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6298U - 窗机 - Google Patents

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6298U
CN218846298U CN202222988404.9U CN202222988404U CN218846298U CN 218846298 U CN218846298 U CN 218846298U CN 202222988404 U CN202222988404 U CN 202222988404U CN 218846298 U CN218846298 U CN 218846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outdoor
plate type
type heat
fan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84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翔
华洪香
江世恒
赖孝成
刘珊珊
薛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9884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6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6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6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机,窗机包括: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内具有室内腔和室外腔;室内换热器,设置在室内腔内;室外风叶,设置在室外腔内;室外换热器,设置在室外腔内,室外换热器包括围绕室外风叶设置的后板式换热器、侧板式换热器和顶板式换热器,顶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上方,后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后方,侧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侧面;其中,窗机在制冷时,室外风叶将壳体结构底部的冷凝水带起并分散至室外换热器。采用该方案,这样可通过面积较大的室外换热器对冷凝水加热,将冷凝水蒸发掉,避免了冷凝水外漏,无需额外设置复杂的结构处理冷凝水,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会牺牲整机性能,并且能够提高窗机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窗机。
背景技术
窗机因其主要安装在窗户使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不可避免会产生外漏现象,鉴于此问题,相应的冷凝水处理方式也是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采用雾化器设备将冷凝水转化为气态;采用加热装置将冷凝水加热转化为水蒸气;通过水泵将冷凝水收集至集水装置,备用加湿或者辅助换热器散热等。通过以上方式可减少底盘冷凝水从而避免外漏问题,但是无一例外都牺牲了整机性能,增加了系统及结构走线难度,成本高、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机,以优化现有的窗机处理冷凝水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机,包括: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内具有室内腔和室外腔;室内换热器,设置在室内腔内;室外风叶,设置在室外腔内;室外换热器,设置在室外腔内,室外换热器包括围绕室外风叶设置的后板式换热器、侧板式换热器和顶板式换热器,顶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上方,后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后方,侧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侧面;其中,窗机在制冷时,室外风叶将壳体结构底部收集的冷凝水带起并分散至室外换热器。
进一步地,室外风叶为轴流风叶,室外风叶的出风方向朝向后板式换热器,顶板式换热器和侧板式换热器分布在室外风叶的周向。
进一步地,后板式换热器和侧板式换热器均竖直设置,顶板式换热器水平设置,顶板式换热器和后板式换热器的顶部连接,侧板式换热器和后板式换热器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窗机还包括吸水结构,吸水结构位于室外腔内,且吸水结构位于顶板式换热器的上方,吸水结构覆盖顶板式换热器的至少一部分。
进一步地,吸水结构可单独拆卸地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结构具有插口,吸水结构从插口插入或拔出室外腔。
进一步地,吸水结构为网状结构,窗机还包括把手,把手和吸水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位于插口外。
进一步地,壳体结构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槽,吸水结构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和两个导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壳体结构具有后出风口、上出风口和侧出风口,后出风口对应后板式换热器,上出风口对应顶板式换热器,侧出风口对应侧板式换热器。
进一步地,后出风口、上出风口和侧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格栅结构,格栅结构中分布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窗机还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在室外腔内,支架和侧板式换热器相对设置,室外风叶位于侧板式换热器和支架之间,后板式换热器、顶板式换热器均和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底盘和外壳,底盘和外壳围绕形成室内腔和室外腔,底盘具有位于室外腔底部的集水槽,窗机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位于室内换热器的下方以接收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盘的排水口连通至集水槽,室外风叶的底部位于集水槽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窗机,窗机包括: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内具有室内腔和室外腔;室内换热器,设置在室内腔内;室外风叶,设置在室外腔内;室外换热器,设置在室外腔内,室外换热器包括围绕室外风叶设置的后板式换热器、侧板式换热器和顶板式换热器,顶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上方,后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后方,侧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室外风叶的侧面;其中,窗机在制冷时,室外风叶将壳体结构底部的冷凝水带起并分散至室外换热器。采用该方案,在室外风叶的上方、后方和侧面均设置板式换热器,并通过室外风叶将壳体结构底部收集的冷凝水带起并分散至各板式换热器,这样可通过面积较大的室外换热器对冷凝水加热,将冷凝水蒸发掉,避免了冷凝水外漏。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额外设置复杂的结构处理冷凝水,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会牺牲整机性能,并且本方案中室外换热器面积大,提高了对冷凝水的蒸发效率,室外换热器面积大还能够提高窗机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窗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室外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吸水结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吸水结构的侧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窗机中的外壳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窗机中的底盘和接水盘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结构;11、上出风口;12、底盘;121、集水槽;13、外壳;
30、室外风叶;
40、室外换热器;41、后板式换热器;42、侧板式换热器;43、顶板式换热器;
51、吸水结构;52、把手;
60、支架;
70、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机,包括:壳体结构10,壳体结构10内具有室内腔和室外腔;室内换热器,设置在室内腔内;室外风叶30,设置在室外腔内;室外换热器40,设置在室外腔内,室外换热器40包括围绕室外风叶30设置的后板式换热器41、侧板式换热器42和顶板式换热器43,顶板式换热器43设置在室外风叶30的上方,后板式换热器41设置在室外风叶30的后方,侧板式换热器42设置在室外风叶30的侧面;其中,窗机在制冷时,室外风叶30将壳体结构10底部收集的冷凝水带起并分散至室外换热器40。
采用该方案,在室外风叶30的上方、后方和侧面均设置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指换热器整体厚度相对于长宽明显小,表面积比较大的换热器),并通过室外风叶30将壳体结构10底部收集的冷凝水带起并分散至各板式换热器,这样可通过面积较大的室外换热器40对冷凝水加热,将冷凝水蒸发掉,避免了冷凝水外漏。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额外设置复杂的结构处理冷凝水,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会牺牲整机性能,并且本方案中室外换热器40面积大,提高了对冷凝水的蒸发效率,室外换热器40面积大还能够提高窗机的换热效果。
其中,室外风叶30为轴流风叶,室外风叶30的出风方向朝向后板式换热器41,顶板式换热器43和侧板式换热器42分布在室外风叶30的周向。室外风叶30在转动时,将冷凝水带起,在出风方向风速较大,室外风叶30吹出的风可以直接将一部分冷凝水吹出窗机外,还有一部分冷凝水被带到后板式换热器41通过后板式换热器41的加热蒸发掉。在室外风叶30转动的过程中,将一部分冷凝水带到室外风叶30周向的侧板式换热器42和顶板式换热器43,通过侧板式换热器42和顶板式换热器43对冷凝水加热,从而将冷凝水蒸发掉。在上述过程中,冷凝水对室外换热器40起到了降温作用,加快了室外换热器40的降温。
具体地,如图2所示,后板式换热器41和侧板式换热器42均竖直设置,顶板式换热器43水平设置,顶板式换热器43和后板式换热器41的顶部连接,侧板式换热器42和后板式换热器41的侧壁连接。采用上述设置,使得窗机结构紧凑,便于各部件的布置,并且保证了结构强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窗机还包括吸水结构51,吸水结构51位于室外腔内,且吸水结构51位于顶板式换热器43的上方,吸水结构51覆盖顶板式换热器43的至少一部分。由于重力作用,被室外风叶30带到顶板式换热器43上的冷凝水可能还未蒸发就掉落,通过设置吸水结构51,可吸附被室外风叶30向上甩的冷凝水,并且被吸附的冷凝水不易掉落,由于吸水结构51离顶板式换热器43很近或直接接触,这样增加了上方的冷凝水被顶板式换热器43加热的时间,以保证冷凝水被蒸发掉,避免了冷凝水掉落。因此,通过设置吸水结构51提高了对冷凝水的处理效率。
吸水结构51可单独拆卸地设置,这样可根据需要对吸水结构51清洗、维修或替换。
具体地,壳体结构10具有插口,吸水结构51从插口插入或拔出室外腔。采用插拔的方式便于操作。吸水结构51的形状与顶板式换热器43的形状匹配,例如都为矩形。
进一步地,吸水结构51为网状结构,将吸水结构51设置为网状结构,既保证了透气性,又容易吸附冷凝水。窗机还包括把手52,把手52和吸水结构51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52位于插口外。通过把手52便于对吸水结构51的插拔操作。
可选地,壳体结构10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槽,吸水结构51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和两个导槽滑动配合。通过两个导槽,对吸水结构51的安装起到了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具有后出风口、上出风口11和侧出风口,后出风口对应后板式换热器41,上出风口11对应顶板式换热器43,侧出风口对应侧板式换热器42。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和多个板式换热器对应,保证了通风效果,从而对室外换热器40进行换热,并且将蒸发产生的水蒸气吹走。
进一步地,后出风口、上出风口11和侧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格栅结构,格栅结构中分布有多个通孔。这样既保证了通风性,又保证了结构强度,还能够避免杂质进入窗机内。
如图2所示,窗机还包括支架60,支架60固定在室外腔内,支架60和侧板式换热器42相对设置,室外风叶30位于侧板式换热器42和支架60之间,后板式换热器41、顶板式换热器43均和支架60连接。通过支架60对室外换热器40起到了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保证结构强度。
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结构10包括相互连接的底盘12和外壳13,底盘12和外壳13围绕形成室内腔和室外腔,底盘12具有位于室外腔底部的集水槽121,窗机还包括接水盘70,接水盘70位于室内换热器的下方以接收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盘70的排水口连通至集水槽121,室外风叶30的底部位于集水槽121内。通过接水盘70可收集在制冷时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冷凝水通过接水盘70的排水口输出并流动到集水槽121内聚集,由于室外风叶30的底部位于集水槽121内,这样室外风叶30在转动时将集水槽121内的冷凝水带起并甩到室外换热器40上。
通过上述方案,在室外风叶30的上方、后方和侧面均设置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指换热器整体厚度相对于长宽明显小,表面积比较大的换热器),并通过室外风叶30将壳体结构10底部收集的冷凝水带起并分散至各板式换热器,这样可通过面积较大的室外换热器40对冷凝水加热,将冷凝水蒸发掉,避免了冷凝水外漏。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额外设置复杂的结构处理冷凝水,降低了生产成本,不会牺牲整机性能,并且本方案中室外换热器40面积大,提高了对冷凝水的蒸发效率,室外换热器40面积大还能够提高窗机的换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结构(10),所述壳体结构(10)内具有室内腔和室外腔;
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室内腔内;
室外风叶(30),设置在所述室外腔内;
室外换热器(40),设置在所述室外腔内,所述室外换热器(40)包括围绕所述室外风叶(30)设置的后板式换热器(41)、侧板式换热器(42)和顶板式换热器(43),所述顶板式换热器(43)设置在所述室外风叶(30)的上方,所述后板式换热器(41)设置在所述室外风叶(30)的后方,所述侧板式换热器(42)设置在所述室外风叶(30)的侧面;
其中,所述窗机在制冷时,所述室外风叶(30)将所述壳体结构(10)底部收集的冷凝水带起并分散至所述室外换热器(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叶(30)为轴流风叶,所述室外风叶(30)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后板式换热器(41),所述顶板式换热器(43)和所述侧板式换热器(42)分布在所述室外风叶(30)的周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式换热器(41)和所述侧板式换热器(42)均竖直设置,所述顶板式换热器(43)水平设置,所述顶板式换热器(43)和所述后板式换热器(41)的顶部连接,所述侧板式换热器(42)和所述后板式换热器(41)的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机还包括吸水结构(51),所述吸水结构(51)位于所述室外腔内,且所述吸水结构(51)位于所述顶板式换热器(43)的上方,所述吸水结构(51)覆盖所述顶板式换热器(43)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结构(51)可单独拆卸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10)具有插口,所述吸水结构(51)从所述插口插入或拔出所述室外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结构(51)为网状结构,所述窗机还包括把手(52),所述把手(52)和所述吸水结构(5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52)位于所述插口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10)内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槽,所述吸水结构(51)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和两个所述导槽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10)具有后出风口、上出风口(11)和侧出风口,所述后出风口对应所述后板式换热器(41),所述上出风口(11)对应所述顶板式换热器(43),所述侧出风口对应所述侧板式换热器(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11)和所述侧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格栅结构,所述格栅结构中分布有多个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机还包括支架(60),所述支架(60)固定在所述室外腔内,所述支架(60)和所述侧板式换热器(42)相对设置,所述室外风叶(30)位于所述侧板式换热器(42)和所述支架(60)之间,所述后板式换热器(41)、所述顶板式换热器(43)均和所述支架(60)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10)包括相互连接的底盘(12)和外壳(13),所述底盘(12)和所述外壳(13)围绕形成所述室内腔和所述室外腔,所述底盘(12)具有位于所述室外腔底部的集水槽(121),所述窗机还包括接水盘(70),所述接水盘(70)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下方以接收所述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所述接水盘(70)的排水口连通至所述集水槽(121),所述室外风叶(30)的底部位于所述集水槽(121)内。
CN202222988404.9U 2022-11-08 2022-11-08 窗机 Active CN218846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404.9U CN218846298U (zh) 2022-11-08 2022-11-08 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8404.9U CN218846298U (zh) 2022-11-08 2022-11-08 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6298U true CN218846298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3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8404.9U Active CN218846298U (zh) 2022-11-08 2022-11-08 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6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20597U (zh) 一种新型电力柜
CN106382685B (zh) 厨房空调器
CN108317608A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6683304B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户外节电柜
CN218846298U (zh) 窗机
CN21275304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及防潮功能的环保数据采集器
CN103712302B (zh) 一种湿帘降温空调系统
CN215582236U (zh) 一种适用于工厂供水的防潮网络设备柜
CN212457666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213119315U (zh) 一种电梯空调及具有该电梯空调的电梯轿厢
CN214379596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电力柜的除尘降温装置
CN114110852A (zh) 空调烟机
CN208011875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469174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低压开关柜
CN219374431U (zh) 一种通风散热结构及带有通风散热结构的集成灶
CN218998647U (zh) 一种电气柜体的散热结构
KR20080100319A (ko) 태양열을 이용한 실내환기 및 냉풍장치
CN216716448U (zh) 空调烟机
CN219513700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缆分支箱
CN218495642U (zh) 一种用于室内的分体式热泵烘干机
CN216203971U (zh) 一种具有双湿帘组件的水冷塔扇
CN219141422U (zh) 烘干机组风道结构
CN211526612U (zh) 一种太阳能室内采暖换气通风的安装结构
CN213713196U (zh) 一种有加湿效果的水暖散热器
CN217817709U (zh) 一种聚酯多元醇生产用内循环冷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