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8257U -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8257U
CN218848257U CN202223557096.0U CN202223557096U CN218848257U CN 218848257 U CN218848257 U CN 218848257U CN 202223557096 U CN202223557096 U CN 202223557096U CN 218848257 U CN218848257 U CN 218848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xie
radio frequency
interface
test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70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胜羽
杨曦盛
李堤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70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8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8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8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包括壳体、PXIe背板、PXIe机箱单元、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直流电源、信号激励器,所述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的前侧对应待测产品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接头,且内侧对应各测试仪器以及外接射频适配器设置有连接接口;所述直流电源通过LRM连接器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模块分别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背板对应若干个PXIe模块设置有若干个安插位置;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接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方便测试仪器快速拆卸,方便携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电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关于机载设备的内场检测仪诸多,因飞机机型的差异、各控制设备的差异,各类检测仪按非标注设备设计较多,因此各检测仪结构各型各样。尤其是随着航空领域的技术发展,各子系统控制盒需完成的功能越来越多,要求其具备的智能程度越来越高,控制逻辑复杂。鉴于通道数、控制方式等等因素,现有多采用台式仪器或者模块化仪器、开关矩阵体积较大,导致测试系统的通用性不高、体积庞大。受设备体积、重量及各部件散热等问题的限制,大部分检测仪设计成分体式,没有良好结构设计,如想将计算机、各类输入输出板卡、总线设备、电源、调理板卡等集成为一体化的检测仪,要么因考虑其维护性而导致体积过大,要么因过多考虑其体积而没有良好的散热性和维护性。传统内场检测仪设备已满足不了智能化的数字控制器性能检测以及外场的恶劣测试环境需求。为了适应新一代飞机地面保障设备的的技术性能检测要求,新一代便携式检测设备必然要求便于维修、移动,连接方便,有外场工作能力。双实用检测仪的机箱是仪器内各部件的主体架构,为各组成部件提供安装的位置及接口,同时机箱还提供与外部待测设备、供电设备等的接口和人机交换接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旨在实现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PXIe背板、PXIe机箱单元、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直流电源、信号激励器,所述信号激励器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PXIe机箱单元、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所述PXIe机箱单元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直流电源,所述PXIe机箱单元上插接安装有若干个PXIe模块,所述PXIe模块包括测试仪器,所述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的前侧对应待测产品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接头,且内侧对应各测试仪器以及外接射频适配器设置有连接接口;所述直流电源通过LRM连接器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模块分别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背板对应若干个PXIe模块设置有若干个安插位置;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接头。所述PXIe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重点,故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衰减器模块和电子开关模块,所述电子开关模块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外接射频适配器连接的SMA接头和J30J控制口,且靠近PXIe机箱单元的一侧设置有与各测试仪器连接的接口。所述直流电源通过LRM连接器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背板、直流电源、信号激励器、固定衰减器模块和电子开关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重点,故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散热风扇,且对应直流电源设置有DC28V输入端口;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把手。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的内侧对应外接射频适配器设置有SMA接头和J30J控制口,所述壳体的右侧嵌入式安装有SMA接头和J30J控制口。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PXIe模块包括嵌入式控制器、功率频率计、幅相一致性测试卡、通用接口模块;所述壳体前侧对应通用接口模块设置有通用控制接口,所述通用控制接口位于测试接头的下方,所述通用控制接口用于将PXIe模块的数字信号、串口信号以及待测产品的供电信号统一连接对外。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PXIe背板对应设置有嵌入式控制器接口、功率频率计接口以及幅相一致性测试卡、通用接口模块的安插位置;所述PXIe机箱单元为PXIe混合槽架构,且对应PXIe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槽位。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为抽插式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滑动抽插的设置在壳体内部,且壳体后侧对应设置有DC28V输入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方便PXIe模块快速拆卸,方便携带。机箱采用类似仪器的外观和模块化的结构,各组成部件均可便捷的组装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不同的组件,以完成不同的测试任务;机箱对外的控制接口采用海量连接器或航空头连接器,形成通用接口,通过外部连接器的转接去适配不同的待测设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机箱的结构件选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根据结构、材料力学特点设计,机箱结构件表面硬度高,具有良好导电性,耐腐蚀,耐高温,在杨尘、浓盐雾、强振动、高海拔、极端高低温、闷热潮湿等恶劣环境下使用,不受各地域气候温差带影响,而且还能起到屏蔽电磁和霉菌作用,在生产装配、转运和长途运输颠簸时和其它物件相碰撞时表面不会有痕迹,更不会对机箱内模块、印制板、各元器件产生损害。
 (3)机箱可整体放置在拉杆箱内,使得设备方便运输携带,且具有一定抗强冲击力和震动的特性,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满足外场检测的恶劣测试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实用检测仪的整体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的后视图;
图7为机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快换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快换电源的俯视图;
图11为背板的前视图;
图12为背板的后视图。
其中:1-前端面板、2-后端面板、3-左侧盖板、4-右侧盖板、5-顶部盖板、6-底部盖板、7-嵌入式控制器、8-功率频率计、9-幅相一致性测试卡、10-通用接口模块、11-直流电源、12-信号激励器、13-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4-LRM连接器、15-通用控制接口、16-电源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如图1-图4、图8所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PXIe背板、PXIe机箱单元、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直流电源11、信号激励器12,所述信号激励器12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PXIe机箱单元、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所述PXIe机箱单元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直流电源11,所述PXIe机箱单元上插接安装有若干个PXIe模块,所述PXIe模块包括测试仪器,所述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的前侧对应待测产品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接头,且内侧对应各测试仪器以及外接射频适配器设置有连接接口;所述直流电源11通过LRM连接器14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模块分别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背板对应若干个PXIe模块设置有若干个安插位置;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接头。
优选地,如图5、图6所示,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散热风扇,且对应直流电源11设置有DC28V输入端口;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把手。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的内侧对应外接射频适配器设置有SMA接头和J30J控制口,所述壳体的右侧嵌入式安装有SMA接头和J30J控制口。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PXIe模块包括嵌入式控制器7、功率频率计8、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所述壳体前侧对应通用接口模块10设置有通用控制接口15,所述通用控制接口15位于测试接头的下方,所述通用控制接口15用于将PXIe模块的数字信号、串口信号以及待测产品的供电信号统一连接对外。所述测试仪器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图7、图11所示,所述PXIe背板对应设置有嵌入式控制器7接口、功率频率计8接口以及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的安插位置;所述PXIe机箱单元为PXIe混合槽架构,且对应PXIe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槽位。如图12所示,所述PXIe背板的后侧面下方依次设置有显控接口、信号激励器12控制接口、开关控制接口。所述嵌入式控制器7接口、功率频率计8接口以及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均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重点,故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直流电源11为抽插式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11的一侧通过LRM连接器14与PXIe背板连接,且另一侧设置有电源连接器16。所述直流电源11滑动抽插的设置在壳体内部,且壳体后侧对应设置有DC28V输入端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方便测试仪器快速拆卸,方便携带。机箱采用类似仪器的外观和模块化的结构,各组成部件均可便捷的组装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不同的组件,以完成不同的测试任务;机箱对外的控制接口采用海量连接器或航空头连接器,形成通用接口,通过外部连接器的转接去适配不同的待测设备。机箱可整体放置在拉杆箱内,使得设备方便运输携带,且具有一定抗强冲击力和震动的特性,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满足外场检测的恶劣测试环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2: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如图2-图8所示,包括显示屏、PXIe背板及通用控制接口15等机箱上对外连接器。所述机箱的壳体由前端面板1、后端面板2、左侧盖板3、右侧盖板4、顶部盖板5以及底部盖板6围合而成。所述机箱的前端面板1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一侧对应设置有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的若干个功能接口(测试接头),且下方设置有通用控制接口15。所述机箱的后端面板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散热风扇以及对应电源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机箱的左侧盖板3、右侧盖板4分别设置有把手。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PXIe机箱单元、信号激励器12、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直流电源11等部件。所述PXIe背板的前侧对应嵌入式控制器7、功率频率计8、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设置有安插位置,且后侧对应显示屏、信号激励器12、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分别设置有显控接口、信号激励器控制接口、开关控制接口。
如图1所示,双实用检测仪包括机箱、PXIe机箱单元(即PXIe测试控制分机,含嵌入式控制器7、功率频率计8、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信号激励器12、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直流电源11等部件。所述通用接口模块10为通用控制接口卡,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机箱内部的PXIe机箱单元设计为通用的PXIe混合槽架构,具备至少8个槽位,其中1个系统槽位,5个混合槽,2个定制接口槽位,分别安装嵌入式控制器7、功率频率计8、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信号激励器12、快插式直流电源11等模块。其中,嵌入式控制器7是系统的核心,是系统软件的载体,并提供串口信号对仪器信号调理及转接模块进行控制,提供显控、功能键盘、USB等对外接口;功率频率计8主要完成对待测信号的峰值功率、频率和脉冲参数的检测;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主要完成对待测设备S参数的测试;通用接口模块10主要提供与待测设备交互的串口、离散线信号,并可以完成对待测设备中间信号的简单波形显示,以及完成对待测设备的控制;直流电源11主要要将28V直流电源11的供电转化为PXIe背板所需的各路电源,为测试仪器供电,同时也为外部待测模块供电。各模块通过自定义的背板连接器与定制背板互连。所述PXIe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重点,故不再赘述。
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主要用于完成待测产品的射频通路与内部的功率频率计8、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等设备的测试拓扑的构建,其内部主要由射频同轴开关、衰减器、功能器、环形器等射频组件组成,为简化测试拓扑的形态,射频适配接口可设计为专门针对某一类待测产品或某一机型的所有待测设备,在体积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其通用性,测不同产品时,可不用更换射频适配接口或仅更换一次射频适配接口即可完成所有的测试任务。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还具备将通用接口模块10、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功率频率计8等接口转接到外接射频适配器的功能,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通过PXIe背板引出的开关控制口(RS422和供电),由嵌入式控制器7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方便测试仪器快速拆卸,方便携带。机箱采用类似仪器的外观和模块化的结构,各组成部件均可便捷的组装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不同的组件,以完成不同的测试任务;机箱对外的控制接口采用海量连接器或航空头连接器,形成通用接口,通过外部连接器的转接去适配不同的待测设备。机箱可整体放置在拉杆箱内,使得设备方便运输携带,且具有一定抗强冲击力和震动的特性,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满足外场检测的恶劣测试环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3: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如图2-图12所示,前端面板1的左半部分主要由显示屏、功能按钮、电源开关、USB接口等组成,右半部分主要由测试接头、时密卡接口、海量连接器(如果低频信号实际数量不够,改为两个航空头的设计,一个多引脚的低频信号接口,一个电源接口)组成。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可根据待测对象的不同进行替换,从而满足更多的测试需求;通用控制接口15用于将各测试仪器数字信号、串口信号、待测产品的供电信号统一连接对外,其走线从PXIe机笼底部引到前面板。
所述机箱的右侧盖板4设计有内嵌的针对外接射频适配器的SMA接头和J30J控制口。所述机箱的后端面板2设计有AC220输入端口,DC28V输入端口,接地柱及散热风扇等。
如图3所示,所述机箱的内部主要由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PXIe机箱单元、信号激励器12和直流电源11等部件组成,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位于机箱右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于机箱前面板的固定衰减器模块,一部分是位于机箱中后部的开关拓扑电子开关模块,电子开关模块通过LRM连接器14与PXIe背板对插,固定衰减器模块通过LRM连接器14与PXIe背板对插,以此实现固定衰减器模块与电子开关模块互连接。电子开关模块的右侧接口与机箱侧面相连,采取内嵌式设计,避免连接器突出仪器表面,碰撞受损,该接口主要与外接射频适配器互连,电子开关模块的左侧接口与PXIe机箱单元内的各测试仪器连接。所述固定衰减器模块对应若干个信号设置有若干个与测试接头连接的固定衰减器,用于调节信号,所述电子开关模块用于对应测试信号设置若干个测试支路,所述测试支路上设置有电子开关,最终与各测试仪器连接,实现测试。所述固定衰减器模块与电子开关模块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PXIe机箱单元主要位于仪器的左上部,显示屏后方,用于安装各PXIe模块,PXIe模块采用后插式设计,打开机箱后盖板,即可完成对PXIe模块的拆卸;PXIe机箱下方是信号激励器12的安装位置,抽插式直流电源可快速插接在双实用检测仪设备背板腔体上,电源通过腔体导热可实现电源快速散热。
机箱背板设计为以PXIe总线为主的混合型背板架构,其主要包含嵌入式控制器接口、功率频率计接口、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等模块的安插位置,快插式直流电源11通过LRM连接器14与PXIe背板直接连接。机箱背板后部最下方设计有显控接口、信号激励器12控制接口和开关控制接口等对外接口。PXIe背板可以安装有IPMI管理模块,支持上下电一键管理,具备电压电流温度监测能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方便测试仪器快速拆卸,方便携带。机箱采用类似仪器的外观和模块化的结构,各组成部件均可便捷的组装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不同的组件,以完成不同的测试任务;机箱对外的控制接口采用海量连接器或航空头连接器,形成通用接口,通过外部连接器的转接去适配不同的待测设备。机箱可整体放置在拉杆箱内,使得设备方便运输携带,且具有一定抗强冲击力和震动的特性,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满足外场检测的恶劣测试环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PXIe背板、PXIe机箱单元、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直流电源(11)、信号激励器(12),所述信号激励器(12)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PXIe机箱单元、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所述PXIe机箱单元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直流电源(11),所述PXIe机箱单元上插接安装有若干个PXIe模块,所述PXIe模块包括测试仪器,所述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的前侧对应待测产品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接头,且内侧对应各测试仪器以及外接射频适配器设置有连接接口;所述直流电源(11)通过LRM连接器(14)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模块分别与PXIe背板连接,所述PXIe背板对应若干个PXIe模块设置有若干个安插位置;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散热风扇,且对应直流电源(11)设置有DC28V输入端口;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射频适配接口单元(13)的内侧对应外接射频适配器设置有SMA接头和J30J控制口,所述壳体的右侧嵌入式安装有SMA接头和J30J控制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PXIe模块包括嵌入式控制器(7)、功率频率计(8)、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所述壳体前侧对应通用接口模块(10)设置有通用控制接口(15),所述通用控制接口(15)位于测试接头的下方,所述通用控制接口(15)用于将PXIe模块的数字信号、串口信号以及待测产品的供电信号统一连接对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PXIe背板对应设置有嵌入式控制器接口、功率频率计接口以及幅相一致性测试卡(9)、通用接口模块(10)的安插位置;所述PXIe机箱单元为PXIe混合槽架构,且对应PXIe模块设置有若干个槽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11)为抽插式直流电源。
CN202223557096.0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Active CN218848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7096.0U CN21884825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7096.0U CN21884825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8257U true CN218848257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3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7096.0U Active CN21884825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8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5860A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化测试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6311965U (zh) 一种卫星控制系统小型模块化测试设备
CN104306020B (zh) 一种便携式b超仪
CN105094699B (zh) 一种云服务器存储系统
CN102880247B (zh) 一种机载加固一体化计算机
CN218848257U (zh) 一种双实用检测机箱
CN110687382A (zh) 一种便携式功率模块测试装置
CN205644102U (zh) 一种便携式地面站
CN208298013U (zh) 一种多接口、多总线综合测试设备
CN211348458U (zh) 一种便携式功率模块测试装置
CN207424434U (zh) 一种大尺寸加固液晶显控终端结构
CN101763151A (zh) 复合架构的多屏处理器机箱
CN208506675U (zh) 一体化航空机载成品测试机箱
CN210912934U (zh) 一种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检测装置
CN101858947A (zh) 虚拟仪器总线式多用维修试验器
CN202126449U (zh) 一种板卡设备试验承载平台
CN208211757U (zh) 一种多屏显示控制台
CN207895357U (zh) 一种双屏加固携行式计算机
CN208126248U (zh) 一种具有双主机系统的双屏加固携行式计算机
CN206282263U (zh) 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双系统调试底板
CN208689500U (zh) 支持多主板的机箱系统
CN107589577A (zh) 一种大尺寸加固液晶显控终端结构
CN210691304U (zh)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高速信号处理平台
CN212932816U (zh) 一种基于龙芯处理器的随动装置检测设备
CN208861504U (zh) 一种模块式仿真培训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