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3008U - 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3008U
CN218833008U CN202223256809.XU CN202223256809U CN218833008U CN 218833008 U CN218833008 U CN 218833008U CN 202223256809 U CN202223256809 U CN 202223256809U CN 218833008 U CN218833008 U CN 218833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rod
macular
membrane
hoo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68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文明
杨璐
张伟亮
张东昌
孙文翠
陈鹏
张云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2568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3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3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3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该黄斑剥膜刷包括视网膜剥离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视网膜剥离器的眼内杆,剥离器为软质材料制成的刷头。刷头包括多个刷钩以及连接多个刷钩与眼内杆的刷板。多个刷钩平行设置在刷板上,多个刷钩远离刷板的一端均呈钩形而定义为倒钩,所有倒钩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毛细带倒钩的刷头,去刷动内界膜,倒钩将内界膜剥起来,由于刷头为硅胶材质,倒钩中钩的长度仅为2μm,故不会对深部视网膜其他细胞结构造成损伤;该黄斑剥膜刷结合视网膜镊辅助可更大程度的扩大剥离内界膜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眼科手术器械专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背景技术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是近些年兴起的新技术,其主要应用于牵引性黄斑病变的治疗,尤其是黄斑前膜、黄斑裂孔,并成为标准化治疗方案。手术目的在于彻底地解除病变区内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切向牵拉,以恢复黄斑区中心凹正常的形态。亦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导致玻璃体积血的玻璃体手术中,预防性行内界膜剥除。去除新生血管增生的支架,达到预防继发性黄斑病变产生的目的。
内界膜剥除术(ILMP)的提出起源于临床上对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治疗中存在的问题。1991年,Kelly首先报道玻璃体手术治疗全层黄斑裂孔,此后,Glaser提出了标准的手术方式,经扁平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祛除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填充气体,俯卧位2周,使IMH手术后的裂孔闭合率达到70%~80%,视功能改善率55%~60%。国内2003年以后亦开始出现相关报道。目前,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有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水肿、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以及黄斑前膜。
临床上一般多采用黄斑表面ILM撕除术。先行标准的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并剥除玻璃体后皮质。继而,在颞侧视网膜血管弓内、远离中心凹(至少1.5mm)处选择一开始点,且一尖端预先精确弯好的显微玻璃体视网膜刀(MVR)在该点的ILM上造一小口,掀起一小片膜瓣,再用末端开放的视网膜镊抓住,随后以中心凹为圆心,朝向孔缘方向,缓慢地行环绕孔周的连续曲线撕开。操作过程应谨慎耐心,尽量减少对下方视网膜血管和神经层的损伤。视网膜刀和视网膜镊一般可以统称为视网膜剥离器,视网膜剥离器安装在眼内杆上。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视网膜剪刀需要术者掌握切割深度不能超过2μm,否则会伤及视网膜其他细胞结构。视网膜镊需要在切缘处夹住内界膜,然后剥除,镊子头部夹持部厚度约为30μm左右,故钳夹时极易夹持视网膜。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视网膜破损、出血,甚至视网膜脱落,从而加重黄斑病变使患者视力丧失。其操作需要手术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黄斑表面ILM撕除术中的视网膜剥离器容易伤及视网膜其他细胞结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黄斑剥膜刷,其包括视网膜剥离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视网膜剥离器的眼内杆,所述剥离器为刷头。刷头包括刷板和多个刷钩,且多个刷钩阵列式设置在刷板的一端,刷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眼内杆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剥离器设置为带有多个刷钩的刷头,刷头的所有倒钩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相同,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剥离器为毛细带倒钩的刷头。通过倒钩去刷动内界膜,倒钩将内界膜剥起来,由于刷钩为软质材料制成,故不会对深部视网膜其他细胞结构造成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黄斑表面ILM撕除术中的视网膜剥离器容易伤及视网膜其他细胞结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黄斑剥膜刷结合视网膜镊的辅助可更大程度的扩大剥离内界膜范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刷钩为硅胶、或橡胶、或软质PVC、或热塑性弹性体TPE、或TPR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刷钩包括硅胶外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硅胶外层内的金属内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倒钩的长度为2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多个刷钩等间距设置在刷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多个刷钩和刷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黄斑剥膜刷包括一个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设置有具有一处开口的空腔且包含限位柱;眼内杆可拆卸式插接在所述空腔的开口处;限位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底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黄斑剥膜刷还包括调控组件包括内杆、至少一组按压单元以及弹性件;内杆同轴滑动连接在操作手柄的空腔中,且眼内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的开口中并与内杆可拆卸式连接;内杆同轴套设在限位柱上;每组按压单元包括按压板和摆臂;按压板的中部与外壳铰接,按压板的一端伸入外壳的内腔与摆臂的一端铰接,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在内杆一上弹性件套设在定位柱上,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底端,另一端与内杆固定连接,以复位按压单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眼内杆包括转动杆和推动杆;刷头固定连接在转动杆的一端,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式扣接,且在转动杆靠近推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旋钮;推动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与内杆可拆卸式连接;推动杆上设置有平键,且所述空腔的开口设置有与所述平键对应的键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内界膜剥离器械,内界膜剥离器械包括黄斑剥膜刷以及对所述黄斑剥膜刷做辅助的视网膜镊,所述黄斑剥膜刷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黄斑剥膜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金属性视网膜剪刀改为硅胶头刷,减少对视网膜机械损伤;
2、将刀结构改为毛细带倒钩的刷头,通过对内界膜的刷动,倒钩将内界膜剥起来,由于刷头为硅胶材质,钩的长度仅为2μm,故不会对深部视网膜其他细胞结构造成损伤;
3、该黄斑剥膜刷结合视网膜镊辅助可更大程度的扩大剥离内界膜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黄斑剥膜刷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推动杆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刷头;2、眼内杆;3、操作手柄;11、刷钩;12、刷板;21、转动杆;22、推动杆;41、内杆;42、限位柱;43、按压单元;44、弹性件;111、倒钩;431、按压板;432、摆臂。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黄斑剥膜刷。其包括视网膜剥离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视网膜剥离器的眼内杆2,剥离器为刷头1。刷头1包括刷板和多个刷钩,且多个刷钩阵列式设置在刷板的一端,刷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眼内杆2的一端。
请参阅图2,黄斑剥膜刷包括视网膜剥离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视网膜剥离器的眼内杆2,剥离器为软质材料制成的刷头1。刷头1包括多个刷钩11以及连接多个刷钩11与眼内杆2的刷板12。多个刷钩11平行设置在刷板12上,多个刷钩11远离刷板12的一端均呈钩形而定义为倒钩111,所有倒钩11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相同。每个刷钩11为硅胶、或橡胶、或软质PVC、或热塑性弹性体TPE、或TPR制成。刷钩11包括硅胶外层以及包覆在硅胶外层内的金属内芯。倒钩111的长度为2μm,多个刷钩11等间距设置在刷板12上,多个刷钩11和刷板12为一体成型结构。
剥膜刷包括一个操作手柄3,且操作手柄3设置有具有一处开口的空腔。眼内杆2可拆卸式插接在所述空腔的开口处。剥膜刷还包括调控组件,调控组件包括内杆41,内杆41同轴滑动连接在操作手柄3的空腔中,且眼内杆2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的开口中并与内杆41可拆卸式连接。操作手柄3还包括限位柱42,限位柱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底端,内杆41同轴套设在限位柱42的另一端上。调控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按压单元43,每组按压单元43包括按压板431和摆臂432。按压板431的中部与外壳铰接,按压板431的一端伸入外壳的内腔与摆臂432的一端铰接,摆臂432的另一端铰接在内杆41一上。调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44,弹性件44套设在定位柱上,弹性件4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底端,另一端与内杆41固定连接,以复位按压单元43。
眼内杆2分为转动杆21和推动杆22,刷头1固定连接在转动杆21的一端,转动杆21的另一端与推动杆22的一端可转动式扣接,且在转动杆21靠近推动杆2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旋钮。推动杆22远离转动杆21的一端与内杆41可拆卸式连接。推动杆22上设置有平键,且空腔的开口设置有与所述平键对应的键槽。
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按压单元43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式分布在操作手柄3的相对两侧上。操作人员通过按压按压单元43的按压板431推动与按压板431铰接的摆臂432,并经由摆臂432推动同轴套设在限位柱42上的内杆41沿操作手柄3的径向移动。当内杆41沿操作手柄3径向移动时,弹性件44被拉伸,当操作人员停止按压按压单元43时,弹性件44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收缩,带动内杆41以及按压单元43复位。
请结合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眼内杆2分为转动杆21和推动杆22,推动杆22为设置有平键的杆体。转动杆21的一端与上述刷头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式扣接在推动杆22的一端。推动杆22的另一端通过粘连或磁吸连接或扣接的方式与内杆41可拆卸式的连接。操作手柄3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推动杆22相同形状的通孔,以便于推动杆22在眼内杆2的带动下在所述通孔中沿轴向移动。转动杆21靠近推动杆2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旋钮,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旋转所述转动旋钮转动转动杆21,使转动杆21与推动杆22相对转动。在操作人员的日常使用中,眼内杆2也可采用专业领域内的23G/25G内杆。
操作人员通过按压或松开按压单元43可实现刷头1的伸缩功能,通过手动推紧或拉开转动杆21上的转动旋钮,可以实现刷头的更换功能,通过转动转动旋钮可以实现刷头的转向功能。通过利用上述黄斑剥膜刷的刷头1的特征进行手术,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器械对患者视网膜的损伤。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黄斑剥膜刷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调控组件与操作手柄的配合,使得刷头得以实现在操作人员手动按压情况下的伸缩功能;
2、通过推动杆与内杆的组合设置可拆卸式连接实现本实施例中黄斑剥膜刷的刷头的可替换功能;
3、通过旋转转动旋钮实现刷头的旋转功能;
4、本实施例创新性的采用了可多向调节的刷头,在操作人员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器械对患者视网膜的损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黄斑剥膜刷,其包括视网膜剥离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视网膜剥离器的眼内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器为软质材料制成的刷头(1);刷头(1)包括多个刷钩(11)以及连接多个刷钩(11)与眼内杆(2)的刷板(12);多个刷钩(11)平行设置在刷板(12)上,多个刷钩(11)远离刷板(12)的一端均呈钩形而定义为倒钩(111),所有倒钩(11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斑剥膜刷,其特征在于,每个刷钩(11)为硅胶、或橡胶、或软质PVC、或热塑性弹性体TPE、或TPR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斑剥膜刷,其特征在于,刷钩(11)包括硅胶外层以及包覆在所述硅胶外层内的金属内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斑剥膜刷,其特征在于,倒钩(111)的长度为2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斑剥膜刷,其特征在于,多个刷钩(11)等间距设置在刷板(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斑剥膜刷,其特征在于,多个刷钩(11)和刷板(12)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斑剥膜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操作手柄(3);操作手柄(3)设置有具有一处开口的空腔且包含限位柱(42);眼内杆(2)可拆卸式插接在所述空腔的开口处;限位柱(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黄斑剥膜刷,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调控组件包括内杆(41)、至少一组按压单元(43)以及弹性件(44);内杆(41)同轴滑动连接在操作手柄(3)的空腔中,且眼内杆(2)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的开口中并与内杆(41)可拆卸式连接;内杆(41)同轴套设在限位柱(42)上;每组按压单元(43)包括按压板(431)和摆臂(432);按压板(431)的中部与外壳铰接,按压板(431)的一端伸入外壳的内腔与摆臂(432)的一端铰接,摆臂(432)的另一端铰接在内杆(41)一上弹性件(44)套设在定位柱上,弹性件(4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底端,另一端与内杆(41)固定连接,以复位按压单元(4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黄斑剥膜刷,其特征在于,眼内杆(2)包括转动杆(21)和推动杆(22);刷头(1)固定连接在转动杆(21)的一端,转动杆(21)的另一端与推动杆(22)的一端可转动式扣接,且在转动杆(21)靠近推动杆(2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旋钮;推动杆(22)远离转动杆(21)的一端与内杆(41)可拆卸式连接;推动杆(22)上设置有平键,且所述空腔的开口设置有与所述平键对应的键槽。
10.一种内界膜剥离器械,其包括黄斑剥膜刷以及对所述黄斑剥膜刷做辅助的视网膜镊,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斑剥膜刷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黄斑剥膜刷。
CN202223256809.X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Active CN218833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6809.XU CN218833008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6809.XU CN218833008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3008U true CN218833008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3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6809.XU Active CN218833008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3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62044B2 (ja) 眼科ナイフ及び使用方法
AU2003207603B2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epithelial flaps on the cornea and for placement of ocular devices and lenses beneath an epithelial flap or membrane, epithelial delaminating devices, and structures of epithelium and ocular devices and lenses
EP2077788B1 (en) Vasectomy device
US11844727B2 (en) Ophthalmic knife and methods of use
CN110960348A (zh) 具有可推进插管和针的治疗剂递送装置
AU2003207603A1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epithelial flaps on the cornea and for placement of ocular devices and lenses beneath an epithelial flap or membrane, epithelial delaminating devices, and structures of epithelium and ocular devices and lenses
US20070265649A1 (en) Epithelial delaminating device
TW200803816A (en) Corneal epithelial pocket formation system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202000782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ulsed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creation
CN218833008U (zh) 一种黄斑剥膜刷及包括所述黄斑剥膜刷的内界膜剥离器械
US6299617B1 (en) Instrument for fixating the eye during cataract surgery
CN202105082U (zh) 一种精细眼科手术剪
US11752036B2 (en) Membrane delamination device
CN219963246U (zh) 眼球周边玻璃体剥离器
US20210113377A1 (en) Membrane delamination device
JP2024518566A (ja) 眼科手術ツール
Falcinelli et al. Modified osteo-odonto-keratoprosthesis (MOOKP):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and surgical technique
WO2021113399A9 (en) An ophthalmic knife
JP2018175573A (ja) マイクロ鉗子
SCHOENBERG PRESENT STATU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RETINAL DETACHMENTS
Chisolm How to Extract a Diseased and Lost Ey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