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5799U - 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5799U
CN218835799U CN202222519106.5U CN202222519106U CN218835799U CN 218835799 U CN218835799 U CN 218835799U CN 202222519106 U CN202222519106 U CN 202222519106U CN 218835799 U CN218835799 U CN 218835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ston
pipe
cylind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191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宣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ay Communication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ay Communication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ay Communication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ay Communication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191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5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5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5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包括:压板机构、储油机构、主油管、注油机构以及卸油阀,压板机构包括工作油缸、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柱、回位弹簧和压头,压板机构用于驱动压头压制铜箔;储油机构包括油箱、出油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开关;主油管将油箱和工作油缸的储油腔连通,主油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注油机构包括输入油缸、第三活塞和第二单向阀,注油机构用于将油箱内的液体注入压板机构;卸油阀设置在主油管上,卸油阀包括卸油缸、第二活塞、卸油弹簧、卸油管和第二开关,卸油阀用于将液体从压板机构泄到储油机构,以实现对铜箔的泄压。本实用新型能将FPC软板的变形的原料铜箔更好地压制平整。

Description

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背景技术
FPC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FPC软板是一种简单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主要用于和其他电路板的连接,FPC软板需要使用铜箔,铜箔进行刻蚀等工艺处理得到需要的电路。然而,原材铜箔厚度很薄,生产过程中极容易弯折变形并且不容易恢复平整,往往导致后制程无法继续生产,物料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通过精密控制不同压力下保压制程和泄压压力,以将弯折变形的FPC原料铜箔压制平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包括:
压板机构,所述压板机构包括工作油缸、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柱、回位弹簧和压头,所述第一活塞设置在所述工作油缸内,所述第一活塞把工作油缸内腔分隔成储油腔和弹簧腔,所述第一活塞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柱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弹簧腔并与所述压头连接,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腔内;
储油机构,所述储油机构包括油箱、出油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开关,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用于将所述油箱内的液体单向流出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开关都设置在所述出油管上;
主油管,所述主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主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油缸的储油腔连通,所述主油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注油机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输入油缸、第三活塞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活塞设置在所述输入油缸内,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输入油缸间形成注油腔,所述注油腔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将所述注油腔的液体单向流出,所述第二单向阀一端与所述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主油管连通;
以及卸油阀,所述卸油阀设置在所述油箱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主油管上,所述卸油阀包括卸油缸、第二活塞、卸油弹簧、卸油管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卸油缸内,所述卸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卸油缸连通,所述卸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注油腔连通,所述卸油弹簧设置在卸油缸内并处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卸油管之间,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环槽。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得到以下多个进一步细化后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压头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头相对应的平垫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入油缸内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出油管与所述输入油缸的连接处并远离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活塞上连接有第三活塞杆。
进一步地,所述还包括透气管,所述透气管与所述卸油缸远离所述卸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透气管将所述卸油缸与大气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阀腔体、楔形堵头和堵头弹簧,所述楔形堵头设置在所述阀腔体内,所述堵头弹簧将所述楔形堵头抵靠在所述输入油缸的开口处,所述楔形堵头用于将所述输入油缸和所述阀腔体连通或隔断。
进一步地,所述阀腔体和所述主油管通过支路油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腔体内设有立板,所述堵头弹簧设置在所述立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架体,所述压板机构、储油机构、主油管、注油机构以及卸油阀都集成到所述架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注油机构将储油机构的油液经主油管注入到压板机构的工作油缸内,从而活塞移动使压头压住铜箔,通过主油管上的压力表读取液压大小,根据液压大小调整注油机构的工作,从而能够精准控制压住铜箔的压力;通过卸油阀能够将工作油缸内的油液流回到储油机构,通过主油管上的压力表读取液压大小,根据液压大小调整卸油阀的工作,从而能够精准控制对铜箔的卸压。总之,通过精密控制铜箔不同压力下保压制程和泄压压力,能将变形的原料铜箔更好地压制平整,以满足柔性电路板对铜箔平整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整板装置的内部结构部分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整板装置的组成部分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整板装置的卸油阀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压板机构;2、主油管;3、压力表;4、卸油阀;5、储油机构;6、注油机构;10、工作台;11、平垫块;12、压头;13、第一活塞柱;14、工作油缸;15、回位弹簧;16、第一活塞;41、卸油管;42、卸油缸;43、卸油弹簧;44、第二活塞;45、第二开关;46、透气管;51、油箱;52、第一单向阀;53、第一开关;54、出油管;61、第三活塞杆;62、输入油缸;63、第三活塞;64、挡圈;65、楔形堵头;66、支路油管;67、堵头弹簧;68、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包括:
压板机构1,压板机构1包括工作油缸14、第一活塞16、第一活塞柱13、回位弹簧15和压头12,第一活塞16设置在工作油缸14内,第一活塞16把工作油缸14内腔分隔成储油腔和弹簧腔,第一活塞柱13的一端与第一活塞16连接,第一活塞柱13的另一端伸出弹簧腔并与压头12连接,回位弹簧15设置在弹簧腔内;
储油机构5,储油机构5包括油箱51、出油管54、第一单向阀52和第一开关53,出油管54与油箱51连通,用于将油箱51内的液体单向流出的第一单向阀52和第一开关53都设置在出油管54上;
主油管2,主油管2的一端与油箱51连通,主油管2的另一端与工作油缸14的储油腔连通,主油管2上还设置有压力表3;
注油机构6,注油机构6包括输入油缸62、第三活塞63和第二单向阀,第三活塞63设置在输入油缸62内,第三活塞63与输入油缸62间形成注油腔,注油腔与出油管54连通,第二单向阀用于将注油腔的液体单向流出,第二单向阀一端与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主油管2连通;
以及卸油阀4,卸油阀4设置在油箱51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主油管2上,卸油阀4包括卸油缸42、第二活塞44、卸油弹簧43、卸油管41和第二开关45,第二活塞44设置在卸油缸42内,卸油管41的一端与卸油缸42连通,卸油管41的另一端与注油腔连通,卸油弹簧43设置在卸油缸42内并处于第二活塞44与卸油管41之间,第二活塞44上设置有环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如图1-图3,打开第一开关53、关闭第二开关45,进入注油状态,第三活塞63向左移动,油箱51内的液体经第一单向阀52由出油管54流入油缸62的注油腔;第三活塞63向右移动,油缸62的注油腔的液体经第二单向阀从主油管2流入工作油缸14的储油腔,第一活塞16下移带动压头12压住铜箔。通过主油管2上的压力表3读取液压大小,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第三活塞63停止不动保持设定时间,从而能够达到精准控制压住铜箔的压力。
关闭第一开关53、打开第二开关45,第三活塞63向左移动,进入卸油状态,油缸62的注油腔内形成负压,第二活塞44就压缩卸油弹簧43向下运动,当第二活塞44上的环槽与主油管2连通时(非卸油状态下,第二活塞44上的环槽与主油管2错开,使得主油管2在此处被堵住不通),工作油缸14的储油腔的液体经主油管2流回到油箱51内,第一活塞16在回位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压块12上移。通过主油管2上的压力表3读取液压大小,控制第三活塞63能实现对铜箔的泄压压力变化过程,从而能够达到精准控制对铜箔的卸压。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精密控制铜箔不同压力下保压制程和泄压压力,能将变形的原料铜箔更好地压制平整,以满足柔性电路板对铜箔平整度的要求。
进一步地,压头12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10。
由上述描述可知,工作台10便于放置铜箔。
进一步地,工作台10上设置有与压头12相对应的平垫块11。
由上述描述可知,铜箔放置在平垫块11与压头12之间,有利于压制平整。
进一步地,输入油缸62内设置有挡圈64,挡圈64设置在出油管54与输入油缸62的连接处并远离第二单向阀的一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挡圈64的作用是限制第三活塞63向右运动的极限位置,防止第三活塞63向右运动时越过出油管54与输入油缸62的连接处,导致第三活塞63向左运动时注油腔形成密闭空间而被卡死。
进一步地,第三活塞63上连接有第三活塞杆61。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三活塞杆61用于连接动力装置以控制第三活塞63的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透气管46,透气管46与卸油缸42远离卸油管41的一端连接,透气管46将卸油缸42与大气导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透气管46用于将第二活塞44上方的空间与大气导通,防止第二活塞44和卸油缸42的上部内腔形成密闭空间,当第二活塞44向下运动时,该密闭空间形成负压阻碍第二活塞44向下运动,从而影响泄压过程。
进一步地,第二单向阀包括阀腔体、楔形堵头65和堵头弹簧67,楔形堵头65设置在阀腔体内,堵头弹簧67将楔形堵头65抵靠在输入油缸62的开口处,楔形堵头65用于将输入油缸62和阀腔体连通或隔断。
由上述描述可知,以上结构构成一个结构简单的单向阀。
进一步地,阀腔体和主油管2通过支路油管66连通。
进一步地,阀腔体内设有立板68,堵头弹簧67设置在立板68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架体,压板机构1、储油机构5、主油管2、注油机构6以及卸油阀4都集成到架体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集成在一起,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和使用。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包括压板机构1、储油机构5、主油管2、注油机构6和卸油阀4。压板机构1、储油机构5、主油管2、注油机构6以及卸油阀4都集成到架体上,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和使用。
参照图1至图2,压板机构1包括工作油缸14、第一活塞16、第一活塞柱13、回位弹簧15和压头12。第一活塞16设置在工作油缸14内,第一活塞16把工作油缸14内腔分隔成上部的储油腔和下部的弹簧腔,第一活塞柱13的与第一活塞16连接,第一活塞柱13的另一端伸出弹簧腔并与压头12连接,回位弹簧15设置在弹簧腔内。当液体进入储油腔时就会带动第一活塞16向下运动,回位弹簧15被压缩,同时,压头12下方的工作台10上设置有平垫块11,压块12就把平垫块11上的铜箔顶住,从而将铜箔压制平整。
参照图1至图2,储油机构5包括油箱51、出油管54、第一单向阀52和第一开关53,第一开关53采用球阀,出油管54与油箱51连通,第一单向阀52和第一开关53都设置在出油管54上,第一单向阀52只允许油箱51内的液体经出油管54流出。
参照图1至图2,主油管2连接在油箱51与工作油缸14之间,主油管2上还设置有压力表3。压力表3用于测量工作油缸14的油腔内液体的压力。卸油阀4设置在主油管2上。如图2-图3,卸油阀4包括卸油缸42、第二活塞44、卸油弹簧43、卸油管41和第二开关45,第二开关45采用球阀,第二活塞44设置在卸油缸42内,卸油管41的一端与卸油缸42连通,卸油管41的另一端与出油管54连通,卸油弹簧43设置在卸油缸42内并处于第二活塞44与卸油管41之间,第二活塞44上设置有环槽。第二活塞44向下运动时,第二活塞44就压缩卸油弹簧43,当第二活塞44上的环槽与主油管2连通时,主油管2在此处被接通,工作油缸14与油箱51处于连通状态;第二活塞44向上运动时,第二活塞44上的环槽与主油管2错开,使得主油管2在此处被堵住不通,工作油缸14的储油腔与油箱51断开。透气管46与卸油缸42连接,透气管46将卸油缸42与大气导通,透气管46用于将第二活塞44上方的空间与大气导通,防止第二活塞44和卸油缸42的上部内腔形成密闭空间,当第二活塞44向下运动时,该密闭空间形成负压阻碍第二活塞44向下运动。
如图1-图2,注油机构6包括输入油缸62、第三活塞63和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包括阀腔体、楔形堵头65和堵头弹簧67,楔形堵头65设置在阀腔体内,堵头弹簧67将楔形堵头65抵靠在输入油缸62的开口处,阀腔体和主油管2通过支路油管66连通,阀腔体内设有立板68,堵头弹簧67设置在立板68上。加注油液时,第三活塞63右移,油缸62内的液体压力推开楔形堵头65,从而油液流入主油管2;第三活塞63左移,油缸62内的液体压力变小,楔形堵头65在堵头弹簧67的弹力下堵住油缸62上的缺口,从而油液不能从主油管2回流到油缸62。第三活塞63设置在输入油缸62内,第三活塞63与输入油缸62间形成注油腔,注油腔与出油管54连通;输入油缸62内设置有挡圈64,挡圈64设置在出油管54与输入油缸62的连接处并远离楔形堵头65的一侧。挡圈64的作用是限制第三活塞63向右运动的极限位置,防止第三活塞63向右运动时越过出油管54与输入油缸62的连接处,导致第三活塞63向左运动时注油腔形成密闭空间而被卡死。第三活塞63上连接有第三活塞杆61,第三活塞杆61用于连接动力装置以控制第三活塞63的运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打开第一开关53、关闭第二开关45,第一活塞16下移带动压头12压住铜箔。通过主油管2上的压力表3读取液压大小,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第三活塞63停止不动保持设定时间,从而能够达到精准控制压住铜箔的压力。关闭第一开关53、打开第二开关45,进入卸油状态,通过主油管2上的压力表3读取液压大小,控制第三活塞63能实现控制铜箔的泄压压力变化过程,从而能够达到精准控制对铜箔的卸压。通过精密控制铜箔不同压力下保压制程和泄压压力,能将变形的原料铜箔更好地压制平整,以满足柔性电路板对铜箔平整度的要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板机构,所述压板机构包括工作油缸、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柱、回位弹簧和压头,所述第一活塞设置在所述工作油缸内,所述第一活塞把工作油缸内腔分隔成储油腔和弹簧腔,所述第一活塞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柱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弹簧腔并与所述压头连接,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腔内;
储油机构,所述储油机构包括油箱、出油管、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开关,所述出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用于将所述油箱内的液体单向流出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开关都设置在所述出油管上;
主油管,所述主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主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油缸的储油腔连通,所述主油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注油机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输入油缸、第三活塞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活塞设置在所述输入油缸内,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输入油缸间形成注油腔,所述注油腔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将所述注油腔的液体单向流出,所述第二单向阀一端与所述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油管连通;
以及卸油阀,所述卸油阀设置在所述油箱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主油管上,所述卸油阀包括卸油缸、第二活塞、卸油弹簧、卸油管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卸油缸内,所述卸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卸油缸连通,所述卸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注油腔连通,所述卸油弹簧设置在卸油缸内并处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卸油管之间,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环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压头相对应的平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油缸内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出油管与所述输入油缸的连接处并远离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塞上连接有第三活塞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管,所述透气管与所述卸油缸上远离所述卸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透气管将所述卸油缸与大气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阀腔体、楔形堵头和堵头弹簧,所述楔形堵头设置在所述阀腔体内,所述堵头弹簧将所述楔形堵头抵靠在所述输入油缸的开口处,所述楔形堵头用于将所述输入油缸和所述阀腔体连通或隔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体和所述主油管通过支路油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体内设有立板,所述堵头弹簧设置在所述立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液压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体,所述压板机构、储油机构、主油管、注油机构以及卸油阀都集成到所述架体上。
CN202222519106.5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Active CN218835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9106.5U CN218835799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9106.5U CN218835799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5799U true CN218835799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83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19106.5U Active CN218835799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5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8844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der molding press
TW512080B (en) Booster and press forming apparatus
CN106925653B (zh) 模具缓冲装置和控制所述模具缓冲装置的方法
WO2007138820A1 (ja) アンダードライブ式プレス
DE202006021150U1 (de) Ziehkissenvorrichtung einer Presse
CA2498825A1 (en) Mechanical press apparatus
CN218835799U (zh) 一种精密液压整板装置
CN111706559B (zh) 一种快速冲压液压系统
CN105537400B (zh) 可适用于大型汽车覆盖件的冲压与局部液压复合成形模具
JPH03124397A (ja) 圧縮成形機におけるラムの昇降機構
TW504446B (en) Pressing method, pressing mechanism and resin molding device
JP2007160319A (ja) プレス用ダイクッション装置
US6626023B1 (en) Hydraulic pressure compensat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ssure-equalizing apparatus for pressure pins
CN216782101U (zh) 冲孔镶套一体设备
CN207982155U (zh) 一种压头机
CN213745056U (zh) 一种气动控制进胶联动换向阀及其控制装置
JP3943686B2 (ja) プリント基板打抜き加工装置
CN209743273U (zh) 一种双伺服浮动式自动液压机
CN110303076B (zh) 手动液压折弯装置
CN214998517U (zh) 真空贴膜机及其气液增压式压膜机构
CN113048106A (zh) 真空贴膜机及其气液增压式压膜机构
CN2780449Y (zh) 中空成型机的合模装置
CN210153013U (zh) 液压阀组
TW534865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the closing force in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for producing footwear
KR900003340Y1 (ko) 프레스금형의 유압발생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