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0045U - 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0045U
CN218850045U CN202223160863.4U CN202223160863U CN218850045U CN 218850045 U CN218850045 U CN 218850045U CN 202223160863 U CN202223160863 U CN 202223160863U CN 218850045 U CN218850045 U CN 218850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negative
power battery
positive
conductive po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08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莉
朱彤
闻皓岩
闵忠国
孙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08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0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0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0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转接座包括:座体,设置有与电池箱连接的连接部;多个导电柱,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正极导电柱和多个负极导电柱,多个正极导电柱和多个负极导电柱均设置在座体上并穿出座体;导电件,包括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均沿座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设在座体内,多个负极导电柱均与负极导电件电连接,多个正极导电柱均与正极导电件电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转接铜排外露于转接座,会占用电池箱的内部空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机。新能源汽车中设置有动力电池。其中,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模组为各部件供电,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能量需求。
在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需要给新能源汽车的各电气元件,例如MCU、PDU等供电,为了便于电池模组和各电气元件的连接,动力电池内设置有转接铜排,通过转接铜排可以实现电池模组同时为多个电气元件供电。
然而,为了便于相同极性导电柱的连接,相关技术中的转接铜排外露于转接座,会占用电池箱的内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转接铜排外露于转接座,会占用电池箱的内部空间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转接座,动力电池转接座包括:座体,设置有与电池箱连接的连接部;多个导电柱,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正极导电柱和多个负极导电柱,多个正极导电柱和多个负极导电柱均设置在座体上并穿出座体;导电件,包括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均沿座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设在座体内,多个负极导电柱均与负极导电件电连接,多个正极导电柱均与正极导电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叠置并间隔设置,多个正极导电柱和多个负极导电柱均沿竖向延伸。
进一步地,多个正极导电柱和多个负极导电柱均穿出座体的上表面,在座体的长度方向上,多个负极导电柱均位于多个正极导电柱的外侧。
进一步地,负极导电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折弯段以及第二板段,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均沿横向延伸,第二板段穿设在座体内,折弯段沿竖向穿设于座体,第一板段与折弯段的上端连接,第二板段与折弯段的下端连接,正极导电件位于第二板段的上方,多个负极导电柱的部分穿设于第一板段,多个负极导电柱的另一部分穿设于第二板段。
进一步地,第一板段与正极导电件相平齐。
进一步地,座体上具有多个贯穿其上表面的第一定位孔,负极导电件具有多个贯穿设置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多个第一定位孔以及多个第一避让孔分别与多个负极导电柱一一对应设置,负极导电柱插设于第一定位孔并伸出第一避让孔。
进一步地,正极导电件包括导电板,导电板外露于座体的上表面,导电板上具有多个贯穿设置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避让孔,座体上具有多个贯穿其上表面的第二定位孔,多个第二定位孔以及多个第二避让孔分别与多个正极导电柱一一对应设置,正极导电柱插设于第二定位孔并伸出第二避让孔。
进一步地,座体上设置有间隔板,间隔板设置在相邻的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座体的两端的连接孔;座体还具有与电池箱定位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沿竖向延伸并贯穿其下表面;座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避让连接线的避让缺口;动力电池转接座还包括盖设在座体上方的上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电芯,设置在电池箱内;动力电池转接座,动力电池转接座的连接部与电池箱连接,动力电池转接座的正极导电柱与电芯电连接,动力电池转接座的负极导电柱与电芯电连接,动力电池转接座为上述提供的动力电池转接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动力电池转接座包括座体、多个导电柱以及导电件,在应用该转接座时,通过连接部与电池箱连接,将电芯的正极与转接座的其中一个正极导电柱连接,电芯的负极与转接座的其中一个负极导电柱连接,将转接座的多个正极导电柱分别与对应的电气件的正极连接,将转接座的负极导电柱分别与对应的电气件的负极连接,进而可以实现利用电芯为多个电气件同时供电。由于多个正极导电柱均通过正极导电件电连接,多个负极导电柱均通过负极导电件电连接,且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均沿座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设在座体内,相比于转接铜排外露于转接座的方案,可以减小电池箱的空间占用率,以提升电池箱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转接座的装配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动力电池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座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负极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MCU;2、PDU;3、线束;
10、座体;11、连接部;111、连接孔;12、第一容纳孔;13、第二容纳孔;14、间隔板;15、定位孔;16、避让缺口;
20、导电柱;21、负极导电柱;22、正极导电柱;
30、导电件;31、负极导电件;311、第一板段;312、折弯段;313、第二板段;314、第一避让孔;32、正极导电件;321、第二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转接座,动力电池转接座包括座体10、多个导电柱20以及导电件30,座体10设置有与电池箱连接的连接部11;多个导电柱20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正极导电柱22和多个负极导电柱21,多个正极导电柱22和多个负极导电柱21均设置在座体10上并穿出座体10;导电件30包括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均沿座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设在座体10内,多个负极导电柱21均与负极导电件31电连接,多个正极导电柱22均与正极导电件32电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动力电池转接座包括座体10、多个导电柱20以及导电件30,在应用该转接座时,通过连接部11与电池箱连接,将电芯的正极与转接座的其中一个正极导电柱22连接,电芯的负极与转接座的其中一个负极导电柱21连接,将转接座的多个正极导电柱22分别与对应的电气件的正极连接,将转接座的负极导电柱21分别与对应的电气件的负极连接,进而可以实现利用电芯为多个电气件同时供电。由于多个正极导电柱22均通过正极导电件32电连接,多个负极导电柱21均通过负极导电件31电连接,且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均沿座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设在座体10内,相比于转接铜排外露于转接座的方案,可以减小电池箱的空间占用率,以提升电池箱的内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均沿长方形结构的长边延伸。
如图1至图3所示,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叠置并间隔设置,多个正极导电柱22和多个负极导电柱21均沿竖向延伸。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在利用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叠置设置,减小座体10的宽度,充分利用电池箱的高度,进而减小转换座在电池箱中的空间占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既可以同时伸出转换座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也可以是负极导电件31伸出转换座的上表面,正极导电件32伸出转换座的下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正极导电柱22和多个负极导电柱21均穿出座体10的上表面,在座体10的长度方向上,多个负极导电柱21均位于多个正极导电柱22的外侧。采用上述设置,可以使接线均通过座体10的上表面与对应的正极导电柱22或者负极导电柱21连接,具有便于接线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正极导电件32位于负极导电件31的上方,负极导电件31的长度大于正极导电件32的长度。其中,正极导电件32位于负极导电件31的上方,可以是整个正极导电件32都位于负极导电件31的上方,也可以是部分正极导电件32位于负极导电件31的上方。
如图2和图5所示,负极导电件3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311、折弯段312以及第二板段313,第一板段311和第二板段313均沿横向延伸,第二板段313穿设在座体10内,折弯段312沿竖向穿设于座体10,第一板段311与折弯段312的上端连接,第二板段313与折弯段312的下端连接,正极导电件32位于第二板段313的上方,多个负极导电柱21的部分穿设于第一板段311,多个负极导电柱21的另一部分穿设于第二板段313。采用上述结构的负极导电件31,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0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一避让槽和水平延伸的第二避让槽,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相连通,折弯段312穿设于第一避让槽,第二板段313穿设于第二避让槽。
如图2所示,第一板段311与正极导电件32相平齐。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第一板段311处的负极导电柱21与正极导电件32的正极导电柱22的高度相平齐,同时便于使线束3的两个连接线处于同一高度,进而便于接线。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座包括两个负极导电柱21和两个正极导电柱22,两个负极导电柱21分别穿设在第一板段311和第二板段313上,两个正极导电柱22均穿设于正极导电件32上。穿设于第一板段311的负极导电柱21以及靠近该负极导电柱21的正极导电柱22与MCU1连接,穿设于第二板段313的负极导电柱21以及靠近该负极导电柱21的正极导电柱22与PDU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芯通过线束3与转接座进行电连接,线束3的两个连接线分别与第一板段311处的负极导电柱21和靠近第一板段311的正极导电柱22连接。
如图2和图5所示,座体10上具有多个贯穿其上表面的第一容纳孔12,负极导电件31具有多个贯穿设置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314,多个第一容纳孔12以及多个第一避让孔314分别与多个负极导电柱21一一对应设置,负极导电柱21插设于第一容纳孔12并伸出第一避让孔314。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便于设置的优点。
如图2所示,正极导电件32包括导电板,导电板外露于座体10的上表面,导电板上具有多个贯穿设置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避让孔321,座体10上具有多个贯穿其上表面的第二容纳孔13,多个第二容纳孔13以及多个第二避让孔321分别与多个正极导电柱22一一对应设置,正极导电柱22插设于第二容纳孔13并伸出第二避让孔321。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便于设置的优点。
如图2所示,座体10上设置有间隔板14,间隔板14设置在相邻的正极导电柱22和负极导电柱21之间。利用间隔板14,可以防止相邻的正极导电柱22和负极导电柱21短路,以提升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0上设置有两个间隔板14。
如图3所示,连接部11包括设置在座体10的两端的连接孔111,通过螺钉穿设与连接孔111将转接座连接至电池箱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0还具有与电池箱定位配合的定位孔15,定位孔15沿竖向延伸并贯穿其下表面,采用定位孔15,便于座体10与电池箱的定位,从而便于转接座的安装。
其中,座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避让连接线的避让缺口16,利用避让缺口16,便于连接线通过而进入转接座内,进而与导电柱连接。
具体地,动力电池转接座还包括盖设在座体10上方的上盖,利用上盖可以对座体10进行防护,以防止造成触电或者短路。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箱、电芯以及动力电池转接座,电芯设置在电池箱内,动力电池转接座的连接部11与电池箱连接,动力电池转接座的正极导电柱22与电芯电连接,动力电池转接座的负极导电柱21与电芯电连接,动力电池转接座为上述提供的动力电池转接座。采用该动力电池,由于多个正极导电柱22均通过正极导电件32电连接,多个负极导电柱21均通过负极导电件31电连接,且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均沿座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设在座体10内,相比于转接铜排外露于转接座的方案,可以减小电池箱的空间占用率,以提升电池箱的内部空间,从而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转接座包括:
座体(10),设置有与电池箱连接的连接部(11);
多个导电柱(20),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正极导电柱(22)和多个负极导电柱(21),多个所述正极导电柱(22)和多个所述负极导电柱(21)均设置在所述座体(10)上并穿出所述座体(10);
导电件(30),包括负极导电件(31)和正极导电件(32),所述负极导电件(31)和所述正极导电件(32)均沿所述座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穿设在所述座体(10)内,多个所述负极导电柱(21)均与所述负极导电件(31)电连接,多个所述正极导电柱(22)均与所述正极导电件(3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件(31)和所述正极导电件(32)叠置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正极导电柱(22)和多个所述负极导电柱(21)均沿竖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正极导电柱(22)和多个所述负极导电柱(21)均穿出所述座体(10)的上表面,在所述座体(10)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负极导电柱(21)均位于多个所述正极导电柱(2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导电件(3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311)、折弯段(312)以及第二板段(313),所述第一板段(311)和所述第二板段(313)均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板段(313)穿设在所述座体(10)内,所述折弯段(312)沿竖向穿设于所述座体(10),所述第一板段(311)与所述折弯段(31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板段(313)与所述折弯段(312)的下端连接,所述正极导电件(32)位于所述第二板段(313)的上方,多个所述负极导电柱(21)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板段(311),多个所述负极导电柱(21)的另一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二板段(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段(311)与所述正极导电件(32)相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上具有多个贯穿其上表面的第一容纳孔(12),所述负极导电件(31)具有多个贯穿设置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314),多个所述第一容纳孔(12)以及多个所述第一避让孔(314)分别与多个所述负极导电柱(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负极导电柱(21)插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孔(12)并伸出所述第一避让孔(31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件(32)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外露于所述座体(10)的上表面,所述导电板上具有多个贯穿设置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避让孔(321),所述座体(10)上具有多个贯穿其上表面的第二容纳孔(13),多个所述第二容纳孔(13)以及多个所述第二避让孔(321)分别与多个所述正极导电柱(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正极导电柱(22)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孔(13)并伸出所述第二避让孔(3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上设置有间隔板(14),所述间隔板(14)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正极导电柱(22)和所述负极导电柱(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11)包括设置在所述座体(10)的两端的连接孔(111);
所述座体(10)还具有与电池箱定位配合的定位孔(15),所述定位孔(15)沿竖向延伸并贯穿其下表面;
所述座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避让连接线的避让缺口(16);
所述动力电池转接座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座体(10)上方的上盖。
10.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
电池箱;
电芯,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内;
动力电池转接座,所述动力电池转接座的连接部(11)与所述电池箱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转接座的正极导电柱(22)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转接座的负极导电柱(21)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转接座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转接座。
CN202223160863.4U 2022-11-28 2022-11-28 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Active CN218850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0863.4U CN218850045U (zh) 2022-11-28 2022-11-28 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0863.4U CN218850045U (zh) 2022-11-28 2022-11-28 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0045U true CN218850045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8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0863.4U Active CN218850045U (zh) 2022-11-28 2022-11-28 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0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023059A (ko) 배터리 팩
CN104157821B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其pcb转接板
US20190198849A1 (en) Connection module
CN113871771B (zh) 电池包的模组及电池包
CN218351664U (zh) 一体化集成排和电池模组
CN204760437U (zh) 一种锂电池模块及该锂电池模块的成组结构
CN106450130A (zh) 铜镍导电片及具有铜镍导电片的动力电池箱
CN105006542A (zh) 一种八边形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18850045U (zh) 动力电池转接座及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CN211828986U (zh) 电池箱
CN204905338U (zh) 一种八边形电池组
CN205355097U (zh)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盖
CN110492049A (zh) 电池和电池组
CN113644373B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CN214706087U (zh) 电池模组
CN210133022U (zh) 车载充电机内部安装结构和车载充电机
CN210167429U (zh) 电池和电池组
CN206806406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7655943U (zh) 配电盒及电池包
CN216793934U (zh) 汇流排支架、汇流排支架总成、电池包和车辆
CN219419365U (zh) 电池模块
CN214848944U (zh) 汇流排结构、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221508533U (zh) 防水汇流组件、电池系统及用电设备
CN219832929U (zh) 一种动力电池连接件固定装置
CN113097625B (zh) 一种堆叠式标准化的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