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5910U - 小夜灯 - Google Patents

小夜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5910U
CN218845910U CN202223040851.8U CN202223040851U CN218845910U CN 218845910 U CN218845910 U CN 218845910U CN 202223040851 U CN202223040851 U CN 202223040851U CN 218845910 U CN218845910 U CN 218845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ens
light
groove
small n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08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izhi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izhi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izhi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izhi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08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5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5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5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夜灯,包括:壳体,具有容置腔、第一穿槽及第二穿槽,容置腔与第一穿槽、第二穿槽连通;发光模组,设置于容置腔中;第一透光组件,包括第一包围壳及第一透镜,第一包围壳套设于发光模组上,第一透镜连接于第一包围壳上且抵接在壳体上,该第一透镜的部分从第一穿槽穿出;第二透光组件,包括第二包围壳及第二透镜,第二包围壳套设在发光模组上,第二透镜连接于第二包围壳上且抵接在壳体上,该第二透镜的部分从第二穿槽穿出。本申请的小夜灯中的第一透光组件、第二透光组件均与壳体是分体结构,易于组装、更滑及维修,使用者易于操作,还能节省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小夜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夜灯。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小夜灯包括壳体,壳体上通过胶水等粘接剂粘接有透镜,使壳体与透镜玻璃形成一体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申请人具有以下问题:当透镜遭到损坏时,小夜灯无法维修,只能将其丢弃,进而导致材料浪费,且重新购置还会增加使用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夜灯,解决了当透镜遭到损坏时,小夜灯无法维修,只能将其丢弃,进而导致材料浪费,且重新购置还会增加使用成本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夜灯,包括:
壳体,具有容置腔、第一穿槽及第二穿槽,容置腔与第一穿槽、第二穿槽连通;
发光模组,设置于容置腔中;
第一透光组件,包括第一包围壳及第一透镜,第一包围壳套设于发光模组上,第一透镜连接于第一包围壳上且抵接在壳体上,该第一透镜的部分从第一穿槽穿出;
第二透光组件,包括第二包围壳及第二透镜,第二包围壳套设在发光模组上,第二透镜连接于第二包围壳上且抵接在壳体上,该第二透镜的部分从第二穿槽穿出。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申请的小夜灯中的第一透光组件、第二透光组件均与壳体是分体结构,易于组装、更滑及维修,当第一透光组件或第二透光组件损坏时,只需要更换受损部件即可继续使用,使用者易于操作,还能节省使用成本。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壳体包括上壳及下壳,上壳连接于下壳上,上壳与下壳共同形成容置腔,第一穿槽、第二穿槽均开设在上壳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下壳上凸出形成有多个安装柱,安装柱上开设有安装插孔;上壳上对应安装插孔形成有定位柱。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下壳背向上壳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滑盖。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下壳朝向电池滑盖的表面设置有卡接结构;电池滑盖上对应该卡接结构设置有卡接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包围壳上开设有防呆槽,第一透镜上对应防呆槽设置有防呆柱。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上具有阶梯抵接结构,第一包围壳上具有抵接部,抵接部与阶梯抵接结构抵接。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夜灯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透光组件的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小夜灯包括壳体,壳体上通过胶水等粘接剂粘接有透镜,使壳体与透镜玻璃形成一体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申请人具有以下问题:当透镜遭到损坏时,小夜灯无法维修,只能将其丢弃,进而导致材料浪费,且重新购置还会增加使用成本。本申请的小夜灯中的第一透光组件、第二透光组件均与壳体是分体结构,易于组装、更滑及维修,当第一透光组件或第二透光组件损坏时,只需要更换受损部件即可继续使用,使用者易于操作,还能节省使用成本。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夜灯,包括:
壳体100,具有容置腔、第一穿槽110及第二穿槽120,容置腔与第一穿槽110、第二穿槽120连通;
发光模组,设置于容置腔中;
第一透光组件200,包括第一包围壳210及第一透镜220,第一包围壳210套设于发光模组上,第一透镜220连接于第一包围壳210上且抵接在壳体100上,该第一透镜220的部分从第一穿槽110穿出;
第二透光组件300,包括第二包围壳及第二透镜310,第二包围壳套设在发光模组上,第二透镜310连接于第二包围壳上且抵接在壳体100上,该第二透镜310的部分从第二穿槽120穿出。
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的小夜灯采用声控原理,在日常使用时,可以将小夜灯粘贴在墙面,亦或是放在平面上使用。
对于发光模组,包括但不限于基座、控制芯片、第一LED灯泡及第二LED灯泡,控制芯片设于基座上,控制芯片由电池供电,第一LED灯泡、第二LED灯泡电性连接在控制芯片上,基座固定在壳体100中,即位于容置腔中。本发光模组在视图中并未示出。
对于第一透光组件200,第一包围壳210套设在第一LED灯泡上。
对于第二透光组件300,第二包围壳套设在第二LED灯泡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上壳130及下壳140,上壳130连接于下壳140上,上壳130与下壳140共同形成容置腔,第一穿槽110、第二穿槽120均开设在上壳130上。
参考图1至图4,上壳130与下壳140采用分体结构,且上壳130可拆卸地连接在下壳140上,方便壳体100以及其它部件组装及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140上凸出形成有多个安装柱141,安装柱141上开设有安装插孔142;上壳130上对应安装插孔142形成有定位柱131。
参考图1至图4,下壳140中具有四条安装柱141,四条安装柱141的长短并不相同。具体为,一条安装柱141的长度要大于其余三条安装柱141的长度。由于下壳140上还具有三个电池仓,因此,为了优化下壳140内部结构,并且还能保证下壳140、上壳130连接稳定,故将三条安装柱141的长度缩短。
其中,安装柱141的形状并不作具体限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柱141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方形等。
其中,安装插孔142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插孔14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等。
参考图1至图4,上壳130中具有四条定位柱131,四条定位柱131的长短同样也不相同。具体地,一条定位柱131的长度要大于其余三条定位柱131的长度。即,长的定位柱131将插入长的安装柱141中,短的定位柱131将插入短的安装柱14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140背向上壳130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滑盖400。
参考图1至图4,电池滑盖400用于盖设在下壳140上,用于遮盖着电池,防止电池脱出。此外,电池滑盖400可拆卸连接在下壳140上,方便电池滑盖400安装及拆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140朝向电池滑盖400的表面设置有卡接结构143;电池滑盖400上对应该卡接结构143设置有卡接部410。
参考图1至图4,卡接结构143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下壳140的相对两端,卡接部410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电池滑盖400的相对两端,如此,能保证电池滑盖400的相对两端能稳定地连接在下壳140上。
具体的,卡接结构143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抵靠块1431及第二抵靠块1432,第一抵靠块1431、第二抵靠块1432均水平延伸设置在下壳140上,第一抵靠块1431、第二抵靠块1432相互交错且并不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在第一抵靠块1431的正下方且位于第二抵靠块1432的一侧开设有缺口1433,在第一抵靠块1431、第二抵靠块1432之间形成有滑槽1434,缺口1433与滑槽1434连通。
具体的,卡接部410包括但不限于支撑块411及第三抵靠块412,支撑块411设置在电池滑盖400上,第三抵靠块412水平延伸设置在支撑块411的一端。第三抵靠块412的一端设置有倒角平面,如此,有利于第三抵靠块412进入到滑槽1434中,形成配合。
更为具体的,第三抵靠块412包括水平段4121及竖直段4122,水平段4121及竖直段4122均位于支撑块411的同一表面,竖直段4122垂直连接于水平段4121的末端。
当电池滑盖400安装入下壳140时,支撑块411及第三抵靠块412插入缺口1433中,此时,水平段4121与第一抵靠块1431相接触;沿着滑槽1434方向推动电池滑盖400,使水平段4121进入滑槽1434,并沿着滑槽1434移动,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段4121的部分与第二抵靠块1432接触;当将电池滑盖400推到底,此时,水平段4121与第二抵靠块1432完全接触,且竖直段4122也与第二抵靠块1432接触。如此,可实现电池滑盖400与下壳140快速连接配合,并能有效防止在日常使用时,电池滑盖400从下壳140中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包围壳210上开设有防呆槽211,第一透镜220上对应防呆槽211设置有防呆柱221。
参考图1至图4,采用防呆槽211及防呆柱221配合,使第一透镜220能快捷地装配在第一包围壳2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20上具有阶梯抵接结构222,第一包围壳210上具有抵接部212,抵接部212与阶梯抵接结构222抵接。
参考图1至图4,采用阶梯抵接结构222与抵接部212配合,当第一透镜220装在第一包围壳210上,能提升第一透镜220与第一包围壳2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具体的,抵接部上具有压块,该压块与阶梯抵接结构接触,从而连接第一包围壳及第一透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容置腔、第一穿槽及第二穿槽,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第一穿槽、第二穿槽连通;
发光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第一透光组件,包括第一包围壳及第一透镜,所述第一包围壳套设于所述发光模组上,所述第一透镜连接于所述第一包围壳上且抵接在所述壳体上,该第一透镜的部分从所述第一穿槽穿出;
第二透光组件,包括第二包围壳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二包围壳套设在所述发光模组上,所述第二透镜连接于所述第二包围壳上且抵接在所述壳体上,该第二透镜的部分从所述第二穿槽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上壳连接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共同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穿槽、第二穿槽均开设在所述上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上凸出形成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开设有安装插孔;
所述上壳上对应所述安装插孔形成有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背向所述上壳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滑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朝向所述电池滑盖的表面设置有卡接结构;
所述电池滑盖上对应该卡接结构设置有卡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围壳上开设有防呆槽,所述第一透镜上对应所述防呆槽设置有防呆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上具有阶梯抵接结构,所述第一包围壳上具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阶梯抵接结构抵接。
CN202223040851.8U 2022-11-15 2022-11-15 小夜灯 Active CN218845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0851.8U CN218845910U (zh) 2022-11-15 2022-11-15 小夜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0851.8U CN218845910U (zh) 2022-11-15 2022-11-15 小夜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5910U true CN218845910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6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0851.8U Active CN218845910U (zh) 2022-11-15 2022-11-15 小夜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5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7411B1 (en) Electronic candle
CN103097814A (zh) 照明装置及连接器
CN218845910U (zh) 小夜灯
CN209819412U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CN100508305C (zh) 用于车辆室内灯的汇流线间的热绝缘结构
JPH11162423A (ja) パック電池
CN216079418U (zh) 一种可自由拼接的智能led灯带
CN105870749B (zh) 转接头、照明装置
CN210050755U (zh) 一种灯具外壳
CN218721312U (zh) 带可转换正负极堵头的嵌入式斜发光条灯
CN215570021U (zh) 一种床头壁灯
CN219477197U (zh) 一种方便接电的智能灯座
CN218972461U (zh) 一种天花灯驱动电源
CN212462214U (zh) 一种取电模块及接电装置、展示系统
CN218218878U (zh) 一种户外光学生态灭蚊虫器
CN214664070U (zh) 应急照明灯
CN210836842U (zh) 一种壁装逃生标识
CN214198541U (zh) 一种多连接方式的点光源结构
CN214790766U (zh) 灯具
CN215636669U (zh) 落地氛围灯
CN220023308U (zh) 一种led外置电源盒
CN215336202U (zh) 一种轨道灯灯座及轨道灯
CN215336166U (zh) 一种可卡合的发光节点壳体及装置
CN219692971U (zh) 一种灯泡结构及灯具
CN214957074U (zh) 一种电池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