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4781U -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4781U
CN218844781U CN202223182936.XU CN202223182936U CN218844781U CN 218844781 U CN218844781 U CN 218844781U CN 202223182936 U CN202223182936 U CN 202223182936U CN 218844781 U CN218844781 U CN 218844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elastic rubber
opening
rubber sleeve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29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跃清
何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29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4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4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4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弹性橡胶套、支撑骨架和牵引件;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金属管道的规格,选择将支撑骨架和牵引件安装在具有不同规格压实部的弹性橡胶套内,从而进行不同规格金属管道内衬的压实操作,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无需准备多个整体式的压实工装,可减少大量库存堆积,从而合理利用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背景技术
在金属管道内粘贴一层或多层防腐耐磨橡胶内衬,是防止金属管道被腐蚀介质或磨损型介质损坏的非常有效的防护方法。
现有专利CN 202122073305.3提供一种管道内高分子防腐层压实工装,包括支撑骨架、牵拉件和弹性橡胶套;所述牵拉件包括固定块、牵引杆和牵引环,所述弹性橡胶套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部、安装部、压实部和密封部,所述支撑骨架为圆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骨架设置在弹性橡胶套内的容纳区中,且弹性橡胶套的安装部设置在支撑骨架内侧的容纳槽内,牵引件通过固定块卡接在弹性橡胶套的安装部上,利用牵引件将弹性橡胶套与支撑骨架压实,防止弹性橡胶套脱离支撑骨架,保证本工装的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实部为一环形体结构,增大弹性橡胶套与管道内壁的橡胶管坯的接触面,提高压实效果,且压实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弧形凹槽,便于压实部受力收缩,实用性强。
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缺陷:每种规格的金属管道衬胶都为整体结构,都需要准备相应规格的内衬压实工装,容易造成大量库存堆积,导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每种规格的金属管道衬胶都需要准备相应规格的内衬压实工装,容易造成大量库存堆积,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弹性橡胶套、支撑骨架和牵引件;
所述弹性橡胶套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同轴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装部、压实部以及密封部,所述第一卡装部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卡装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卡装凹槽,所述压实部设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压实部的外径不同,所述密封部密封固定在所述压实部远离所述第一卡装部的一侧处,使得该弹性橡胶套内部形成一顶部开口的容纳区,且密封部的中央还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容纳区的通道;
所述支撑骨架为自所述通道进入所述弹性橡胶套的容纳区内部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卡装部以及支撑部,所述第二卡装部的顶部设有刚好容纳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卡接突起,第二卡装部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二开口,且在支撑骨架顶部内壁还设有导向凹槽;
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部以及导向限位部,所述导向限位部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刚好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内的导向块,所述牵引部包括一垂直设置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底部与所述导向块的中部螺纹连接,其顶部自所述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延伸出所述弹性橡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压实部为一环形体结构,所述第一卡装部为两个环形体互相垂直固定而成的一L形结构体,且其水平端处于其垂直端的顶部,且第一卡装部的垂直端底部与压实部采用S型圆弧过渡,所述密封部为一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部上位于所述通道的外侧设有若干通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卡装凹槽为一开口朝下的等腰梯形凹槽,且该卡装凹糟的上底小于其下底,所述卡接突起为刚好完全设置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等腰梯形突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装部与所述支撑部均为一环形体结构,且所述第二卡装部的外径与所述支撑部的外径一致,且第一开口的内径小于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卡装部内壁之间还设有一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金属管道的规格,选择将支撑骨架和牵引件安装在具有不同规格压实部的弹性橡胶套内,从而进行不同规格金属管道内衬的压实操作,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无需准备多个整体式的压实工装,可减少大量库存堆积,从而合理利用资源;
2)压实部为一环形体结构,增大弹性橡胶套与管道内壁的橡胶管坯的接触面,提高压实效果,第一卡装部的垂直端底部与压实部采用S型圆弧过渡,提升其使用过程中的流畅程度;
3)在所述密封部上位于所述通道的外侧设有若干通风口,方便空气流进或流出弹性橡胶套与支撑骨架之间,用于平衡其与外部空气之间的气压差,消除安全隐患;
4)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牵引件将支撑骨架压实在弹性橡胶套内壁顶部位置处,防止弹性橡胶套脱离支撑骨架,保证本工装的结构稳定性;
5)所述卡装凹槽为一开口朝下的等腰梯形凹槽,且该卡装凹糟的上底小于其下底,所述卡接突起为刚好完全设置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等腰梯形突块,用于确保支撑骨架与弹性橡胶套之间的卡接稳定性,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支撑骨架脱离弹性橡胶套;
6)第一开口的内径小于第二开口,从而增大第二卡装部顶端与第一卡装部底端之间的接触面,提升二者卡接稳定性;
7)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卡装部内壁之间还设有一限位件,用于实现导向块与第二卡装部内壁之间的限位,从而防止导向块在导向凹槽内滑动,从而防止牵引件脱离支撑骨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弹性橡胶套1、支撑骨架2和牵引件3。
弹性橡胶套1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同轴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装部11、压实部12以及密封部13。
第一卡装部11为两个环形体互相垂直固定而成的一L形结构体,且其水平端处于其垂直端的顶部,则第一卡装部11的顶部中央形成第一开口14。
压实部12为一环形体结构,且压实部12的直径大于第一卡装部11,且第一卡装部11的垂直端底部与压实部12采用S型圆弧过渡,压实部12设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压实部12的外径不同。
密封部13为密封固定在压实部12远离第一卡装部11的一侧处的一圆形结构,在密封部13上位于通道的外侧设有若干通风口。
在第一卡装部11的内壁上开设有卡装凹槽15,卡装凹槽15为一开口朝下的等腰梯形凹槽,且该卡装凹糟的上底小于其下底,密封部13,使得该弹性橡胶套1内部形成一顶部开口的容纳区,且密封部13的中央还开设有一连通容纳区的通道。
支撑骨架2为自通道进入弹性橡胶套1的容纳区内部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卡装部21以及支撑部22。
第二卡装部21的顶部设有刚好容纳在卡装凹槽15内的卡接突起23,卡接突起23为刚好完全设置在卡装凹槽15内的等腰梯形突块。
第二卡装部21与支撑部22均为一环形体结构,且第二卡装部21的外径与支撑部22的外径一致,且第一开口14的内径小于第二开口24,则在第二卡装部21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二开口24,且在支撑骨架2顶部内壁还设有导向凹槽25。
牵引件3包括牵引部以及导向限位部,导向限位部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刚好滑动设置在导向凹槽25内的导向块31,且该导向块31为凹字形结构,牵引部包括一垂直设置的牵引杆32,牵引杆32的底部与导向块31的中部螺纹连接,其顶部自第二开口24、第一开口14延伸出弹性橡胶套1,并固定有一牵引环33。
导向块31与第二卡装部2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限位件4,包括设置在第二卡装部21内壁的限位凹槽与设置在导向块31顶部的限位凸起,该限位凹槽与该限位凸起均为蘑菇状,且限位凹槽与第二卡装部21之间圆弧过渡。
本专利的工作原理:
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金属管道的规格,选择将支撑骨架2和牵引件3安装在具有不同规格压实部12的弹性橡胶套1内,从而进行不同规格金属管道内衬的压实操作,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无需准备多个整体式的压实工装,可减少大量库存堆积,从而合理利用资源。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弹性橡胶套、支撑骨架和牵引件;
所述弹性橡胶套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同轴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装部、压实部以及密封部,所述第一卡装部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卡装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卡装凹槽,所述压实部设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压实部的外径不同,所述密封部密封固定在所述压实部远离所述第一卡装部的一侧处,使得该弹性橡胶套内部形成一顶部开口的容纳区,且密封部的中央还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容纳区的通道;
所述支撑骨架为自所述通道进入所述弹性橡胶套的容纳区内部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卡装部以及支撑部,所述第二卡装部的顶部设有刚好容纳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卡接突起,第二卡装部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二开口,且在支撑骨架顶部内壁还设有导向凹槽;
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部以及导向限位部,所述导向限位部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刚好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内的导向块,所述牵引部包括一垂直设置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底部与所述导向块的中部螺纹连接,其顶部自所述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延伸出所述弹性橡胶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部为一环形体结构,所述第一卡装部为两个环形体互相垂直固定而成的一L形结构体,且其水平端处于其垂直端的顶部,且第一卡装部的垂直端底部与压实部采用S型圆弧过渡,所述密封部为一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部上位于所述通道的外侧设有若干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凹槽为一开口朝下的等腰梯形凹槽,且该卡装凹糟的上底小于其下底,所述卡接突起为刚好完全设置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等腰梯形突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装部与所述支撑部均为一环形体结构,且所述第二卡装部的外径与所述支撑部的外径一致,且第一开口的内径小于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卡装部内壁之间还设有一限位件。
CN202223182936.X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Active CN218844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2936.XU CN21884478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2936.XU CN21884478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4781U true CN218844781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8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2936.XU Active CN21884478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4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44781U (zh)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CN204042272U (zh) 一种分集水器以及快速连接结构
CN209818765U (zh) 氯气专用阀
CN202028765U (zh) 改进型液压滑环
CN101811375B (zh) 垃圾压缩机全浮式自平衡压头
CN204125110U (zh) 一种液压千斤顶及液压支架
CN103291924A (zh) 一种磁性钢质密封圈
CN202484474U (zh) 一种输送管及混凝土输送泵
CN209622040U (zh) 一种管端自锁式密封装置
CN2924245Y (zh) 抗磨损原料输送弯管
CN202302459U (zh) 管路接头装置
CN204628950U (zh) 排水管道封堵装置
CN107336032A (zh) 一种厚壁管装夹用推拉控制式夹具
CN106628689B (zh) 一种粉状物料快速排料接料口
CN202001644U (zh) 无泄漏波纹活塞阀
CN218306785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滤袋
CN202521127U (zh) 新型耐磨纤维膨胀节
CN217888172U (zh) 建筑施工砂石破碎装置
CN212317881U (zh) 一种新型油井管的高密封性螺纹连接结构
CN205402018U (zh) 一种法兰盘固定装置
CN209909360U (zh) 一种建筑用管道连接机构
CN205277967U (zh) 一种液压缸新型密封装置
CN212868860U (zh) 一种自密封弹性连接法兰盘结构
CN210770213U (zh) 弹性体密封套
CN202521128U (zh) 新型耐磨纤维膨胀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