提升飞轮上的涡流损耗,增强制动效果。
在其它实施例中,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圆弧形下铁磁块504也可以是其它能够与整个系统相适配的铁磁块。
当环形励磁绕组603通电时,由于圆弧形上铁磁块503与圆弧形下铁磁块504对励磁磁场的调制作用,飞轮4处于周期性变化的工作磁场中,并在飞轮4上感应产生涡流。
本实施例中,紧急制动期间,环形励磁绕组603产生的主磁通路径13,如图9所示,主磁通路径13为:圆弧形上铁磁块503→气隙→飞轮4→气隙→圆弧形下铁磁块504→机壳2→圆弧形上铁磁块503。涡流磁场和励磁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与飞轮4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矩。
实施例4
参阅图1,结合图4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圆弧形下铁磁块504沿飞轮轴向交错分布,并与飞轮4外圆周表面形成气隙。具体地,环形励磁绕组603的上端面与圆弧形上铁磁块503的下端面接触,环形励磁绕组603的下端面与圆弧形下铁磁块504的上端面接触。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圆弧形下铁磁块504以及环形励磁绕组603的内表面与飞轮4的外表面形成气隙,环形励磁绕组603对应的气隙长度与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圆弧形下铁磁块504对应的气隙长度相等。
由于圆弧形上铁磁块503与圆弧形下铁磁块504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放置铁磁块的位置与没有放置铁磁块的位置处的磁阻不同。因此,在励磁绕组通电时,飞轮4的圆周表面存在周期性变化的工作磁场,在飞轮4上产生涡流。
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中,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圆弧形下铁磁块504并没有沿轴向对齐,而是沿轴向交错分布。在紧急制动时,每经过铁磁块,飞轮4表面的磁场就会变化。因此,采用交错型的上下铁磁块分布,相当于增加了气隙磁场的极对数,提高了涡流的频率,使得能够产生更大的电磁制动力矩。
实施例5
参阅图1,结合图6和图10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铁磁块为直角形上铁磁块505和直角形下铁磁块506,直角形上铁磁块505和直角形下铁磁块506沿飞轮轴向交错分布,并与飞轮4外圆周表面形成气隙。具体地,环形励磁绕组603的上端面和内侧面与直角形上铁磁块505接触,下端面和内侧面与直角形下铁磁块506接触,直角形上铁磁块505和直角形下铁磁块506形成爪极结构,直角形上铁磁块505、直角形下铁磁块506以及环形励磁绕组603的内表面均与飞轮4的外表面形成气隙,并且,相邻的直角形上铁磁块505之间有间隔,相邻的直角形下铁磁块506之间有间隔。
作为优选,在直角形上铁磁块505和直角形下铁磁块506的内圆弧表面沿轴向开设齿槽,以增加涡流的变化频率,提升飞轮上的涡流损耗,增强制动效果。
与实施例4相比,本实施例中,气隙磁场同样受到铁磁块的调制作用,制动时飞轮4中会存在涡流。且直角形上铁磁块505和直角形下铁磁块506形成爪极结构,制动过程中,经过铁磁块时,飞轮表面的磁场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因此飞轮中会感应出更大的涡流,进而产生更大的制动力矩。
本实施例中,紧急制动期间,环形励磁绕组603产生的主磁通路径14,如图10所示,主磁通路径14为:直角形上铁磁块505→气隙→飞轮4→气隙→直角形下铁磁块506→机壳2→直角形上铁磁块50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轮储能电机,包括电涡流制动装置、高速电机8、电机转轴9及螺杆10,其中,该电涡流制动装置为上述实施例1-5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
具体地,高速电机8设置在飞轮4的上方,飞轮4的上端面与电机转轴9联接在一起,或者飞轮4与电机转轴9一体化锻造而成。
在电机转轴9下方设有法兰盘,飞轮4的上端面开有环形凹槽,电机转轴9下端的法兰盘嵌入飞轮4上端面凹槽中,与飞轮4中心凸台过盈配合安装,法兰盘通过螺杆10与飞轮4上端面轴向联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电涡流制动装置适用于各种金属飞轮储能电机,如永磁电机,同步磁阻电机,感应电机,感应子电机等,适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种不同的制动模块结构配合其他部件均较好的实现了电涡流制动,并且本实用新型首次实现了将电涡流制动应用在飞轮储能电机中,制动效果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上端盖(1)、下端盖(7)、飞轮(4)及制动模块;
所述机壳(2)固定在所述上端盖(1)和所述下端盖(7)之间,并与所述上端盖(1)和所述下端盖(7)构成真空腔,所述飞轮(4)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内,并通过设置在所述飞轮(4)上方的储能电机驱动旋转;
所述制动模块包括铁磁块和励磁绕组,所述励磁绕组缠绕在所述铁磁块上,或者所述励磁绕组设置在所述铁磁块之间;所述铁磁块沿所述飞轮(4)周向均匀布置,且相邻所述铁磁块之间有间隙或每个所述铁磁块上有间隙;
每个所述铁磁块的内表面与所述飞轮(4)的外表面形成气隙,每个所述铁磁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机壳(2)的内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包括E形铁磁块(501)和第一集中励磁绕组(601);
所述E形铁磁块(501)包括齿和磁轭,所述齿的内圆弧面与所述飞轮(4)的外表面形成气隙,所述磁轭的外圆弧面与所述机壳(2)的内表面接触;
所述第一集中励磁绕组(601)沿所述齿的轴向缠绕在所述E形铁磁块(501)的中间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包括C形铁磁块(502)和第二集中励磁绕组(602);
所述C形铁磁块(502)的周向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集中励磁绕组(602)沿所述凹槽周向缠绕在所述C形铁磁块(5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C形铁磁块(502)外侧面的隔磁块(3),所述隔磁块(3)的外侧面固定于所述机壳(2)的内表面,每个所述C形铁磁块(502)的内侧面与所述飞轮(4)的外表面形成气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包括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圆弧形下铁磁块(504)和环形励磁绕组(603);
所述环形励磁绕组(603)设置在所述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所述圆弧形下铁磁块(504)之间,并环绕所述飞轮(4)外侧且与所述飞轮(4)之间有气隙;
所述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所述圆弧形下铁磁块(504)沿飞轮轴向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包括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圆弧形下铁磁块(504)和环形励磁绕组(603);
所述环形励磁绕组(603)设置在所述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所述圆弧形下铁磁块(504)之间,并环绕所述飞轮(4)外侧且与所述飞轮(4)之间有气隙;
所述圆弧形上铁磁块(503)和所述圆弧形下铁磁块(504)沿飞轮轴向交错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包括直角形上铁磁块(505)、直角形下铁磁块(506)和环形励磁绕组(603);
所述环形励磁绕组(603)设置在所述直角形上铁磁块(505)和所述直角形下铁磁块(506)之间,并环绕所述飞轮(4)外侧且与所述飞轮(4)之间有气隙;
所述直角形上铁磁块(505)和所述直角形下铁磁块(506)沿飞轮轴向交错分布,且所述直角形上铁磁块(505)和所述直角形下铁磁块(506)形成爪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铁磁块的内表面沿轴向开设有齿槽。
9.一种飞轮储能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速电机(8)、电机转轴(9)及电涡流制动装置;所述高速电机(8)设置在所述飞轮(4)的上方,所述飞轮(4)的上端面与所述电机转轴(9)连接;
其中,所述电涡流制动装置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涡流制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轮储能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转轴(9)下端的法兰盘以及螺杆(10);
所述飞轮(4)的上端面开有环形凹槽,所述法兰盘嵌入所述凹槽中,与所述飞轮(4)中心凸台过盈配合安装,所述法兰盘通过所述螺杆(10)与所述飞轮(4)的上端面轴向联接。
CN202223051934.7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Active CN218850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1934.7U CN218850550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1934.7U CN218850550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0550U true CN218850550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8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1934.7U Active CN218850550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0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1381B (zh) 一种鼓式分布绕组轴向混合励磁电机
CN111541351B (zh) 一种双定子单转子轴向磁场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CN102315739B (zh) 一种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10880850B (zh) 一种定子永磁型动铁芯式无弹簧直线振荡电机
CN101436793A (zh) 电动汽车用高功率宽调速内置式永磁无刷轮电机
CN101459370A (zh) 恒风量控制用低噪快响应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CN113437849B (zh) 一种双转子单定子轴向磁通混合励磁电机
CN113067446A (zh) 一种双模块化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
JP3724416B2 (ja) 軸方向分割混成磁極型ブラシレス回転電機
CN113300532B (zh) 一种定子电励磁飞轮储能电机
CN201789396U (zh) 一种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18850550U (zh)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CN203193469U (zh) 无铁芯盘式直流无刷电机
RU195231U1 (ru) Бесщеточ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CN110676996B (zh) 一种双磁路调磁型轴向永磁电机
CN108599492B (zh) 一种单元式轴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
CN109256879A (zh) 一种内外层永磁体错位的双定子电机
WO2023097916A1 (zh)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3178963B (zh) 一种径向与轴向双模块化磁通切换电机
CN115765301A (zh) 一种飞轮储能电机电涡流制动装置及飞轮储能电机
CN110808673B (zh) 一种新型双定子Halbach交替极永磁游标电机
CN210536480U (zh) 一种轴向电动机
CN209375272U (zh) 一种内外层永磁体错位的双定子电机
CN112564335A (zh) 一种多磁导单极定子永磁电机
RU195702U1 (ru) Улучшен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на постоянных магнита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