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3699U - 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3699U
CN218833699U CN202222249674.8U CN202222249674U CN218833699U CN 218833699 U CN218833699 U CN 218833699U CN 202222249674 U CN202222249674 U CN 202222249674U CN 218833699 U CN218833699 U CN 218833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dam
filter
sides
sund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96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Corps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2496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3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3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3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坝过滤装置,涉及大坝领域。该大坝过滤装置,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泄水口;所述泄水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一前一后设置,且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杂物滤框,所述杂物滤框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坝体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杂物收集框;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装配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四个油缸和四个移动条,四个所述移动条两两分别与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固定连接。该大坝过滤装置,对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附近的杂物进行处理,避免杂物影响到排水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堤坝式水电站中的主要壅水建筑物又称拦河坝,其作用是抬高河流水位,形成上游调节水库,坝的高度取决于枢纽地形、地质条件、淹没范围、人口迁移和上、下游梯级水电站的关系以及动能指标等。
大坝在释放水源的时候,水流中含有的杂质较多,此时需要对水流进行过滤,现有的过滤装置一般都是采用过滤网对水流进行过滤。
但是大坝中的水量一般很大,会使较多的杂质杂物堆积在过滤装置的中的过滤网的前方,可能会影响到水流通过过滤网,降低水源排放的速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坝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大坝中的水量一般很大,会使较多的杂质杂物堆积在过滤装置的中的过滤网的前方,可能会影响到水流通过过滤网,降低水源排放的速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坝过滤装置,包括:
坝体,所述坝体的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泄水口;
所述泄水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一前一后设置,且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杂物滤框,所述杂物滤框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坝体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杂物收集框;
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装配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四个油缸和四个移动条,四个所述移动条两两分别与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泄水口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四个所述移动条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限位槽的内壁上,其中两个所述移动条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滤网的两侧,另外两个移动条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滤网的两侧。
优选的,处于第一滤网的两侧的两个移动条的顶端和处于第二滤网的两侧两个移动条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条。
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条两端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油缸的伸出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坝体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嵌入槽,且四个所述油缸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嵌入槽的内底壁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坝过滤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大坝过滤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且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一前一后设置,在大坝释放水源时,水源从泄水口泄出,当第一滤网的正面堆积较多的杂物时,开启处于第一滤网顶部两侧的油缸,推动了第一滤网和其两侧的移动条向上移动,使得杂物进入到第一滤网正面的杂物滤框中,直至杂物滤框移动到两个杂物收集框的上方,因杂物滤框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杂物滚动至两侧的杂物收集框中进行收集,然后第一滤网移动回原位,此时部分杂物堆积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重复上述操作,使得第二滤网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的杂物同样进入到两个杂物收集框中进行收集,重复如此,对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附近的杂物进行处理,避免杂物影响到排水的速度。
2、该大坝过滤装置,通过设置的四个限位槽,对移动条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定,使得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只能进行竖向的位置,对油缸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坝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滤网和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坝体;101、泄水口;102、第一滤网;103、第二滤网;104、杂物滤框;105、杂物收集框;2、油缸;201、移动条;202、限位槽;203、嵌入槽;204、传动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根据附图1-4所示,包括:
坝体1,坝体1的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泄水口101;
泄水口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一前一后设置,且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杂物滤框104,杂物滤框104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且坝体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杂物收集框105;
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装配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四个油缸2和四个移动条201,四个移动条201两两分别与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的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且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一前一后设置,在大坝释放水源时,水源从泄水口101泄出,当第一滤网102的正面堆积较多的杂物时,开启处于第一滤网102顶部两侧的油缸2,推动了第一滤网102和其两侧的移动条201向上移动,使得杂物进入到第一滤网102正面的杂物滤框104中,直至杂物滤框104移动到两个杂物收集框105的上方,因杂物滤框104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杂物滚动至两侧的杂物收集框105中进行收集。
根据附图1-3所示,泄水口101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202,四个移动条201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限位槽202的内壁上,其中两个移动条201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滤网102的两侧,另外两个移动条201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滤网103的两侧。
通过设置的四个限位槽202,对移动条201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定,使得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只能进行竖向的位置,对油缸2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根据附图1-3所示,处于第一滤网102的两侧的两个移动条201的顶端和处于第二滤网103的两侧两个移动条20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条204。
根据附图3所示,两个传动条204两端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油缸2的伸出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根据附图1-2所示,坝体1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嵌入槽203,且四个油缸2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嵌入槽203的内底壁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且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一前一后设置,在大坝释放水源时,水源从泄水口101泄出,当第一滤网102的正面堆积较多的杂物时,开启处于第一滤网102顶部两侧的油缸2,推动了其中一个传动条204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了第一滤网102和其两侧的移动条201向上移动,使得杂物进入到第一滤网102正面的杂物滤框104中,直至杂物滤框104移动到两个杂物收集框105的上方,因杂物滤框104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杂物滚动至两侧的杂物收集框105中进行收集,然后第一滤网102移动回原位;
此时部分杂物堆积在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之间,重复上述操作,使得第二滤网103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之间的杂物同样进入到两个杂物收集框105中进行收集,重复如此,对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附近的杂物进行处理,避免杂物影响到排水的速度;
且通过设置的四个限位槽202,对移动条201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定,使得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只能进行竖向的位置,对油缸2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大坝过滤装置,包括:
坝体(1),所述坝体(1)的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泄水口(101);
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口(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所述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一前一后设置,且所述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的正面均设置有杂物滤框(104),所述杂物滤框(104)由中间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坝体(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杂物收集框(105);
所述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装配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四个油缸(2)和四个移动条(201),四个所述移动条(201)两两分别与第一滤网(102)和第二滤网(10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口(101)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202),四个所述移动条(201)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限位槽(202)的内壁上,其中两个所述移动条(201)对称设置在第一滤网(102)的两侧,另外两个移动条(201)对称设置在第二滤网(10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第一滤网(102)的两侧的两个移动条(201)的顶端和处于第二滤网(103)的两侧两个移动条(201)的顶端均设置有传动条(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条(204)两端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油缸(2)的伸出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嵌入槽(203),且四个所述油缸(2)的底部分别设置在四个嵌入槽(203)的内底壁上。
CN202222249674.8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Active CN218833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674.8U CN218833699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674.8U CN218833699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3699U true CN218833699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7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9674.8U Active CN218833699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36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5911A (zh) * 2023-06-02 2023-07-07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体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5911A (zh) * 2023-06-02 2023-07-07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体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CN116395911B (zh) * 2023-06-02 2023-08-15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体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8394B1 (ko) 스크린이 상하로 분리되는 스크린 인양식 제진기
CN218833699U (zh) 一种大坝过滤装置
CN208455587U (zh) 一种具有水域垃圾清理功能的水坝
CN215165334U (zh)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闸门
CN208346764U (zh) 一种河道清污机
CN220100141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堵塞功能的基坑排水装置
CN106759199A (zh) 一种栅前清污机及其清污方法
CN112442970B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引水装置
CN216379719U (zh) 水利清淤装置
CN217839907U (zh) 一种水闸垃圾拦截防护装置
CN215052778U (zh) 一种水利工程进水口水力集清漂浮物网栅
CN219886696U (zh) 一种防冲刷渠道
CN107434301B (zh) 一种植被过滤沟槽
CN21380524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引水装置
CN219440832U (zh) 一种毛沟过滤装置
CN207507066U (zh) 一种压滤机
CN217078616U (zh) 一种河道护岸结构
CN216865015U (zh) 一种河道石笼结构墙式生态护岸
CN116770874B (zh) 一种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CN2195959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清污格栅
CN217909144U (zh) 一种基于fbr生物滤床技术的河道过滤装置
CN220565047U (zh) 一种引流槽
CN215276011U (zh) 一种猪场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18492660U (zh) 一种市政路面防堵塞排水机构
CN216404076U (zh) 一种用于磷系阻燃剂加工的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1

Address after: 830002 Room 2318, Guangming Building, No. 36 Jianshe Road, Tianshan District,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Corps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830002 Room 2318, Guangming Building, No. 36 Jianshe Road,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Li Jian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